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J管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应用(附32例报告)

赵新生

关键词:输尿管成形术, 术中应用, 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逆行插管造影, 静脉肾盂造影, 资料与方法, 手术治疗, 平均年龄, 临床资料, 解除梗阻, 常规检查, 内支架, 内引流, 报告
摘要:我院自1996年以来,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应用国产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3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8~36岁,平均年龄24岁.术前均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明确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决定手术治疗,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解除梗阻.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min内完全恢复,超过2h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显示脑组织缺血征象.传统的TIA定义时限为24h内恢复.我科自2001年来,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47例TI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秋霞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论肝肾阴虚所致呕吐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中之物从口吐出的一种病症.呕与吐常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并称为呕吐,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作者:彭燕芳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输卵管通液术治疗不孕症55例

    输卵管性不孕是女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约占不孕妇女的30%~50%[1].介入输卵管再通术是目前国际上先进的治疗方法[2],但其设备和技术条件要求较高,基层医院条件有限而不能开展.从1998年开始,我们在门诊采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秀花;陈晓静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5例内镜分析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duodenal tumor,PMDT)发病率低,文献报道少.我们对1995年8月~2004年8月所查内镜时发现的5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十二指肠病变内镜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率,以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作者:胡顺彩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结合有关文献对其治疗进行临床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220例,均为住院病人,首次发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中途放弃治疗7例,其中男53例,女50例;同时伴有高血压病31例,糖尿病12例,冠心病18例.对照组110例,中途放弃治疗5例,男54例,女51例;同时有高血压病30例,糖尿病9例,冠心病19例.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做头颅CT,血糖、血脂、血流动力学、肝肾功能、血常规等检查;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及各项实验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作者:吴厚友;戚朝学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雌、孕激素受体、p53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研究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在55~65岁.病因未明,它常与子宫内膜增生症并存,在一些卵巢功能性肿瘤或乳腺癌患者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比率也较高,说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1].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有年轻化、上升趋势,为给临床制订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对我院近5年38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标记ER、PR、p53蛋白标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探讨ER、PR、p53蛋白与子宫内膜腺癌的相关性,为子宫内膜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范瑞;秦长岭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A型肉毒毒素治疗面肌痉挛106例疗效观察

    面肌痉挛是面神经支配的肌肉发生阵发性不自主抽搐,常局限于一侧面部,双侧受累者少见,是神经科常见而难治的一组疾病.90年代以来,A型肉毒毒素治疗运动障碍性疾病被认为是神经科治疗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我科于1999年5月~2002年5月采用A型肉毒毒素面肌内局部注射治疗106例面肌痉挛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勇;贺维亚;郭亚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急诊室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急诊室是医院的窗口,不但病种繁多、病情复杂,而且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随时危及生命,因此,对急诊室护理人员的要求比较严格.

    作者:张付芝;刘驰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抢救急性肺栓塞的成功经验与体会

    肺栓塞(PE,pulmonary cmbolism)是一种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危重症,但是由于对本病的警惕性不高,临床诊断率较低,误诊及漏诊率均较高.我院于2004年1月~2004年12月抢救5例急性肺栓塞病人,成功3例,现将经验及体会简述如下:

    作者:曹燕;樊宪义;王福琴;宋文清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6佐治婴儿痉挛症18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及维生素B6佐治婴儿痉挛症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丙戊酸钠+丙种球蛋白+VitB6)和对照组(单用丙戊酸钠),于给药后5周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了IgG、IgA、IgM及补体C3,并且从临床症状和体液免疫方面对比观察其疗效.结果两组患儿治疗5周后,IgG、IgA上升水平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IgM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补体C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从控制临床症状上来看,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有效率分别为88.88%和55.5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X2=4.9846,P<0.05).结论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和维生素B6佐治婴儿痉挛症,于控制临床症状及改善体液免疫方面均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丙戊酸钠组.

    作者:丁宁;刘淑华;严义培;封锡春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痰热清注射液佐治小儿麻疹合并肺炎50例临床观察

    麻疹是危害小儿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麻疹患儿的免疫反应由于受到暂时抑制[1],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如肺炎、喉支气管炎、中耳炎、脑炎等,且病情危重.我们应用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麻疹合并肺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火箭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围生期窒息所致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对窒息新生儿复苏后尽早应用纳洛酮治疗,以期减轻新生儿脑损伤,1998年1月~2001年10月我科收治HIE患儿76例,其中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纳洛酮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苹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痰热清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31例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呼吸道感染是COPD发病和加剧的另一重要因素.临床治疗COPD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我科2004年1月~2005年5月对31例COPD患者进行X线胸片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正常.

    作者:汤艳丽;赵满红;葛国红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宫血宁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米索)终止早期妊娠,因具有简便、有效、安全、痛苦小等特点,近年来备受病人的青睐.但药物流产(药流)引起的阴道出血量多、持续时间长,给病人带来许多痛苦和不便.为了缩短药流后出血时间,我科对2003~2004年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100例妇女使用宫血宁胶囊治疗本症,取得满意疗效,本文就宫血宁胶囊治疗药流后出血作一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秋芬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术的临床护理

    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是修复下肢断离再植皮缺损的常用手术方法,因手术创伤大、时间长、术后肢体强迫固定时间长、故需加强临床护理工作.1993年以来,我们应用桥式交叉游离背阔肌皮瓣修复下肢断离再植后皮缺损患者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霞;范桂英;张玲玲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报道

    我院自1999年以来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60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择患者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60例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43~94岁,平均63.8岁,有高血压病史43例,入院时血压(150~241)/(90~140)mmHg(1mmHg=0.133kPa),手术时间发病4~24h24例,24~48h 31例,2~3d51例.对照组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45~89岁,平均年龄63.2岁,有高血压病史42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出血量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作者:狄剑秋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对病人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充分术前准备及手术后护理、正确的出院指导.结果病人能正确理解手术及预后,说出排斥反应发生的先兆,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

    作者:代晓勇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双J管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的应用(附32例报告)

    我院自1996年以来,在肾盂输尿管成形术中应用国产双J管作内支架和内引流3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8~36岁,平均年龄24岁.术前均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输尿管逆行插管造影明确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并决定手术治疗,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解除梗阻.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作者:赵新生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肝外伤66例治疗体会

    肝脏是人体内大的实质性脏器,质地脆弱易受外伤,在腹部实质性脏器破裂中,肝破裂的发病率仅次于脾破裂而位居第二,是腹部外伤中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1988~2004年共收治肝外伤66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群 刊期: 2005年第23期

  • 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令和阿司匹林预防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将华法令和阿司匹林应用于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评价其对缺血性脑卒中和全身性血栓栓塞一级预防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加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实验.结果抗凝剂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结论华法令或阿司匹林能有效地降低非风湿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和系统性栓塞发生率.

    作者:刘景兰 刊期: 2005年第23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