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婷;梁爱华;易艳;李春英;赵雍;郝然;曹春雨
目的:采用SRAP(sequonce related amplified polymoiphlism)分子标记技术对不同产地蒙古黄芪进行遗传关系研究,为蒙古黄芪的种质资源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来源于12个产地的蒙古黄芪的样品进行了SRAP多态性研究.结果:从80个引物组合中筛选出扩增产物条带信号强,重现性好,特征性好的16个引物组合,扩增得到141条条带,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2份材料可以分为2个大类.结论:蒙古黄芪居群间遗传分化明显,SRAP技术可以有效用于蒙古黄芪的亲缘关系分析.
作者:钱丹;黄璐琦;崔光红;陈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小花远志Polygala telephioides全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Chromatorex ODS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精制,根据各种波谱数据和理化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小花远志全草中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为telephiose D(1),telephiose G(2),异芒果素(3)和quercetin 3-O-β-D-glucopyranoside(4).结论: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新化合物.
作者:李建晨;冯丽;戴敬;王润彪;野原稔弘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及鉴定辣椒碱-HP-β-CD包合物,并考察辣椒碱和HP-β-CD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辣椒碱-HP-β-CD包合物,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和红外光谱法(IR)对包合物进行鉴定,通过表观溶解度法考察包合物中主客分子之间的包合摩尔比及包合过程的热力学常数.结果:25,35,45℃下辣椒碱和HP-β-CD能形成1:1摩尔比包合物,相溶解度图呈A_L型.结论:辣椒碱-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能显著增大药物的溶解度.
作者:陈晓昱;张志荣;任科;龚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为人工培殖冬虫夏草选择优质的虫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常规的饲养方式条件下引种研究云南产剑川蝠蛾Hepialus jianchuanensis的生物学特性.结果:在四川康定室内环境条件下,蛹期约40 d,全天可以羽化;雌、雄性比约为1.2:1,成虫交配高峰在19:30-20:30,成虫期约25 d,个体寿命雌蛾为5~6 d,雄蛾为6~7 d;成虫产卵量平均300粒左右,卵100粒重平均为10.33 mg;幼虫期为350 d左右,初孵幼虫具有多食性和一定的耐寒性.结论:引种的剑川蝠蛾与康定基地饲养的其他寄主生物学特性在生活历期、卵的100粒重以及腹内余卵数量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作者:刘飞;伍晓丽;张德利;罗庆明;陈仕江;尹定华;曾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肝星状细胞表达分泌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原及Rho/ROCK的影响.方法:HSC-T6细胞株培养24 h,以不同浓度β榄香烯及空白对照分别作用4,12,24 h后,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上清中ANGⅡ的量,RT-PCR检测HSC中AGT及Rho/ROCK mRNA的表达.结果:在4 h时,10.0 mg·L~(-1)β-榄香烯组培养上清中ANGⅡ的分泌量为(50.970±8.081)pmol·L~(-1),较空白组(74.500±10.999)pmol·L~(-1)明显下降(P<0.05),而5.0,2.5 mg·L~(-1)β-榄香烯组对ANGⅡ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12 h时,10,5 mg·L~(-1)β-榄香烯组ANGⅡ分泌量分别为(83.727±6.850),(91.090±3.226)pmol·L~(-1),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4.367±5.030)pmol·L~(-1), (P<0.01,P<0.05);而2.5 mg·L~(-1)β-榄香烯组作用不明显.24 h时,5,2.5mg·L~(-1)β-榄香烯组ANGⅡ分泌量分别为(104.133±3.296),(100.957±2.581)pmol·L~(-1),与空白组(116.620±7.110)pmol·L~(-1)比较明显减少(P<0.05,P<0.01);而10 mg·L~(-1)β-榄香烯组作用不明显.与空白组比较,4,12,24 h各时间点,各个浓度的β榄香烯对HSC表达AGTmRNA均有抑制作用,F分别为30.33,28.04,107.19,P均为0.4,12,24 h各时间点,2.5,5.0,10 mg·L~(-1)β-榄香烯对HSC表达RhoAmRNA均有抑制作用,F分别为19.87,14.35,40.13,均P=0,无明显剂量依赖性;4,24h时间点,2.5,5.0,10mg·L~(-1)β榄香烯对HSC表达ROCK-1,ROCK-2mRNA均有抑制作用(P<0.01),而12h时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β榄香烯能使HSC分泌ANGⅡ及HSC内AGT mRNA表达降低,同时抑制下游信号RhoA,ROCK-1,ROCK-2 mRNA的表达,抑制ANGⅡ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延缓肝纤维化及门脉高压的发生.
作者:杨玲;但丹;朱锐;周雯;钱伟;叶进;侯晓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金思维提取物(GEPT)对APPV717I转基因小鼠痴呆早期学习记忆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3月龄的APPV717I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多奈哌齐治疗组(0.92mg·kg~(-1)d~(-1))、GEPT低、中、高(0.075,0.15,0.3g·k~(-1)·d~(-1))剂量组,并以同月龄遗传背景相同的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组,每组6只,每天灌胃给药1次.给药4个月后(7月龄)用Morris水迷宫进行行为学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海马CAl区突触相关蛋白Shankl的表达变化,同时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l区突触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行为学检测,GEPT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均有显著差异(P<0.05).突触相关蛋白shankl,模型组小鼠大脑海马CAl区中shankl阳性细胞总面积以及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减少,而GEPT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提高Shankl阳性细胞总面积以及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P<0.05).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可见突触数量减少,突触间隙增宽,突触界面曲率下降,突触后致密区厚度减小,GEPT治疗组能剂量依赖性的对突触损害起到修复作用.结论:GEPT能通过修复突触损伤以及提高Shankl蛋白的表达进而改善APPV717I转基因小鼠痴呆早期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张雷明;田金洲;尹军祥;时晶;王蓬文;王蓉;胡泉;赵志炜;姬志娟;任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超临界快速膨胀技术制备中药厚朴超临界CO_2流体(SCF-CO_2)萃取物纳米液,并结合正交实验优选佳工艺.方法:以平均粒径、厚朴酚、和厚朴酚的总酚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L_9(3~4)正交实验,对影响RESS制备厚朴纳米液的因素(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喷嘴孔径、预膨胀温度)进行优选.结果:佳制备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25 MPa,喷嘴孔径200μm,预膨胀温度30℃;此条件下得到乳白色澄清纳米液,平均粒径为303.50 nm,纳米液中总酚含量为0.172 g·L~(-1),低温密封放置1个月内仍保持稳定.结论:该技术稳定可行,且操作温度低,工艺流程简单,对环境无污染,无有机溶剂残留.
作者:贺帅;张守尧;雷正杰;张忠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藿胆鼻炎软胶囊系根据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4册收载品种藿胆鼻炎胶囊经改剂型而成,由苍耳子提取物、广藿香油、精制猪胆干膏组成,功能为清风热,通鼻窍;用于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及过敏性鼻炎.
作者:席仲洪;帅银花;文萍;虞金宝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从免疫原性上探讨中药药性的物质基础.方法:以高良姜、肉桂与仙茅3味典型热性中药水提物的混合品作为热性对照抗原,以黄连、大黄与知母3味典型寒性中药水提物的混合品作为寒性对照抗原,免疫家兔后,制备相应多克隆抗体,分别应用寒、热性对照抗原抗体与9味中药水提物作斑点免疫印迹,杂交信号应用Quantity One定量扫描分析.结果:9味中药与热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大小顺序为:干姜、附子、杜仲、秦皮、金银花、知母、黄连、大黄、黄柏;与热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相似度分别为:57.33%,43.56%,34.16%,30.2%,28.81%,26.53%,21.68%,17.62%,14.85%;9味中药与寒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大小顺序为:大黄、知母、黄连、黄柏、干姜、金银花、秦皮、杜仲、附子;与寒性对照抗原多克隆抗体的印迹信号相似度分别为:55.22%,54.23%,46.72%,34.08%,30.3%,24.48%,24.33%,20.35%,15.17%.以印迹信号相似度为聚类变量,经wistar's Method聚类分析,9味中药被聚为2大类,一大类为:黄柏、知母、黄连、大黄,该大类与寒性对照抗原距离小,与寒性对照抗原的距离依次增大;另一大类为:干姜、附子、杜仲、秦皮、金银花,该大类与热性对照抗原距离小,与热性对照抗原的距离依次增大.结论:总体上,测试中药与对照抗原抗体的印迹信号相似度越小,其药性与对照抗原的距离越大;斑点免疫印迹法是中药药性物质基础研究的一种实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王厚伟;窦彦玲;田景振;李峰;王世军;王振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药用白菊花为菊科菊属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i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为常用大宗药材.有关药用菊花化学成分、栽培类型间品质差异和遗传育种等都已有较多报道[1-2],但关于栽培条件对其药材品质影响的研究较少[3],土壤水分状况对菊花生理及药材内在品质的影响仍未见报道.
作者:杨云富;郭巧生;张守栋;王庆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松果菊苷(ECH)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保护神经、保护肝脏、抗炎、抗肿瘤、改善学习记忆以及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值得深入研究开发.本研究对ECH近年来的药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文君;方泰惠;屠鹏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结香Edgeworthia chrysantha Lindl.别名黄瑞香、金腰袋、打结花、梦冬花、喜花.名出<群芳谱>,系瑞香科Thymelaeaceae结香属Edgeworthia植物.原产于我国华东、华中和西南-带.
作者:盛柳青;颜继忠;童胜强;叶拥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主要理化因子对西洋参细胞悬浮培养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考察接种量、培养基种类、基质pH和光照条件对西洋参悬浮细胞生长,人参皂苷Re,Rb1以及西洋参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当接种量为25 g·L~(-1)时,西洋参细胞的干重增殖倍数显著增加;通过考察Ms,SH,B_5 3种培养基对西洋参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有利于西洋参细胞生长,B_5培养基有利于人参皂苷和西洋参多糖的合成.3种培养基中西洋参细胞多糖含量均高于栽培西洋参;pH变化对西洋参细胞生长影响不大,pH 6.0时,有利于人参皂苷Re和西洋参多糖的合成;光照培养显著促进西洋参细胞次生代谢物的合成,但对多糖合成没有太大影响.结论:接种量、培养基种类、基质pH和光照条件对西洋参悬浮细胞生长,人参皂苷Re,Rb_1以及西洋参多糖合成有显著影响.
作者:王娟;高文远;黄滔;曹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制备小檗碱微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及大鼠在体肠吸收.方法:利用伪3元相图得到空白微乳的优化处方,制得小檗碱微乳;考察了小檗碱微乳的黏度、电导率、折光率、粒径;运用大鼠在体肠回流模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回流液中小檗碱含量,分析其肠吸收特性.结果:小檗碱微乳的黏度、电导率、折光率、平均粒径分别为2.11 cPa·s,125.5μΩ,1.363,24.0 nm.小檗碱在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快,小檗碱微乳在回肠段的吸收较小檗碱原料药明显增加(P<0.01).结论:微乳能促进小檗碱在大鼠小肠的吸收.
作者:桂双英;吴蕾;潘君;温志强;开伟华;王均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肝细胞萃取-HPLC分析法(HE-HPLC),并应用其分析栀子中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方法:应用肝细胞选择性地结合中药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洗去未结合的其他成分后,使细胞靶点失活,被结合的活性成分从肝细胞中释放出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可检测到栀子水提液的主要保肝效应成分,初步确定为2个,其中1个为栀子昔,另1个有待进一步鉴定.结论:肝细胞萃取-HPLC 分析法基本可以反映化合物与细胞生物靶点(受体、通道、酶等)的相互作用;该体系中的保留成分和其药理作用有显著的相关性,可用于中药复杂体系物质基础的分析.
作者:洪敏;马宏宇;朱荃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构建三氧化二砷(As_2O_3)诱导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文库.方法:用含4 μmol·L~(-1)As_2O_3和正常培养基培养NB4细胞24 h,抽提总RNA,经逆转录酶合成双链cDNA,分别以砷诱导凋亡组和对照组作为tester和driver,进行双向抑制性差减杂交(supptess-ion sublxactive hybridization,SSH),筛选As_2O_3诱导的NB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PCR扩增并与pGEM-Teasy克隆载体连接,转化DH5 α大肠杆菌,经蓝白斑筛选获得白色阳性克隆,PCR扩增出未知基因片段.结果:成功构建了分别代表在NB4细胞中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基因文库.结论: 经双向抑制性差减杂交获得了NB4细胞差异表达基因文库,为克隆NB4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作者:狄春红;顾少华;谭晓华;仙玲玲;吴奇涵;杨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朝天罐Osbeckia opipara根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朝天罐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lasiodiplodin(1),de-O-methyllasiodiplodin(2),2,3-dihydro-2-hydroxy-2,4-dimethyl-5-trans-propenylfuran-3-one(3),integracin(4),5α,8α-epidioxy-(22E,24R)-ergosta-6,22-dien-3β-ol(5),3,3',4'-tri-O-methylellagic acid(6),5-羟甲基糠醛(7),吐叶醇(8),白桦脂酸(9),2α-羟基乌索酸(10),(24R)-stigmast-4-ene-3-one(11),eugenitin(12).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王鸿升;王跃虎;石亚娜;李兴玉;龙春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的影响.方法:肉豆蔻挥发油按0.4,0.8,1.2 mg·g~(-1)剂量每天灌胃2次,连续10 d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肝脏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细胞色素B_5(Cytb_5)、丙二醛(MDA)和血清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含量.结果:用药小鼠的肝脏微粒体CYP,Cytb5和血清中GST含量显著增加(P<0.01),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而肝脏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肉豆蔻挥发油对小鼠肝微粒体CYP具有诱导作用.
作者:赵润英;王玮;赵丽妮;李昭;王俊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对不同土壤水分下黄花蒿生理及产量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黄花蒿抗旱生理及需水特性.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生长期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处理,在处理后2周及花蕾期前进行采样分析.结果:各生长期不同土壤水分对黄花蒿内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保护酶活性、生物产量及青蒿素累积都有很大影响.在土壤水分胁迫时叶片水分含量下降,质膜透性增加,脯氨酸快速积累以增强细胞的保水能力,保护酶POD与CAT二者相互协调并与SOD共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膜的损伤.土壤水分降低时黄花蒿生物量下降,而青蒿素含量与产量反应复杂.苗期处理的土壤水分在50%~55%时青蒿素含量和产量高,分枝初期处理的土壤水分为50%~55%时青蒿素含量高,70%~75%时青蒿素产量高,分枝末期处理的土壤水分在40%~45%时青蒿素含量高,60%~65%时产量高.结论:黄花蒿各生长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不同,苗期适土壤水分范围为50%~55%,分枝初期和分枝末期时在较高的土壤水分下青蒿素产量较高.
作者:孙年喜;李隆云;钟国跃;马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灵芝是我国传统的名贵真菌类药材,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和多方面的医疗保健价值,基本无毒副作用.引起了广大研究者和具有养生保健意识的人士的极大关注[1].
作者:刘健鹏;兰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