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毒性脑炎患儿血象变化及临床意义

薛东生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 患儿, 血象变化, 心肌酶, 临床早期诊断, 细胞计数, 病毒感染, 脑实质, 急性期, 恢复期, 多发病, 常见病, 并发症, 白血球, 生命, 侵犯, 脑膜, 健康, 检测, 白及
摘要: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病和多发病,由病毒侵犯脑实质及脑膜而引起,它严重地威胁着小儿的生命和健康.目前普遍认为一般病毒感染时血象中白血球正常或降低,本文通过检测66例病脑患儿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及心肌酶,观察急性期与恢复期变化,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血象及心肌酶改变,指导临床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48例误诊分析

    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病症,但因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很容易引起误诊,从而影响治疗与预后.现将我院新生儿病房2000年2月~2004年2月收治的误诊患儿48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正阳县2004年肺结核疫情分析

    目的了解正阳县2004年肺结核疫情状况,为今后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县疾控中心2004年登记的肺结核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年肺结核新登记率为82.38/10万,涂阳登记率为39.72/10万,涂阳新登记率为25.28/10万;新登记的616例肺结核病例中,20~25岁占21.43%,农民占89.12%,求诊发现占48.86%,Ⅲ型占89.45%,86.04%有咳嗽、咳痰症状,涂阳病人全程督导占100%,涂阳病人2个月阴转率和治愈率分别为81.14%和90.48%.结论继续加大病人的发现力度,是今后防治措施的关键,其次病人的治管质量仍有待提高.

    作者:贺春民;赵永坤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尿激酶3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滴,30min滴完,连用3d.结果小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发病6~72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好.

    作者:李萃晔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阿司匹林红花酒在防治套管留置静脉炎中的应用

    随着套管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同仁们已观察到,影响留置时间的原因主要是静脉炎的发生[1].怎样使套管针在需要留置期间不发生或少发生静脉炎,是护理同仁们试图突破的课题.根据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和机制[2,3],我们对2003年7月~2004年2月150例套管留置病人进行试验预防,并设一常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阿司匹林红花酒涂擦湿敷静脉留置血管有效地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并对发生静脉炎的病人进行治疗,也达到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玉琴;彭桂枝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前庭大腺囊肿45例微波治疗体会

    我院自2002年1月~2004年6月应用微波治疗前庭大腺囊肿45例,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姬秀珍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三药联用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RU486)以及中药三药联用治疗异位妊娠(EP)的疗效.方法对早期异位妊娠患者用MTX 50mg/m2单次肌注,配合RU486 75mg每12h1次,连用5d,并加中药宫外孕Ⅱ号方7~14d,部分患者再重复肌注1次MTX.结果86例总有效率94.2%(81/86).结论三药联用是治疗EP一种效果很好的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聂明朝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抗凝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影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因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CO2)储留等因素,绝大多数患者血液呈高凝或血栓前状态,并常易形成肺细小动脉血栓,导致不良预后.肺心病不仅是单纯的心肺疾病而且也是一种血栓性疾病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临床的关注.本文观察一组应用低分子肝素干预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高凝和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小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低血钾性周期性麻痹20例诊治分析

    笔者将2002年元月~2004年12月临床诊治的20例低血钾周期性麻痹患者,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杨会平;张国政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头皮扩张法治疗瘢痕性秃发的护理

    瘢痕性秃发是指各种原因造成的毛囊损伤性头皮缺损,经瘢痕愈合或经植皮修复产生的秃发畸形,头皮缺损过多时,常无法以头皮皮瓣局部转移做满意的修复,用皮片或远位皮瓣则不能解决秃发,目前通过头皮扩张以修复秃发区成为理想的方法.我科对46例瘢痕性秃发的患者行头皮扩张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净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73例肝外伤的诊治体会

    肝外伤在各种腹部损伤中约占15%左右,我院近12年来共收治肝外伤病人73例,回顾分析诊治过程.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福斌;周安堂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慢喉痹的治疗体会

    慢喉痹,相当于西医的慢性咽炎,是以咽喉干痛不适、异物感、堵塞感、紧缩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咽喉病,为喉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临床治疗颇为困难,往往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西平喉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所治疾病,以慢喉痹为主,患者多来自新疆、甘肃、云南、贵州、湖北、安徽、广东等外省市,在全国享有较高的声誉.我院已故喉科名医胡效曾氏(1902~1982),毕生研究本病,集60余年心血,对本病取得了成功的治疗经验.根据本人的学习体会和20余年的临床观察,试将本病的治疗体会浅述于后.

    作者:杨国安;徐增坤;石姗妮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失血性休克早期抢救措施的护理体会

    各种原因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导致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全身组织血流量灌注不足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使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在血源供应不及时的情况下,采用早期快速静脉输入晶体、胶体液体,并及时消除病因,在短时间内迅速回升血压,使病人转危为安,抢救措施、效果均满意,成功率高.

    作者:刘京梅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肠内营养支持在胃排空延迟症病人治疗中的作用

    胃排空延迟症的主要特征是胃动力紊乱,常见于腹部手术以后,尤以胃部手术及上腹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后多见.既往在治疗上采用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营养支持,但长时间的肠外营养支持可加重胃排空障碍,高热量的肠外营养支持可抑制胃内固体食物的排空延迟[1].为避免静脉营养支持的缺点,自1998年5月至2004年5月,作者对19例胃排空延迟症病人施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就其对机体蛋白质代谢进行治疗前后的对比,旨在了解胃排空延迟症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凌尊让;霍平均;宋院彬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体外循环肝素耐药的临床处理

    心脏外科手术体外循环过程中,肝素耐药的现象比较少见.我院在心外科手术中,遇到2例肝素耐药的现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冀华逊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河南省历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我省1985年、1990年、2000年三次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枝杆菌药敏试验结果,以掌握我省耐药结核病流行病流行状况,为我省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制定和研究其发展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三次流调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247株,药敏试验药物有:INH、SM、RFP、EMB、PAS-Na、TB1,方法采用绝对浓度法的间接法.结果不同年度分枝杆菌耐药性检测结果总耐药率、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分别为1985年47.2%(50/106)、31.4%(16/51)、61.8%(34/55);1990年52.2%(36/69)、32.3%(10/31)、68.4%(26/38);2000年29.2%(21/72)、25.6%(10/39)、33.3%(11/33),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位占前三位的1985年INH、SM、RFP;1990年SM、INH、TB1;2000年RFP、INH、SM;不同耐药种类的百分比1985年耐1种药物的占48.0%、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52.0%;1990年耐1种药物的占47.3%、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52.7%;2000年耐1种药物的占28.6%、耐两种以上药物的占71.4%.结论1985年总耐药率为47.2%,已显示我省耐药结核病感染相当严重,至1990年五年间呈上升趋势为52.2%,到2000年耐药率有所下降为29.2%,但仍比全国平均水平27.8%偏高.1985年与1990年单耐药与多耐药比值为48.0/52.0和47.3/52.7;2000年比值差别较显著为28.6刀1.4;提示我省耐药结核病疫情相当严重,而耐多种药结核病例占总耐药的70.0%.

    作者:祖燕;赵富山;闫国蕊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的手术治疗

    我院自1992年7月至2003年4月共收治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狭窄11例,均给予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作者:徐峰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18例临床分析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在临床上极为常见,除原发性病毒直接作用外,免疫因素,多种细胞因子和介质作用,继发性因素(脏器之间的平衡关系破坏,尤其是肝、胃肠、血液、肾衰竭)是促发MODS发生的重要因素,它们互为因果.我院自2003年收治HFRS患者42例,其中18例出现MODS.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绍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自体成活颅骨修补术20例的治疗体会

    我科自2001年3月~2005年3月采用自体成活颅骨修补颅骨缺损,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外型完美、费用低廉、无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东玉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62例严重开放性手外伤的早期治疗体会

    开放性手外伤早期治疗的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伤手日后的功能状态.1999年8月~2004年11月收治的62例严重开放性手外伤,经早期处理,96%患者一期愈合.

    作者:杨世民;赵海波;李素琴 刊期: 2005年第16期

  • 眼挫伤前房出血的综合治疗及护理体会

    挫伤性前房出血在眼外伤中为常见,出血对视力的影响是暂时的,若发现严重的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发眼、角膜血染则对视力损害严重.如何对外伤性前房出血进行有效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是本病治疗的关键.我院近3年治疗挫伤性前房出血36例,采用综合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峰;贾兰梅;张长梅;刘艳 刊期: 2005年第16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