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外阴白色病变

张艳芹

关键词:穴位注射, 复方丹参注射液, 治疗, 慢性外阴营养不良, 外阴白色病变, 皮肤, 粘膜, 营养障碍, 色素改变, 小阴唇, 后联合, 大阴唇, 组织, 症状, 夜间, 女阴, 界限, 疾病, 变性, 斑块
摘要:外阴白色病变(慢性外阴营养不良)是一组女阴皮肤、粘膜营养障碍而致的组织变性及色素改变的疾病.主要症状为外阴奇痒难忍,以夜间尤甚.病变区有界限清晰的白色斑块,病变部位可波及外阴的皮肤、粘膜、大阴唇、小阴唇、后联合及肛周皮肤.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196例临床观察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丹疮,它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单侧、条状沿神经纤维分布的皮疹,皮疹主要是成群的水疱、红斑,并伴有疼痛.本病好发于夏秋季节,成人多见.我院自拟紫升荆防汤加阿黄洛韦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王鸿飞;王胜利;贾凯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甲氰咪胍与出血性脑卒中后应激性溃疡出血

    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剂量甲氰咪胍对出血性脑卒中(BCVA)后应激性溃疡出血(SUH)的影响,探讨甲氰咪胍预防BCVA并发SUH的效果和佳剂量.方法:1324例病人.甲氰咪胍(预防Ⅰ)组564例,甲氰咪胍200mg加0.9%NaCl 10ml静脉推注,2次/d.甲氰咪胍(预防Ⅱ)组367例,甲氰咪胍用量为800mg.不以任何H2受体拮抗剂预防(对照组)393例.比较三组痛死率、SUH发生率、发生时间.结果:SUH总发生率为4.76%.三组比较以预防Ⅰ组SUH发生率低(P<0.01);预防Ⅱ组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预防Ⅰ组以1~3d预防者SUH的发生率较低(P<0.05);4~7d与预防Ⅱ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8d以上者发生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显著意义.预防Ⅱ组发生率与预防时间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8d以上者与对照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SUH发病时间以预防Ⅰ组较晚(P<0.05).以预防Ⅰ组的病死率低(P<0.05).结论:早期预防性应用小剂量甲氰咪胍可有效地降低BCVA病死率、SUH的发生率、推迟SUH发生时间.

    作者:邝素娟;刘群才;颜昌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绝经后阴道出血的原因及诊断

    绝经后出血(postmenpausal bleeding,PMB)是指绝经后一年以上的阴道流血,包括外阴、阴道和子宫出血,是老年妇女常见症状之一,迫切需要处理.其病因错综复杂,疾病性质难定,诊断手段各异.随着现代老年医学的崛起,PMB已经成为围绝经医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几年有关PMB的报道很多,现对PMB的病因和诊断做一综述.

    作者:刘艳生;黄晓燕;刘海宁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中、重度黄疸肝炎72例

    中、重度黄疸肝炎患者黄疸不易消退,与胆汁瘀积因子的产生、肝脏炎症及微循环障碍、血栓素(TXA2)升高、胆红素代谢障碍有关.临床发现,单纯西药治疗其效果欠佳.近年来,我们应用清开灵、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该种病人取得良好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徐剑华;许艳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供应室各个环节质量控制的关键

    供应室作为医院物品的回收、消毒、灭菌、供应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它在医院占有重要地位.它既独立又与其它科室保持着密切联系,故质量控制,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杜绝不良隐患刻不容缓.

    作者:赵琪;吴桂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华法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治疗组使用低分子肝素2周,此后长期口服华法令,对照组30例硝酸甘油10mg/d.疗程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与华法令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

    作者:赵雪艳;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冠心病患者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术前教育

    介入心脏病学是心脏病学中一个新的、蓬勃发展着的分支.这一新兴学科的发展给护理和康复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对2001年326例冠心病患者接受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情况和2000年235例作比较进行了调查,并针对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和健康指导,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姚爱珍;韩花花;詹玲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聚肌胞与叶酸治疗婴幼儿腹泻55例疗效观察

    我们于2001年2月至2002年8月用聚肌胞与叶酸治疗婴幼儿腹泻5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婴幼儿腹泻110例,诊断标准符合1992年10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中的标准.上述病例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治疗组中男33例,女22例.

    作者:滕希群;孙丽丽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以其典型的胸痛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的改变,使患者得以及时诊断、治疗,但临床上常常遇到一些不典型的心肌梗死而致临床漏诊、误诊.本文在临床工作中通过近几年的临床观察,总结72例误诊病例,旨在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意识.

    作者:武占红;殷胜利;李援立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输卵管妊娠55例诊治体会

    近年来,异位妊娠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输卵管妊娠是异位妊娠中常见的一种.现将我院1999年1月1日~2000年12月30日收治已确诊的输卵管妊娠55例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邱国英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鼻小柱侧切口鼻中隔手术56例体会

    鼻中隔手术切口分内外两种进路,其优缺点各有千秋,笔者运用鼻小柱侧切口入路行鼻中隔矫正、再次鼻中隔矫正、歪鼻整形及辅助性手术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梁礼建;张国民;缪增华;谢铠鹏;康霜莲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α-2b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疗效观察

    观察α-2b干扰素(安福隆)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临床效果,发现治疗组少尿期缩短,血尿素氮(BUN)增长幅度小,且较快修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越少尿期人数多,多尿期持续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玉洁;袁翠云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支原体肺炎26例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和肺部的急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酸痛.过去由于对本病认识不足,加之检查手段受限,不能作出正确诊断,常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我院开展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3年来所确诊的肺炎支原体肺炎26例作一回顾性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

    作者:霍松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护理

    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是临床上治疗风湿性心脏二尖瓣狭窄的主要方法.由于病人痛苦小,创伤小,疗效可靠,术后恢复快,经济易于负担,患者易于接受.我科从1993年开展此项业务,为265例患者实施了二尖瓣球囊成形术,全部成功.现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范喜勤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心理护理在老年肺结核病人护理中的应用

    根据近年来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肺结核患病率明显高于低年龄组.在肺结核病人治疗过程中,除了早期、联合、规则、适量、全程用药,注意合理休息,加强营养及家属密切配合外,还应特别注意老年肺结核病人心理治疗与护理.现就我科根据老年肺结核病人心理状态开展心理护理的体会归纳如下:

    作者:李明妹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食道心房调搏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检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临床多见,一般资料报道为常人的5‰左右,经食道心房调搏术(TEAP)系无创检查手段,能正确揭示其发生机理和分型,不失为一种常规检查方法.

    作者:伊书红;宋菊梅;张辉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急性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9例治疗体会

    颅脑损伤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发病急骤,治疗困难,死亡率高达90%,我们1986年至2001年共收治9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例,年龄5~76岁,平均40.5岁,致伤原因主要为车祸、坠落及打击伤.

    作者:赵建平;孙鹏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严重多发伤在急诊科的抢救及护理

    随着现代交通及高层建筑的发展,严重多发伤在创伤中所含比例激增,其病情严重,来势凶猛,在临床上有突变、易变、多变的特点,死亡率高.本文就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本科356例多发伤的抢救及护理综述如下:

    作者:周素珍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据有关文献报道,上海市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25.3%,全国占孕产妇死亡的45.9%.我院近五年来共收治孕妇近500例,年龄在20~32岁之间,产后出血16例,死亡2例,及时发现出血倾向和出血后的治疗护理非常重要,是产后出血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丽梅 刊期: 2003年第07期

  • 浅谈眼科手术室中显微器械的科学管理

    近年发展起来的高分辨率、立体感强的显微镜下的眼科手术,使眼科手术进入了更加精细、更加准确、更加安全的新阶段,并且大大降低了对眼的损伤程度.由于眼科手术的复杂性、精细性、操作难度大等特点,决定了所需的显微器械应具备精密程度高、对合完好等要求.

    作者:曹风兰;孟云;姬晓青 刊期: 2003年第07期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中国实用医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