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汗的来源及其机理探析

崔娜娟;王洪琦

关键词:汗不出, 自汗, 盗汗, 绝汗, 战汗, 局部汗出, 机理
摘要:汗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常见的一种表现,在<内经>中多有阐述,汗是由阳气蒸化人体津液所化.对汗出的分类有生理之汗和病理之汗之分,其中病理之汗又分为:汗不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局部汗出.同时阐述汗出机理的四方面:汗源、汗出的动力、汗出的门户、汗出调控.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的中医治疗备要

    支气管哮喘相当于中医学中的哮证,或称为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以痰哮气促为特征的疾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甚为透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近代学者又多有发挥.兹从本病的病因病机角度探讨本病的治疗要诀.

    作者:孙志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HPLC测定强肾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

    目的:对强肾胶囊中大黄所含主要化学成分大黄素进行测定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YWG C18柱(250 mm×4.6 mm,10μm);甲醇-0.1%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该研究建立的分析方法有较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1.6%).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强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玲;赵建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宁心静脑汤治疗失眠症30例

    笔者自2001年3月至2003年12月,用宁心静脑汤加减辨证治疗失眠症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尉志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征订启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成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迄今为止,激素仍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药物,其对微小病变型、轻度系膜增生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肯定,为业内同道所公认.但很大一部分病例往往在激素减量或机体发生炎症病变时,易使肾病综合征复发.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复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药物和方法,是当今肾病学界研究的热点.为此,我所从2002年~2005年运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成人复发性肾病综合征60例,疗效肯定,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于为民;刘高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卦气说与《内经》经脉病候

    卦气说是把<周易>的卦爻同历数结合起来,以<周易>的六十四卦与一年四季、十二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相配合,作为占验之用.<素问·脉解>篇即以卦气说中的十二辟卦说为依据,说明人体经脉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关系,进而解释经脉病候的机理.

    作者:邢玉瑞;张喜德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穴位注射黄芪注射液合复方当归注射液致药疹1例

    患者,女,26岁,因痛经前来就诊.在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时,在三阴交(双)、关元穴注射黄芪注射液合复方当归注射液(按1:1混合,2 ml/穴;黄芪注射液,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309041;复方当归注射液,江西桔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0206)后3 h,全身瘙痒,以脸部、颈部及四肢为重,出现散在红色丘疹,无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

    作者:杨建花;危椠罡;杨建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随着人口日渐老化,老年性痴呆(AD)已成为一个严重危害人类的社会问题,此病牵连广泛,除了患者本身会严重丧失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外,也会为亲朋好友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目前对AD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的热点问题,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吴秋慧;钟振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对脑血栓的疗效.方法:6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0例,对照组(B组)30例.所有病例均根据具体情况应用脱水剂(20%甘露醇)、神经营养剂(脑复康)和改善循环药(普乐林),并均服用汤剂即补肾活血汤或安慰剂--黑米粥汤,以欧洲脑卒中评分标准作疗效评估指标.结果:治疗前A组评分平均51.3分,B组52.0分,P>0.05.治疗2 w后A组评分平均66.5分,B组60.2分,P<0.05;治疗1月后A组评分平均82.5分,明显高于B组74.3分,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对于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春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固冲汤化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166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简称为功血),是指没有任何器质性病变,或因全身疾病而引起的不正常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固冲汤一方出自近代著名医家张锡纯所著之<医学衷中参西录>.笔者以本方化裁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66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俊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施奠邦经方验案

    施奠邦研究员,系中国中医研究院著名脾胃病专家,业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笔者有幸随施老学习亲聆教诲,获益匪浅,施老遣用经方,更是匠心独具.现将随诊验案数则整理如下.

    作者:安世进;聂群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B型超声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症合并结石1例

    1案例患者,女,43岁,因饭后有上腹部不适多年,疼痛发作2d来院就诊.查体:腹软,莫菲氏征阳性.化验:白细胞正常.

    作者:闫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临床研究概况

    经脉-脏腑相关规律是经络学说的核心内容,手厥阴心包经与心相关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从古代文献的研究到现在实验研究,均充分证明了经脉与脏腑之间特异性的联系.

    作者:田岳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增光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制定增光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增光胶囊中的当归、石菖蒲、泽泻.结果:增光胶囊中的当归、石菖蒲、泽泻和对照药材薄层色谱主斑点位置一致.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周晶;史晓慧;张德富;李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汗的来源及其机理探析

    汗是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常见的一种表现,在<内经>中多有阐述,汗是由阳气蒸化人体津液所化.对汗出的分类有生理之汗和病理之汗之分,其中病理之汗又分为:汗不出、自汗、盗汗、绝汗、战汗、局部汗出.同时阐述汗出机理的四方面:汗源、汗出的动力、汗出的门户、汗出调控.

    作者:崔娜娟;王洪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耳针中药并用治疗慢性咽炎60例

    1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为1998年~2003年间所诊治患者,男27例,女33例;年龄14岁~56岁,其中15岁以下6例,16岁~25岁21例,26岁~35岁18例,36岁~45岁7例,46岁~55岁4例,56岁以上4例;病程6个月~5年,其中6个月~1年13例,1年~2年27例,2年~3年12例,3年~5年8例.慢性单纯型咽炎26例,慢性肥厚型18例,慢性干燥型9例,慢性萎缩型7例.所有病例在治疗前后分别作了咽喉壁棉试纸涂片病理等检查,每例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脱落的底层鳞状上皮细胞和炎症细胞.

    作者:刘庆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金匮要略》理论精髓再认识

    <金匮>是我国现存早的诊治杂病的专书,在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所具有的理论指导意义及实践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尚应对<金匮>一书的理论精髓进行再认识.张仲景的贡献还在于:1.确立了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2.首创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体系;3.收集和研制了二百余首方剂,初创了中医方剂学;4.对四十余种中医疾病的因、机、证、治进行了论述,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5.进一步弘扬了整体观念的思想.因而,必须重点掌握中医经典理论精髓,并以之指导临床实践,乃是进一步继承、弘扬以及发展中医学术的当务之急.

    作者:乔模;王笈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胃电图在动力障碍样FD患者治疗前后的分析

    胃电图是通过记录胃电慢波并从其变化中间接了解胃部疾病.目前认为其对胃的功能性疾病更有效,为此我们对动力障碍样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治疗前后的胃电图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金振堂治疗崩漏与痛经的经验体会

    笔者有幸随金振堂主任学习多年,现就金老治疗妇科崩漏与痛经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作者:李庆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结节性血管炎临床验案1例

    吾师马华教授、硕士生导师,业医二十余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内科、儿科及皮肤血管杂病,屡起沉疴.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亲聆教诲,获益匪浅,现将临床验案1例,择录于此,以飨同道.

    作者:王钊林;马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山西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山西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