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朱佳卿

关键词:少数民族人口, 医药发展, 历史发展过程, 多民族国家, 知识积累, 文字, 文化差异, 人口普查, 汉族人口, 传统医药, 各民族, 语言, 医学, 需求, 结果, 疆域, 地域, 创造
摘要: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据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56个民族,总人口124 261.2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113 738.61万人,占91.53%;少数民族人口10 449.07万人,占8.47%.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18个,2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30个,使用73种语言,有文字的30个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7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需求、医药创造和医学知识积累,因地域不同、文化差异而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
中国中药杂志相关文献
  • 烯效唑对川泽泻产量及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

    目的:以四川道地药材泽泻为材料,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对其产量、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技术检测块茎中主要药用成分泽泻醇A-24-醋酸酯和泽泻醇B-23-醋酸酯的含量.结果:移栽后36 d(A1),56 d(A2)期施药各处理主要药用成分的含量均出现B1>B2>B3>B4>B0的规律,各浓度施药处理生产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A1期的要极显著高于A2期,A1期又以80 mg·kg-1处理效果佳,且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限为0.316 8 mg·kg-1的条件下,各浓度处理均未测出残留污染.结论:在移栽后36 d叶面喷施80 mg·kg-1烯效唑佳.

    作者:廖强;杨文钰;陈兴福;姚雄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仙鹤草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仙鹤草Agrimordapilosa全草的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0-(6-p-香豆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2),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3),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5),山柰酚(6),芹菜素(7),木犀草素(8),槲皮素(9).结论:化合物1~3,5,6,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潘娅;刘红霞;庄玉磊;丁丽琴;陈丽霞;邱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我国民族医药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据第5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共有56个民族,总人口124 261.22万人,其中,汉族人口113 738.61万人,占91.53%;少数民族人口10 449.07万人,占8.47%.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有18个,20万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30个,使用73种语言,有文字的30个民族共有55种现行文字,其中正在使用的有27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医药需求、医药创造和医学知识积累,因地域不同、文化差异而形成了独特的、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

    作者:朱佳卿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遮荫对半夏光合特性的影响

    目的:以盆栽半夏为材料,研究遮荫条件下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方法:待半夏苗高15 cm左右时,进行遮荫70%,90%和全光照(CK)处理,30 d后以三叶半夏中间叶片为材料测定半夏生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结果: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半夏块茎鲜重、株高、叶长、叶宽、叶面积、比叶面积(SLA)和叶绿素含量增加,其中叶绿素a/b减小;与全光照相比,遮荫后叶片Pn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下降,而表观量子效率(AQY)上升;光系统Ⅱ的实际量子产量(ΦPSⅡ),初始荧光(Fo)和大荧光(Fm),PSⅡ大量子产量(Fv/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增加,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结论:与对照相比,70%,90%遮荫条件下半夏株高、SLA,Chl,Pn,叶绿素荧光特征表现差异显著,其中,遮荫70%半夏块茎鲜重增加显著,为半夏生长发育提供较好的环境条件.

    作者:薛建平;王兴;张爱民;黄训端;何家庆;常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纤维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纤维化的药理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代中医药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成分及干预信号转导等方面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

    作者:孙淑君;向阳;黄世林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枳术丸对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枳术丸治疗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并设健康对照组.治疗组以枳术丸治疗;对照组以西沙必利治疗,疗程均为1月.观察枳术丸疗效及其对糖尿病患者血清胃动素(MTL),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排便自觉症状以及大便的频率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糖尿病便秘患者,在降糖及促进肠动力药物综合治疗后,MTL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但是均可升高血浆SP的水平,降低血浆VIP的水平.其中治疗组SP水平接近健康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术丸可能通过升高血浆SP水平和降低VIP的水平,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便秘症状.

    作者:刘昳;赵小睿;王锐;邱根全;章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红花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7,8-dimethylpyrazino[2,3-g]qruinazolin-2,4-(1H,3H)-dione(1),腺苷(2),腺嘌呤(3),尿苷(4),胸腺嘧啶(5),尿嘧啶(6),roseoside(7),4'-O-二氢红花菜豆酸-β-D-葡萄糖苷甲酯(8),4-O-β-D-吡喃葡萄糖氧基苯甲酸(9)和对羟基苯甲酸(10).结论:化合物1和8为首次得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红花中分离得到.

    作者:姜建双;夏鹏飞;冯子明;张培成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制备中药复方当归补血微丸的2种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中药微丸的特点.方法:对挤出滚圆法和流化床包衣法制备微丸的原理、制备流程进行比较,并对2种方法所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进行粉体学、收率和体外溶出等考察.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当归补血微丸圆整度好,大小均匀,收率高,体外溶出快.结论:2种方法均能制备当归补血微丸,但挤出滚圆法优于流化床包衣法.

    作者:陈红霞;贾晓斌;范晨怡;施亚芳;魏惠华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羌活化学成分进一步研究

    目的:进一步研究裂叶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干燥根茎和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NMR和MS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裂叶羌活干燥根茎和根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白菖蒲脑(1)、孕甾烯醇酮(2)β-谷甾醇(3)、香柑内酯(4)、佛手酚(5)、蛇床素(6)、异欧前胡素(7)、佛手柑素(8)、去甲呋喃羽叶芸香素(9)、紫花前胡苷元(10)、7'-O-甲基异羌活醇(11)、羌活醇(12)、异羌活醇(13)、栓翅芹烯醇(14)、苯乙基阿魏酸酯(15)、茴香酸对羟基苯乙酯(16)、反式-阿魏酸(17)、紫花前胡苷(18)、蔗糖(19)、y-甲氧基异丁香酚(20)、3,4,5-三甲氧基-反式-桂皮酸(21)、对甲氧基-反式-桂皮酸(22)、4-乙酰氧基-3-甲氧基-反式-桂皮酸(23)和对羟基-反式-桂皮酸(24).结论:化合物1,14,20~24为首次从裂叶羌活根和根茎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化合物14为6,7-呋喃型香豆素,化合物20~24为苯丙素类化合物.

    作者:张鹏;杨秀伟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清脑滴丸对急性脑缺血海马MARCKS mRNA表达变化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清脑滴丸对急性脑缺血海马MARCKs mRNA表达变化的影响,探讨其对急性脑缺血损害(PKC-MARCKS)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同种系体外微栓子注入法复制急性多发脑梗死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每组12只.正常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清脑滴丸133.28 mg·kg-1,尼莫地平7.25 mg·kg-1.各组于造模前3 d开始灌胃给药,每日1次.应用光学显微镜(HE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半定量PCR法检测各组患侧海马MARCKS mRNA表达水平.结果:正常组海马神经细胞紧密整齐,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神经细胞分别有不同程度受损,但中药组损伤程度相对较轻;模型组、中药组和西药组海马MARCKS mRNA均过高表达,但中药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清脑滴丸可以减轻急性脑缺血时海马组织损伤,下调MARCKS mRNA的过高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PKC-MARCKS信号转导系统而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张允岭;张綦慧;白文;韩振蕴;郑宏;张锦;黄启福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黄芪汤治疗老年性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

    老年性慢性功能性便秘(FC)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美国Sterwart等调查发现FC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65岁以上老年人FC患病率达40.2%.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对60岁以上人群的调查显示,FC患者高达15%~20%.便秘已严重影响了现代人生活质量.

    作者:关瑞剑;赵江宁;赵杰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三妙丸中牛膝对关节炎大鼠引药作用的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三妙丸中牛膝对关节炎大鼠引药作用的机制.方法:用弗氏完全佐剂和湿热处理法制备大鼠湿热痹症关节炎模型,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3组:模型组,含牛膝的三妙丸(18 g·kg-1)组,不含牛膝三妙丸(10 g·kg-1)组.HPIJC法测定三妙丸中主要成分小檗碱在心脏、关节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体积法测定大鼠足关节肿胀度,同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测定血浆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含牛膝三妙丸组在给药后2,4,6 h和多次给药14 d后关节浓度均高于不含牛膝组,关节/心脏小檗碱浓度比显著大于不含牛膝组.含牛膝的三妙丸明显改善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和组织病理改变.含牛膝三妙丸组明显改善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与不含牛膝三妙丸组比P<0.01,与模型组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牛膝能够引导三妙丸中主要有效成分小檗碱的靶组织分布,并与其药效作用相吻合.其促进小檗碱组织分布的作用和其活血作用可能有一定关系.

    作者:孙备;吕凌;陆忠祥;杨士友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匙羹藤有效成分牛弥菜醇A降血糖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牛弥菜醇A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降糖作用及机制.方法:观察牛弥菜醇A对糖尿病大鼠的作用,给药14 d后,测定体重、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INS)、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血清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取肝脏测定肝糖原含量;对胰腺做病理切片观察其形态学改变,并计算胸腺、胰腺、脾脏重指数.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牛弥菜醇A(高、中剂量组)血糖值明显下降(P<0.01);高、中剂量组大鼠的血清SOD活性和INS水平明显增加(P<0.05),血清MDA含量、TG和TC水平明显降低(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提高(P<0.05);胸腺、胰腺、脾脏的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1或P<0.05);病理学观察发现,牛弥菜醇A各剂量组胰岛β细胞形态、结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牛弥菜醇A降糖机制可能与改善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清除自由基、促进肝糖原合成、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有关.

    作者:韦建华;甄汉深;丘琴;陈君;周芳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四川桑类中药的资源构成及开发利用策略研究

    根据实地调查资料,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了四川桑类中药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前景.弄清了四川桑类中药资源的原植物组成、种质资源现状、现有栽种规模、近年主流栽培品种的变化情况以及川产桑类药材的产销现状;发现四川桑资源浪费严重,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桑树资源的策略.

    作者:杨文宇;万德光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对不稳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炎性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清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咀)的影响.方法: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组分配伍组、饮片组和血塞通组4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及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组分配伍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情,且WBC,CRP,IL-6及TNF-α,TC,T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低于其他3组治疗后(P<0.05).而HDL-C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活血药有效组分配伍可有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并能明显抑制其的炎性水平.

    作者:刘(日见);李霁;杨戈;王阶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兜唇石斛酚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对兰科石斛属植物兜唇石斛Dendrobium aphyllum的酚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凝胶及反相柱色谱和重结晶等技术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并参考文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11个芳香族类成分,其中9个为芪类化合物:4,4'-二羟基-3,3',5-二甲氧基联苄(1),3',4-二羟基-3,5'-二甲氧基联苄(2),3,3'-二羟基-5-甲氧基联苄(3),3,4,5-三羟基-3-甲氧基联苄(4),3,5,4'-三羟基联苄(5),3,5-二甲氧基4,4'-二羟基-联苄(6),2,5-二羟基4-甲氧基菲(7),2,4,7-三羟基-9,10-二氢菲(8)和2,5-二羟基-4-甲氧基-9,10-二氢菲(bircinol,9)和2个苯乙烷类衍生物: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10)和对羟基苯乙酸(11).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1为首次从石斛属分离得到.

    作者:张朝凤;邵莉;黄卫华;王磊;王峥涛;徐珞珊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中国中药杂志》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和引证数据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化橘红害虫曲牙土天牛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目的:了解化橘红基地曲牙土天牛Dorysthenes hydropicus生物学特性,为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室内饲养及灯诱了解曲牙土天牛生物学及发生与为害特性.结果:曲牙土天牛在化橘红基地1~2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5月下旬为成虫羽化出土盛期.成虫个体差异大,体长25~63 cm;趋光性强,1个诱集点每晚可以诱集成虫2 000多头;雌成虫抱卵量大,多达543粒,成虫产卵于1~3 cm深土中,卵孵化盛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孵化率达85%以上,幼虫在15~60 cm土层内取食危害.结论:曲牙土天牛在广东危害化橘红、白木香等均为首次报道,对化橘红生产威胁极大,是化橘红基地重点防治对象.

    作者:覃蓉敏;陈君;徐常青;于晶;周杜花;陈荣敏;周峰;杨刚;张国斌;徐荣;李向明;程惠珍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HPLC测定杜羌通络酒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杜羌通络酒是由熟地、冬虫夏草、何首乌等18味药经适宜的工艺加工而成的酒剂,具有滋补肝肾、散寒通阳、祛风胜湿、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用于肝肾两虚兼寒湿阻络证的骨痹、关节红肿、疼痛、四肢伸曲不利等.作者对处方中主要药昧何首乌所含的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行了含量测定.

    作者:尹宁宁;林林 刊期: 2008年第24期

  • 基于中药免疫组学对中药方剂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

    目的:探讨和建立对中药复方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方法.方法:根据单味中药免疫效应评估数学模型计算出中药复方每味中药有免疫效应的概率和中药复方有免疫效应的概率;由CNKI文献数据库中调出实验证实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根据中药文献学原理验证评估结果.结果:共查及83篇文献符合要求,共计60个方剂,其中有53个中药方剂计算判别有免疫效应,符合率为88%(53/60);有2篇以上文献支持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复方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判别概率平均为0.89±0.03,随机中药组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判别概率平均为0.60±0.29,两者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5).结论:初步证明本研究提出的中药复方免疫调节作用的评估方法对阐述中药方剂的免疫调节效应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辉;郭月秋 刊期: 2008年第24期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主管:中药通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