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华
目的探讨耍幼儿慢性泪囊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应用综合疗法疏通阻塞泪道.结果 165例、177眼一次探通162眼,占91.5%;二次探通13眼,占7.3%;2例无效.结论应用空心探针加按摩护理疏通泪道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改玲;王宇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出院指导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患者健康恢复、预防疾病、改善护患关系有积极作用.而神经内科的出院指导,牵涉面广、内容多、要求高.通过对152例患者的对比研究,认为对病人全面实施出院指导(整体护理)明显优于功能制护理阶段的卫生宣教和指导.
作者:周素萍;薛利红;董继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经皮肝胆道内外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rryit Drainage)是通过内外引流在X线或B超下直接导人胆管使阻塞的胆道通畅,有效的胆道引流可使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为以后的手术和化疗创造条件.操作时只需局部麻醉,用21G千叶针,配有微导丝更方便PTCD的进行,PTCD的套管针包括针芯和外套管,因而更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并发症较少.我们为1例胰头癌肝转移伴阻塞性黄疸的患者成功实施了PTCD治疗,4周后患者黄疸消失,实施EAP方案化疗三个周期,患者治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作者:祝美玲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在脑膜和血管周围有免疫炎性发生[1],颅内压增高、炎性反应是导致头痛的两个重要原因.为了探讨鞘内注射地塞米松(DXM)与脑脊液置换术的止痛效果,现将观察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色营;葛永翔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我科自2001年元月~2004年元月在B超引导下对31例肾囊肿采取了经皮穿刺抽吸和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聂振立 刊期: 2005年第13期
本文通过对84例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术后的治疗及护理,介绍了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的使用方法.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要仔细观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术后护理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褥疮和感染以及减轻疼痛.使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老龄患者股骨颈及股骨粗隆间骨折,并采用我院开展的功能恢复自我锻炼,可以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缩短了卧床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作者:裴玉萍;阮红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介入治疗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肝癌介入治疗是从股动脉穿刺插管至肝动脉内,灌注抗肿瘤化学药物或直接进行化疗栓塞,既可减少抗肿瘤药物的全身毒性反应,增加局部药物浓度,又起到局部化疗和导致肿瘤缺血坏死的二重作用.
作者:任红艳;邹梅 刊期: 2005年第13期
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其病原常见为病毒约占90%,2004年1~12月我科应用更昔洛韦(商品名:丽科伟)对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78例住院患儿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红文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甲状腺手术前体位训练不良反应中的效应.方法将甲状腺手术前体位训练的12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训练前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进行体位训练.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χ2检验,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体位训练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手术后恢复.
作者:高新华 刊期: 2005年第13期
高泌乳素血症中约有20%~30%证实有垂体泌乳素瘤[1],瘤体过度分泌泌乳素能影响妇女的月经导致紊乱与不孕、排卵障碍,在妊娠期肿瘤体积增大也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垂体泌乳素瘤按其体积大小可分为微腺瘤与大腺瘤两种,前者直径小于10mm,肿瘤仅位于蝶鞍内,蝶鞍大小正常.后者肿瘤直径大于10mm,可造成蝶鞍破坏.两者在妊娠前和孕期处理上有所不同.现将我院30例妊娠合并垂体泌乳素腺瘤资料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崔豫琳;张富青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超声对胆囊结石的诊断率很高,而对肝外胆管结石诊断率不高.为总结这方面的经验,笔者将1999~2004年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58例的诊断总结如下.
作者:赵瑞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留置导尿是为解除排尿困难、尿潴留和尿失禁病人的痛苦而在临床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护理技术,也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措施.由于老年病人生理上的特点,在进行此项技术操作时有其特殊要求.我校附属医院急诊科于2004年2月~2005年2月对52例老年排尿困难病人进行留置导尿,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高云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α-1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50例作为治疗组,另选择同期住院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病例诊断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0年9月,西安)之诊断标准.治疗组用重组干扰素α-1b(赛若金)500万单位,前半个月每日1次,然后隔日1次,皮下注射,连续应用6个月.同时联合应用苦参素针100ml静点,每日1次,共2个月.对照组单用α-1b干扰素治疗,疗程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前后血清ALT均有明显改变,两组相比显著性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HBV-DNA、HBeAg阴转率分别为66%和60%,对照组为44%和40%,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HBV-DNA、HBeAg持续阴转率分别为60%和54%,时照组为40%和36%.治疗组远期抗病毒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1b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较单用干扰素治疗效果为佳.
作者:王剑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传统观点认为,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个进行性的线性发展过程,由于脂质的沉积动脉内膜下的斑块逐渐增大突入管腔,造成管腔狭窄和组织缺血,终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AS治疗的重点是AS斑块消退.
作者:李平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康复的重要性.方法 80例老年病人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病人根据病情特点均给予相应治疗,观察组病人另给予心理护理,评价其结果.结果40例老年病人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后,因种种原因造成的心理障碍逐渐消除,病人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血压有所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由于紧张、恐惧心理未消除血压反而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老年病人疾病的康复有利.
作者:蔡芬;肖鹏妹;黄亚才 刊期: 2005年第13期
近年来随着甲亢发病率的上升,他巴唑和PTU已成为主要的抗甲状腺药物,尤其基层医院,他巴唑已被基层医生选用或成为某些患者的首选药物.他巴唑的主要副作用为:发热、皮疹、白细胞减少、关节痛、红斑、肝损害、淋巴结肿大等.其所致肝损害尽管少见,却可能是致命性的.现报告由他巴唑所致的肝性脑病2例,并加以临床分析.
作者:孔庆来;孔娜;赵杰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睾丸鞘膜积液是临床常见的外科疾病.表现为阴囊内囊性肿块,阴囊肿大,坠胀不适,影响工作与劳动,现将我院1998年以来诊治的20例睾丸鞘膜积液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民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三项联检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以及三项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66例疑似AMI患者的血液标本,在不同时段,同时进行了CTnI和CK-MB、Mb的测定.结果在AMI早期诊断中,CTnI出现滞后,1~4h测定CK-MB、Mb相符率为82.35%;5~24h测定CTnI敏感性高具有确定性意义.结论 CTnI、CK-MB、Mb三项联检对AMI的早期诊断非常必要,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对病人的及时救治和康复,以及减少死亡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谦;崔建军;郝迎君 刊期: 2005年第13期
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Aged patients with acute generalized peritonitis.AGP)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由于老年人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及特殊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我院自1994~2002年治疗老年人AGP 58例,结合临床及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陈锋;李军 刊期: 2005年第13期
目的观察中药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肾病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发热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以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点,每日1次,疗程7d.结果与结论在改善临术症状、越期,肾功能恢复、血小板恢复,减少并发症、缩短疗程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刘冠军;王合群;殷海燕 刊期: 2005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