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2例误诊分析

黄芳;张赣赣;常瑶

关键词:心肌梗死, 误诊分析
摘要: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要求尽快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老年AMI 62例误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62例中,无胸痛性AMI 52例,占83.9%,而有较多的其它临床症状.10例以心绞痛为表现而误诊的患者,6例是非Q波AMI,占60%.62例中,治愈率为79%,死亡率为21%.结论:老年AMI临床症状不典型,非Q波AMI常见,误诊较高,而老年AMI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在诊断以鉴别诊断上尤其重要.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静脉输液病人的心理状态调查及护理

    目的:了解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对个体作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法:随机抽取将在门诊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论:通过治疗前心理状态的了解,在整个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针对性地进行了心理护理,使病人及家属对整个输液过程满意率达99%,消除了病人紧张、焦虑及恐惧心理,能主动配合输液治疗,输液顺利,无一例出现意外及并发症.

    作者:宋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更年期妇女的辩证施护

    更年期为妇女从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祖国医学认为此阶段女性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匮竭,阴阳失去平衡,气血不协调,其中大多数妇女的不适症状较轻,持续时间也较短,约有10~30%的人则症状较明显[1],严重者,甚至影响了工作与生活.临床上常常针对病情及不适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但是,如何做好更年期的宣教、指导与辩证施护则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夏爱琴;沈桂欣;吕桂萍;陈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病人的护理体会

    在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对不同老年病人的护理和观察,认为加强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及时调整老年病人的心理情绪解除心理负担,使病人有一个好的心态环境,犹如对症下药一样重要.

    作者:车英慧;苗芙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孕期用药对母婴的影响

    孕期用药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均可产生影响.妊娠和分娩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对母体是很大的负担.妊娠对母体所有代谢功能均亢进,并加重肝、肾负担,特别是药物易在人体内储留,副作用发生率增高,而且某些药物可产生一定的毒性.

    作者:王万寿;袁祖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吸烟提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率缓解症状1例

    1病史摘要患者,刘某,女,52岁.多年来经常感到头疼,头晕、胸闷、憋气,并伴有频发心绞痛,心率持续在30~40次/分之间,入院时诊断为Ⅱ高血压,劳累性心绞痛,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病人拒绝安装心脏起搏器.

    作者:李炳芳;王敬泽;李广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腹部大手术后自控镇痛的观察与护理

    腹部外科病人术后疼痛是常见症状之一,持续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导致机体各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限制病人的正常呼吸及有效排痰.近年来,国内外控制疼痛的方法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护理人员以疼痛的正确判断和了解也将不断提高.现将使用自控镇痛用于腹部大手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并与同期采用间断肌肉注射杜冷丁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月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8例硝基苯乙醚烧伤合并急性中毒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大52岁,小18岁;烧伤面积大56%,小13%;烧伤部位:以躯干四肢为主占63%,头面部占37%.6例于伤后4h内入院.1例伤后6h人院,1例入院时已伤后4天.有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作者:程金江;张彬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62例误诊分析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要求尽快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减少误诊.方法:对老年AMI 62例误诊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62例中,无胸痛性AMI 52例,占83.9%,而有较多的其它临床症状.10例以心绞痛为表现而误诊的患者,6例是非Q波AMI,占60%.62例中,治愈率为79%,死亡率为21%.结论:老年AMI临床症状不典型,非Q波AMI常见,误诊较高,而老年AMI死亡率高,预后差,因此在诊断以鉴别诊断上尤其重要.

    作者:黄芳;张赣赣;常瑶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输液发热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部分流行病学特征--附122例分析

    发热反应作为输液的并发症在儿科临床常有发生.现将我院儿科自1993年1月~2000年12月间输液发热反应122例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报道.

    作者:张庆民;王道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青光眼联合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护理

    随着现代显微手术的发展,手术切口的改进及护理工作的提高,使青光眼白内障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并发症大大减少,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66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实施了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抗青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此谈谈我们的护理体会:

    作者:信鸽;田超;王青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5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困难处理分析

    肥胖和老年病人因其解剖因素,利用常规锁骨下进针法[1]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即使静脉穿刺成功,但置管困难时有发生.作者平移穿刺点和改变穿刺方向置管50例.初步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赵雅丽;张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传染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院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原有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代替.

    作者:曹爱云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2例宫颈妊娠治疗的临床体会

    宫颈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少见且危重的类型,处理较困难.自1983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院共收治宫颈妊娠1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青霉素在传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青霉素(Peniclln)自从1929年由Fleming发现,1940年由Floreg与Chain提取成功,于1941年作为全身化疗剂,用于临床.其特点抗菌作用强,疗效高和毒性低,且物美价廉,抗菌谱广,应用广泛,深受广大医务人员的欢迎.

    作者:万宝美;李和楼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1995年以来住院的65例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因素的系统调查.结果:34%的患者鼻出血的诱发与其精神状态有关,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越易受影响;配合心理治疗可获得一定的疗效.结论: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社会、心理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心理治疗.

    作者:王晓辉;樊文霞;黄维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1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分析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缺氧后的严重并发症,是新生儿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预防和减少病残儿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对我院118例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明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心力衰竭189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1年收治189例老年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并发证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94例(49.2%)、高血压心脏病47例(24.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病(10.6%)、风湿性心脏病15例(8%)、扩张性心肌病13例(6.35%),老年人心力衰竭发作的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90例(47.7%)、快速房颤60例(32%)、血压升高76例(40.5%)、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67例(35.55%).常年坚持转换酶抑制剂126例(66.6%),常年坚持β-受体阻滞剂92例(48.67%).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多,合并症多且复杂,常以慢性心力衰竭为主.心衰主要病因是冠心病或高血压,诱因呼吸道感染多见,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积极控制好血压,改善心肌血、缺氧,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是基础治疗,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宜从小剂量开始,老年人心衰预后差,病死率高,各种栓塞等并发症多.

    作者:刘旗升;董荣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茎突综合征30例诊治体会

    茎突综合征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因其症状不典型,而常常被误诊为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及三叉神经痛等而作一般治疗,未能及时解决病人的痛苦.我科自1996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30例,现将诊治茎突综合征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俊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中间综合征4例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除引起急性胆碱能危象和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外,还可引起一组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综合征,这就是临床所称的中间综合征.在有机磷中毒救治过程中,中间综合征已成为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故充分认识中间综合征对提高救治水平有重要意义.

    作者:史卫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腹女性绝育手术的体会

    经腹女性绝育手术是妇科常见且规模较小手术,能够做到受术者基本无痛苦,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实属不易.

    作者:曹启忠;周杰;张长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