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敏
目的 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水平的变化,以及25-(OH) D3水平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87例男性T2DM患者为病例组,均行腰椎及髋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同期男性健康体检者90名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25-(OH) D3水平及相关临床和生化指标.比较两组25-(OH) D3的水平以及25-(OH) D3与男性病例组BMD的相关性.结果 ①病例组25-(OH) D3水平为(10±4)ng/ml,对照组为(12±4)ng/ml,T2DM组25-(OH)D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②病例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25-(OH) D3为(10±3)ng/ml,无OP患者为(9±4)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5-(OH) D3水平明显降低,25-(OH) D3与骨密度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王爱霞;詹志伟;李全民;赵保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高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高龄乳腺癌患者45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高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毅娟;王方;高亚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严重感染的发病率、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2年9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220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收集所有患者有关感染的详细数据,对患者的感染和感染细节特点进行描述.在调整相关的临床变量并设感染率为时间相关的协变量,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罹患感染及未患感染患者90 d内的临床结果.结果 53例(24%)患者发生了感染,其中大部分为单一部位感染.确诊感染的中位时间(第25、75百分位数)为3(1,6)d.常见的病原体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感染部位为血液.与未患感染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通常合并症较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比较低,严重感染与90 d内病死率[HR:5.6;95%可信区间(CI):3.8~8.4]和死亡、心肌梗死率(HR:4.9;95%CI:3.4~7.1)显著升高相关.结论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感染的情况不常见,但与较差的90d内预后结果显著相关.需要早期明确高危患者并提供降低其感染风险的策略.
作者:邓红胜;孙喜文;陈炎;朱秀龙;莫观海;张灿;邱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紧密配合,准确传递器械及工具.结果 9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2h,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关节正常,功能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及娴熟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宜;周玉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分析社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区域内社区卫生机构收录在册的糖尿病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用药干预、运动干预、预防并发症干预),综合护理干预前对入选病例各项检验指标及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估,社区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与干预前各项指标对比分析.结果 社区综合护理干预6个月后患者的各项检验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护理是医院护理工作的补充和延续,对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的生存能力及生活质量、防止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王瑛;费萍;田丽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26例,关节置换组25例,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关节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及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骨质较好的患者可选择PFNA,但对于合并症多,骨质疏松患者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更为合理.
作者:靳艳斌;罗润明;李兵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手术室健康教育护理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住院的167例进行普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观察组采用手术室健康教育护理路径进行围术期的健康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宣教.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健康教育路径干预后,术后健康知识掌握度、护理工作满意度、心理状态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普外科手术患者,在围术期配合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干预,可以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凤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低渗口服补盐液加锌治疗婴幼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荆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收治婴幼儿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所有患儿大便常规无异常,或偶见白细胞,大便培养均阴性.均给予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口服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患儿加用低渗口服补盐液(博叶)及锌治疗,对照组加用标准口服补盐液治疗.结果 治疗组50例,显效25例,占50%,有效18例,占36%,无效7例,占14%,总有效率86%.对照组50例,显效15例,占30%,有效16例,占32%,无效19例,占38%,总有效率62%.治疗组在腹泻持续时间、排便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9211,P=0.0002).结论 口服补盐液是预防和治疗婴幼儿腹泻脱水经济有效的方法,其能减少腹泻的严重程度,还能降低ORS的摄入量,提高其疗效.
作者:唐静;陈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晋煤集团煤工尘肺(CWP)患者高血压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尘肺病患者高血压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方法阐明尘肺病患者并发高血压与其接尘时间、年龄、肥胖、吸烟、肺功能异常、血脂异常、血糖异常等因素之间的联系.结果 CWP组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对照组.高血压的其他危险因素有吸烟、血红蛋白增高、红细胞增高、体质量指数、肺功能下降.结论 煤工尘肺病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雪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待产妇出现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接收的待产妇中,选择70例胎膜早破待产妇为观察组,69例胎膜无早破现象的待产妇为对照组,分别给予10 mg/粒的欣普贝生横放于其阴道后穹隆处,对比宫颈成熟状况.结果 两组待产妇在宫颈Bishop评分、用药至临盆时间、阴道自然分娩比率、新生儿状况及其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待产妇欣普贝生促其宫颈成熟的方式,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方式,临床可以采纳,但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加强监护工作.
作者:谢晓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检查前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喷雾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3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喷雾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接受治疗的12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法,麻醉药均为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用药量、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和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结论 2%利多卡因咽部、喉部局部麻醉协助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无不适感,易于接受.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VDCP与VDC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成人ALL分为两组行诱导化疗,其中VDCP方案38例,VDCLP方案29例.结果 VDCP方案与VDCLP诱导化疗后,其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9.4%和87,1%,两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治疗开始至缓解后治疗开始的时间(PRT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诱导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VDCLP组诱导治疗加用L-ASP后尽管CR率无进一步提高,但生存情况显著改善.
作者:钟亚平;许春玲;李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采用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前采用新辅助化疗.测定观察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A125和VEGF.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肿瘤平均直径从化疗前的(5.2±1.3)cm缩小为化疗后的(2.5±0.7)cm,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22,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A125和VEGF在化疗后明显降低(P<0.01).结论 新辅助化疗可以明显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肿瘤体积,改善预后.
作者:武庆珍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脑性瘫痪高危新生儿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脑瘫及可疑脑瘫高危新生儿均进行早期干预和康复治疗.康复评定采用Gesell量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法及脑瘫功能评定等综合方法.结果 经过约18个月的康复治疗和追踪观察,46例治疗前明确诊断脑瘫的患儿,65.8%治愈,19.2%临界正常,15.0%异常.可疑脑瘫早期的74例高危新生儿,除7例失访外,67例全部成为正常儿.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窒息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等高危新生儿的脑瘫发生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对高危新生儿的早期干预可以降低脑瘫后遗症的发生率.脑瘫的早期康复治疗可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作者:唐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的护理配合及处理措施,以提高其检查成功率,减少患者不适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47例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与超声造影医生密切配合,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成像质量高,检查结果满意,其中3例患者诉头晕、心慌,5例诉有便意,4例出现轻度的腹部不适及疼痛(其中2例伴头晕),2例患者出现较剧烈的腹部疼痛且伴头晕、心慌、恶心,休息30~ 120 min后不适均消失,安全离开检查室.结论 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是一项较新且不良反应相对较传统输卵管造影少的检查方法,其操作成功与否,离不开护理工作的密切配合,整个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予的心理支持、知识宣教、熟练操作、密切观察是检查成功的前提.
作者:祖倩丹;朱好辉;李丽娜;田青;程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软件诊断61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结果 发现颅内动脉瘤24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36例.结论 SCTA可以作为临床怀疑动脉瘤及身体素质较差、手术评估风险较大的需要了解脑血管情况的患者的首选.SCTA可以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高身体条件一般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
作者:魏全杰;李小燕;井志强;蔡林波;牛建西;卫亚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2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行肛瘘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肛瘘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让护士分管患者,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合理止痛等全方位护理服务.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后6h、术后第1~3天连续评分4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在患者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术后1~3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肛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为OSAH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OSAHS患者38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健康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IL-6、TNF-α、MMP-9水平.结果 OSAHS组患者血清IL-6、TNF-α、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4,0.459,4.395,P<0.05);OSAHS组血清IL-6、TNF-α与MMP-9呈正相关(r=0.441,0.357,P<0.05).结论 OSAHS可能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炎症因子IL-6、TNF-α、MMP-9与OSAHS密切相关.
作者:李建华;范光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评价吸入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62例中、重度COPD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病情稳定后2周进入观察期,两组患者口服茶碱缓释片0.2g,2次/d.试验组加用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50/250)吸入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回顾记录上1年及治疗后1年内急性发作及相关情况,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6 min行走距离及肺功能检查等,记录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 试验组82例中9例退出,1例死亡;对照组80例中7例退出,6例死亡.试验组72例与对照组67例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6 min行走距离明显延长,呼吸困难评分明显改善,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明显减少,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半年时试验组1秒用力呼气容积明显改善,对照组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茶碱基础上加用吸入舒利迭治疗稳定期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胡翠花;张颖;王新安;欧阳修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静脉置管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39例胸外手术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药物.结果 PICC置管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145例,发生血栓性阻塞3例;PICC置管94例,发生血栓性阻塞6例.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给患者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补液通路,减少反复穿刺输液的痛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损伤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殊;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