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术中快速冷冻切片3207例病理诊断分析

李军红;程蔚蔚;魏素姣

关键词:术中快速冷冻切片, 病理诊断, 诊断准确率, 误诊, 延迟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准确性的相关因素,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更好的开展术中冷冻切片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3207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和相应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3207例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的组织来源主要为甲状腺、乳腺、卵巢、宫颈等,确诊3105例(96.82%),误诊6例(0.19%),其中假阳性1例(0.031%),假阴性5例(0.16%),延迟诊断100例(3.12%).结论 术中快速冷冻切片病理诊断对术中组织定性、决定手术方式及切缘情况、快速冷冻切片的质量、病理诊断医师的诊断水平等有重要作用.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尿路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路径表在尿路结石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60例尿路结石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路径表进行护理,对照组按常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尿路结石手术患者应用健康教育路径表,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使健康教育更具系统性、规范性、时效性,有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刘丹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静脉置管在胸外科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置管在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239例胸外手术患者采用PICC置管输入药物.结果 PICC置管化疗全过程顺利进行,其中锁骨下静脉置管145例,发生血栓性阻塞3例;PICC置管94例,发生血栓性阻塞6例.结论 胸外科手术患者施行PICC置管能很好地保护血管,给患者提供一个可靠安全的补液通路,减少反复穿刺输液的痛苦,防止刺激性药物对静脉的损伤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秦殊;李玲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待产妇出现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的作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7月在南宁市第六人民医院接收的待产妇中,选择70例胎膜早破待产妇为观察组,69例胎膜无早破现象的待产妇为对照组,分别给予10 mg/粒的欣普贝生横放于其阴道后穹隆处,对比宫颈成熟状况.结果 两组待产妇在宫颈Bishop评分、用药至临盆时间、阴道自然分娩比率、新生儿状况及其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待产妇欣普贝生促其宫颈成熟的方式,是较为安全可靠的方式,临床可以采纳,但在用药期间应注意加强监护工作.

    作者:谢晓敏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

    目的 总结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整体护理体会.方法 对197例老年骨折患者入院时、术前及术后不同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结果 192例(97.46%)老年骨折患者经住院治疗、精心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顺利出院.结论 针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特点,加强临床整体护理,能够调动老年骨折患者战胜疾病的能动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季艳玲;费萍;张守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的原因、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晚期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导致晓期产后出血发生的病因是:子宫复旧不良、胎盘胎膜残留、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结论 加强对孕龄妇女宣教,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手术;做好产前保健、产时第三产程的处理以及加强产褥期护理是防止期产后出血发生主要措施.

    作者:马瑞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小切口与传统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后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传统THA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连续无选择病例采用小切口THA 40例(小切口组),同期采用传统全髋关节置(THA)40例(传统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主刀医生完成手术.对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直观模拟量表(VAS)、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全髋关节置换术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切口长度、术后疼痛评分(VAS)、下地负重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优于常规组;而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Ham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3、6、12个月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外侧小切口THA在适宜手术适应证前提下与传统THA相比,具有减少软组织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加快术后康复的优势.

    作者:周升新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症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息肉与不孕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在开封市妇产医院行宫腹腔镜联合检查的120例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患者年龄、孕产史、腹腔镜检查盆腔疾病和不孕年限等的关系,并对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与B超检查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不孕患者中盆腔炎症情况组间、不同年龄组间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随不孕年限的增加呈增高趋势(P<0.05),原发性不孕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14.3%)继发性不孕组(6.0%,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19.0%)高于宫内膜异位症组(5.1%,P<0.05).与B超检查相比,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阳性率较高(11.7% vs 6.7%,P<0.05).结论 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不孕症患者的孕产史、不孕年限、有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相关,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有效手段.

    作者:李富琴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手术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空心螺钉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县人民医院于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间收治的6例Jones骨折不愈合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3个月,术后8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标准,优4例,良2例.结论 空心螺钉固定结合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固定可靠,愈合率高,是治疗Jones骨折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国祥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与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伴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与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伴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PFNA组26例,关节置换组25例,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关节置换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明显高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置换组的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PFN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及加长型人工关节置换术均为治疗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骨质较好的患者可选择PFNA,但对于合并症多,骨质疏松患者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更为合理.

    作者:靳艳斌;罗润明;李兵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289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运城市急救中心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并确诊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289例,其中老年组140例,非老年组149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从发病原因来看,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主要的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其中老年组患者以胃溃疡多见,而非老年组中以十二指肠溃疡为主,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中胃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而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多见,急性胃黏膜病变有增高趋势,伴随疾病和并发症多.

    作者:孙惠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结节病21例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

    目的 探讨结节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特点,加强对结节病的认识.方法 选择21例经病理确诊的结节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辅助检查结果及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5%.结论 结节病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不典型性,对于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患者,需予以病理学活检以明确诊断.治疗过程中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予以个体化治疗.

    作者:陈娜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56例胸壁结核的外科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胸壁结核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11月西峰区人民医院住院确诊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胸壁结核患者,通过胸部拍片及CT检查判断脓肿范围、肋骨破坏程度及窦道走行方向等.术前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2~4周以上,根据术中情况行彻底的脓腔及病灶清除,术后放置引流及合理的加压包扎.结果 切口Ⅰ期愈合48例,Ⅱ、Ⅲ期愈合8例.术后复发4例,3例原切口部位复发,1例非切口部位复发.术中并发症2例,均为气胸,行胸腔穿刺抽气治愈.结论 尽可能通过无创检查明确诊断,术前及术后行正规的抗结核治疗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前提,术中彻底的脓腔及病灶清除,术后引流及合理的加压包扎是胸壁结核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廉金明;郭考银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妇科患者围术期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围术期妇科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妇科手术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妇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果,给予术前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感低于对照组,术后肠蠕动及离床活动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王香枝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社区护理

    目的 总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社区护理指导措施,探讨社区护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管辖范围内的、在医疗社区登记注册的1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社区对其实施全方位的护理指导(认知指导、心理指导、饮食指导、行为指导)6个月,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对比社区护理指导前后患者的血糖控制及治疗有效率的变化.结果 社区护理指导6个月后,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控制,临床治疗有效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 社区护理是预防和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可以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邢燕;吴鹏;王连春;许乐芬;李宁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VDCP与VDC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VDCP与VDC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成人ALL分为两组行诱导化疗,其中VDCP方案38例,VDCLP方案29例.结果 VDCP方案与VDCLP诱导化疗后,其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9.4%和87,1%,两组CR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治疗开始至缓解后治疗开始的时间(PRTT),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诱导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VDCLP组诱导治疗加用L-ASP后尽管CR率无进一步提高,但生存情况显著改善.

    作者:钟亚平;许春玲;李慧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C-erbB-2、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C-erbB-2、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法对54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标本进行C-erbB-2、ER、PR的检测,分析其表达率及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C-erbb-2及ER、PR在子宫内膜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04%(20/54)、42.59% (23/54)、51.85% (28/54).C-erbB-2与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尚不能认为与手术病理分期相关(P>0.05);PR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尚不能认为与其他各项相关;也尚不能认为ER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 C-erbB-2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性有关,可能是评估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PR在癌组织中检测为阳性,常预后良好,而ER与预后无关.

    作者:罗燕艳;罗小婉;栾峰;郑树忠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护理

    目的 探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围术期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5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患肢血运恢复、功能良好,无一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四肢主干血管损伤围术期内,术前全面认真的评估、及时的抢救,术中细致的配合,术后严密的观察和指导等护理措施,是手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陈良英;陈仙英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197例胃癌患者病理资料研究及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及临床特点,为胃癌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197例,对其一般资料、病理分型、发生部位、临床分期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60岁组占50.3%,是发病率高的年龄段.贲门癌、T3分期、淋巴结转移N1期、BorrmannⅡ型、低分化、腺癌分别在其所在分组中所占比例高.结论 胃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患者,年轻胃癌患者较老年患者恶性程度高,预后差,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曹正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两种麻醉方法在纤维支气管镜患者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支气管镜检查前2%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喷雾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131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采用喷雾法;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接受治疗的129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环甲膜穿刺法,麻醉药均为2%利多卡因.比较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用药量、生命体征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用药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压和呼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低.结论 2%利多卡因咽部、喉部局部麻醉协助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无不适感,易于接受.

    作者:刘芳 刊期: 2013年第22期

  • 谷红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

    目的 探讨谷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GM1)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并脑梗死患者77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血糖、改善微循环、稳定脂质斑块及抗血小板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谷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减少,两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6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红注射液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对改善神经功能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确切.

    作者:卢岚敏;张丽萍;尹亚华 刊期: 2013年第22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