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前列腺术后并发尿道狭窄DVIU治疗和护理

刘伟婷;王永捷;白朝玲

关键词:前列腺术后, 尿道狭窄, 直视下尿道内切开,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术后并发尿道狭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对我院1988~1998年前列腺术后尿道狭窄患者28例行直视下尿道内切开术(DVIU).结果21例治疗痊愈出院,6例改善,1例失败.结论护理是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的重要一环.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应用输尿管镜置取双J管264例

    2001年3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输尿管镜置入和取出双J管2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264例,男126例,女138例,年龄12~65岁.其中用输尿管镜置管130例,用输尿管镜膀胱内取管129例,输尿管内取管5例.

    作者:张文涛;李凌波;何文强;王梅叶;余朝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7例女性下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体会

    随着性传播疾病(STD)的增多,女性生殖道感染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是妇科常见性传播疾病之一[1].女性感染CT、UU的原发病灶绝大多数位于尿道口和子宫颈,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及子宫颈炎.近年来,欧美国家中NGU已超过淋病而位居STD首位[2],引起国外学者的重视[3].感染该种病原菌可引起尿道炎、阴道炎、子宫颈炎、盆腔炎、可导致不孕、不育,并与输卵管妊娠相关[4],在孕妇可引起流产、早产、死胎等.2002年3月~2002年8月我院妇科门诊采用PCR方法,对207例UU检测阳性病人,进行局部治疗加口服司氟沙星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杨瑶;刘海霞;李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种不同心肌保护方式的心电图改变

    心电图是监测心肌缺血和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并且可以反映心肌缺血和损伤程度[1].本研究旨在观察冷晶体液灌注和温血灌注停跳以及心脏空跳3种不同心肌保护措施的心电图变化.

    作者:景卫山;凤旭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84例脑出血的综合治疗

    脑出血患者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感染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段国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慢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同时并发症很多.常见的有:急性结肠扩张;溃疡穿孔;大量出血;肛周疾病(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痔疮等);结肠癌变;结肠假息肉形成;结肠狭窄与肠梗阻.另外,还有全身及肠外并发症,常见的有:贫血:多系缺铁性贫血、因失血及肝脏病变所致,中重度病人多见.①自身免疫性溶血引起的贫血也可发生.②低蛋白血症,多见于慢性持续型患者,多因长期腹泻消耗,负氮平衡所致.③肝脏损害:多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脂肪肝及肝硬化也可发生,这也是低蛋白血症的原因之一.

    作者:王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氟罗沙星治疗耐药性伤寒、副伤寒43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地区伤寒、副伤寒病例较多,临床治疗中有耐药菌株出现.2001年7月~2003年5月我院收治对磺胺、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等多种抗生素耐药的伤寒、副伤寒病人43例,均用氟罗沙星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涛;杨学忠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非甾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0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非甾类抗炎药(NSAID)引起的胃肠道副作用.方法分析总结非甾类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90例的临床资料及特点.结果55.3%发病前无症状,轻、中、重度出血和休克各为28.8%、38.8%、26.2%和6.2%.72.3%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糜烂,16.3%为应激性渍疡出血,11.4%为慢性溃疡出血,老年人占比 例较大.结论非甾类抗炎药可导致急性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诱发急性溃疡及慢性溃疡而致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刘春江;杨凤菊;单国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第Ⅱ趾游离移植行拇指再造术的术中配合

    患者因拇指缺失,使手失去局部基本功能,给其造成极大的精神创伤.我院显微外科自2002年4月~2004年3月,行第Ⅱ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7例,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脏破裂36例临床分析

    心脏破裂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发病突然,病情凶险,病死率极高,因此如何早期确诊并积极防治心脏破裂及濒临破裂者,已成为心血管医护人员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1997年6月~2003年8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978人,死亡135人(11.1%),经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证实心脏破裂36人(26.7%),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继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62例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的临床分析

    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是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现将我院5年来收治的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脑水肿62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岩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调查了我院收治的22例肾移植术后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6岁.术后2~4个月感染14例,4~6个月5例,6~12个月2例,12个月以上1例.22例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8例.死亡1例.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临床护理体会到,对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及做好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专科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配合大夫,促进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日痊愈出院.

    作者:王素倩;程萍;杨睿;陈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清CA125水平对卵巢肿瘤的临床价值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肿瘤.为探讨血液CA125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我们于2001年10月~2003年9月对108例CA125>35IU/ml词患者进行跟踪,现报告如下.

    作者:付玉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合同制护士的聘用与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的需求越来越高,医院的服务越来越规范,合同制护士作为医疗行业的补充力量,越来越多进入护理系统,缓解了医院护士缺编的问题,但电对医院管理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现将我院对合同制护士的使用与管理经验进行总结,与同仁共同商讨.

    作者:郑建梅;陈瑞红;李文凯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0例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

    自1965年分离出第一株、1989年获得正式命名以来,有关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nmoniae,CPn)的研究已日趋深入,本文对确诊的70例肺炎衣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采用希舒美(阿奇霉素)口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季晓明;刘淑霞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肝移植的护理体会

    我院自2003~2004年以来共做了12例肝移植,年龄30~70岁,除了1例因脑出血而死亡外,其余现生活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蔡秋梅;林雪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宫腔镜检查术118例分析

    电视宫腔镜是近年来国内外在妇科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新技术,可直观地看到宫腔内病变情况,必要时可同时作活检或相关手术治疗,对大多数宫腔内疾病可做出准确而快速的诊断[1].我院于2002年2月~2003年6月行电视宫腔镜检查共118例,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其它恶性肿瘤所致声带麻痹8例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找出引起声带麻痹发生的原因.方法对8例声带麻痹患者采用X线拍片,肺部CT扫描,纤维胃镜,甲状腺扫描等检查找出引起声带麻痹的原因.结果8例患者中发现肺癌4例,食道癌2例,纵隔肿瘤1例,甲状腺癌1例.结论肺癌、食道癌、纵隔肿瘤、甲状腺癌都有可能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临床工作中发现声带麻痹患者,应作全面检查,排除有恶性肿瘤侵犯喉返神经所致声带麻痹的可能.

    作者:黄少波;李华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两种置胃管法对急诊洗胃的影响

    洗胃是抢救各种药物中毒病人首选的治疗措施.能否在短时间内顺利置入胃管,及时有效地排除毒物,阻止毒物进一步被吸收,对减轻病人中毒程度十分重要.为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笔者2年来将经口与经鼻置胃管进行比较,结果示用胃镜咬口经口置管洗胃,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尚洁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变化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可引起心律失常、心衰及休克,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通常临床用于诊断心肌损伤的指标有心肌酶学检查及心电图.近年研究发现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是一项高灵敏特异反映心肌细胞损伤及坏死的血清标志物.本文通过对30例窒息后新生儿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观察,旨在探讨其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李柳青;韦敏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4例溺水患儿分析及重症患儿救治策略

    意外伤害是0~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已成为我国儿童生存的主要威胁,而溺水致死是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1].本文回顾分析近9年来我院收治的溺水患儿的一般情况及主要临床表现,探讨重症溺水患儿的更有效的救治方法.

    作者:谭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