冯泳;杨卫平;梅颖;云雪林;何前松
目的:观察蒿芩清胆汤加减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R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口服雷贝拉唑治疗,治疗组49例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采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并口服雷贝拉唑.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9.79%,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蒿芩清胆汤加减合雷贝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彦;屈蕊;朱军联;杨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中药单体组方梓葛冻干粉针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缺血再灌注模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UVECs,采用氧糖剥夺(Krebs液)方法建立缺氧-复氧模型以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损伤.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梓葛低、中、高剂量组,复氧时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余组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后,测定细胞活力、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含量、细胞外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分析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值、SOD活性显著性降低(P<0.05);MDA和NO含量以及LDH释放量均显著性升高(P<0.05),Caspase-3和Bax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Bcl-2/Bax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梓葛低剂量组A值显著升高(P<0.05);梓葛低、中剂量组MDA和LDH含量显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梓葛低剂量组NO含量显著降低(P<0.05);梓葛冻干粉针剂的各剂量组SOD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Bax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Bcl-2/Bax均显著提高(P<0.05,P<0.01);梓葛中、高剂量组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梓葛冻干粉针剂可显著拮抗缺氧-复氧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损伤,其机制与抑制细胞自由基的产生、提高抗氧化能力及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张聪聪;马强;薛强;陈刚;徐晓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病案分析法”教学模式是以病案为载体,以探究过程为根本,让学生在案例探究中自主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本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式教学,它是培养学生辨证思维能力、遣药组方能力及知行统一能力的重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进行效果评估,结果说明,“病案分析法”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临证处方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及提高教师水平方面效果颇丰,故可作为中医教学质量改革之参考.
作者:毕珺辉;李冀;陈宝忠;赵雪莹;胡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南非有应用草药治病的悠久历史,是早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国家.针灸在南非深受百姓欢迎,中成药也在南非医药市场突显其需求量,以上皆表明中医药在南非面临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时机,促进中医药在南非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中医药教育是中医在南非发展的基石.
作者:袁振仪;雷玉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药配方颗粒剂又称中药免煎颗粒、中药颗粒饮片或单味中药饮片浓缩颗粒,是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技术提取浓缩等工艺制成的单味颗粒,供中医临床配方使用,常用作汤剂的代用品.中药配方颗粒主要供内服用药,也可外用,包装规格依据每一味中药的成人一日剂量确定.十余年来,中药配方颗粒从初只在几家中医院临床试用,已经走向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许多大型中医院的中药销售中,中药配方颗粒剂都超过了传统的中药饮片.
作者:闫润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方剂本质乃基于病机、药性基础上的药物选用,病机之本本于五运六气,病机明、药性谙,则百病莫逃.黄元御认为六气之变为百病之纲,六气应人又有标、本、中气之别,故治疗宜明六气之标本中气之从化.以《四圣心源》中所载方剂为例,结合《素问》等经典论著疏明黄元御六气治法的遣方择药思想.
作者:胡谦;方向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HD)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1],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治疗方面,中西医均取得了较好疗效,特别是中药因其疗效佳,毒副作用小,适合长期服用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
作者:庄媛;黄亦琦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金匮肾气丸为中医温补肾阳的代表方,历代医家关于其制方原理各持见解,现代历版方剂学教材中有关其论述也多有异.基于方证相关的学理,通过对肾气丸主治病证的病机和对丹皮药味的性能作用的分析,对其制方原理提出独特见解.
作者:李聪;谢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功效和治法是方剂学中两个重要概念.认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对完善方剂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治法和功效概念的源流演变、二者在方剂分类史中的角色变化及其在“药-方-效-证”中的逻辑联系等,探讨治法和功效的概念内涵、两者相互关系及其辨识意义.
作者:赵荣华;谢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连温胆汤对糖尿病小鼠海马神经凋亡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HFD)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 10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黄连温胆汤低、中、高剂量组6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w后,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的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二甲双胍组、黄连温胆汤中、高剂量组显著抑制海马神经元的凋亡,caspase-3蛋白的表达显著减少.结论:黄连温胆汤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凋亡.
作者:张卫华;张维新;刘华东;石富国;陈志明;刘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几年来,随着对克罗恩病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胃肠激素与克罗恩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深入研究两者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克罗恩病的认识,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岳美颖;贾波;李晓红;钟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当前医学模式正经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医学模式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群体医学向以人为中心的个体医学转变.中医体质学历来注重个体体质的差异性,“心身构成论”认为体质是特定躯体素质与一定心理素质的综合体,是中医“形神合一”思想观的具体表现[1].气郁体质是由于情志失调,气机长期郁滞,不能畅达,引起脏腑功能紊乱的一种常见偏颇体质类型.本文从气郁体质的类型、体病相关、体质干预、问题及展望等方面进行述评.
作者:刘美之;倪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黄连及黄连配伍吴茱萸对大鼠红细胞渗透脆性及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小剂量黄连组、大剂量黄连组和大剂量黄连配伍吴茱萸组4组,每组10只.将小剂量黄连、大剂量黄连和大剂量黄连配伍吴茱萸的水煎液通过灌胃途径,应用于SD大鼠.取各组大鼠抗凝血观察其红细胞初溶血的盐水浓度差异及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改变.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剂量黄连组始溶血盐水浓度显著升高(P<0.01),大鼠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下降(P<0.01),小剂量黄连组和大剂量黄连配伍吴茱萸组虽有升高始溶血盐水浓度、降低红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黄连以常用剂量较长时间给药,对正常大鼠红细胞膜稳定性无明显影响,超常大剂量较长时间给药,可引起大鼠红细胞溶血;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吴茱萸可有效拮抗较高浓度黄连对红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作者:周喜芬;陈继兰;秦玉花;曾跃琴;黄秀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通过汇总《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中各种地黄在不同篇章中的分布情况,研究《局方》中地黄的应用特点,得出《局方》所使用的地黄均可以明确辨认出种类;地黄汁在《局方》中用于丸剂的黏合,并有生熟之别;书中生地黄为现代鲜地黄;书中生干地黄的治疗作用应类似于现代生地黄;《局方》中熟干地黄的使用频次为多,与《证类本草》中举例偏重于生地黄不同.熟干地黄主要使用于诸虚骨蒸和妇人病部分;书中熟干地黄的炮制方法应为“净洗,酒浸,蒸,焙干”.
作者:陈金;张红梅;卢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三圣汤固体汤剂与传统汤剂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确定三圣汤固体汤剂能否代替传统汤剂.方法:对三圣汤水煎剂及其固体汤剂的HPLC图谱进行比较,探索二者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从三圣汤水煎剂及其固体汤剂中共检测出24个峰,二者指纹图谱的相关系数为0.966.结论:三圣汤水煎剂及其固体汤剂主要化学成分的峰面积存在一定差异,但组成基本相同,其共有组分的比例相近.
作者:林渊;周良良;罗永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汪受传教授为全国著名中医儿科专家,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其教学临证40多载,禀承江育仁学术思想,治学严谨,学验俱丰,临证用药,每获良效,对小儿各科疾病诊治造诣颇深,尤其从肝风论治儿科疑难杂症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得以聆听汪师教诲,自觉受益匪浅,现将学习汪师从肝风论治儿科疑难杂症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梁晓鑫;汪受传;戴启刚;徐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五倍子,始载于唐代《本草拾遗》.《开宝本草》名文蛤、百虫仓,《现代实用中药》名木附子.本品以漆树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盐肤木或同属植物青麸杨等叶上寄生之倍牙科昆虫角倍蚜Melaphis chinensis( Bell)或蛋倍蚜Melaphis paitan Tsai et Tang的虫囊入药.本品的收敛固涩功能为众所周知,然笔者查阅历代本草及方剂文献发现,五倍子的功用及临床应用随历史时期不断发展变化.
作者:杨雅西;平静;于鹰;张成博;王均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戴思恭(1324-1405),字原礼,号肃斋,浙江浦江(今诸暨)人.少时“从朱丹溪先生游”(《医史》),先生见其颖悟倍常,爱其才敏,遂“尽以医术授之”(《明史》).原礼既得真传,医术精湛,名噪浙西,洪武年间曾入朝为御医.撰有《金匮钩玄》、《推求师意》、《类证用药》等,均为阐发师旨、传播丹溪学说而作.他在杂病辨治方面亦继承和发展了丹溪的学术思想,于郁证、痰饮的论治尤见心得.
作者:龙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对模拟失重大鼠腰椎骨的影响,比较其防治作用的异同.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悬吊组、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共5组.除正常对照组外,余组大鼠头低位-30°尾部悬吊连续21d,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组大鼠从实验第1天开始依次给予补肾方、健脾方和补肾健脾方灌胃,其余各组大鼠灌服等容积的生理盐水.实验第21天处杀各组大鼠,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L4椎体骨密度,L4椎体丽春红三色染色观察骨形态计量学静态参数.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悬吊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降低(P<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增高(P<0.01);与悬吊组相比,补肾组、健脾组和补肾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量显著升高(P<0.01,P<0.05),骨小梁分离度明显降低(P<0.01,P<0.05);较之补肾健脾组,补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降低、骨小梁厚度降低升高(P<0.05),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均明显降低(P<0.01),补肾组和健脾组大鼠L4椎体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降低(P<0.05)、骨小梁分离度升高(P<0.05).结论:补肾、健脾和补肾健脾三方均对模拟失重引起的骨丢失具有防护作用,以补肾健脾方作用为优.
作者:张林;范颖;陈文娜;李然;孙宏伟;马贤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公认.将两个新兴学科引入到方剂教学中,从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授课内容及提高教学能力四个方面提出方剂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作者:张业;赵欣纪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