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窦志芳

关键词:伤寒论, 八纲辨证, 理论探讨
摘要: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证治的先河,书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辨证施治诊疗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成功地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作为<伤寒论>重要的辨证施治方法之一,八纲辨证概括了病变部位、邪气的属性、邪正的消长、证候的性质等,为六经病的辨证施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电图在动力障碍样FD患者治疗前后的分析

    胃电图是通过记录胃电慢波并从其变化中间接了解胃部疾病.目前认为其对胃的功能性疾病更有效,为此我们对动力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电图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固冲汤化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6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简称为功血),是指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因全身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固冲汤一方出自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所著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笔者以本方化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6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俊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型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合并结石1例

    1案例患者,女,43岁,因饭后有上腹部不适多年,疼痛发作2d来院就诊.查体:腹软,莫菲氏征阳性.化验:白细胞正常.

    作者:闫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癌前状态中常见的一种,转癌率达4%~12%,迄今尚无特效药物.众多学者期望在中医中药领域能对该病的逆转和控制胃黏膜进一步萎缩并阻止向胃黏膜肠化发展寻求一定的突破.近年来,中医中药对CAG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近几年有关CAG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杜琳;单兆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三七总皂苷治疗缺血性脑病的研究进展

    缺血性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因此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成为社会和医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大多数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生理过程,其发生机制主要有自由基学说、钙超载学说、兴奋性氨基酸学说、细胞凋亡学说等.近年来,随着三七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抗缺血性脑损伤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

    作者:蒋莉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析《伤寒论》中的八纲辨证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证治的先河,书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辨证施治诊疗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成功地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作为<伤寒论>重要的辨证施治方法之一,八纲辨证概括了病变部位、邪气的属性、邪正的消长、证候的性质等,为六经病的辨证施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作者:窦志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早搏治疗的临床体会

    过早搏动,无论是房性还是室性,都可发生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健康人以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其门诊就诊率高,治疗中不乏存在滥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现象.现将笔者多年治疗早搏患者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赵越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脑血栓的疗效.方法: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所有病例均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神经营养剂(脑复康)和改善循环药(普乐林),并均服用汤剂即补肾活血汤或安慰剂--黑米粥汤,以欧洲脑卒中评分标准作疗效评估指标.结果:治疗前A组评分平均51.3分,B组52.0分,P>0.05.治疗2 w后A组评分平均66.5分,B组60.2分,P<0.05;治疗1月后A组评分平均82.5分,明显高于B组74.3分,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对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5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纤维的退变或外伤破裂引起髓核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根,导致腰腿部放射性疼痛及运动障碍,临床上以腰4间~5间盘突出为常见.笔者采用温针治疗本病12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施奠邦经方验案

    施奠邦研究员,系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脾胃病专家,业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施老学习亲聆教诲,获益匪浅,施老遣用经方,更是匠心独具.现将随诊验案数则整理如下.

    作者:安世进;聂群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结节性血管炎临床验案1例

    吾师马华教授、硕士生导师,业医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儿科及皮肤血管杂病,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亲聆教诲,获益匪浅,现将临床验案1例,择录于此,以飨同道.

    作者:王钊林;马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脂、肝功能水平与脂肪肝的关系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检测手段的提高,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多数脂肪肝可无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加以预防,长期的肝内脂肪蓄积可以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直至肝硬化,甚至肝功能衰竭而死亡.为了解有关脂肪肝的发生与血脂、肝功能指标变化的关系,笔者对100例脂肪肝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英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浅谈县级医院制剂室开展全营养混合液配制

    自1999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以后,由于制剂室GMP达标及生产规模问题,许多县级医院制剂室都纷纷下马,造成人员和设备闲置.根据区级医院经验,结合本院情况分析,在县各医院制剂条件下开展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是可取的.

    作者:郎关琦;岳俊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成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迄今为止,激素仍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药物,其对微小病变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肯定,为业内同道所公认.但很大一部分病例往往在激素减量或机体发生炎症病变时,易使肾病综合征复发.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和方法,是当今肾病学界研究的热点.为此,我所从2002年~2005年运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成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疗效肯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于为民;刘高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耳针中药并用治疗慢性咽炎60例

    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1998年~2003年间所诊治患者,男27例,女33例;年龄14岁~56岁,其中15岁以下6例,16岁~25岁21例,26岁~35岁18例,36岁~45岁7例,46岁~55岁4例,56岁以上4例;病程6个月~5年,其中6个月~1年13例,1年~2年27例,2年~3年12例,3年~5年8例.慢性单纯型咽炎26例,慢性肥厚型18例,慢性干燥型9例,慢性萎缩型7例.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作了咽喉壁棉试纸涂片病理等检查,每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脱落的底层鳞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针刺为主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配合TDP和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备要

    支气管哮喘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哮证,或称为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以痰哮气促为特征的疾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甚为透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代学者又多有发挥.兹从本病的病因病机角度探讨本病的治疗要诀.

    作者:孙志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日渐老化,老年性痴呆(AD)已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的社会问题,此病牵连广泛,除了患者本身会严重丧失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外,也会为亲朋好友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对AD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秋慧;钟振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内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及防治

    内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产生,是由于手术的刺激引起肛缘组织束紧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渗出增加而成,主要表现为肛缘肿胀发亮,疼痛灼热等症状.

    作者:张荣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