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龄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

周毅娟;王方;高亚娜

关键词:高龄, 乳腺癌, 围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高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总结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高龄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体会.结果 高龄乳腺癌患者45例接受手术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 加强高龄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增强患者抵抗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26例,关节置换组25例,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关节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及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骨质较好的患者可选择PFNA,但对于合并症多,骨质疏松患者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更为合理.

    作者:靳艳斌;罗润明;李兵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MRI与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MRI和MRA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8例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和20例健康者行颅脑MRI平扫和磁共振动脉血管成像(MRA)检查.结果 病例组多数显示MRI或(和)MRA异常表现,其中在MRI上显示颅内腔隙性梗塞灶40例(69%);MRA显示动脉闭塞5例,动脉狭窄7例,扭曲9例,管腔变细22例.对照组管腔变细4例,扭曲1例,狭窄1例.病例组与对照组MRA两组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74.14%存在椎基底动脉病变,MRA能直观地显示双侧椎基底动脉的粗细、走行、扭曲、狭窄和闭塞,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一个重要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方法.MRA与MRI检查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提供了脑血管病变的证据,对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邵永;李晓光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 术前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紧密配合,准确传递器械及工具.结果 91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2h,围术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关节正常,功能良好.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护士高度的责任心及娴熟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吴宜;周玉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5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患肢血运恢复、功能良好,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围术期内,术前全面认真的评估、及时的抢救,术中细致的配合,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良英;陈仙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每日首台择期手术患者中的管理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护理管理模式在晨间首台择期手术患者中的管理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新泰市第二人民医院行择期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按传统接手术患者流程提前30 ~40 min接患者到手术室,观察组按改良后的护理模式,将患者接入手术室后在麻醉复苏室进行手术患者无缝隙护理模式,由两名护士集中护理管理,并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麻醉复苏室等候手术期间的焦虑恐惧状态、安全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行手术患者无缝隙护理模式,术期患者集中护理管理,并实施相应的人文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情绪反应,减轻其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增强安全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米君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脓毒症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痰热清注射液对脓毒症患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 将22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痰热清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前及治疗后7d,采用血细胞计数仪F-820和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WBC计数和CRP,同时记录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II)评分和ICU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外周血WBC计数、CRP水平及APACHEI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两组WBC计数和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与常规组相比,痰热清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痰热清组较常规组APACHEII评分下降及ICU住院时间缩短更为显著(P<0.05).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能够降低脓毒症患儿的炎症反应程度,改善临床症状及缩短ICU住院时间,具有一定治疗价值.

    作者:韩秀明;孙德胜;王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术中快速冷冻切片3207例病理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更好的开展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7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和相应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3207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组织来源主要为甲状腺、乳腺、卵巢、宫颈等,确诊3105例(96.82%),误诊6例(0.19%),其中假阳性1例(0.031%),假阴性5例(0.16%),延迟诊断100例(3.12%).结论 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对术中组织定性、决定手术方式及切缘情况、快速冷冻切片的质量、病理诊断医师的诊断水平等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军红;程蔚蔚;魏素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伴躯体化症状中度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度洛西汀(40~60 mg/d)联合阿立哌唑(2.5~7.5 mg/d)组(研究组)、度洛西汀(40~60 mg/d)组(对照组),治疗观察期均为8周.两组患者于基线及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评定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及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的部分单项分,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分别脱落3、2例;1周末与基线比较,研究组的抑郁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该组四类躯体化症状及对照组的抑郁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抑郁症状及四类躯体化症状评分差异在1、2、4、8周末时点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周末时两组间抑郁症状有效率及四类躯体化症状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伴躯体化症状中度抑郁症患者可有效、持续改善其抑郁及躯体化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一度洛西汀治疗相当.

    作者:魏宏强;康瑞;霍军;曹雍华;李淑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经椎弓根手术治疗有神经症状的腰椎陈旧骨折与新鲜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有神经症状腰椎陈旧性骨折和新鲜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陈旧性腰椎骨折16例(A组)和新鲜腰椎骨折19例(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结果 新鲜骨折组骨折愈合率与陈旧骨折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症状改善率:A组为94.74%,B组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症状消失时间:A组为(14.4±1.0)d,B组为(27.5±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A组(122±13)min,B组(128±17)min,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失血量:A组(699±211)ml,B组(710±224) ml,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新鲜腰椎骨折疗效要明显优于陈旧腰椎骨折.

    作者:刘君;刘兴邦;文俊;冯勇;杨述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妇科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妇科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果,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及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王香枝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护理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 4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在臂丛神经麻醉下行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手术前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给予细致的患肢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经随访10~24个月,患者全部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3.5个月.腕关节功能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29例,良10例,可3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 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措施,能起到避免切口感染、防止肢体缺血坏死的作用.术后的康复指导可以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对骨折的愈合亦能起到促进作用.

    作者:王珊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IL-6、TNF-α、MMP-9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为OSAHS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OSAHS患者38例为实验组,另选择健康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IL-6、TNF-α、MMP-9水平.结果 OSAHS组患者血清IL-6、TNF-α、MMP-9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34,0.459,4.395,P<0.05);OSAHS组血清IL-6、TNF-α与MMP-9呈正相关(r=0.441,0.357,P<0.05).结论 OSAHS可能是一种炎症相关性疾病,炎症因子IL-6、TNF-α、MMP-9与OSAHS密切相关.

    作者:李建华;范光磊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传统THA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连续无选择病例采用小切口THA 40例(小切口组),同期采用传统全髋关节置(THA)40例(传统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主刀医生完成手术.对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直观模拟量表(VAS)、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VAS)、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优于常规组;而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Ham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THA在适宜手术适应证前提下与传统THA相比,具有减少软组织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加快术后康复的优势.

    作者:周升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C-erbB-2、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对5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标本进行C-erbB-2、ER、PR的检测,分析其表达率及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C-erbb-2及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4%(20/54)、42.59% (23/54)、51.85% (28/54).C-erbB-2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尚不能认为与手术病理分期相关(P>0.05);PR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尚不能认为与其他各项相关;也尚不能认为ER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可能是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PR在癌组织中检测为阳性,常预后良好,而ER与预后无关.

    作者:罗燕艳;罗小婉;栾峰;郑树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口服补液盐配合直立训练治疗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口服补液盐配合直立训练对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20例反复晕厥、直立倾斜试验阳性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儿分为基础治疗组、口服补液盐组、直立训练组、口服补液盐配合直立训练组,比较患儿的转阴率、晕厥复发情况.结果 口服补液盐配合直立训练组、直立训练组、口服补液盐组、基础治疗组患儿直立倾斜试验转阴率分别为96.67%、80.00%、53.33%、23.33%.口服补液盐配合直立训练组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口服补液盐配合直立训练可有效治疗儿童血管迷走性晕厥,且效果优于单用直立训练及单用口服补液盐组.

    作者:孟晓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大密度投影、表面遮盖显示等后处理软件诊断61例临床怀疑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结果 发现颅内动脉瘤24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36例.结论 SCTA可以作为临床怀疑动脉瘤及身体素质较差、手术评估风险较大的需要了解脑血管情况的患者的首选.SCTA可以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提高身体条件一般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

    作者:魏全杰;李小燕;井志强;蔡林波;牛建西;卫亚南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训练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8h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康复组术后即进行足踝(被、主)动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和深呼吸训练以及梯度压力抗栓袜与压力抗栓泵辅助双侧小腿肌群收缩.术前和术后第7天分别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股静脉血流速度及观察下肢DVT的发生情况.结果 训练后,康复组股静脉血流峰速度和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有1例患者(3.57%)发生DVT,对照组有2例患者(6.67%)发生DV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下肢DVT形成.

    作者:郭光远;孙夫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加长柄双极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基层医院的应用

    目的 探讨应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实用性和疗效.方法 2004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23例高龄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3例患者平均年龄83.1岁.按Tronzo和Evan分型,其中Ⅲ型10例,Ⅳ型13例,合并内科基础疾病19例,均在伤后72 h以后手术治疗,全部采用水泥型加长柄人工股骨头假体.结果 23例患者全部Ⅰ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8.8 d,1例术后3d发生肺部感染,经抗炎、雾化、平喘、气管切开等治疗痊愈,1例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溶栓后好转.其中19例得到随访,优良率达到84.2%,无一例发生假体松动下沉、骨溶解、异位骨化.结论 加长柄双极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人群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价格低廉,效果确实,患者能早期下地负重活动,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适宜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作者:王文生;杨朝晖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腹部手术中右旋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对全凭静脉麻醉中各项指标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山西省闻喜县人民医院近期收治的行腹部手术患者12例,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三组,每组40例.实验1组的患者在实验开始时进行右旋美托咪定的输注,剂量0.5 μg/kg,输注时间不超过15 min,再进行0.25 μg/(kg· h)的右旋美托咪定的输注.实验2组的患者实验第一步同1组,15 min输注相同浓度的右旋美托咪定,再进行0.5μg/(kg·h)的输注.对照组用生理盐水替代右旋美托咪定,其他步骤同实验1组.实验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手术过程中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睁眼时间、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 在麻醉过程中,实验1组和2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睁眼时间1、2组均长于对照组.血流动力学变化,1、2组较 对照组稳定,2组比1组更稳定.结论 腹部手术中,应用较大剂量的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丙泊酚、瑞芬大尼等其他药物的应用,同时随着输注的右旋美托咪定的剂量增加,睁眼时间延长,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增加.

    作者:贾瑞云;杨红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肛瘘患者术后疼痛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46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2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行肛瘘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肛瘘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让护士分管患者,对患者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环境干预、合理止痛等全方位护理服务.术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分别于术后6h、术后第1~3天连续评分4次,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并在患者出院前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6h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优质护理服务的实验组术后1~3d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肛瘘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