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瑞敏;岳秋实;郭义贞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冬春季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是由于机体变态反应,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导致的广泛性、可逆性小气管痉挛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有的发病迅速,开始发病就伴意识障碍;有的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哮喘严重发作,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形成哮喘持续状态.现代医学把这两种哮喘总称为重症支气管哮喘.
作者:王久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和总结乳腺癌预后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乳腺癌预后指标PCNA、C-erbB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形态学的关系及其表达所具有的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亦有助于区分乳腺癌的良恶性病变.结论:乳腺癌预后指标对于衡量乳腺癌病人预后与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以脑神经损害为突出表现者易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我院1998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14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陆相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4年至今,我们采用血液灌流(HP)为主抢救严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80例,除4例严重中毒死亡外,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生;吴光华;陈晓莉;罗筱云;陈彩娥;应丹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危症之一,据统计,临床发生率仅次于急性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由于病情危重,若诊断和治病不及时,则可致残或危及生命.
作者:穆雅慧;张茂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传统治疗心衰常用强心甙类正性肌力药物,但临床发现对有些心衰病人如肺原性心脏病、严重心肌损伤或有活动性心肌炎者,如风湿活动期、严重二尖瓣狭窄、缩窄性心包炎时等,疗效较差,甚至无效.有些慢性心衰对洋地黄耐药,或易出现洋地黄中毒.因此,随着对心衰病理机制的进一步认识,临床医生正努力探索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新途径.本文对采用多巴酚丁胺与硝酸甘油联用治疗心衰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作者:屈兴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肠道活菌制剂、热熨按摩、停用抗生素,不予禁食等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06例.结果: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及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小儿泄泻疗效评定标准,总有效率为87.7%,其中病程7~30天者治愈率54.3%,有效率92.9%;病程61~90天者治愈率27.2%,有效率63.7%,明显低于病程短者.结论:患儿在单纯性腹泻病程中,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延长病程,影响疗效.
作者:田明;梁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都是来自实验成果,许多高级技术人才都是从实验室起步.因此实验室对科学进步、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张建民;高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病理导致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治疗困难,预后差.1999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用通心络、卡托普利治疗取得较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仲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的作用.方法:42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包埋制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生在胃和小肠的间质瘤多占73.7%,肿瘤的四个亚型中,平滑肌细胞分化型比例大为59.5%;神经源性分化型9.7%;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4.2%;未分化型16.6%.SMA(smooth-actin)在平滑肌分化型肿瘤中阳性率较高,未分化型间质瘤CD34阳性率较高,而CD117在四个亚型中阳性率都较高,接近90%.
作者:邱晓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HH)为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尸检发现率为4%~7%,50~70%无临床症状[1],常在查体或其他原因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成人多见,女略多于男.病理学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四型[2],前者占绝大多数,通常所指的HH即为绵状血管瘤.随着影像的发展,该病的发现率日渐增多.
作者:张洪光;张和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1年以来,我院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本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对120例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的尿肾功即免疫球蛋白G(1gG)、α1-微球蛋自(α1-M)、β2-微球蛋白(β2-M)、微量自蛋白(MA)、转铁蛋白(TRF)进行了测定,以求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做出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东红;王喜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目前介入放射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皮髂内动脉栓塞目前已成为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又一种有效止血方法.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止血迅速,并发症少[1].我院自1998年以来行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18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旨在评价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在治疗产后大出血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红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幼年息肉又称简单息肉,多发生2~10岁男孩,约占小儿息肉中的80%,为良性含腺体的肉芽肿,一般认为其不属于肿瘤性息肉,因而不发生癌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慢性便血,便血发生在排便终了时,当息肉表面发生感染时可有反复脓血样便,该病由于出血量不多,对小儿影响不大.我科在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肠息肉患儿28例,全部采用电子结肠镜直视下行电凝、电切术(无采取任何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肠息肉切除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喜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300例职工健康体检,采用超显诊断(超高倍显微诊断)对血液活血亚细胞成分变化的观察,探讨超显诊断在早期预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300名体检者中采小指尖血,制成活血片,以超高倍显微镜(ACT-2002)进行观察,所得结果与临床体征及相关检查进行比较,以评价体检者的健康状况.结果:通常情况下超显诊断的诊断符合率为83.0%.临床体征及检查为阴性的项目中约20%被评为亚健康.尽管可能存在预(误)判情况,但从结果分析,其中部分情况可能属于早期预示诊断.结论:超显诊断是一种快速、比较准确、客观和方便的检测方法,可为临床早期预示疾病和避免疾病的发生提供重要线索.
作者:王友宁;叶秋芝;孙春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雅克什综合征是婴幼儿时期为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遇1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培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用尿试纸测定尿胆素原,用不同操作方法测定对其结果的影响,从而选取可靠的方法.方法:尿十项纸条浸入尿液,2秒钟后取出立即用尿分析仪测定和取出后再放置5分钟后测定两种操作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结果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两种方法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因而我们在用尿分析仪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
作者:王利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在宫内缺氧酸中毒所致的症候群,也是新生儿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观察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围产儿死亡,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有重要价值.本文对325例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进行了观察和处理.
作者:张先英;王红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比较两组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NBN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镁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使用安全.
作者:谢贵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