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孟巧珍

关键词:下呼吸道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因素, 现报告如下, 感染病例, 肺部感染, 调查分析, 感染率, 住院, 防护, 病人
摘要: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是病人住院过程中所获得的(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或潜伏的)肺部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率高,为了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本文对我院1997~1999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抢救车备用药品的改进

    临床上各科都备有抢救车和抢救药品,以备抢救病人时急用.就我院来看,各科备用的各种针剂抢救药品基数均为10支,而有的科室因其专科特点,抢救病人的机会很少,抢救药品只是按规定和要求去准备,虽然也有专人负责管理抢救药品,但因使用频率低,也就忽视了抢救药品的检查工作,直到全院护理质量检查时才认真检查,因而经常出现抢救药品过期现象.

    作者:张艳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间断胸穿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时机选择附55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气胸的内科治疗除了预防性应用抗菌素及卧床休息外,对肺组织压缩30%以上的患者应进行胸腔排气治疗,间断胸穿抽气与胸腔闭式引流均能有效排除胸腔气体,一般情况下,先进行间断腔穿抽气.若病情不能好转,再行胸腔闭式引流,但临床上究竟何时选择胸腔闭式引流一直是一个难点,我院呼吸科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收治自发性气胸(肺组织压缩大于30%)55例,现分析总结如下,并对间断胸穿与胸腔闭式引流两种方法的时机选择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世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多发性创伤骨折门诊急救与护理

    多发性骨折是门诊外科急救室较常见的复合性创伤,严重者容易合并急性创伤性失血而引起危及病人生命的休克,因而及时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刘郭平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浅谈基层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体护理的质量.我院为一所县级综合医院,于1997年7月开展整体护理工作,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目前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方法,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和生存质量.

    作者:崔爱琴;王兰芝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体会

    绝经后妇女由于宫颈弹性降低,子宫萎缩,造成取器困难.我院对绝经后取器患者术前1周服尼尔雌醇以软化宫颈,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艳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B超引导下后穹窿穿刺注药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64例报道

    正常妊娠时,孕卵着床于子宫内膜.当孕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腹腔妊娠、卵巢妊娠、宫颈妊娠及残角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约占95~98%.输卵管妊娠的发病部位以壶腹部多,约占55~60%,其次为峡部,约占20~25%,再为伞端,占17%,间质部少,仅占2~4%.本文所收64例均为壶腹部与峡部妊娠.

    作者:李先锋;刘静;玄宁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非普拉宗、阿普唑仑联合应用防治手术后疼痛

    1 临床资料本组共64例,男39例,女25例,年龄16~81岁.其中腹股沟疝高位结扎加修补术后20例,局麻下阑尾切除术后12例,大隐静剥脱术后8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7例,尺桡骨双骨折内固定术后9例,肱骨髁上骨折内固定术后4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4例.

    作者:于全华;刘英;于全荣;于全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维生素K1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喘息性支气管炎是儿科的常见病,我科自1998年10月至2001年10月,静脉应用维生素K1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作者:黄庆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34例次急性脑出血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急性心力衰竭是急性脑出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抢救,常可危及患者生命.本组资料通过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心衰34例次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赵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麦味地黄丸、小剂量氨茶碱治疗小儿哮喘

    我科自1997年开始应用小剂量氨茶碱、麦味地黄丸口服治疗小儿哮喘4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纪燕玲;张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8例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误诊原因分析

    本文报告8例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特殊表现.着重指出了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原因.胃镜检查可见胃窦粘膜充血水肿,粘膜皱壁肥厚粗大,为胃粘膜下小淋巴结增殖所致.组织学提示以急性炎症反应为主,8例均以活检标本尿素酶试验阳性确诊,提出了小儿时期HP感染并非少见,对可疑病例,应尽早作胃镜检查并活检作尿素酶试验确诊,以避免误诊.

    作者:杨永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克罗米酚和HMG促排卵治疗多囊卵巢性不孕的体会附40例分析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0S)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不排卵性不孕的常见原因.近年应用药物促排卵或药物促排卵联合宫腔内人工授精(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IUI)[1~3]]治疗不孕症提高了临床妊娠率(clinial pregnancy,CPR).我们用克罗米酚(clomiphene citrate,CC)和HMG促排卵并配合宫腔内人工授精,即CC/HMG/IUI方案治疗PC0S不孕病人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潇华;吴梅花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盐酸肾上腺素在过敏性休克抢救中的应用体会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急危病症,可由药物、异种蛋白等引起[1].一旦发生,必须及时抢救.盐酸肾上腺素(以下简称肾上腺素,Ad)是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1,2,3].如果Ad的用量偏大或用法不足,会造成血压骤升,头痛,甚至脑出血,心律失常等副作用.现总结7例过敏性休克中Ad的应用,以探讨其正规的用法.

    作者:韩书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重型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

    我院近2年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86例,其中发生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IMS)15例、出现呼吸肌麻痹重型IMS表现者10例,占病人总数的11.6%,除1例死于并发症外,其余经抢救后全部痊愈出院,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葛广亚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血浆置换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7例疗效观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RP)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危重综合征[1].临床上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消耗性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称为三联征,大多数患者还有肾脏损害及发热称为五联征.本病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病死率极高.血浆置换是治疗此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血浆置换共收治7例TIP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红丽;孙先玲;孙春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产妇的家庭健康指导

    现代医学内涵的延伸使护理工作的领域逐渐扩大,并在卫生保健服务中担当了重要角色.我科护理人员从2002年元月~2002年6月对住我院的300例产妇出院后进行调查和家庭健康指导.

    作者:张娉婷;王淑亚;王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维生素E加丹参注射液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与水肿,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原因多由于寒冷、早产、低体重、窒息、重症感染或缺氧引起.我院儿科自2001年1月至2002年4月共收治60例患儿,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外,用维生素E加丹参注射液配合按摩,疗效显著,现将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郭金英;左玉芬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小儿氯胺酮静脉点滴麻醉235例体会

    氯胺酮具有镇痛效果好、诱导迅速、使用简便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特别在小儿麻醉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临床上一般是采用分次肌肉注射给药的方式进行麻醉的维持,由于小儿对氯胺酮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用药量及麻醉深度方面掌握比较困难,尤其是手术时间较长者更难把握.我们从1999年5月~2001年9月采用静脉点滴氯胺酮来维持麻醉235例,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申先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是病人住院过程中所获得的(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或潜伏的)肺部感染.在所有医院感染中,下呼吸道感染率高,为了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护,本文对我院1997~1999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巧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 胸部穿透伤132例诊治体会

    胸部穿透伤是由于利器的刺伤,子弹或弹片的投射引起.前者多见于平时,后者战时较多见.近年来胸部穿透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院自1992年1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胸部穿透伤132例,对其诊断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杰;聂国永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