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氯胺酮静脉点滴麻醉235例体会

申先涛

关键词:氯胺酮, 静脉点滴, 小儿麻醉, 敏感性差异, 注射给药, 镇痛效果, 维持麻醉, 手术时间, 麻醉深度, 临床, 用药量, 应用, 肌肉, 地位, 报告
摘要:氯胺酮具有镇痛效果好、诱导迅速、使用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小儿麻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一般是采用分次肌肉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麻醉的维持,由于小儿对氯胺酮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用药量及麻醉深度方面掌握比较困难,尤其是手术时间较长者更难把握.我们从1999年5月~2001年9月采用静脉点滴氯胺酮来维持麻醉235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黄芪、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衰64例

    近年来,我院试用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心衰,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张书清;卢淑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阿魏酸钠治疗0级糖尿病足临床观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是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感染及烫、冻、烧、挤压因素致皮肤、血管、神经肌肉、肌腱、骨骼损伤乃至坏死的慢性进行性病变,临床约96%发生在四肢末端,尤其以足为主,主要表现为疼痛、麻木及感觉减退,治疗上方法很多,但效果欠佳,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及生活的不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近两年来,我们观察了应用阿魏酸钠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梦杨;贺蕾;郭金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非普拉宗、阿普唑仑联合应用防治手术后疼痛

    1 临床资料本组共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16~81岁.其中腹股沟疝高位结扎加修补术后20例,局麻下阑尾切除术后12例,大隐静剥脱术后8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7例,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术后9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4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4例.

    作者:于全华;刘英;于全荣;于全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疗效观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RP)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危重综合征[1].临床上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消耗性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称为三联征,大多数患者还有肾脏损害及发热称为五联征.本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极高.血浆置换是治疗此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血浆置换共收治7例TIP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丽;孙先玲;孙春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产妇的家庭健康指导

    现代医学内涵的延伸使护理工作的领域逐渐扩大,并在卫生保健服务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我科护理人员从2002年元月~2002年6月对住我院的300例产妇出院后进行调查和家庭健康指导.

    作者:张娉婷;王淑亚;王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胎盘肿瘤1例

    患者女性,24岁,已婚,因停经4月余来本院就诊.妇科检查:腹部无压痛及反跳痛,子宫增大至脐耻之间,胎心正常.又行B超检查,使用SHIMASONIC SDL-32型线阵电子扫描仪,频率3.5MHz,常规行腹部超声检查,B超所见:胎儿双顶径约4.3cm,股骨长径约2.6cm,脊柱排列正常,胎心搏动规律,心率161次/分,羊水大暗区3.7cm,胎盘位于前壁,胎盘组织厚3.1cm,在其中部探及一2×1.6cm实性低回声区,边界清楚.

    作者:鲁凤美;黄坤侠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61例临床分析

    毒鼠强为国家禁止生产、销售及使用的剧毒杀鼠剂,但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我院于1996年1月~2002年4月基救治急性毒鼠强中毒61例,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亢凤兵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MR扩散成像与超急性期脑梗塞

    自1986年Libenhan[1]将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应用于临床后,经过10余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随着MR硬、软件的技术进步,尤其是超快速MR成像技术如平面回波技术(EPI)的开展,DWI的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普及,特别是对脑缺血的研究为广泛与深入[2].这除了因为脑缺血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外,还与脑组织的生物特性有关,其所具有的长T2特性是对组织施加较大扩散敏感梯度成像以及应用EPI技术的前提.

    作者:赵天平;杜红;张伟;杨雷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麦味地黄丸、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哮喘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小剂量氨茶碱、麦味地黄丸口服治疗小儿哮喘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燕玲;张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上腹胀痛不适、早饱、反酸、恶心、呕吐、纳差等消化不良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回顾分析自2000年来收治的11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西沙比利、谷维素和胃速颗粒联合用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汇报于下:

    作者:李新练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剖宫产手术要点的探讨

    子宫下段剖宫产是妇产科常见的手术.自1999年元月至2001年12月我科进行剖宫产手术909台,占全科手术总数的68%,居首位.它是妇产科医生处理难产,及时终止病理妊娠的有效措施.剖宫产手术虽不复杂但要切实掌握,运用自如,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除需一定量的临床实践外,对其手术要点的研讨也至关重要.

    作者:宋海琴;郑本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是病人住院过程中所获得的(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或潜伏的)肺部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率高,为了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本文对我院1997~1999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巧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体会

    绝经后妇女由于宫颈弹性降低,子宫萎缩,造成取器困难.我院对绝经后取器患者术前1周服尼尔雌醇以软化宫颈,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艳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间断胸穿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时机选择附55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的内科治疗除了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及卧床休息外,对肺组织压缩30%以上的患者应进行胸腔排气治疗,间断胸穿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均能有效排除胸腔气体,一般情况下,先进行间断腔穿抽气.若病情不能好转,再行胸腔闭式引流,但临床上究竟何时选择胸腔闭式引流一直是一个难点,我院呼吸科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收治自发性气胸(肺组织压缩大于30%)55例,现分析总结如下,并对间断胸穿与胸腔闭式引流两种方法的时机选择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世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创伤骨折门诊急救与护理

    多发性骨折是门诊外科急救室较常见的复合性创伤,严重者容易合并急性创伤性失血而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休克,因而及时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刘郭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醛氢叶酸联合氟尿嘧啶、顺铂区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和复发癌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醛氢叶酸(CF)联合氟尿嘧啶(5-FU)和顺铂(PDD)区域化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和复发癌症提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失去手术而行放、化疗的中、晚期和复发癌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单用FD方案区域化疗后再行放疗,B组为CF联合DF方案区域化疗后再行放疗.结果:放疗结束后A、B两组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症状缓解率均达100%,但缓解的程度A组低于B组,A、B两组近期疗效分别为80%、93.3%,但B组的毒性反应明显高于A组.结论:在DF方案区域化疗中,联合CF化疗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和复发癌症可有效地控制局部肿瘤,提高近期疗效;但也增加消化道粘膜的毒性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引起注意.

    作者:柏玉举;周航;汤明;张逸群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抢救车备用药品的改进

    临床上各科都备有抢救车和抢救药品,以备抢救病人时急用.就我院来看,各科备用的各种针剂抢救药品基数均为10支,而有的科室因其专科特点,抢救病人的机会很少,抢救药品只是按规定和要求去准备,虽然也有专人负责管理抢救药品,但因使用频率低,也就忽视了抢救药品的检查工作,直到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时才认真检查,因而经常出现抢救药品过期现象.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中药灌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0例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0年10月至2002年10月用中药灌肠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滕希群;吕美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自1999年10月~2002年1月,共收治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20例,其中死亡14例,为分析其死亡的相关因素,现将有关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雷灵芝;刘相英;徐红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肾衰宁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的疗效观察

    慢性肾衰是各种慢性肾脏病发展至终末期引起的临床综合症.预后较差,可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近年来,随着透析、肾移植的发展,慢性肾衰的治疗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透析、肾移植费用昂贵,许多患者及家庭难以承受,不能普及,也不宜用来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因此积极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来延缓慢性肾衰的病情进展,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应用由云南理想药业有限公司、昆明肾脏病研究所研制开发的纯中药制剂-肾衰宁胶囊,治疗慢性肾衰3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孙艳梅;田中兴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