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救护

郝德英;马富玲;董冰心

关键词:老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早期处理, 死亡, 改善预后, 病情稳定, 高危病, 不典型, 病死率, 症状, 现场, 病房, 报告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的主要高危病种之一,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发生AMI时,症状常常不典型,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我们于2001年2月~2003年3月院前急救老年AMI30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CCU病房,过程顺利,无1例死亡,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消炎痛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常见风湿病之一,其治疗首选药物是非甾体类抗风湿药,服用这些药物往往带来许多副作用,对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受损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报道甚多;而导致骨关节永久性病变却很少引人注意.近十年来作者在风湿病疼痛门诊诊治的数千风湿病例中,发现有5例长期服用消炎痛所致双侧或单侧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宗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的用药禁忌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且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该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发病机制有:①变态反应:变应原再次进入具有特异性体质的机体内,使机体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粘膜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和炎性浸润.炎症细胞在介质的作用下可分泌多种介质,使气道病变加重,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

    作者:马苓;李志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提升护理理念展示人文关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病,而是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1].2001年以来,我科将人文关怀点滴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渲染了护理文化氛围,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马志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抢救严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80例临床观察

    1994年至今,我们采用血液灌流(HP)为主抢救严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80例,除4例严重中毒死亡外,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生;吴光华;陈晓莉;罗筱云;陈彩娥;应丹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目前介入放射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皮髂内动脉栓塞目前已成为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又一种有效止血方法.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止血迅速,并发症少[1].我院自1998年以来行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18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旨在评价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在治疗产后大出血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红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不同操作方法对尿液中尿胆素原测定的影响

    目的:探讨用尿试纸测定尿胆素原,用不同操作方法测定对其结果的影响,从而选取可靠的方法.方法:尿十项纸条浸入尿液,2秒钟后取出立即用尿分析仪测定和取出后再放置5分钟后测定两种操作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两种方法结果有明显的差异.结论:两种方法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因而我们在用尿分析仪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严格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定.

    作者:王利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改良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630例的体会

    剖宫产主要有下腹部纵切口及横切口两种.纵切口的缺点是:影响美观,痛感重,腹壁疝的可能性大.改良式横切口的优点是弥补了纵切口的缺点.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科行改良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630例,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认为此法简单易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艳;王爱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白细胞HLA-B27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HLA-B27抗原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和血清学分型法检测HLA-B27抗原并进行对比.结果:76例标本,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阳性,血清学检测44例阳性.两种方法检测HLA-B27抗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流式细胞术可以作为一种检测HLA-B27抗原的可靠的方法,并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作者:李毅;冯强;杨宪勇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B型超声诊断结肠肿瘤并假性肠套叠

    患者,男,53岁,右上腹间断性隐痛一年余,曾在多家医院检查,除右肝内胆管结石外均无异常发现,近日腹痛加剧,入我院诊治.查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反跳痛(-).B超检查:右上腹结肠肝曲可见5.3cm×3.5cm肿块影像,形态规则,似呈椭圆形,壁薄,光滑,肿块内呈致密点状稍强回声,并可见散在的少许低回声分布.肿块右侧可见4.2cm×4.3cm的靶环征图像,分环细,环数多.动态观察,可见其环数及形态改变.此肿块与肝、胆、胰头及胃有明显界限.超声提示:1.右袢结肠实质性占位(考虑结肠粘膜脂肪瘤).2.右袢结肠假性肠套叠.

    作者:王道德;李延豪;郑海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苯福林对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中缺氧发作的防治

    法乐四联症心内矫治术心肺转流前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致命的低氧血症.苯福林是纯α受体兴奋药,有利于减少右向左分流,可用于治疗法四病人伴发的缺氧发作.

    作者:宋先荣;张咸虎;彭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芪治疗小儿雅克什综合征88例体会

    雅克什综合征是婴幼儿时期为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遇1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培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古拉定、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古拉定、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对照组(苦黄)比较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73例入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古拉定600mg、前列腺素E150~100μg分别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苦黄针4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6~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9%,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率36%,有效率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TB、SCB、ALT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古拉定优于苦黄,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翟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急性胃肠炎致心电图异常80例分析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两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引起心电图异常的报道不多,本文观察了80例急性胃肠炎病人入院用药前后心电图变化,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樊海军;汤素娥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为冠心病13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多发生在青壮年,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较易诊断,而老年人甲亢常呈淡漠型,大多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当出现以心血管系统症状为主时,临床上往往误诊为冠心病.现将我院1995~2002年间误诊13例分析如下.

    作者:洪永春;周金枝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直肠癌臀大肌转移1例

    患者,男,49岁.直肠癌术后5个月,现放疗中,腰骶部疼痛3月余,大便带血.查体:腰部活动及左下肢伸腿受限,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下腰部、左臀部及左大腿背侧压痛明显,并见左臀明显较对侧膨隆,皮温正常,左小腿及足检查无异常,双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臧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的CT诊断价值

    鼻骨骨折及上颌骨额突骨折在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部分病例涉及法律,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早期作出正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22例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回顾及总结

    目的:研究和总结乳腺癌预后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乳腺癌预后指标PCNA、C-erbB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形态学的关系及其表达所具有的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亦有助于区分乳腺癌的良恶性病变.结论:乳腺癌预后指标对于衡量乳腺癌病人预后与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膀胱癌术后顺铂膀胱灌注39例治疗及护理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膀胱癌保留膀胱术后,大多数患者(49~85%)在半年至一年内复发,膀胱内灌注抗癌药物可以防止和延缓肿瘤复发.本文应用顺铂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现把预防效果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新军;董淑贞;高惠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以脑神经损害为突出表现者易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我院1998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14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陆相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肠息肉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幼年息肉又称简单息肉,多发生2~10岁男孩,约占小儿息肉中的80%,为良性含腺体的肉芽肿,一般认为其不属于肿瘤性息肉,因而不发生癌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慢性便血,便血发生在排便终了时,当息肉表面发生感染时可有反复脓血样便,该病由于出血量不多,对小儿影响不大.我科在2002年8月至2003年8月共收治肠息肉患儿28例,全部采用电子结肠镜直视下行电凝、电切术(无采取任何麻醉),取得较好效果.现将肠息肉切除术前后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喜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