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轻胶囊对肝郁雌性大鼠神经递质作用的实验研究

郝世凤;朱鸿秋;相宇

关键词:肝郁证, 大鼠, 经轻胶囊, 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经轻胶囊治疗肝郁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轻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的大鼠用绷带束缚大鼠四肢,外加束缚桶进行造模.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阴道脱落细胞,并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差,体重减轻,NE、DA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经轻胶囊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明显好转,NE、DA的含量明显降低.3组大鼠之间,5-HT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轻胶囊能降低NE、DA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肝郁证的作用机制.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30例临床分析

    清开灵注射液是由中药复方制备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之功能.临床常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偏瘫、上呼吸道感染、肺炎、高热等疾病.由于清开灵注射液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多,近年来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呈上升趋势,甚至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乃至导致患者死亡.现将我院近3年来30例清开灵注射液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李洪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孔圣枕中丹对痴呆动物模型抗凋亡作用及机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孔圣枕中丹抗痴呆动物模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脑复康组、孔圣枕中丹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将其余大鼠制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给大鼠灌胃后,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神经元凋亡率及bcl-2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p53的表达.结果:孔圣枕中丹、脑复康均能降低血管性痴呆大鼠脑海马神经元凋亡率和bcl-2表达,提高p53表达,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孔圣枕中丹能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增强p53表达、降低bcl-2表达有关.

    作者:季旭明;王芳;江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高压氧配合针刺百会穴治疗美尼尔氏病33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压氧配合针刺百会穴治疗美尼尔氏病疗效.方法:33例患者均采用高压氧配合针剌百会穴治疗,若恶心呕吐甚者加内关;耳鸣耳聋为主者加中渚、听宫.结果:33例患者中,治愈25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7%.结论:针刺百会与高压氧结合的方法治疗美尼尔氏病,既发挥针灸治疗局部取穴开窍、熄风、升阳的作用,同时高压氧又能改善内耳微循环,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段惠芳;杜锐玲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中医药对风湿痹证认识的研究进展

    中医学中的痹证,泛指影响骨骼、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类疾病.风、寒、湿邪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外部因素,是标;正气不足是风湿痹证发生的内因,是本.对于痹证的治疗,中医临床主要采用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中药提取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等,疗效显著.今后应立足于中医理论,建立病证结合的临床思维模式,制定统一的诊断、分型、分期标准,正确把握疾病的发展、转归与预后,以指导临床诊治.

    作者:刘建辉;艾军;景婷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凝血酶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20例疗效观察

    1999年~2004年,我科应用凝血酶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敏;王秋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温胆汤加味治疗咳嗽咯痰1例

    患者,男,50岁.咳嗽咯痰1个月.自述一月前因感受风寒出现咳嗽,就诊于当地一诊所,给予中药治疗,效差.刻下症见:咳嗽、咯痰,量多色白,胸膈痞闷,虚烦不眠,不欲饮食,恶心欲吐,舌质红,苔白腻微黄,脉滑.

    作者:杨改萍;刘金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社会动乱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状况

    通过分析中国古代历史上战乱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状态,发现战争不仅没有阻碍中医学的发展,反而促进了中医学的变革和创新.首先,战争造成的伤亡为解剖学和外伤科学提供了实践的场所和发展的机会;其次,战争造成温疫的流行,促进了外感热病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以及温病学派的产生;再次,战争使各种医学知识广泛交流融合,促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战争催生了中医学的变革,促成了中医学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作者:闫敬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络与腧穴的发展及关系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腧穴与经络的关系是经腧一体,即腧穴和经脉是相互结合的,然而在初经络和腧穴却是各自发展的,经过历代演变,才成为现在的经脉内容.据文献记载,腧穴的治疗作用尽管早已被认识,但腧穴的理论形成却晚于经络理论.至少在汉代以前腧穴的理论体系并未形成,但对经络的认识已颇成系统.

    作者:张昌云;郭桂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房定亚教授外治方临床应用举隅

    房定亚教授系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业医40余载,学验俱丰,其外治方更是匠心独具,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房定亚教授用外治方(组成及用法:生大黄20 g,芒硝60 g,乳香、没药各8g,冰片10 g,诸药均研磨成粉,分装瓶中备用.用时以醋或甘油或凡士林或鸡蛋清调成膏状外敷局部,视患处面积大小,将药膏外敷其上,约4 mm厚,外包以敷料,24小时换药1次)治疗临床常见病验案介绍如下.

    作者:安世进;安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痛可舒治疗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痛可舒对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清CA125的影响.方法: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无西药的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痛可舒能明显改善外在性子宫内膜异症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CA125水平,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惠铮;王秀霞;于燕;高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试论中医学术流派的阶段性及其嬗变

    中医学术是一个历史性与时代性并存、公理性与学说性兼合的学术体系.早期的经验、方法、观点、思想被后世继承并成为后世学术的前提与基础,后世的经验、方法、观点、思想在传承于前代的同时又融入了时代的东西.

    作者:焦振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慢性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OSAS诊断标准的43例儿童作为治疗组,进行扁桃体切除术和(或)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同时选择44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组儿童手术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的主要指标,测定治疗组儿童手术前后血浆中生长激素(GH)的含量及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浆中GH的含量.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治疗组儿童PSG的各项指标中血氧饱和度上升(P<0.05),其他指标下降(P<0.01).治疗组儿童手术前血浆生长激素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生长激素含量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和腺样体刮除术是治疗儿童OSAS的有效方法.

    作者:支亚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自拟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6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2例患者采用自拟温中汤治疗,并随症加减.结果:62例患者中,治愈45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55%.结论:自拟温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杜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作用

    1999年~2002年我们在扩张冠状动脉、抗凝治疗基础上加用舒降之与β受体阻滞剂治疗2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玉凤;王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B超引导下射频刀治疗子宫肌瘤54例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肿瘤,好发于30岁以后的妇女,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取瘤体切除或子宫切除,对患者创伤较大.2003年6月~2004年7月我院采用自凝刀微创技术,B超引导下射频治疗子宫肌瘤54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淑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疏肝和胃丸抑制胃溃疡大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丸抑制大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胃苏冲剂组、疏肝和胃丸组,每组10只.末次灌胃后,除对照组外的大鼠均采用幽门结扎法复制大鼠胃溃疡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变化.结果:疏肝和胃丸组大鼠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水平明显降低,与模型组、胃苏冲剂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丸具有显著抑制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

    作者:张国民;莫新民;刘慧萍;陶灵霞;宁伟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分型的研究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侵犯结缔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可引起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肿胀、屈伸不利,后可引起关节畸形、强直和功能丧失,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目前西医治疗RA尚无特效方法,且毒副作用较大,而中医药在防治RA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与优势.

    作者:赵新秀;秦冰;李瑞;靳桂春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张学文教授疑难病治验举隅

    张学文教授在50余年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中医温病学的理论建构及疑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经验颇多.笔者有幸随师门诊,受益匪浅,现将张学文教授治疗疑难病验案3则介绍如下.

    作者:张军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经轻胶囊对肝郁雌性大鼠神经递质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经轻胶囊治疗肝郁证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经轻胶囊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的大鼠用绷带束缚大鼠四肢,外加束缚桶进行造模.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阴道脱落细胞,并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NE、DA、5-HT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一般情况变差,体重减轻,NE、DA的含量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经轻胶囊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明显好转,NE、DA的含量明显降低.3组大鼠之间,5-HT的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轻胶囊能降低NE、DA的含量,这可能是其治疗肝郁证的作用机制.

    作者:郝世凤;朱鸿秋;相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四逆散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逆散对小鼠小肠推进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炭末推进法,测定灌服四逆散的正常小鼠小肠及灌服新斯的明和四逆散的小鼠小肠的炭末推进百分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四逆散中、高剂量可显著抑制正常小鼠小肠的推进作用(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逆散各剂量均可显著对抗新斯的明所致小鼠小肠的运动亢进(P<0.05,P<0.01).结论:四逆散具有抑制小鼠小肠推进的作用.

    作者:王惠洁;杨蓉;林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