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桂香;高旭
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国际化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医学生物化学双语教学存在专业术语难度大、跨度广、内容复杂等问题.“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章节与生物化学突破性进展密切相关,在临床八年制及卓越创新班中,通过学生收集与课程相关诺贝尔奖案例的英文材料,“以学生为主体,以案例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新模式得到了实践.文章总结了双语教学的实施方法及教学效果评价.
作者:石嵘;马文丽;郑文岭;周珏宇;危敏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介绍了在药剂学课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法的基本程序以及互动式教学法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药学院药剂学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实践及体会,并对互动式教学法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与其他教学方法比较,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适合于药剂学教学的值得推广的教学方式.
作者:周庆颂;李洁;陈振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高等医学院校基础医学师资普遍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加强基础医学师资建设是提高高等医学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文章紧密结合地区发展特点,针对徐州医学院的基础医学师资队伍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优化基础医学师资结构和提高基础医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张凌;周士东;李元栋;刘志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以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为出发点,选择临床医学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临床技能培养、考试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作者:李敏;王晓冬;樊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与研究的基石,基础医学研究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重庆医科大学对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在不同的研究生阶段进行不同的培养教育,培养研究生不仅掌握各种实验技术方法,而且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设计研究课题的能力.
作者:朱慧芳;宋方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重视教学过程、优化教学内容,使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在有限学时内达到优效果,对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理论课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敬如;徐文岳;张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加强免疫学实验教学改革,更新实验内容,注重培养学员科研技能;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创新意识培养;改革考核机制,提高学员的综合实践能力,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医学类本科学员的基本素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苏小平;王全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的效果.在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自2013年入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随机选取一个班采用PBL教学法,与采用传统讲授法(LBL)的两个班就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组的考试成绩并未高于对照组(P>0.05),但调查问卷显示PBL教学法能够显著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自学和加强团队精神.PBL教学法虽然对短期内提升成绩未见明显效果,但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上优于传统讲授法.
作者:刘佳;周鹏;龚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从教学安排、师资准备、病例编写、课程实施、学生规则、考核标准和评估反馈七方面介绍了临床药物治疗学PBL教学的实施过程和教学体会,并剖析了实施PBL教学法的必要性和意义,认为PBL教学模式适合现代化医学人才的培养.
作者:关凤英;石卓;靳英丽;纪影实;陈立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了解卫生事业管理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流程及环节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依据.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三个年级的99篇毕业论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毕业实习单位、基础课成绩、科研基础、指导教师等方面与毕业论文质量间存在关联.必须从学员、学校管理、实习单位管理以及指导老师等方面入手,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作者:金志超;陈琪;钟飞;贺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桥梁性学科,目前该课程的考核多采用期末集中考试为主.为寻找更合理更有效的考核方式,尝试采用了“平时理论知识考核+期末理论知识考核+实验课知识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核体系,有效提高了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杨艳萍;周鑫;刘福;牛利;郭建红;刘清华;王锋;张杨;李夏青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研究生担任助教已成为解决师资缺乏和培养研究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强调病理生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性,建立考核制度;建立听课制度,加深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理解及教学经验的积累;抓好预试及试讲环节;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及任课教师的团队协作意识等环节,以提高研究生助教的病理生理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作者:路静;赵继敏;张晓艳;张艳艳;黄幼田;董子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研究生是科学研究一线的执行者和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其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影响着相关领域的未来发展.对于研究生教育既要着眼于未来,更要严格把握住现在.文章主要阐述了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加强与学生交流及正确的科研理念等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
作者:吕桂香;高旭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临床七年制教育是我国医学教育长学制的一种探索,苏州大学在七年制医学教学中存在教学与临床分离、双语教学存误区、教学形式较单一、轻科研思路引导等现状,并提出理论与见习相结合、实习重点有所侧重、合理发展双语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科研思维等改进措施,深化对学校七年制的教育改革.
作者:石永兵;欧阳涵;曾颖;姚娬斌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我国为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而创建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针对八年制医学生的特点,在八年制医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带教过程中,采用CBL结合PBL教学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其临床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姜振东;张学渊;钟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已成为多数医学院校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强调通过学习者的合作和自主学习来解决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这一过程依赖大量的学习资源,因此,如何选择并利用相关的学习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客观分析常见的各类PBL课程学习资源的优、缺点,针对学生特点加以合理利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作者:张珉;张玲;王旭光;张忠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提高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和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缩短教学与临床检验之间的差距,依据临床检验实际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实施行程性考核、早期临床小班教学、CBL教学、开放实验室,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热情,提高其临床应用能力、标准化操作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和实验室管理能力.
作者:王海河;钟秀丽;纪书婷;王宏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为了更好地实现基础服务于临床的医学教育理念,蚌埠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近年来逐步把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枯燥乏味、脱离临床的缺点,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实现了早期了解临床概念、早期接触临床病案的“两早”式教学目标,使学生牢固掌握解剖知识的同时,也锻炼和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袁圆;耿慧慧;隋东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以长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8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生理学教学中分别采取协同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医学教学,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分析,主要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学生沟通能力、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提高等的自我评测及考试成绩的情况.探讨协同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改善学生沟通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余万桂;张恒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在新的医疗环境和形势下,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医患纠纷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急诊医学对实践性技能要求较高,医生必须在短时间内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明确诊断和紧急处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急诊医学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质量,增强学生急救技能,培养学生急诊医学思维能力,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作者:郭晋;李成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