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京宁
目的:观察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联合中药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后黄斑区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0例,30眼)和对照组(30例,32眼)两组,分别采用532 nm激光黄斑区格栅样光凝术加中药和单纯激光光凝进行治疗,并从视力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黄斑区水肿消退的情况.结果:中药组的视力改善情况、眼底黄斑区水肿的吸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斑区网格栅样光凝术加中药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疗效优于单纯激光光凝术.
作者:于彬科;段灵霞;王金平;杨维刚;赵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古代中国无疑是一个诗的国度,创作了许多至今读来都会令人感悟和感动的诗词,也涌现出了许多绝代的诗词大家,就连写出来的科学文章,例如中医药学,也充满了诗性,上至皇帝,下至大臣官吏作文讲话,也常常会引诗据典.考取仕途,需要作诗以秀才,而又有许多仕途失意者走上了创作诗词的道路.显然,重情感的诗性意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结构中无疑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正是这样的文化基因,无论是古中国人或现代中国人的心里,都在诗与仕之间塑造出了一种奇妙的联系.
作者:曲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优选犬问荆山奈素提取中的水解条件.方法:以山奈素含量为指标成分,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水解时间、水解温度和加盐酸量3个因素(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对山奈素提取的水解条件进行优选.结果:山奈素提取的佳水解条件为加盐酸2.5mL、60℃水解30min.结论:优选得到山奈素提取的水解条件稳定、合理.
作者:刘计权;谢树莲;尹晓琴;苏志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陈家礼教授系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我有幸跟师学习,并从事呼吸内科临床工作,曾收治1例发热患者,家属多方延请中西医专家检查会诊,反复治疗不愈,遂建议延请我师陈老诊治.陈老从湿温辨证治疗,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苗建英;郭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老年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多茶哌齐片(安理申)治疗,治疗组21例给予口服益智汤治疗,6w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智汤治疗老年性痴呆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成建华;梁葆朱;穆俊霞;郭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固冲丸中芍药苷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检测波长为230nm.结果:芍药苷在10μg/mL~2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1%,RSD为2.4%,n=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养血固冲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秀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HPV)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2010年1月-6月在妇产科门诊就诊并进行HPV-DNA检测及宫颈活检的104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4例病例平均年龄37.5岁,HPV(+)60例,HPV(-)44例,阳性率为57.69%.病理检查结果正常的38例中,HPV(+)11例,HPV(-)27例.病理检查结果异常的66例中,HPV(+)49例,HPV(-)17例;CINⅠ25例,检出HPV(+)14例;CIN Ⅱ14例,HPV(+)11例;CIN Ⅲ 10例,HPV(+)9例;宫颈癌6例,HPV(+)6例;尖锐湿疣11例,HPV(+)9例,阳性率分别为28.95%、56%、78.57%、90%、100%、81.81%.结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病变密切相关,CIN Ⅰ宫颈癌宫颈病变组中,HPV阳性感染率逐步升高.
作者:贾玉倩;王晓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13例患者根据年龄的不同、体质的差异、病因的不同均采用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年老体弱的患者牵引重量要轻,按摩手法力度要小,针刺强度也要小;年轻体壮的患者牵引重量相对要重,按摩手法力度相对要大,针刺强度亦要大.结果:213例病例治疗后175例痊愈,34例显效,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9.1%.结论:牵引、针灸、按摩配合中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拴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和红花黄色素B(SYB)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引发的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邻苯三酚制备人红细胞膜过氧化损伤模型,研究HSYA和SYB对人红细胞膜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O~-_2·能引起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使膜流动性下降.而红细胞膜经过一定量的HSYA和SYB预处理后,膜流动性提高.结论:HSYA和SYB对氧自由基引发的红细胞膜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璐;王媛凯;张立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对瑞香狼毒药材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研究.方法:显微鉴别法观察瑞香狼毒的根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征.结果:瑞香狼毒的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带形成.结论:该显微特征可以用于瑞香狼毒组织鉴别.
作者:安志强;张朔生;侯媛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老年高脂血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58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的基础上,加服血脂康治疗.采用自身对照法于治疗后4w及8w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肝功能和肌酸激酶2次,并进行血脂测定及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老年高脂血症患者服用血脂康,对降低胆固醉和甘油三酯疗效好,未发现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血脂康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作者:霍乃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均采用自拟中药治疗.结果:50例病例治疗后全部治愈.20例从此绝经,另30例跟踪1年,其中20例分别于5个月、8个月后再次来潮,其后绝经,10例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结论: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温痛汤治疗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PGF2α、PGE2的变化,探讨其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PD)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消炎痛治疗,治疗组采用温痛汤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PGF2α、PGE2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PGF2α、PE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温痛汤治疗寒凝血瘀PD临床疗效较好,其机理可能与下调血清PGF2α、PG2有关.
作者:王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既往称为慢性盆腔炎,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性病变,常见的有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输卵管卵巢炎和输卵管卵巢囊肿、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
作者:闫京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分析本地域妇女病发病及流行情况,为妇女病防治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008年-2010年7641例妇女进行常规妇科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641例受检者中4159例妇女患有妇科病,患病率为54.43%.发病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宫颈疾病、阴道炎、乳腺疾病、卵巢肿瘤、子宫肌瘤.结论:妇女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应大力开展科普宣教,抓好妇女病普查能有效降低妇女病的发病率.
作者:张文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理论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的概括以肾虚为主,而西医学则将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失衡作为其基本的病理机制.中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采取单味及复方中药治疗,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症偏向于开展多靶点联合用药方案,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减少单纯服用西药导致的副作用,为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方向.
作者:王明星;任剑锋;陈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功能早期改变的价值.方法:对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者行常规超声及组织速度成像,测量并计算EF、E/A、二尖瓣环处心内膜面Vs、Ve和Va峰、Ve/Va.结果:高血压组Vs值、E/A、Ve/V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敏感性较高,可以早期发现心脏功能异常.
作者:李兆芳;王军;卢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在皮肤被动过敏试验(PCA)和全身主动过敏试验(ASA)中是否有过敏反应.方法:按照<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过敏性、光变态反应)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试验方法对以上3种注射液进行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和全身主动过敏试脸研究.结果:皮肤被动过敏试验双黄连注射液有过敏反应;清开灵注射液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出现过敏反应,其他组均未出现过敏反应.主动过敏试验双黄连注射液有4只动物过敏反应弱阳性,清开灵注射液高剂量组有1只动物过敏反应弱阳性.结论:对于双黄连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2种注射液而言,临床用药前均应做皮肤被动过敏试验.
作者:王增仙;武敏霞;高萧枫;李艳丽;王明军;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Kedde显色法,在550nm波长处进行总二萜内酯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色法测定雷公藤总二萜内酯(以雷公藤甲素计)在7.8μg/mL~4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6%,RSD为2.40%(n=6);江西产雷公藤总二萜内酯含量高.结论:不同产地的雷公藤药材中总二萜内酯的含量变化较大,在临床用药时应引起重视.
作者:高丽;聂中标;尚彩玲;王永辉;李艳彦;周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Toll样受体4(TLR4)及转化生长因子激活激酶1(TAKI)表达的变化及其与炎性反应机制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RP水平、NIHSS评分、脑梗死灶容积计算及血清TLR4及TAKI的含量检测,分析梗死灶容积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水平、CRP水平、白细胞计数、NIHSS评分、梗死灶容积均较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整个发病过程中血清中TLR4与TAK1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高,以疾病发病高峰期明显;脑梗死灶容积与糖尿病史、CRP水平、白细胞计数及NIHSS评分有相关性,其中TLR4与脑梗死灶容积有独立相关性.结论:TLR4及TAKI可能主要是通过介导炎性反应在脑梗死中发挥作用,其中TLR4与脑梗死容积有独立相关性,可作为脑梗死的治疗靶点.
作者:殷建瑞;谢富华;解龙昌;高聪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