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脉注射液治疗肺源性心脏病37例临床分析

殷晓玲;徐宏平;范萍

关键词:肺心病, 药物疗法, 生脉注射液
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生脉注射液在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慢性肺心病患者62例,其中治疗组37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生脉注射液治疗,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不用生脉注射液外,其他用药如抗生素,化痰、止咳及平喘药物均与治疗组相同.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心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并复查血气分析.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8%;对照组25例,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查血气分析14例,好转11例;对照组复查血气分析11例,好转2例.经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生脉注射液可用于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改善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肺动脉高压,使血气分析明显改善.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西酞普兰与其他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s)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不同分组实验结果,比较西酞普兰与其他SSRIs类抗抑郁药药效学和药动力学差异.结果 尽管SSRIs的药理作用机制总体上基本相似,但每种药物在结构、药效动力学(效能和选择性)、药代动力学(半衰期、代谢产物活性和对细胞色素P450的抑制)方面都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导致SSRIs类的药物在治疗上有所侧重.结论 西酞普兰是对5-羟色胺(5-HT)选择性高的SSRIs,对乙酰胆碱、组胺、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和γ-氨基酸(GABA)以及阿片受体都没有或只有极低的亲和力,在血浆中的代谢产物与其原型药物选择性相似,对治疗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李福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糖尿病合并妊娠32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的治疗方法,以提高围生期母婴安全系数.方法 32例病例按治疗与否分成治疗组(A组,22例)与对照组(B组,10例),观察母儿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未治疗组的母儿并发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治疗组明显增多,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重视糖尿病妊娠期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以确保围生期母儿安全.

    作者:张尽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比索洛尔治疗快速型心房颤动伴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我院2002年2月至2003年2月收住快速型心房颤动(arterial fibrillation,AF)伴心力衰竭35例,经用比索洛尔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超声引导经皮介入治疗盆腔囊性肿物69例分析

    目的 了解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盆腔囊性肿物的价值.方法 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对盆腔囊性肿物穿刺抽吸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保留后抽出.结果 69例囊性肿物治疗有效率达100%,治愈率94%.结论 无水乙醇治疗盆腔囊性肿物有显著疗效,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苏德民;陈绍英;谭宪洲;谷丽丽;刘翔飞;闫凤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B超对重复肾畸形的诊断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对重复肾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4例经手术及肾盂造影证实的重复肾的超声表现回顾分析.结果 重复肾的超声表现可分为三类:上部或(和)下部肾因引流不畅导致相应肾集合系统分离;肾集合系统无分离,肾内探及两个不连续的肾窦回声;上部肾重度积水,实质菲薄,似肾上极囊肿样改变.结论 超声对重复肾有重要诊断价值,当上部肾功能减退时,超声检查优于X线静脉肾盂造影.

    作者:王孝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31例

    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随着阴道彩超的广泛应用,血HCG的连续监测,异位妊娠能够得到早期诊断;腹腔镜的广泛应用,为输卵管的保留提供了有利条件.2000年6月至2005年12月我院对131例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采用腹腔镜下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赵秀清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口服叶酸及锌剂预防自然流产74例

    目的 探讨叶酸及锌剂预防自然流产的作用.方法 设观察组74例,服用叶酸和锌剂,并设立对照组58例,单纯服用维生素E.结果 服叶酸和锌剂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妇在排除其他造成自然流产的原因外,加强营养同时注意叶酸和锌的摄入,可减少自然流产的发生率.

    作者:曹建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146例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9月本科门诊接诊的14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93例(63.7%)伴发热,124例(84.9%)累及臀部,6例(4.1%)患儿为复发病例,101例(69.1%)为幼儿园及小学群居儿童.所有患儿经积极抗病毒治疗均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病,本组患儿均临床表现典型,预后良好.临床医生应掌握本病的临床特征,及时正确诊断本病并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在儿童集中场所,要及时隔离患儿,防止疾病流行传播.

    作者:宋俐;袁爽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液形态学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血液学改变,可伴发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血小板增多.为了解RA患者血液学变化,收集我院临床确诊的RA患者39例,对其血象、骨髓象进行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马天勇;朱芸;杨波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目的 介绍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效果.方法 对36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90 min(70~120 min),术中出血约200 ml(100~300 ml),10例出现尿道黏膜破裂,未予修补,术后7~9 d拔除尿管,均排尿顺畅,2例发现腹壁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结论 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开放切除前列腺的较好术式.

    作者:苗武峰;苏建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观察

    目的 探讨早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IVIG)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HDN)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确诊ABO-HDN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55例和常规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剂给予IVIG 1 g/kg,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天血清总胆红素值为(216±17) μmol/L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4.3±0.9) h],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早期大剂量IVIG能有效阻断溶血的继续发生,快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降低核黄疸的发生率,大大缩短光疗时间,是早期治疗新生儿ABO-HDN的有效手段.

    作者:王湘蓉;章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39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因出国终止治疗1例),对照组30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终止治疗5例).治疗组应用四逆散合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赛乐特治疗,对照组单用赛乐特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2.31%,对照组有效率76.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可提高疗效,减轻副作用,减少复发率,方法安全可靠.

    作者:许颖富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108例乳腺增生症高频彩超与病理学检查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症高频彩超与病理学的关系,旨在提高高频彩超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108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的高频彩超表现作详细的观察与记录,与病理学组织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增生症超声表现按病理学组织类型分为:乳腺囊性增生50例,腺病样增生36例,小叶增生13例,囊性增生合并腺病9例.本组诊断符合率为91.67%.结论 乳腺增生症高频彩超与病理学组织类型对照具有特征性表现,提高了超声对乳腺增生症的诊断符合率,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蕾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我科2006年1~7月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发病时间48 h以内.诊断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并经CT或MRI扫描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作者:安文峰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孕中晚期妊娠引产的体会

    目的 探讨对要求中晚期流产的未产妇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41例孕中晚期妊娠未产妇要求终止妊娠者,给予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结果 41例病人术中均无明显痛苦,宫颈扩张充分、引产顺利、组织无残留、出血少、时间短、引产后月经按期恢复,术后随访无闭经及月经稀发等优点.结论 经临床效果观察证实,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合使用引产率高,效果良好,并且服用方便,痛苦少,副作用小;与对照组比较有优越性.

    作者:李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的CT诊断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是早产儿脑损伤的一种后期改变,是小儿临床脑瘫的常见病因之一.运动功能受损是其常见的后果,同时可能伴有视觉受损,如视敏感度降低、视野缺损、动眼紊乱等.

    作者:魏麦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对照组只给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及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治疗后10天及出院前,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降纤酶治疗可改善急性脑梗死病人的预后.

    作者:李敏;马建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360例子宫肌瘤手术治疗和术式选择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常见的肿瘤,其病因尚不明了.目前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36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邵伟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4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阿托品中毒的救治体会

    有机磷农药对人的毒性主要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引起乙酰胆碱蓄积,使胆碱能神经受到持续冲动,导致兴奋后衰竭的一系列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严重患者可因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但如何恰当地运用阿托品及乙酰胆碱(ChE)复能剂,尚存在诸多问题.

    作者:李清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 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 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患者46例,22例给予常规治疗,2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12.5~25 mg,3次/d.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卡托普利短期治疗后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87.5%,较对照组59.1%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应用卡托普利,可使其心功能显著改善.

    作者:顾明星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