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内窘迫胎儿的诊断及观察处理

张先英;王红娟

关键词:胎儿宫内窘迫, 正确诊断, 新生儿, 围产儿死亡, 观察处理, 宫内缺氧, 窒息率, 症候群, 酸中毒, 剖宫产, 价值
摘要:胎儿宫内窘迫是胎儿在宫内缺氧酸中毒所致的症候群,也是新生儿死亡的直接原因.因此,正确诊断胎儿宫内窘迫,观察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围产儿死亡,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有重要价值.本文对325例胎儿宫内窘迫的新生儿进行了观察和处理.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直肠癌臀大肌转移1例

    患者,男,49岁.直肠癌术后5个月,现放疗中,腰骶部疼痛3月余,大便带血.查体:腰部活动及左下肢伸腿受限,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下腰部、左臀部及左大腿背侧压痛明显,并见左臀明显较对侧膨隆,皮温正常,左小腿及足检查无异常,双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臧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丰乳护理体会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简称奥美定)是一种新型医用软组织填充材料,自1997年正式引入我国以来,由于其理化性质稳定,惰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手术操作简单,痛苦小,无瘢痕,良好的术后效果,使其广泛应用.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共做奥美定注射丰乳42例,通过术中、后的观察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华;张红霞;张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48例低血糖昏迷临床观察

    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昏迷是糖尿病较常见的急危症之一,据统计,临床发生率仅次于急性感染和酮症酸中毒,由于病情危重,若诊断和治病不及时,则可致残或危及生命.

    作者:穆雅慧;张茂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轻度瘀胆时对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影响

    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特征是:发病多为2~3月婴儿;母乳喂养发生率高;临床表现为凝血机制障碍,其中以颅内出血致命.本文所指轻度瘀胆是指,外表酷似健康,实际存在着不令人注意的黄疸或一过性肝功能轻度异常者.本组观察发现,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是多因素致病,而存在瘀胆时更易发生.提示了瘀胆和肝功能的轻度异常对维生素K代谢的影响,探讨这一机制有益于预防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生.

    作者:李贵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以脑神经损害为突出表现者易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我院1998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14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陆相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脱水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在积极抗结核化疗的同时,应用脱水药物治疗对减轻脑水肿,改善症状十分重要;我院近年来收治结核性脑膜炎患者24例,现将应用脱水剂期间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学玲;武继玲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尿肾功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我们对120例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患者的尿肾功即免疫球蛋白G(1gG)、α1-微球蛋自(α1-M)、β2-微球蛋白(β2-M)、微量自蛋白(MA)、转铁蛋白(TRF)进行了测定,以求对糖尿病肾病早期做出诊断,现报告如下:

    作者:谷东红;王喜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6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硫酸镁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硫酸镁静脉滴注,比较两组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恢复,NBN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酸镁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有较好的疗效,使用安全.

    作者:谢贵阳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80例疗效观察

    1991年以来,我院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硬肿症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本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近年来,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以其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期在临床操作中,本人发现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配伍时出现浑浊,经查阅由宗希乙编著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56种注射剂配伍变化检索表>,未查阅见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为进一步证实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以下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平;王静;陈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炎痛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常见风湿病之一,其治疗首选药物是非甾体类抗风湿药,服用这些药物往往带来许多副作用,对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受损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报道甚多;而导致骨关节永久性病变却很少引人注意.近十年来作者在风湿病疼痛门诊诊治的数千风湿病例中,发现有5例长期服用消炎痛所致双侧或单侧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宗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操作方法对尿液中尿胆素原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用尿试纸测定尿胆素原,用不同操作方法测定对其结果的影响,从而选取可靠的方法.方法:尿十项纸条浸入尿液,2秒钟后取出立即用尿分析仪测定和取出后再放置5分钟后测定两种操作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结果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两种方法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因而我们在用尿分析仪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

    作者:王利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古拉定、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古拉定、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对照组(苦黄)比较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73例入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古拉定600mg、前列腺素E150~100μg分别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苦黄针4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6~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9%,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率36%,有效率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TB、SCB、ALT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古拉定优于苦黄,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翟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救护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的主要高危病种之一,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发生AMI时,症状常常不典型,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我们于2001年2月~2003年3月院前急救老年AMI30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CCU病房,过程顺利,无1例死亡,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德英;马富玲;董冰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22例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回顾及总结

    目的:研究和总结乳腺癌预后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乳腺癌预后指标PCNA、C-erbB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形态学的关系及其表达所具有的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亦有助于区分乳腺癌的良恶性病变.结论:乳腺癌预后指标对于衡量乳腺癌病人预后与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急救及治疗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冬春季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是由于机体变态反应,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气管、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导致的广泛性、可逆性小气管痉挛性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发作性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哮鸣音.有的发病迅速,开始发病就伴意识障碍;有的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哮喘严重发作,持续二十四小时以上形成哮喘持续状态.现代医学把这两种哮喘总称为重症支气管哮喘.

    作者:王久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心痛定联用心得安治疗顽固性高血压131例

    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临床应用药物种类颇多.我们应用心痛定联用心得安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并以单一使用心痛定治疗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志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芪治疗小儿雅克什综合征88例体会

    雅克什综合征是婴幼儿时期为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遇1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培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提升护理理念展示人文关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病,而是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1].2001年以来,我科将人文关怀点滴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渲染了护理文化氛围,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马志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芪注射液佐治甲型病毒性肝炎4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佐治甲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方法:随机选择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分别给予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保肝治疗,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20~30ml(4~10岁给予20ml,10岁以上给予30m1)+5%葡萄糖25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20天.结果:治愈34例,显效6例,无效0例.结论:黄芪注射液作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的辅助治疗能较为有效控制病情,缩短病程,且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价格较低,可作为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规辅助治疗.

    作者:苗秋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