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630例的体会

李艳;王爱霞

关键词:改良式剖宫产, 腹部纵切口, 腹壁横切口, 现报道如下, 腹壁疝, 痛感
摘要:剖宫产主要有下腹部纵切口及横切口两种.纵切口的缺点是:影响美观,痛感重,腹壁疝的可能性大.改良式横切口的优点是弥补了纵切口的缺点.自1998年1月~2003年6月,我科行改良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630例,取得良好效果,作者认为此法简单易行,现报道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抢救严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80例临床观察

    1994年至今,我们采用血液灌流(HP)为主抢救严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80例,除4例严重中毒死亡外,均获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云生;吴光华;陈晓莉;罗筱云;陈彩娥;应丹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是衡量实验室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都是来自实验成果,许多高级技术人才都是从实验室起步.因此实验室对科学进步、人才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高等学校的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工作水平是反映高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作者:张建民;高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救护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院前急救的主要高危病种之一,也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老年人发生AMI时,症状常常不典型,如果早期处理得当,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我们于2001年2月~2003年3月院前急救老年AMI30例,经现场紧急处理,病情稳定后,转入CCU病房,过程顺利,无1例死亡,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郝德英;马富玲;董冰心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黄芪治疗小儿雅克什综合征88例体会

    雅克什综合征是婴幼儿时期为常见的贫血性疾病,易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我们自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遇130例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培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在产后大出血中的应用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目前介入放射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皮髂内动脉栓塞目前已成为妇产科急性大出血的又一种有效止血方法.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止血迅速,并发症少[1].我院自1998年以来行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18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旨在评价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在治疗产后大出血的应用价值.

    作者:任红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06例

    目的:探讨婴幼儿单纯性腹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肠道活菌制剂、热熨按摩、停用抗生素,不予禁食等治疗婴幼儿单纯性腹泻106例.结果:参照第二届全国小儿腹泻会议制定标准及国家中医管理局1988年制定的小儿泄泻疗效评定标准,总有效率为87.7%,其中病程7~30天者治愈率54.3%,有效率92.9%;病程61~90天者治愈率27.2%,有效率63.7%,明显低于病程短者.结论:患儿在单纯性腹泻病程中,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尤其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延长病程,影响疗效.

    作者:田明;梁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的CT诊断价值

    鼻骨骨折及上颌骨额突骨折在面部外伤中较为常见,部分病例涉及法律,处理不当会带来严重后果,因此早期作出正确诊断显得十分重要.

    作者:王晓宏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貌似急性脑血管病的低血糖症临床分析

    低血糖症是一组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症候群.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和脑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以脑神经损害为突出表现者易被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病.我院1998年8月~2003年8月共收治14例.现作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作者:陆相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近年来,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喹诺酮类药物以其广谱、高效、安全、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期在临床操作中,本人发现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配伍时出现浑浊,经查阅由宗希乙编著的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256种注射剂配伍变化检索表>,未查阅见喹诺酮类注射液与香丹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为进一步证实两药之间存在配伍禁忌,特进行了以下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桂平;王静;陈桂珍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通心络、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观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病理导致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治疗困难,预后差.1999年1月~2002年12月笔者用通心络、卡托普利治疗取得较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仲和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直肠癌臀大肌转移1例

    患者,男,49岁.直肠癌术后5个月,现放疗中,腰骶部疼痛3月余,大便带血.查体:腰部活动及左下肢伸腿受限,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下腰部、左臀部及左大腿背侧压痛明显,并见左臀明显较对侧膨隆,皮温正常,左小腿及足检查无异常,双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

    作者:臧歆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苏诺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疗效观察

    苏诺(盐酸纳洛酮)可抑制β-内啡呔(β-EP)的释放,增加急性脑梗死患者脑部缺血区的血流量,同时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调节前列环素(PGI2)和血栓素(TXA2)平衡,改善微循环;还有减轻脑灌注后脑损伤及脑水肿,促进缺血性神经元功能恢复的作用[1].我们于2002年5月~2003年5月用苏诺注射剂,采用随机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苏诺治疗14天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美玲;冯振花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消炎痛引起的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常见风湿病之一,其治疗首选药物是非甾体类抗风湿药,服用这些药物往往带来许多副作用,对其胃肠道不良反应、肝肾功能受损已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报道甚多;而导致骨关节永久性病变却很少引人注意.近十年来作者在风湿病疼痛门诊诊治的数千风湿病例中,发现有5例长期服用消炎痛所致双侧或单侧股骨头无菌性骨坏死,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宗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苯福林对法乐四联症矫治术中缺氧发作的防治

    法乐四联症心内矫治术心肺转流前因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致命的低氧血症.苯福林是纯α受体兴奋药,有利于减少右向左分流,可用于治疗法四病人伴发的缺氧发作.

    作者:宋先荣;张咸虎;彭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提升护理理念展示人文关怀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学和护理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病人的病,而是要从人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整体关注病人.有效的关怀能增强病人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病人康复[1].2001年以来,我科将人文关怀点滴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但渲染了护理文化氛围,同时密切了护患关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马志丽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古拉定、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古拉定、前列腺素E1联合治疗慢性瘀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对照组(苦黄)比较疗效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73例入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古拉定600mg、前列腺素E150~100μg分别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苦黄针40ml加入10%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6~8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9%,有效率86%,对照组显效率36%,有效率6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TB、SCB、ALT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古拉定优于苦黄,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翟建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丰乳护理体会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简称奥美定)是一种新型医用软组织填充材料,自1997年正式引入我国以来,由于其理化性质稳定,惰性强,生物相容性好,手术操作简单,痛苦小,无瘢痕,良好的术后效果,使其广泛应用.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2年10月期间共做奥美定注射丰乳42例,通过术中、后的观察护理,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卫华;张红霞;张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的作用.方法:42例胃肠道间质瘤行常规包埋制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生在胃和小肠的间质瘤多占73.7%,肿瘤的四个亚型中,平滑肌细胞分化型比例大为59.5%;神经源性分化型9.7%;平滑肌和神经双向分化型14.2%;未分化型16.6%.SMA(smooth-actin)在平滑肌分化型肿瘤中阳性率较高,未分化型间质瘤CD34阳性率较高,而CD117在四个亚型中阳性率都较高,接近90%.

    作者:邱晓娣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住院病人心理需求及护理探讨

    医务人员对病人在住院期间一般的要求,如尽快确诊、有效治疗、娴熟的操作技术等比较重视,而往往忽略了病人的心理需求.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病人的心理护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做好心理护理的前提是必须先掌握和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作者:葛运利;寇洁 刊期: 2004年第05期

  • 122例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回顾及总结

    目的:研究和总结乳腺癌预后指标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原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乳腺癌预后指标PCNA、C-erbB2、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组织形态学的关系及其表达所具有的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预后指标的表达情况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亦有助于区分乳腺癌的良恶性病变.结论:乳腺癌预后指标对于衡量乳腺癌病人预后与指导临床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刘秀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