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省;梁新生;严志刚
我科自1999年8月~2001年8月采用超声波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的失语收到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院于1999年10月收治1例子宫平滑肌瘤伴巨大囊性变,误诊一年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晓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气管切开术可解除呼吸困难,但切开后并非万事大吉,仍然可以再发生呼吸困难,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遇24例,由于文献上此种资料少见,现将其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蔡祝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晚期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的比率高达20~70%,并表现剧烈的疼痛及功能障碍,我院自1998年6月至2001年6月,应用帕米膦酸二钠(博宁)配合化疗,治疗转移性骨肿瘤患者31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彩娟;林桂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前由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或无效,氨基甙类、喹诺酮类在儿科禁用或慎用,改用红霉素而取得满意疗效,但由于其消化道副作用(GISE)而不能为患儿家长所接受.我科应用西咪替丁干预红霉素静滴时的GISE,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纪燕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导尿术是临床常见的操作方法之一.常规导尿方法对一些因前列腺增生症等因素引起的急慢性尿潴留患者,其普通导尿管往往不能顺利插入,引起导尿失败.自1992~2002年3月我们分析了常规导尿术失败的原因,应用输尿管导管作尿管支架,对导尿方法作了改进,导尿258例,成功率98.8%,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明奇;孙秋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磷霉素钠为广谱抗生素,因其安全性大,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感染症,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在正常用药剂量下,伴随其治疗作用,个别病人出现严重过敏反应,给病人带来痛苦.笔者在临床用药过程中,遇到4例因静滴磷霉素钠致严重过敏反应,报道如下.
作者:周平;胥新美;怀玉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会阴侧切术是产科常有的手术之一.由于解剖及生理学关系,会阴伤口感染率占产后感染的首位.有关文献报道达10%术后并发血肿、伤口裂开、吸收线反应、感染.
作者:韩艳红;温妙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我院自1999年8月至2001年8月共收治(AOPP)致呼吸衰竭者38例,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朱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近年来,胸部外伤在基层医院较为常见,病情亦较复杂,特别是交通伤所致的有明显增加趋势.我院1998年7月~2002年5月共收治复杂胸部创伤3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陶文生;陈二民;魏庭举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术后呕吐是麻醉恢复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呕吐常伴有恶心、反复的吞咽动作及痉挛性呼吸、心动过速、低血压、面色苍白、瞳孔扩大等症状.合理的预防和及时有效的护理是防止术后呕吐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旭光;胡丽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腹部卒中(abdominal apoplexy)是指腹腔内血管自发性破裂出血.因为出血部位多发生在血管分支处与脑卒中的机理有相似之处而得名.它不包括异位妊娠、自发性肝脾肾破裂以及腹主动脉瘤破裂出血.
作者:刘全新;姜国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抗生素的发展给人类健康带来福音,但随着科技的进步,抗生素的更新换代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其缺陷也暴露出来,特别是耳毒性抗生素对人类的危害已引起专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作者:李子洪;彭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速效杀菌剂与速效抑菌剂联用如阿莫西林+利君沙,氨苄青霉素+罗红霉素因为速效抑菌剂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细胞质体积不增大也不发生细胞壁合成和自溶现象,使杀菌剂破坏细胞壁的完整性作用不能发挥而降低了抗菌作用,因此,上述配伍极不合理.
作者:刘新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氧氟沙星属第三代喹诺喹诺酮类抗菌药,它具有良好的药物动力学特点,口服给药生物利用度达95~100%,血药峰浓度于1小时左右到达.食物对本品的吸收影响很小,蛋白结合率为20~25%,清除半衰期达4.7~7小时[1].
作者:郝国洲;程敏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妇科白带病、阴道炎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直接危害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对炎症的病因过去多重视需氧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滴虫、真菌、淋菌等,而现代阴道分泌物中除止述细菌外,又常出现脆弱类杆菌加特纳球杆菌、梭形杆菌等厌氧菌[1],常因白带不典型、病程顽固、复发率高,给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我院经妇科白带涂片多项检查快速染色法镜检查出类杆菌,经替硝唑治疗,使患者及时康复,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云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我院共收治氟乙酰胺中毒24例,治愈23例,死亡1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朱晓省;梁新生;严志刚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贲门癌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4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贲门癌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X线和胃镜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贲门癌在超声图像上均表现为肿块样增大变形,诊断率高并能探查周围组织器官的转移情况,能克服X线及胃镜检查的局限性.结论:超声在贲门癌病变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能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王卫民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技术已广泛用于手术中、静脉高营养、化疗及急救等病人,但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同可能发生较多并发症,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
作者:王继红;马春曦;吴淑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塞之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血栓形成的一个过程,病情较重,预后较差,易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猝死,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我院自1995年2月~2000年2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斯匹林口服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琦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