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茎突综合征30例诊治体会

任俊岭

关键词:茎突, 慢性扁桃体炎, 症状不典型, 三叉神经痛, 手术治疗, 咽异感症, 慢性咽炎, 诊治, 误诊, 临床, 病人
摘要:茎突综合征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因其症状不典型,而常常被误诊为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及三叉神经痛等而作一般治疗,未能及时解决病人的痛苦.我科自1996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30例,现将诊治茎突综合征的体会介绍如下.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前因素对检验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实验前各种因素对检验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对常见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常见的影响因素为人员因素、标本的采集因素、标本的及时送检因素;结论:应加强检验科与临床各科的联系以及加强业务学习.

    作者:李慧平;张亚仙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更年期妇女的辩证施护

    更年期为妇女从性成熟期进入老年期的一个过渡阶段,祖国医学认为此阶段女性肾气渐衰,冲任二脉虚衰,天匮竭,阴阳失去平衡,气血不协调,其中大多数妇女的不适症状较轻,持续时间也较短,约有10~30%的人则症状较明显[1],严重者,甚至影响了工作与生活.临床上常常针对病情及不适症状给予相应的治疗,但是,如何做好更年期的宣教、指导与辩证施护则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夏爱琴;沈桂欣;吕桂萍;陈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儿童输液发热反应的临床特点及部分流行病学特征--附122例分析

    发热反应作为输液的并发症在儿科临床常有发生.现将我院儿科自1993年1月~2000年12月间输液发热反应122例的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报道.

    作者:张庆民;王道斌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附392例分析)

    慢性胃炎是-种多发病、常见病,其致病原因甚多.通过对患者的胃镜、病理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比较分析,发现胃黏膜糜烂的病例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居中,其他较低.本文收集病例392例,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也表明其感染程度与慢性胃炎的病理损害程度密切相关,报道于下:

    作者:李新练;李德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心力衰竭189例临床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2001年收治189例老年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并发证及治疗情况.结果:老年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是冠心病94例(49.2%)、高血压心脏病47例(24.8%)、慢性肺源性心脏病20病(10.6%)、风湿性心脏病15例(8%)、扩张性心肌病13例(6.35%),老年人心力衰竭发作的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90例(47.7%)、快速房颤60例(32%)、血压升高76例(40.5%)、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67例(35.55%).常年坚持转换酶抑制剂126例(66.6%),常年坚持β-受体阻滞剂92例(48.67%).结论: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多,合并症多且复杂,常以慢性心力衰竭为主.心衰主要病因是冠心病或高血压,诱因呼吸道感染多见,临床表现常不典型,积极控制好血压,改善心肌血、缺氧,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是基础治疗,洋地黄、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宜从小剂量开始,老年人心衰预后差,病死率高,各种栓塞等并发症多.

    作者:刘旗升;董荣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提高法律意识 防范护理纠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病人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利的意识也随着增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病人一进医院大门就想到要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护理人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病人的不满和投诉,造成护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曹国秀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50例锁骨下静脉置管困难处理分析

    肥胖和老年病人因其解剖因素,利用常规锁骨下进针法[1]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即使静脉穿刺成功,但置管困难时有发生.作者平移穿刺点和改变穿刺方向置管50例.初步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赵雅丽;张卫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的营养支持及护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不仅是胰腺的局部炎症,也是涉及多个脏器的全身性疾病.常引起机体代谢改变.影响病人营养状况.营养状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抗病能力,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以及术后的康复速度.因此,合理的营养支持及细致的护理措施,已成为综合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特就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选择途径,全营养混合液的配制及护理的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宋冬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孕期用药对母婴的影响

    孕期用药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均可产生影响.妊娠和分娩虽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对母体是很大的负担.妊娠对母体所有代谢功能均亢进,并加重肝、肾负担,特别是药物易在人体内储留,副作用发生率增高,而且某些药物可产生一定的毒性.

    作者:王万寿;袁祖立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颅内肿瘤病人围手术期的心理状况与护理

    围手术期是指确定手术治疗起至术后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的一段时间.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可以引起各种心理变化,心理护理是护理学中极重要的部分,特别是现代医学模式将人的健康,疾病现象视为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而使人们对心理因素对疾病的作用,影响提高到了一个新的认识高度.

    作者:曹春凤;姜玲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茎突综合征30例诊治体会

    茎突综合征临床上并非少见,但因其症状不典型,而常常被误诊为咽异感症、慢性咽炎、慢性扁桃体炎及三叉神经痛等而作一般治疗,未能及时解决病人的痛苦.我科自1996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茎突综合征30例,现将诊治茎突综合征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俊岭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的心理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在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对1995年以来住院的65例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进行社会、心理因素的系统调查.结果:34%的患者鼻出血的诱发与其精神状态有关,年龄越高文化程度越低越易受影响;配合心理治疗可获得一定的疗效.结论:老年严重鼻出血患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社会、心理因素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配合心理治疗.

    作者:王晓辉;樊文霞;黄维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上消化道出血并发脑梗塞17例临床分析

    自1990年7月~2002年5月诊治上消化道出血154例,其中17例并发脑梗塞,现报告如下.

    作者:翟丰羽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腹部大手术后自控镇痛的观察与护理

    腹部外科病人术后疼痛是常见症状之一,持续疼痛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导致机体各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限制病人的正常呼吸及有效排痰.近年来,国内外控制疼痛的方法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而护理人员以疼痛的正确判断和了解也将不断提高.现将使用自控镇痛用于腹部大手术后镇痛的观察及护理,并与同期采用间断肌肉注射杜冷丁方法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月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拉米夫啶联合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近期疗效

    研究拉米夫啶联合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选择1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拉米夫啶(100mg/d)和甘草甜素(其注射液为强力宁),选择15例患者单独服用拉米夫啶(100mg/d)作对照,共治疗12周.疗效评估包括肝功能和HBV复制指标.治疗12周结束时,即HBVDNA转阴率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100%对80.8%,P>0.05),观察组HBeAg阴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7.5%对26.7%,P<0.01),HBeAg血清转换率在两组差异显著性(78.5%对25.0%,P<0.05),观察组ALT的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对66.7%,P<0.05),未发生不良反应.拉米夫啶联合甘草甜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近期疗效肯定、经济,安全性好.

    作者:张瑞林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经腹女性绝育手术的体会

    经腹女性绝育手术是妇科常见且规模较小手术,能够做到受术者基本无痛苦,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无并发症、实属不易.

    作者:曹启忠;周杰;张长淮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陈旧性褥疮的换药体会

    褥疮一般是发生在截瘫、重型颅脑创伤及其他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的患者,多数患者为坏死组织侵入肌肉层,创面感染严重,分泌物多,根据换药室几年的观察治疗浅谈一下陈旧性褥疮的换药体会.

    作者:刁秀菊;朱桂芹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8例硝基苯乙醚烧伤合并急性中毒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7例,女1例,年龄大52岁,小18岁;烧伤面积大56%,小13%;烧伤部位:以躯干四肢为主占63%,头面部占37%.6例于伤后4h内入院.1例伤后6h人院,1例入院时已伤后4天.有4例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

    作者:程金江;张彬宇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预防和减少高血压性脑出血并肺部感染,降低病死率.方法:根据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采取了以下护理措施.加强监护,确保呼吸道通畅;早期防治呼吸道及肺部感染;早期给予合理营养支持;心理支持.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高压性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作者:陈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心肌缺血的疗效观察

    心肌缺血在心血管病患中是冠状动脉病的重要表现和诊断依据之一.且冠状动脉病(AD)是常见的致死原因之一,因此临床非常重视对心肌缺血的治疗.本文报道黄芪注射液对100例心肌缺血疗效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00例患者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61.2岁.男82例,女18例,心电图诊断符合S-T段缺血性改变.100例中显效68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97%.因此,笔者认为黄芪注射液具有显著的增强心肌收缩力,抗缺氧,保护心肌细胞作用,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作者:贺红艳;杨会荣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