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朋森
肾上腺脊髓神经病(AMN)是遗传代谢性疾病,具有肾上腺和神经系统两方面损害,目前认为是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的一种特殊类型,国内报道较少,现将我科遇到的1例患者报告如下,并复习有关文献资料.
作者:洪丽;屈宝华;孙佩然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我科自2003年采用多瑞吉(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中重度癌症疼痛患者36例,对其进行的治疗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萍;王庆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声带息肉是喉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指发生在一侧或双侧声带边缘的喉良性新生物(多位于声带前、中1/3处),长期用声不当或用声过度是声带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吸烟、饮酒是诱发该病的原因,多见于成人,主要表现为声嘶、失音,甚至出现喉鸣音和呼吸困难.
作者:张梅桂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判断再灌注治疗效果直接、准确的方法是冠状动脉造影,在进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可直接观察出再灌注治疗的效果.然而,冠状动脉造影需要一定的条件,目前在很多基层医院尚无法开展.心电图检查有简单、方便、可多次重复等优点,是目前判断静脉药物溶栓效果的重要方法.
作者:张秀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随机将住院脑梗死病人16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对照组8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2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ivgtt,qd,14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ivgtt,qd,14d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王洪丰;张清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术后常见并发症,病程较长、恢复较慢,病人心里负担较重.我们自1994年1月~2004年12月共收治118例此类患者,经采用药物治疗及规范护理,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田金凤;郭树平;郭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尽管高龄已不再是血液透析的绝对禁忌证,但老年患者心血管并发症及死亡率仍高于非老年患者.
作者:王建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脑卒中后平衡功能不同程度的受损是建立正确的运动模式,独立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主要障碍之一.所以尽早对其干预和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促进其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王风改;李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以前妇科手术一般是在硬膜外麻醉下完成,但硬膜外麻醉有诱导时间长、肌松较差、失败率高等缺点.我院用改良法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妇科手术,极大地弥补了这些不足,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解放;王培山;李明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本病的病变范围相当广泛,可累及关节、胃肠道、肾脏及神经系统、心脏,在典型的紫癜症状出现之前发生各脏器病变,易被误诊.
作者:何吉琼;乔爱国;杨丽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良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近年来多有报道[1],但尚未见有尿激酶用于恶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报道.
作者:徐玉秀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冠心病介入诊疗由于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病人容易接受等优点逐渐成为诊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但介入诊疗毕竟是一种创伤性诊疗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为积极预防心脏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发生,术前做好病人的教育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韩洁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预后同恶性肿瘤相似或更差.尽管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的应用使其病死率明显下降,但其病死率仍较高.部分原因是由于长期应用ACE抑制剂后出现醛固酮逃逸现象.
作者:张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更年期综合征是妇女在更年期卵巢功能逐渐消退到完全消失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候群,是更年期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中医学经断前后诸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寿命逐渐延长,为使广大妇女在更年期综合征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笔者自1994年9月~2003年9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10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秋峰;贺建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脐带围绕胎儿颈部、四肢或躯干者称脐带缠绕,占25%左右,其中90%为脐带缠绕胎儿颈部,称脐带绕颈.绕颈1~2周者常见.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血液交换的重要通道.
作者:韩文峰;吕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病历报告患者,男,21岁.因驾驶机动三轮车翻车右胸部被挤压,于2000年1月8日17:00急诊入院.患者出现气促、发绀及广泛皮下气肿,急行右胸腔闭式引流术,呼吸困难、气促无明显减轻.
作者:李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帕夫林、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基础治疗+帕夫林+甲氨蝶呤;对照组:基础治疗+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观察36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25%和83.3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和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帕夫林+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与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相当,但其耐受性及安全性较好.
作者:高良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肺心病病人由于慢性缺氧、肺部反复感染及长期肺动脉高压,使右心负荷长期过重,造成右心衰竭,引起体循环淤血症状,且其对洋地黄药物耐受性低、疗效较差,且容易发生心律失常,故临床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贾永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为满足临床需要,研制一种丙酸氯倍他索尿素乳膏.方法建立酸碱度、卫生学、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方法,并进行刺激性、稳定性和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结果pH值为6.5~7.5时,卫生学检查符合规定,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高,RSD=0.9%.临床应用安全有效.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质量控制方法准确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范玉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了探索一种适应产科特点并且符合法律要求的护理工作流程,确保病人安全,作者在产科引用了新加坡医院病历的使用方法--住院病人医疗文件记录(IMR).实践8个月以来,加快了产科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护士节省了时间,使治疗和护理能按医生的原始医嘱及时准确的执行,促进了产妇的康复,确保母婴的安全.
作者:刘金梅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