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周围型小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

冯文娜;邹明雷

关键词:
摘要: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上升明显,已达城市居民死亡病因的第1位,农村居民死亡病因的第3位.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山莨菪碱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大咯血

    目的 研究肺结核大咯血时山莨菪碱(654-2)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3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垂体后叶素(对照组)55例,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组)58例.分别观察总有效率、显效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91.38%,显效率分别为40.00%、7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山莨菪碱联合应用垂体后叶素能明显提高肺结核大咯血的止血疗效.

    作者:冯光明;王立兵;李俊文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臂丛神经损伤术后护理

    目的 探讨臂丛神经损伤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4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采取基础生活护理;康复训练护理,药物、肌电刺激的治疗护理和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 24例患者患肢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22例能生活自理,其中13例患者肌力恢复至Ⅳ~Ⅴ级,2例恢复部分自理能力.结论 对臂丛神经术后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自理能力.

    作者:秦芝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介入治疗的新进展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美国和欧洲仅次于肺癌.现代手术和放疗仅对局限于乳腺范围内的肿瘤疗效较好,然而大多数乳癌在被发现时已有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其病死率高达50%,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足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郭章留;蔡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原发性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现状

    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很多,近年来患者的整体预后也得到明显改善,但疗效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期望.在治疗的各种方法中疗效不一,且无一种方法能单独适用于所有患者.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对肝癌的治疗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刘乃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微泵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目的 探讨微泵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45例诊断为DKA的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20例)与微泵组(25例),分别采用传统静脉滴注及微泵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泵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 应用微泵输注小剂量胰岛素治疗DKA疗效可靠、安全,而且极大的方便了护理人员的工作.

    作者:张素珍;孙录青;赵萍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AHCM)的病变部位主要局限于左心室乳突肌水平以下的心尖部,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经超声心动图和(或)MRI诊断为AHCM患者31例临床资料,以探讨超声心动图对AHCM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新燕;门永忠;李金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胆囊息肉样变与胆囊癌的相关性因素(附193例分析)

    目的 总结胆囊息肉样变与胆囊癌发生的相关性因素.方法 将193例胆囊息肉样变进行分组对比并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息肉样变良性率占88%,胆囊息肉样变恶变率占12%.结论 胆囊息肉样变有否恶变与发生部位、息肉直径大小、个数、是否伴有结石及年龄具有相关性.

    作者:栾汝建;马建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心脏病患者非心脏开胸手术前麻醉给药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关键在于术宙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增加氧供与减少氧耗,维持机体的氧供需平衡,从而达到安全度过围术期的目的.

    作者:卢锡华;王根生;任柏林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肛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直肠腔内超声对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直肠腔内超声探测法对108例肛周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并与临床对照.结果 发现单纯型肛周脓肿92例,肛瘘12例,其中4例肛瘘患者因瘘管细小、走行迂曲,未能发现瘘管而诊断为单纯型肛周脓肿,上述患者均经手术证实.结论 直肠腔内超声对于肛周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良好的直观性,能区分脓肿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能分辨多数肛瘘内外口的位置,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作者:王飞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临床综合征.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UA预后差,住院病死率3%~5%,发生心肌梗死者8%~10%,第1年病死率8%,对于UA患者,能否得到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我们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患者30例,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吴成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健康知识的需求,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对策.方法 采取问卷的方式对5O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患者对健康知识需求占前几位依次为:疾病治疗及预后,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方式以一对一讲解、电话咨询和病友经验介绍受欢迎.结论 了解患者健康知识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曾新香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与各自单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合理性.方法 收集83例2型糖尿病早期合并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贝那普利组,氯沙坦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血钾、血尿素氮、血肌酐以及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结果 三组在治疗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但联合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 贝那普利和氯沙坦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较好,且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脏的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

    作者:朱俊利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医护合作式健康教育以达到患者及家属的满意,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反复发作,延长远期存活时间,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医护合作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健康教育.结果 通过医护合作式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使1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该病基本知识及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率达到94.5%以上.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但医护合作进行此项工作对患者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达到佳的治疗效果,提高康复率,降低死亡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史翠环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创伤性颅内血肿致对侧瞳孔散大同侧肢体瘫痪11例

    我院1995年7月至2007年7月共收治脑外伤后颅内血肿致脑疝患者576例,其中创伤性颅内血肿致对侧瞳孔散大、同侧肢体瘫痪11例,占同期脑疝病人的1.5%,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立新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食管癌伴发糖尿病围术期的治疗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糖尿病患者正在逐年增加,同时患食管癌又需要手术的病人,往往术中、术后并发症增多,特别是心、肺、脑、肾功能衰竭导致术后病死率增多.提高、重视糖尿病围术期的治疗,可使手术安全,并发症减少.现将我院2001年6月至2007年5月收治食管癌伴发糖尿病23例的治疗作一系统回顾.

    作者:王西涛;王成坤;何怀正;钱志军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麝香保心丸联合鲁南欣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联合鲁南欣康片对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应用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d,口服鲁南欣康片20 mg/次,3次/d,时间3个月.对照组40例,应用鲁南欣康片20mg/次,3次/d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片0.1 g,1次/d,时间3个月.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发作频率减少,心功能好转,心律失常好转.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结合鲁南欣康片治疗老年心绞痛安全、疗效确切.

    作者:赵富生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动态增强磁共振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MRI)在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 术后病理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8例,行动态增强M砌检查,分析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结果 海绵状血管瘤MRI定位准确,13例(73.22%)位于肌锥内,其中4例深达眶尖,3例位于肌锥内外,2例完全位于肌锥外.边界清晰,MRI动态增强表现为局部点状和小结节状强化,然后逐步向全肿瘤扩展.结论 MRI可以对眼眶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很好的定位及定性,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影像依据.

    作者:刘国红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妊娠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炎性损害.病毒进入人体后,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在肝细胞内复制出越来越多的病毒,目前是我国流行广泛、危害严重的一种传染病.

    作者:丁利民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直肠癌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 探讨临床工作中直肠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年至2005年间279例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6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包括:骶前静脉出血7例,输尿管损伤2例,吻合口瘘6例,切口感染27例,人工肛门狭窄7例,膀胱功能障碍16例.上述并发症均经手术或相应处理治愈.结论 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经相应处理,预后良好,术中规范、细致操作,可预防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杨光月 刊期: 2008年第17期

  • 乳腺癌病人围术期的护理配合

    目的 确保乳腺癌病人手术安全.方法 通过手术期对病人舒适的护理.手术体位的护理,电刀的正确使用,无瘤技术的应用,对引流管的处理等确保乳腺癌病人手术安全.结果 所实施的手术病人无一例有护理并发症,目前无一例发生切口转移.结论 本护理配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秦二英;李怀娟;张晓冬 刊期: 2008年第1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