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相关因素

于家军;张鑫;耿秀莲;封占民

关键词:D-二聚体,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液黏稠度, 血管内皮素, 一氧化氮, 急性心肌梗死
摘要:目的 评估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黏稠度、血管内皮功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62例AMI患者(AMI组)和128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测定两组受试者血中DD、hs-CRP、血液黏稠度、血管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 AMI组DD、hs-CRP、血液黏稠度、血管内皮功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检测血清中DD、血液黏稠度、hs-CRP、血管内皮功能,对AMI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对剖宫产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剖宫产患者(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患者(B组)各15例.A组在产科医师消毒铺巾完成后开始靶控输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当血浆药物浓度达到设定值后开始手术,同时静脉快速注射阿曲库胺0.4~0.5 mg/kg,TOF值为O后完成气管插管,术中机控呼吸;B组取右侧卧位,于第2~3腰椎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成功后于蛛网膜下腔注入1%罗哌卡因1 ml+1O%葡萄糖2 ml,硬膜外头端置管4 cm备用.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由同一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在出生后1、5 min进行Apgar评分,分别记录为Apgar 1、Apgar5并比较.新生儿出生后的第1、2、5天由同一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进行NBNA评分.分别记录为NBNA 1、NBNA 2、NBNA 5并比较.胎儿娩出后,在第1次呼吸前,即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近胎儿端一段脐带,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1ml,做血气分析,记录并比较两组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HC03 -的情况.结果 两组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各时点NBNA评分均在正常范围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胺全身麻醉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安全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

    作者:王卫华;王尚柯;李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消化性溃疡84例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住院的8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多见且溃疡面积大,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伴随疾病多等特点.结论 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李蔼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评估、手术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13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45例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132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例因盆腔粘连、子宫腺肌瘤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0~ 10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1.75 ml,术后3d内高体温37.6℃,住院时间4~5d,是一种安全有效保留器官的手术.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安全有效并能保留患者子宫.

    作者:潘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鲍曼不动杆菌346例医院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分离出的鲍曼不动杆菌选用1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该菌对β-内酰胺类、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索和阿米卡星等耐药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62.3%.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强,耐药谱广,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现状,有利于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作者:梁玉兰;吴文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单用及其与辛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福辛普利单用及与辛伐他汀联用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 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福辛普利组30例,给予福辛普利10mg,口服,1次/d;联合用药组30例,给予辛伐他汀与福辛普利,辛伐他汀20mg,口服,1次/d,福辛普利用法同前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脂、血压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UAER与尿蛋白均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P<0.01).联合用药组UAER降低,降低幅度大于福辛普利组(P<0.01),尿蛋白降低与血清蛋白增长幅度联合用药组大于福辛普利组(P<0.01).两组Ccr与空腹血糖均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脂和血压降低均有所改善(P<0.01),联合用药组血脂改变程度优于福辛普利组(P<0.0l).结论 福辛普利与辛伐他汀联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对肾脏保护有协同作用.

    作者:李永法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医院内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医院内肺炎(NP)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耐药性情况及治疗策略.方法 对85例老年NP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NP患者基础疾病及危险因素复杂,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样,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多见,对常用抗生素普遍耐药,病情进展快,并发症严重,易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治疗难度大,病死率高.结论 为减少老年NP,应做好基础护理和消毒灭菌,严格掌握及选择侵入性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缩短住院时间,关键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

    作者:兰秋;石振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液透析患者停止红细胞生成素后低血红蛋白水平观察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者停止红细胞生成素后的低血红蛋白水平.方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后红蛋白上升≥130 g/L分为两组(A组),一组减量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剂量为原剂量的30%,另一组(B组)停止应用红细胞生成素,观察3个月内两组患者血红蛋白低水平.结果 A组278例,B组275例.观察期内A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 110 g/L者为24.5%( 68/278),<100 g/L者为10.0% (28/278);B组分别为10.2% (28/275)和4.5% (12/275).多变量模型分析显示包括年龄、铁蛋白、白蛋白和基线的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停止应用红细胞生成素与血红蛋白低值<100 g/L[ OR=1.92(CI:1.24-2.97)],而减少用量与血红蛋白低值高于120 g/L [OR=1.44(CI:3.65 -5.37)]相关.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应用红细胞生成素后基线血红蛋白> 130g/L,中止或减少红细胞生成素应用,部分患者在3个月内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中止使用患者发生血红蛋白下降几率更大.

    作者:许玉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胰腺囊实性肿瘤的MRI诊断

    目的 探讨胰腺囊实性肿瘤的MRI表现,提高对胰腺囊实性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囊实性肿瘤的MRI表现.结果 6例胰腺囊实性肿瘤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3.52岁.病灶为囊实性肿块,边界清楚,位于胰头部2例,体、尾部4例,T1加权像上实性部分呈略低信号,囊性部分呈低信号4例,高信号2例,T2加权像上呈不均匀高信号,内见条形低信号2例.增强后4例轻至中度强化,2例无明显强化.结论 胰腺囊实性肿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韩景奇;于翠妮;黄松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18例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腹膜外路径对18例UPJO患者行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打开肾周筋膜,以肾下极为标志游离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切除狭窄部分,端端吻合肾盂输尿管并留置双J管.结果 18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90~16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0~110ml,平均80 ml;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7~12 d,平均8d.18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0个月;超声示肾积水均不同程度好转,16例静脉肾盂造影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后腹腔镜下离断式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UPJO有效、可行,可望成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冯战启;刘永生;李纪华;刘彦军;高江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在肺肿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螺旋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患者54例,术后行CT扫描明确是否有气胸、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螺旋CT引导下54例均穿刺成功,采集满意组织并经病理学确诊47例,其中恶性病变42例,良性病变5例.发生气胸4例.结论 螺旋CT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对明确肺肿瘤的性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是对于依靠临床、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未能确诊的肺部病变的协助诊断方法.

    作者:张战利;葛永强;肖刚;王建利;薛南;郭秋霞;荆利民;王存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PAI-1、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随着经社会经济的发展,2型糖尿病患者的数量迅速增加,流行病学表明85%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等大血管并发症,其发生早、进展快、预后差,确切机制目前仍然不清楚.本文主要分析总结PAI-1、胱抑素C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作者:刘英晓;董春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内感染与早产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宫内感染对早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产前检查结果正常孕妇1012例为对照组,早产孕妇189侧为观察组,并随访妊娠结局,观察两组孕妇是否存在宫内感染.结果 观察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29例,占15.3%,对照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38例,占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91例,占48.1%,对照组中不良妊娠结局211例,占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内感染与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和败血症、围生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作者:刘丽华;荆淑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后路自体骨椎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探讨

    目的 探讨经后路自体骨椎间融合加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的效果及优点.方法 34例腰椎滑脱患者,均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固定,自体骨椎间植骨,比较术前术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资料,并随访4~48个月(平均28个月).结果 早期症状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复位满意,后期32例椎间融合,2例植骨失败,内固定失效断裂.结论 经后路自体骨椎间植骨加椎弓根系统固定治疗腰椎滑脱植骨融合率高,症状改善明显,取材简单,操作便捷,费用低廉,并发症少,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陶忠亮;左才红;李军;张财义;汪胜;王绍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结合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诊断宫外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67例疑似早期宫外孕的患者测定血HCG,经阴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及血流分布,测量滋养动脉血流频谱,均经腹腔镜或手术病理证实,比较联合方法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符合率和超声表现检出率.结果 167例中早期未破裂型50例(29.94%),早期流产型60例(35.92%),已破裂型53例(31.73%),漏误诊4例(2.45%),诊断符合率为97.60%.结论 经阴经腹结合CDFI能准确迅速地取得宫外孕的证据,并结合血HCG进行生化学检查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较好手段,可减少较小病灶的漏诊.

    作者:李培玉;李欣欣;劳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应用2D及M型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观察60例高血压痛患者和48例健康对照者的心脏功能,同时测定其空腹血糖(FSG)、空腹胰岛素( FSI)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高血压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低于对照组(5.88±0.09) cm/s vs(7.83±2.45)cm/s(P<0.05),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m/Am)低于对照组(0.75±0.25)vs(0.98±0.50)(P<0.05);血浆 FSI 明显高于对照组(21.65±5.18) mU/L vs(10.20±4.15)mU/L (P< 0.01),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4.9±0.9)vs(2.2±0.7)(P<0.01).结论 TDI能准确反映高血压痛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TDI模式下测得的左室舒张功能障碍与胰岛素抵抗呈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慧平;李凌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腹膜透析不同临床预后患者的关系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不同临床预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60例透析龄超过3个月的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临床资料,以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并与健康体检者、尿毒症组作对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其血白蛋白(A)、前清白蛋白(PA)、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等相关指标.结果 各组hs-CRP水平平均为腹膜透析死亡组(12.4±5.1) mg/L,腹膜透析存活组(4.4±0.8)mg/L,尿毒症组(7.7±1.2)m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0±0.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18、0.023),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膜透析死亡纽与存活组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直线相关性分析示hs-CRP变化与A、PA、Hb有负相关(r=-0,356、-0,15、-0.13).结论 hs-CRP 水平与患者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可相互影响,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微炎症状况可能影响其临床预后.

    作者:靳云凤;赵占正;赵志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疏血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惠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和奥扎格雷钠,对照组加用红花,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有效率和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疏血通与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贺淑静;宋素彩;王萱;曹俊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儿肠套叠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误诊原因 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小儿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 结果 小儿肠套叠彩色多普勒超声以及不同切面下均有较特异的超声表现,症状检出率为96%,超声发现的48例肠套叠中,有43例检测出肠壁血流信号,5例未检测出血流信号,其中2例为不典型包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套叠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对临床诊断小儿肠套叠有重要的价值,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而有4%的惠儿被漏诊、误诊.

    作者:徐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依达拉奉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脑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围术期对患者的脑保护作用.方法 将30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CPB)患者随机分为试验(E)组和对照(C)组,每组15例.E组采用依达拉奉0.5 mg/k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于术前30 min内静脉输注;C组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开始时(T1)、手术结束后(T2)、术后6 h(T3)、术后24h(T4)、术后48 h(T5)和术后72 h(T6)测量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T1~T6)、脑损伤蛋白S-100BB(T1~T5)水平.记录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NSE在T2、T3和T4均显著升高(P<0.O1),且明显高于E组(P<0.05),48 h后降至正常范围.E组在T2和T3显著升高(P<0,01),24 h后降到正常范围.两组血清S-100BB 蛋白峰值均出现在CPB结束时(T2),且明显升高(P<0.01).C组CPB结束时血清S-100BB蛋白明显高于E组(P<0.05),C组CPB结束后6h、24h较E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组术后谵妄1例,认知功能障碍1例;C组术后谵妄3例,认知功能障碍9例.结论 依达拉奉可减少脑损伤蛋白S-100BB、NSE在围术期的表达,对CPB患者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作者:洪道先;陈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右旋糖酐40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目的 观察右旋糖酐40联合疏血通治疗肾病综合征(NS)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右旋糖酐40和疏血通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惠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旋糖40联合疏血通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安全有效.

    作者:王改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