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研究生临床肿瘤病理学教学改革研究

刁路明;夏东;王敏;唐志佼

关键词:教学改革, 临床肿瘤, 病理学
摘要:为了提高医学研究生临床肿瘤病理学教学质量,建立适合于21世纪高层次医学人才的要求,我们针对临床肿瘤病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加强学科建设的力度,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利用多媒体影像技术多视野、全方位的观察,是未来临床肿瘤病理学教改趋势之一.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手术学教学,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融为一体,通过声、光效果及互动互换的界面,使学生通过各种感觉获取信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笔者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祥;刘润花;范宇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病理学研究生进行临床病理诊断能力基本训练的探讨

    临床诊断病理学在病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就病理学研究生临床病理诊断能力基本训练进行了实践,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临床病理诊断基本训练并举,有利于新世纪病理学人才基本素质的提高.

    作者:赵涌;曹友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近年来在指导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探讨了课外科研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展开了讨论:①做好课外科研活动的动员,让学生充分了解课外科研活动的意义.②在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③课外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作者:彭鸿娟;陈晓光;周晓红;卢晓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8年回顾

    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它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约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40%.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医学生微生物学的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实验的形式和内容也必须作相应调整[1~3].我们在指导思想、课时安排、实习指导的修订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于近8年作了一系列的调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如下,并对今后微生物实验改革方向,提出粗浅想法.

    作者:邓维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解剖学教学改革研究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古老的人体解剖学同其他学科一样面临新时代的挑战.如何改变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学体制、改革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考试制度与教学管理制度,充分体现素质教育,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等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结合我校解剖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谈谈解剖学教学改革的思路、措施和体会.

    作者:赵小贞;王玮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我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试卷分析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考绩、考题、考卷的质量分析,可以了解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院的整体办学质量,对今后如何改善教学及管理方法,提高教学及管理质量提供极为重要的依据.现就我院2002年(春)检本(37人)、护本(80人)、医本(269人)三系期末理论考试考绩、考卷分析如下.

    作者:孙美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性

    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关于各个病原微生物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多、连续性差、内容杂、记忆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起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分清理论层次,明确重点,提高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作者:林晨;胡巢凤;江振友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用化学教学中的人文价值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当代教育发展的趋势.医用化学教学是科学教育的一部分,在医用化学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价值,重视对医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

    作者: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体育课教学应注重创新教育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学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作者:刘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人体生理学教学体会

    人体生理学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学科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临床护理应用性,它对构筑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1,2],传统的只注重护理理论掌握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适应不了新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培养和造就知识型、能力型、创造型、开拓进取型的高素质的新型护理人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历史责任.

    作者:朱志茹;隋建峰;黎海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入WTO后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面对这些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创造个性发展环境;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我国教育的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李永珍;井西学;王金民;邱玉刚;于雷;于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细胞生物学两种不同考试方法的分析

    为了让大学一年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对细胞生物学进行了开卷与闭卷两种考试方法的改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开卷考试的方法不宜在一年级新生中使用.

    作者:张忠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教学设计与现代医学教育

    介绍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析了现代医学教育与教学设计的关系,阐述了在医学教育中应用教学设计,建立全新现代医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作者:葛敏;韦颖梅;祝晓光;吴华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在组织胚胎学理论考试中增加开卷试题的尝试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在组胚理论考试中增加开卷试题的尝试.开卷试题为论述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结果表明,开卷试题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闭卷考试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考卷中得到较明确的体现;而且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更大的原动力;同时也将给教师增加了压力,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改革以适应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作者:张庭深;韩笑宁;于永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七年制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体会

    我校已连续五年招收了学硕连读的七年制学生,拟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学人才,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发展速度快,知识信息广,授课难度较大,也是学生普遍反应,难学好的一门课程[1].近几年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教科书中又增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等分子生物学范畴方面的内容,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增加了难度[2].加之目前还没有配套的七年制教学的理论和实验教材,所以如何提高七年制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根据笔者五年的教学实践,对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谈几点体会.

    作者:丁国英;孙荣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媒体在耳鼻喉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在耳鼻喉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已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提高教学质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军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科院校开设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探讨

    计算机是20世纪发展快的一门科学,它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医学领域,计算机成像技术、诊断技术、治疗仪器中都包含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在医科院校开设了一些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课程,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开设微处理器原理这门课,而它对医科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陈国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口腔正畸学教学特点及教学手段的探索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所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在大学阶段,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结合讲课、临床见习和初步实习,以及实验室和技工室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的口腔正畸学深造和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郑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情景教学法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状况.将之应用于眼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创设多媒体情景、实验情景和模拟情景,充分发挥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专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作者:厉瑛;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以人为本与高校学生管理

    高等教育的宗旨始终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教育始终.因此,如何认识、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也就成了高校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作者:路家宝;王玉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