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

李梅;肖华龙;刘洁;胡志刚

关键词:肝炎病毒, 乙型,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荧光免疫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患者血清HBV-大蛋白(LP)的TRFIA.方法 以抗人HBV-LP单克隆抗体和抗HBs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铕标记抗体,应用TRFIA和ELISA对标准品、66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0份健康体格检查者血清中HBV-LP进行检测.分析TRFIA和ELISA的有效检测范围等,统计学比较采用x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标准品TRFIA检测结果示该法剂量-反应曲线呈良好线性相关(r=0.999).ELISA法测得的正常(30份健康者血清)95%参考范围为0~1.36 mg/L.TRFIA灵敏度(小测定值)为0.10 mg/L,30份健康血清HBV-LP的检测结果均正常,特异性100%.66份患者血清TRFIA与ELISA检测结果的r为0.800 9(P<0.001),两者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4% (59/66)与77.3%(51/66),x2=6.13,P<0.01].TRFIA有效可测范围(CV< 10%)为1.35~2 764.00 mg/L,ELISA为10.80~691.00 mg/L.TRFIA回收率范围为95.93% ~ 107.62%.结论 TRF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LP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检测范围宽,对早期筛选HBV患者及监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潜在的价值.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及应用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患者血清HBV-大蛋白(LP)的TRFIA.方法 以抗人HBV-LP单克隆抗体和抗HBs多克隆抗体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铕标记抗体,应用TRFIA和ELISA对标准品、66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30份健康体格检查者血清中HBV-LP进行检测.分析TRFIA和ELISA的有效检测范围等,统计学比较采用x2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标准品TRFIA检测结果示该法剂量-反应曲线呈良好线性相关(r=0.999).ELISA法测得的正常(30份健康者血清)95%参考范围为0~1.36 mg/L.TRFIA灵敏度(小测定值)为0.10 mg/L,30份健康血清HBV-LP的检测结果均正常,特异性100%.66份患者血清TRFIA与ELISA检测结果的r为0.800 9(P<0.001),两者检测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4% (59/66)与77.3%(51/66),x2=6.13,P<0.01].TRFIA有效可测范围(CV< 10%)为1.35~2 764.00 mg/L,ELISA为10.80~691.00 mg/L.TRFIA回收率范围为95.93% ~ 107.62%.结论 TRFI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LP灵敏度和特异性高,检测范围宽,对早期筛选HBV患者及监测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具有潜在的价值.

    作者:李梅;肖华龙;刘洁;胡志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itrin缺陷所致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肝胆显像特征

    目的 探讨citrin缺陷导致的婴儿肝内胆汁淤积症(NICCD)患儿99Tcm-二乙基乙酰苯胺亚氨二醋酸(EHIDA)肝胆显像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男16例,女12例,1~8月龄)经基因确诊、同时行99Tcm-EHIDA肝胆动态显像检查的NICCD患儿资料.肝胆动态显像时心、肝、肾按正常时序和强度显影定义为摄取功能正常,肝影模糊和(或)心肾影持续时间延长者为摄取功能差;60 min内肠道显影为排泄通畅,60 min后为排泄延迟,24 h肠道仍不显影为排泄受阻.分析肝胆显像特征与血清总胆红素(TB)、直接胆红素(DB)、ALT、总胆汁酸(TBA)等指标间的关系.数据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28例中,20例表现为摄取功能正常,其中10例排泄通畅,10例排泄延迟;8例表现为摄取功能差,其中4例排泄延迟,4例排泄受阻.与摄取功能正常组相比,摄取功能差组TB和DB明显增高[183.6(128.7~ 280.9) mmol/L和105.5(80.0~ 141.7) mmol/L,135.6(95.7~212.6) mmol/L和73.1(53.9~ 97.9) mmol/L;Z=-2.25和-2.73,均P<0.05].与排泄通畅者相比,排泄延迟者TB、DB和TBA明显升高[分别为137.5(122.0~170.9) mmol/L和81.7(65.7~93.5) mmol/L,96.5(81.1~ 108.0) mmol/L和54.1(45.3~72.6) mmol/L,245.6(183.9~299.2) mmol/L和136.0(73.5 ~163.2) mmol/L;Z=-3.92、-3.74和-2.57,均P<0.05];排泄受阻者TB[262.0(152.1 ~ 542.8) mmol/L]和DB[192.7(118.1~407.2) mmol/L]更高(均Z=-2.82,均P<0.05).与排泄延迟组相比,排泄受阻者ALT明显增高[71.5(48.5~144.8) U/L和20.0(16.5~27.7) U/L;Z=-2.66,P<0.05).结论 99Tcm-EHIDA肝胆显像可反映NICCD患儿肝脏摄取和排泄功能受损的状况,摄取功能受损严重时,可出现排泄受阻的征象.

    作者:张梅虹;赵瑞芳;陈瑞;王建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1C-鬼臼毒素的制备及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目的 制备11C-鬼臼毒素(简称鬼臼)和11C-表鬼臼,研究两者在荷瘤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方法 用11C-三氟甲基磺酰基甲烷(11C-Triflate-CH3)直接标记去甲基鬼臼和去甲基表鬼臼,产物经HPLC分离,测量11C-鬼臼和11C-表鬼臼的标记率和放化纯.取雌性荷EMT6乳腺癌小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11C-鬼臼和11C-表鬼臼3.7 MBq,均于注射后5、10、30 min各处死小鼠5只,取血液、脑、心等组织测质量及放射性计数,计算放射性摄取值(%ID/g).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用11C-Triflate-CH3直接标记去甲基鬼臼和表鬼臼的标记率均达90%以上,放化纯大于99%.11C-鬼臼和11C-表鬼臼在荷EMT6乳腺癌小鼠体内分布相似,血液清除慢,腹部放射性高.30 min时肿瘤对11C-鬼臼和11C-表鬼臼摄取分别为(3.16±0.27)和(3.63±0.98) %ID/g,肿瘤/血液比仅为0.62和0.68,肿瘤/肌肉比为1.22和1.52;肿瘤对两者的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P>0.05).结论 荷瘤鼠肿瘤对11C-鬼臼摄取量不高,11C-鬼臼直接用于肿瘤的诊断价值有限.

    作者:柳曦;张晓军;张锦明;李鹏;田嘉禾;刘伯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99Tcm-Annexin V显像联合MR-DWI检测125I内照射后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细胞凋亡

    目的 探讨99Tcm-膜联蛋白V(Annexin V)显像联合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DWI)非创伤性活体检测125I粒子植入内照射致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细胞凋亡的可行性.方法 将25只A549肺腺癌细胞皮下种植的BALB/c-nu裸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13)和对照组(n=12).实验组进行125I粒子[表观活度为(24.8±6.3)MBq/粒]植入,对照组进行无活度的“冷粒子”植入,7~10d后进行99Tcm-Annexin V细胞凋亡显像,并同期行MR-DWI,然后处死裸鼠,取瘤体标本进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荧光免疫细胞凋亡检测及Survivi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x2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实验组99Tcm-Annexin V细胞凋亡显像阳性率为69.2%(9/13),大于对照组的8.3%(1/12,x2=12.73,P<0.01);(2)实验组瘤体99Tcm-Annexin V摄取比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和细胞凋亡指数(AI)分别为2.91±0.85、(2.03±0.44)×10-3 mm2/s和(49±18)%,对照组相应指标分别为1.26±0.37,(1.29±0.21)×10-3 mm2/s和(11±4)%,实验组较对照组高(t=5.930、5.452和7.606,均P<0.05),而对照组的Surv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实验组[(46±13)%和(15±7)%,t=5.158,P<0.05];(3)ADC、AI和瘤体摄取比值间两两相关(r分别为0.756、0.788和0.754,均P<0.05),Survivin表达与AI呈负相关(r=-0.772,P<0.05).结论 Survivin表达下调致细胞凋亡可能是125I内照射治疗A549肺腺癌裸鼠移植瘤的机制之一;99Tcm-Annexin V显像联合MR-DWI能有效地对移植瘤细胞凋亡情况进行非创伤性活体检测,有利于125I粒子内照射治疗早期疗效的判断.

    作者:张金山;罗良平;史长征;李园;安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BALB/c小鼠格雷夫斯病模型的构建

    目的 通过免疫电穿孔的方法,构建稳定的BALB/c小鼠(简称小鼠)格雷夫斯病(GD)模型.方法 制备重组质粒pcDNA3.1/TSHR268.将50只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0只)、对照组(10只)和空白组(10只).分别于实验第1、4、7、10周在实验组小鼠双后肢腓肠肌注射重组质粒,在对照组及空白组小鼠相同位置注射相同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组及对照组小鼠每次注射后在注射区域行电穿孔加强免疫.以放射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T4,ELISA法检测小鼠TRAb氨基端(TRAb N)抗体和TRAb羧基端(TRAb C)抗体.对模型小鼠进行甲状腺99TcmO4显像及甲状腺形态学、病理学分析.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小显著差异t检验.结果 实验组建模成功率为80%(24/30).24只成功建模的BALB/c小鼠血清T4由第0周的(16.06±5.16) nmol/L升高至第12周的(95.04±68.92) nmol/L(F=18.906,t=-5.598,P<0.05),TRAb N抗体由第0周的(0.006±0.002) U/L升高至第12周的(0.251±0.110) U/L(F=47.491,t =-10.869,P<0.05),TRAbC抗体由第0周的(11.176±2.635) ×103任意单位(AU)/L升高至第12周的(46.395±22.001)×103 AU/L(F=14.642,t=-7.787,P<0.05).停止免疫后的第18周,小鼠血清T4为(36.64±23.68) nmoL/L、TRAb N抗体为(0.094±0.053) U/L、TRAb C抗体为(24.456±6.725)×103 AU/L,均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免疫前水平(t=-4.161、-8.085和-9.008,均P<0.05).对照组与空白组小鼠T4、TRAb N抗体及TRAb C抗体在免疫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经过4次免疫,实验组小鼠甲状腺对99TcmO4-的摄取能力较对照组及空白组明显增强.GD模型小鼠甲状腺较正常BALB/c小鼠体积增大,病理学检查可见甲状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1/TSHR268+免疫电穿孔方法可成功构建BALB/c小鼠GD模型.

    作者:郑薇;谭建;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99Tcm直接标记IgG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 探讨99Tcm标记IgG分子及相关药盒的制备方法并进行生物学评价.方法 利用巯基乙醇还原法对IgG进行分子修饰,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紫外分光光度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方法测定修饰后IgG-SH的浓度、完整性;对IgG-SH进行99Tcm标记及放射性HPLC分析,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药盒,并观察99Tcm-IgG在新西兰大白兔体内的代谢情况.结果 SDS-PAGE检测显示修饰后的IgG-SH与修饰前的IgG相比相对分子质量无明显变化,MALDI-TOF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47× 105.99Tcm-IgG的标记率大于95%,比活度为1.7×105 GBq/mmol.99Tcm-IgG在PBS中稳定性良好,在质量分数5% BSA中放置6h放化纯>95%.大白兔γ显像示,99Tcm-IgG注射后4h表现出持续的血液保留;24h时,99Tcm-IgG主要通过肝肾代谢;修饰后的IgG-SH保持了原有的抗体性质.结论 该研究成功制备了99Tcm-IgG并行生物学评价,对99Tcm标记蛋白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作者:朱华;张锦明;林新峰;张晓军;洪业;杨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脂质体介导99Tcm-EGFR mRNA反义肽核酸在荷SKOV3卵巢癌裸鼠体内的分布及显像

    目的 评价脂质体介导对99Tcm-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mRNA反义PNA体外靶细胞摄取、荷瘤裸鼠体内特异显像及生物学分布的影响.方法 利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带有短肽螯合功能的EGFRmRNA反义PNA与部分互补寡核苷酸杂交,再以配体交换法对反义探针进行99Tcm标记,然后以脂质体包裹反义探针,用HPLC法鉴定标记物的标记率.分析脂质体介导及非脂质体介导99Tcm-EGFR mRNA反义PNA在体外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中的摄取率及滞留率的差别,同时分析两者在荷SKOV3卵巢癌裸鼠模型体内生物学分布及显像情况的差异.数据分析采用两样本t检验(或t'检验)及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脂质体介导及非脂质体介导99Tcm-EGFR mRNA反义PNA6h内标记率均在95%以上.两者在注射后1、2、4、6、12及24 h后的细胞摄取率分别为(28.90±1.12)%、(32.76±1.20)%、(38.20±3.11)%、(41.23±1.60)%、(46.63±1.55)%和(46.78±2.14)%,(3.51±0.39)%、(3.90±0.40)%、(4.69±0.18)%、(5.91±0.26)%、(5.30±0.22)%和(5.39±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11~58.67,Z=2.80,均P<0.05),两者滞留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7.25~11.55,Z=2.80,均P<0.05).注射两探针后1h荷瘤裸鼠肿瘤部位均可显像,但脂质体介导使肿瘤显像更为清楚,肿瘤摄取高峰T/NT由3.95上升至5.02,并明显增加注药后各时间点T/NT(t=3.96,t'=12.65~ 14.69,Z=2.83~5.29,均P<0.05).分子探针主要分布在肿瘤、肾脏及肝脏组织中.肿瘤摄取量随时间逐渐增加,1h时非介导组为(1.49±0.09) %ID/g,介导后为(2.15±0.21) %ID/g;6 h时分别为(3.90±0.65) %ID/g和(5.00±0.10) %ID/g;脂质体介导后可增加注药后各个时间点的肿瘤/肌肉(t=11.24,t'=3.96~ 11.94,均P<0.05).结论 脂质体介导可以明显促进99Tcm-EGFR mRNA反义PNA进入细胞,并提高对EGFR高表达肿瘤的显像效果.

    作者:赵新明;韩静雅;贾立镯;王娜;张敬勉;王建方;张召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的宣教

    甲状腺恶性肿瘤多为DTC.具有中度或高度复发危险的DTC患者的治疗方案为甲状腺癌全切(近全切)术或淋巴结清扫术+131I治疗+TSH抑制治疗[1-2].131I治疗前后均有许多特殊的注意事项,而患者在首次131I治疗前对此多不够了解,可能存在恐惧和误解.因此,对患者进行合理、科学、专业的核医学宣教,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保证131I治疗顺利进行.现将本科室对接受131I治疗的患者的宣教内容报道如下.

    作者:黄方;汪君如;张玮;蒋婷;黄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18F-FDG PET/CT显像特点

    目的 探讨继发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sHLH)的18 F-FDG PET/CT显像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初诊的31例(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龄42岁)sHLH患者临床资料及18F-FDG PET/CT显像资料,根据病因将患者分为肿瘤相关HLH(MAHLH)组(13例)、感染相关HLH(IAHLH)组(13例)及风湿病相关HLH(RAHLH)组(5例),分别统计各组病灶FDG摄取情况和SUVmax.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样本£检验对各组SUV max进行比较.结果 23例患者脾肿大合并18F-FDG摄取增高,RAHLH组、IAHLH组及MAHLH组对应例数分别为4、9和10例,对应脾脏SUVmax分别为3.16±0.61、5.67±3.37和6.04±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51,P>0.05).15例淋巴结增大合并18F-FDG摄取增高:其中IAHLH组(8例)与MAHLH组(7例)肿大淋巴结SUVmax分别为5.35±1.69和10.14±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6,P<0.05).17例骨髓18F-FDG摄取增高:其中RAHLH组1例,SUVmax为4.6;IAHLH组(7例)与MAHLH组(9例)骨髓SUVmax分别为5.31±2.05和6.36±3.71(t =-0.670,P>0.05).10例肝脏体积增大的患者中,4例合并18F-FDG摄取增高,SUVmax为4.9~10.2.MAHLH组、IAHLH组及RAHLH组SUVmaw分别为8.15±4.38、5.62±2.45和3.02±1.31,MAHLH高(F=9.123,t=2.562、5.236、3.030,均P<0.05).结论 RAHLH多表现为脾脏肿大伴18F-FDG摄取轻度增高,IAHLH和MAHLH多表现为脾脏肿大,侵犯淋巴结及骨髓;且MAHLH FDG摄取高.上述18F-FDG PET/CT显像特点有助于对该病的准确诊断.

    作者:丁重阳;李天女;杨文平;孙晋;丁其勇;徐绪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的心肌灌注显像研究

    目的 分析孤立性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ILVNC)患者的心肌灌注受损情况,及其与心脏MRI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前瞻性入选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15 ~ 76岁)经心脏MRI确诊的ILVNC患者,同期行99Tcm-MIBI SPECT MPI.采用标准的17节段法分析MRI及SPECT图像.计算MRI所示各节段心肌非致密层(NC)与致密层(C)厚度比值(NC/C),NC/C>2.3者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计算并比较致密不全节段和致密化节段延迟强化(DE)出现率及心肌灌注异常的出现率.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lgLVEF(LVEF由MRI测定)和心肌灌注受损节段数、致密化不全节段数和DE节段数的关系采用Pearson或Spearman法分析.结果 19例患者中16例(84.2%) MPI出现灌注受损;MRI示19例共有致密化不全节段107个和致密化节段216个,灌注异常出现率分别为33.6%(36/107)和31.9%(69/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9,P>0.05).共31个节段出现DE,致密化不全节段和致密化节段DE出现率分别为5.6%(6/107)和11.6% (25/216),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x2=2.94,P>0.05).DE节段灌注异常出现率高于非DE节段[54.8%(17/31)与30.1%(88/292);x2=7.80,P<0.01].lgLVEF与致密化不全节段数、DE节段数、灌注受累节段数间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r=-0.35、0.15和-0.34,均P>0.05).结论 大部分ILVNC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血流灌注受损,MRI所示致密化不全和非致密化不全心肌均可出现;心肌灌注受损在该病的发生及进展中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燕;杨敏福;高晓津;赵世华;杨跃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成骨不全99Tcm-MDP骨显像一例

    患者女,44岁,因“右足疼痛9个月余,加重1个月余”入院.体格检查;患者身材矮小(137 cm),巩膜稍蓝,牙齿几乎全部脱落,胸廓及脊柱无畸形;听力检查示右耳轻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实验室检查:骨特异性ALP 47.32(正常参考范围11.4~24.6)μg/L;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0.907(正常参考范围0.300~0.584)ng/L;血磷值降低,2次测定值分别为0.68、0.79(正常参考范围0.97~ 1.61)mmol/L;血钙及PTH正常;尿糖(++++).定量CT检查示骨量减少,骨密度正常.X线检查示:全身骨质疏松;右足未见骨质破坏;双侧股骨向外侧成角,上段增粗,并向外侧凸(图1).MRI检查示:右足距骨、跟骨及第2楔状骨信号异常,周围软组织肿胀,踝关节、跟距关节少量积液(图2);右侧股骨下段及胫腓骨上端骨质信号异常,右侧股骨内侧髁骨皮质不连续(图3).

    作者:赵艳玲;欧晓红;文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8F-FDG PET/CT在POEMS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多发性周围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变、M蛋白和皮肤病变(POEMS)综合征的18F-FDG PET/CT表现,探讨18F-FDG PET/CT在该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经临床证实的11例POEMS综合征患者[男7例,女4例,年龄49~73(58.5±8.4)岁],确诊前均行18F-FDG PET/CT显像.总结病例的PET/CT图像特征,观察病灶18F-FDG摄取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存在多发硬化性骨病变(141个):顶骨5个,肩胛骨8个,锁骨4个,肋骨16个,椎体64个,髂骨29个,坐骨6个,耻骨8个,肱骨1个;其中58个PET显像阳性,SUVmax为4.3±1.6.肝脏肿大者1例,脾脏肿大者3例,同时存在肝、脾肿大者2例;其中有3例肿大脾脏FDG摄取增高,SUVmax为3.2~4.1.5例患者多发淋巴结肿大,均可见FDG摄取增高,SUVmax为2.6~4.9.胸腔积液者1例,腹腔积液者3例,盆腔积液者3例,三者并存2例,且这2例合并存在皮下水肿,均未见异常18F-FDG摄取.结论 18F-FDG PET/CT可以同时发现POEMS综合征的骨损害、脏器肿大以及血管外水容量过负荷等多系统病变,其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能为临床进一步诊治提供依据.

    作者:张冰;赵卫威;王晓燕;陈志丰;饶良俊;史新冲;易畅;张祥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18F-FDG PET/CT代谢参数评估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

    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后组织病理反应程度能预测患者远期生存,指导调整后续治疗方案[1].18F-FDG PET/CT能够通过代谢变化评估肿瘤组织病理反应,具体参数包括治疗后SUV、治疗前后SUV降低百分比(△SUV%),以及治疗前后肿瘤长度变化百分比(△L%)等[2-4].目前哪项参数在预测食管癌放化疗后组织病理反应中有效尚无定论.本研究通过观察各参数预测食管癌组织病理反应的精确性,以及代谢反应和组织病理学反应分层的生存率曲线差异情况,寻求佳预测参数.

    作者:臧茹琨;由栋;宋轶鹏;刘鹏;马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4年全国核医学现状普查简报

    经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决定,于2014年3至4月开展了全国核医学普查工作.这是继2012年后又一次全国核医学情况普查.通过普查以了解我国核医学近两年的发展状况,同时为制定核医学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计划和方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参考数据.一、普查的主要内容本次普查采用Excel表格的方式进行,PET(/CT)与回旋加速器配置与使用情况分6项46个子项,调查统计对象为2013年12月31日前已在临床安装并使用的PET(/CT)和医用回旋加速器.核医学普查分9个方面65个项目,包括医疗机构和科室的基本信息、隶属和设置、主要设备的安装和使用、核素治疗项目和数量、体外和功能检测、科室人员构成、教学、对学会工作的建议等信息.本次普查采用核医学官网(www.chinanm.org.cn)在线注册下载,线下填写普查表格,在线回传的方式,统计数据覆盖了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作者: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治疗用碘[131I]化钠胶囊在格雷夫斯病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疗效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目的 比较诊断期及治疗期碘[131I]化钠胶囊与口服液在格雷夫斯病(GD)患者体内的血液药代动力学及患者甲状腺摄碘率的差异,评价两者治疗G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开放、平行、随机、对照的前瞻性临床研究.纳入44例GD患者[男14例,女30例,年龄(33.84±4.96)岁].其中试验组(A组,22例)诊断期口服碘[131I]化钠口服液,治疗期口服碘[131I]化钠胶囊;对照组(B组,22例)反之.测定2组诊断期及治疗期服药后0、5、10、20、40和80 min血放射性计数,以及2、4、6和24 h甲状腺摄碘率,采用梯形法计算两者时间曲线的AUC、峰浓度(cmax)及达峰时间(tmax).观察3、6个月疗效及不良反应.采用SAS 9.3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及x2检验.结果 每组各有1例失访,有效病例每组各21例.诊断期A组血放射性计数占给药放射性计数百分比(OD%)的时间曲线AUC0→t[(450.70±258.00)%·min]小于B组[(684.45±237.00)%·min],cmax[(8.43±4.00)%]低于B组[(13.28±4.20)%],Z=2.640 7、t=3.923 0,均P<0.01;2组tmax分别为(37.27±23.10)和(34.55±21.30) min,Z=-0.335 9,P>0.05.治疗期A、B组tmax分别为(46.36±24.98)和(28.64±19.35) min,Z=-2.681 8,P<0.01;而2组AUC0→t和c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707 4、1.357 4,均P>0.05).诊断期及治疗期2组摄碘率AUC0→t、cmax及tmax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t=0.420 8、1.596 8、0.797 8、1.688 0,Z=0.556 4、-0.013 8,均P>0.05).治疗后3个月A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缓解者占66.7%(14/21),B组相应比例为61.9%(13/21),x2=0.104,P>0.05;2组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比例分别为23.8%(5/21)和28.6%(6/21),x2=0.123,P>0.05.治疗后6个月2组甲亢和甲减发生比例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x2=1.118、1.714,均P>0.05).无一例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诊断期和治疗期2种剂型碘[131I]化钠的血液药代动力学存在一些差异,但并不影响甲状腺24h摄碘率.两者治疗GD的疗效相同,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陈永辉;罗亚平;靳晓娜;马艳茹;王志强;郭宁;王俊清;李方;邱艳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MRI弥散加权成像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由自身免疫介导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1],临床少见,易误诊为胰腺癌而导致不必要的手术和放化疗[2].以往AIP的影像学研究多集中在形态学上[3-4],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研究AIP的报道较少[5].本研究旨在探讨DWI在AIP与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以期提高术前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汪建华;马小龙;涂灿;王玉涛;张建;孙高峰;左长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新型心肌灌注显像剂99Tcm-N-DBODC5诊断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二(二甲氧丙基膦基乙基)-乙氧乙胺]-[二(氧-乙氧乙基)二硫代氨基]锝氮配合物(99Tcm-N-DBODC5)对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间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男31例,女15例,平均年龄60岁]按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同一患者随机分配进行99Tcm-N-DBODC5和99Tcm-MIBI运动-静息MPI检测冠心病及病变血管,2种显像剂的MPI在1周内完成,并在4周内行CAG.以CAG结果为“金标准”,99Tcm-N-DBODC5和99Tcm-MIBIMPI结果分别与其进行一致性检验,不同显像剂诊断效能的比较行x2检验.结果 4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中,CAG阳性29例,阴性17例.99Tcm-N-DBODC5和99Tcm-MIBI MPI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均为86% (25/29),特异性分别为88%(15/17)和65%(11/17),两者诊断冠心病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2,P>0.05);138支冠状动脉血管中,CAG阳性48支,阴性90支.99Tcm-N-NDBODC5与99Tcm-MIBI MPI诊断病变血管效能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x2=3.79,P>0.05).诊断冠心病方面,99Tcm-N-DBODC5 MPI与CAG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3),99Tcm-MIBI MPI与CAG结果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2).结论 99Tcm-N-DBODC5对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可作为心肌灌注显像剂应用于临床.

    作者:马海彦;李思进;刘建中;武志芳;刘海燕;郭小闪;卫华;胡光;王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发肌肉结核18F-FDG PET/CT显像二例

    例1 患者男,33岁,肢体肌肉疼痛伴肌无力1年,加重2个月.患者入院前1年无明显诱因出现右大腿后外侧肌肉疼痛,伴肌肉肿胀、局部皮温升高;入院前8个月自觉右大腿外侧局部肿块,触之疼痛.外院查MRI示:双侧骨盆及大腿肌肉弥漫性病变,考虑肌炎可能.入院前2个月无诱因出现左大腿、双上臂肌肉疼痛,伴四肢近端无力,呈进行性加重.体格检查:四肢肌肉明显萎缩,双上肢近端肌肉挤压痛.四肢近端肌力Ⅳ级.住院期间体温反复升高,多于中午出现,高达39℃,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患者自发病来体质量减轻约9 kg.实验室检查:WBC 9.0(正常参考值4.0~ 10.0)×109/L,中性粒细胞占78.4(正常参考值50.0~ 70.0)%,血红细胞沉降率106(正常参考值0~15)mm/1 h,CK及CK同工酶(CKMB)正常.四肢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自身免疫抗体全套中只有抗核抗体不正常,滴度为1∶320(正常参考值为1:100),余均正常.18F-FDG PET/CT(美国GE Discovery LS16型)显像示:枕部、双上肢内侧肌群、左侧冈下肌、右侧竖脊肌、双侧臀肌、右侧髂内肌、双侧大腿后部肌群、右侧小腿外侧肌群多发结节状、片状不均匀放射性异常浓聚灶,SUVmax为2.6~8.4(图1a~1c);诊断为多发性肌炎.左大腿活组织检查:左大腿切开后流出多量脓性分泌物,涂片检查示抗酸杆菌(++++);病理示:各肌束结构欠清,可见轻~重度圆形或长条形萎缩肌纤维,较多肌纤维溶解坏死,见再生肌纤维,内核纤维增多,间质纤维结缔组织水肿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1d);抗酸染色强阳性(图1e).终诊断为多发肌肉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症状好转.

    作者:陈彩龙;陈文新;林美福;王恩成;周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癌中CD133表达的研究进展

    CD133作为一种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已被证实在多种肿瘤中表达.甲状腺癌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还未明确.研究报道已经发现在未分化型甲状腺癌细胞中有CD133表达,且这类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点,能够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有发展成癌的潜力,也具有抵抗放化疗的作用.笔者针对CD133在甲状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冯健伟;高沁怡;李亚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因子-κB通路在甲状腺癌发生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31I治疗DTC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甲状腺癌的核素治疗失效也并不罕见.核因子-κB(NF-κB)在甲状腺癌细胞中的高表达与甲状腺癌的发生、进展、拮抗凋亡和产生耐药等均密切相关.NF-κB抑制剂对于甲状腺癌有明确的治疗效果,131I联合NF-κB抑制剂治疗可以增加对甲状腺癌的疗效.

    作者:孟召伟;贾强;谭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