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宁;张鸿慧;刘乔平;吴治恒;张晓岚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预后同恶性肿瘤相似或更差.尽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应用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病死率仍较高.部分原因是由于长期应用ACE抑制剂后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
作者:张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各阶段的特点,采取分段护理,对促进患儿康复的疗效.方法对生后3d以内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护理重点为保护,监测生命体征.保证呼吸道通畅,维持血气、心率、血压、血糖正常范围高值.4~10d,10d以后患儿生命体征、内环境已稳定,在应用营养脑细胞药物同时,每天进行新生儿抚触及维生素E按摩,通过抚触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还可通过视觉刺激法、听觉刺激法、触觉刺激、前庭运动刺激及水疗法等进行干预治疗.每1例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情况各有所不同,脑功能损害亦有差别,干预的方案应个体化,这样易取得较好的效果.结果与结论57例HIE患儿,31例痊愈出院,每隔1月复查1次,10例进行了2个疗程的康复治疗,6例进行了3个疗程的治疗,无一例患儿遗留运动姿势异常,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时富芝;吴红燕;卢瑞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病程较长、恢复较慢,病人心里负担较重.我们自199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118例此类患者,经采用药物治疗及规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金凤;郭树平;郭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16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ivgtt,q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ivgtt,qd,14d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王洪丰;张清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腭垂腭咽成形术(UPPP)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主要术式.此类患者手术耐受性差,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20%,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1],术后ICU监护尤为重要.
作者:祝传华;耿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心先安注射液对急性中毒性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3年间收治的120例中毒性心肌损害病人,随机分组治疗并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心先安治疗组病人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分析中毒性心肌损害的发生机制、心先安的药理作用,结合临床疗效观察证明心先安对各种毒物中毒引起的心肌损害都有显著疗效.
作者:杨明生;丁锋;高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判断再灌注治疗效果直接、准确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在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观察出再灌注治疗的效果.然而,冠状动脉造影需要一定的条件,目前在很多基层医院尚无法开展.心电图检查有简单、方便、可多次重复等优点,是目前判断静脉药物溶栓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秀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21岁.因驾驶机动三轮车翻车右胸部被挤压,于2000年1月8日17:00急诊入院.患者出现气促、发绀及广泛皮下气肿,急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呼吸困难、气促无明显减轻.
作者:李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脑卒中,为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1995年以来,我院共收治SAH 90例,其中15例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就诊,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董淼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护生在临床实习中缺乏自信心,缺乏与病人沟通技巧,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较低是当前存在较多的问题,提出通过帮助护生树立自信心,注重培养其人际沟通能力及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训练策略,以提高其实习效果,实现其向护士角色成功转变.
作者:莫景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宫角妊娠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一旦破裂引起腹腔内出血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宫角妊娠(即未破前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慧辉;李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癌的阴道超声声像特征,探讨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对162例门诊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病例常规行盆腔检查,对其声像图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拟诊子宫内膜癌患者22例,诊断准确率为77%.结论阴道超声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率,可作为辅助诊断子宫内膜癌的首选筛查方法.
作者:谢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肺心病病人由于慢性缺氧、肺部反复感染及长期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长期过重,造成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症状,且其对洋地黄药物耐受性低、疗效较差,且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故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贾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总结、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CT表现.结果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可单骨、单骨多发或多骨发病,其CT表现主要分为囊状膨胀型和硬化型.结论CT能较好地显示本病的病变特征及范围,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及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赵建青;陈永辉;马长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院应用硝普钠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5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计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100例,为我院2004~2005年住院病人,其中男72例,女28例,年龄52~83岁,平均72岁,病程9~32年,平均17年,原发病为慢性支气管炎51例(51%),支气管哮喘26例(26%),肺结核23例(23%).
作者:徐晖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了探索一种适应产科特点并且符合法律要求的护理工作流程,确保病人安全,作者在产科引用了新加坡医院病历的使用方法--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IMR).实践8个月以来,加快了产科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护士节省了时间,使治疗和护理能按医生的原始医嘱及时准确的执行,促进了产妇的康复,确保母婴的安全.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应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作用.方法76例F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西沙必利5mg,盐酸多塞平12.5mg,3次/d;对照组予以西沙必利5mg;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7.9%及86.8%;对照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15.8%及60.5%,两组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随访3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2.1%和34.5%,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西沙必利、盐酸多塞平联合应用是治疗FD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张松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危重病患者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26例患者的血、痰、尿、引流管培养真菌阳性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68例患者微生物培养阳性,其中真菌62株,以痰培养阳性多.结论找出这类感染的特点、好发部位,提出预防感染对策及护理措施,减少真菌感染.
作者:叶蝶莲;潘丽玲;胡惠娟;陈瑞珠;李素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会阴切开术为产科常见手术之一,其目的在于防止会阴及盆底组织严重裂伤,减轻盆底组织对胎先露的压迫,缩短第二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王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良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近年来多有报道[1],但尚未见有尿激酶用于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报道.
作者:徐玉秀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