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钊林;马华
中医方药配伍由于受药性、脏腑生理特点、病性及病势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中药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运用有其特殊性,但仍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主要涉及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关系、气血关系、药性特点等几个方面.
作者:杨文潮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因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故常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气流受限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有部分可逆性.
作者:王丹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简称为功血),是指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因全身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固冲汤一方出自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所著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笔者以本方化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6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俊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案例患者,女,43岁,因饭后有上腹部不适多年,疼痛发作2d来院就诊.查体:腹软,莫菲氏征阳性.化验:白细胞正常.
作者:闫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吾师马华教授、硕士生导师,业医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儿科及皮肤血管杂病,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亲聆教诲,获益匪浅,现将临床验案1例,择录于此,以飨同道.
作者:王钊林;马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内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产生,是由于手术的刺激引起肛缘组织束紧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渗出增加而成,主要表现为肛缘肿胀发亮,疼痛灼热等症状.
作者:张荣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椎间盘纤维的退变或外伤破裂引起髓核突出,压迫邻近的神经根,导致腰腿部放射性疼痛及运动障碍,临床上以腰4间~5间盘突出为常见.笔者采用温针治疗本病12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郭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配合TDP和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法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王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总结结晶天花粉治疗剖宫产疤痕早期妊娠的临床资料,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并探讨天花粉治疗该病的可行性.方法: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疤痕早期妊娠8例.超声提示疤痕部位妊娠,均应用天花粉治疗.结果:8例患者中7例用天花粉治疗有效.结论:超声检查可为临床提供重要诊断依据,天花粉治疗可有效地杀死早期妊娠胚胎.
作者:张晓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典型病例患者,闫某某,女,27岁,主因剖腹产术后27 d阴道大出血1 d于2003年11月22日急诊入院.
作者:王占鱼;孙恩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制定增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增光胶囊中的当归、石菖蒲、泽泻.结果:增光胶囊中的当归、石菖蒲、泽泻和对照药材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周晶;史晓慧;张德富;李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汗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常见的一种表现,在<内经>中多有阐述,汗是由阳气蒸化人体津液所化.对汗出的分类有生理之汗和病理之汗之分,其中病理之汗又分为:汗不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局部汗出.同时阐述汗出机理的四方面:汗源、汗出的动力、汗出的门户、汗出调控.
作者:崔娜娟;王洪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施奠邦研究员,系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脾胃病专家,业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施老学习亲聆教诲,获益匪浅,施老遣用经方,更是匠心独具.现将随诊验案数则整理如下.
作者:安世进;聂群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膝关节屈曲受限,下蹲及起立困难,跛行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囊炎、髌腱劳损等多种膝部病症的共同症状.笔者自1990年以来应用膝五针疗法治疗膝关节屈曲受限,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军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1999年全国药政工作会议以后,由于制剂室GMP达标及生产规模问题,许多县级医院制剂室都纷纷下马,造成人员和设备闲置.根据区级医院经验,结合本院情况分析,在县各医院制剂条件下开展全营养混合液配制是可取的.
作者:郎关琦;岳俊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用宁心静脑汤加减辨证治疗失眠症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尉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胃电图是通过记录胃电慢波并从其变化中间接了解胃部疾病.目前认为其对胃的功能性疾病更有效,为此我们对动力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电图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开创了中医临床证治的先河,书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辨证施治诊疗体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六经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成功地实现了中医基础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作为<伤寒论>重要的辨证施治方法之一,八纲辨证概括了病变部位、邪气的属性、邪正的消长、证候的性质等,为六经病的辨证施治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作者:窦志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古代文献的研究到现在实验研究,均充分证明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特异性的联系.
作者:田岳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萎缩性胃炎(CAG)是胃癌前状态中常见的一种,转癌率达4%~12%,迄今尚无特效药物.众多学者期望在中医中药领域能对该病的逆转和控制胃黏膜进一步萎缩并阻止向胃黏膜肠化发展寻求一定的突破.近年来,中医中药对CAG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就近几年有关CAG的中医药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杜琳;单兆伟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