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瑛;张静
为了让大学一年级学生尽快地适应大学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素质,对细胞生物学进行了开卷与闭卷两种考试方法的改革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开卷考试的方法不宜在一年级新生中使用.
作者:张忠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考试成绩在选拔人才中有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考试题目不合理,过于简单、呆板,无需分析、综合、归纳及推理,也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会使一些只会死记硬背,分析综合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取得较高分数.所以考试制度的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优化考试内容和形式,使考试分数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了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我们不断进行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在期末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考试中,分别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笔试和面试,现将这两种形式的内容及结果进行总结.
作者:苏琦华;訾自强;李晓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应时代之需求,双语教学已在我国的教育界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如何进行双语教学还有待于教师根据学科及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的实践中认真去探讨.经过对双语教学的实践与认识,探讨了在实施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朱秋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它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约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40%.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医学生微生物学的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实验的形式和内容也必须作相应调整[1~3].我们在指导思想、课时安排、实习指导的修订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于近8年作了一系列的调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如下,并对今后微生物实验改革方向,提出粗浅想法.
作者:邓维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激发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提高医学生的科学素养,着重从医学物理学教学手段方面进行改革尝试,阐述了教学手段的一些特点,并讨论了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注意的事项等.
作者:赵西梅;杨伟松;姚鸣放;高蕴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工作的特点是时间短、专科性强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严重.教学中加强教员和学员人文素质的培养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同时及时了解分析学员的心理状态并加强临床教学管理,是搞好妇产科教学的关键.
作者:杨艳红;尹国武;李东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高等教育的宗旨始终是以人为出发点,以人为归宿点,以人贯穿于教育始终.因此,如何认识、贯彻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也就成了高校管理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作者:路家宝;王玉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长期以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没有根本性的改变.这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计算机教学改革已提到日程上来.
作者:张尔强;付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在组胚理论考试中增加开卷试题的尝试.开卷试题为论述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结果表明,开卷试题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闭卷考试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考卷中得到较明确的体现;而且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更大的原动力;同时也将给教师增加了压力,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改革以适应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作者:张庭深;韩笑宁;于永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人体生理学是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的重要基础课,该学科突出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和临床护理应用性,它对构筑学生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和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以及实际应用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我国临床护理事业的发展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1,2],传统的只注重护理理论掌握和护理经验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已适应不了新世纪对护理人才的要求,培养和造就知识型、能力型、创造型、开拓进取型的高素质的新型护理人才,是一名教育工作者适应时代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历史责任.
作者:朱志茹;隋建峰;黎海蒂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手术学教学,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融为一体,通过声、光效果及互动互换的界面,使学生通过各种感觉获取信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笔者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祥;刘润花;范宇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文化是一种管理手段,高校与文化有着内在的联系,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文化是单位的无形资产,为了让高校员工更好地服务社会,单位应关注员工的不同层次需求,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充分发挥其作用.在高校管理上,营造浓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氛围,形成独特的高校文化风格,是管理成功的一个显著标志.
作者:翁弟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我校已连续五年招收了学硕连读的七年制学生,拟培养高层次的临床医学人才,生物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其发展速度快,知识信息广,授课难度较大,也是学生普遍反应,难学好的一门课程[1].近几年随着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学科的发展,教科书中又增加了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基因表达的调控,基因诊断及基因治疗等分子生物学范畴方面的内容,使教与学两方面都增加了难度[2].加之目前还没有配套的七年制教学的理论和实验教材,所以如何提高七年制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根据笔者五年的教学实践,对生物化学理论和实验教学谈几点体会.
作者:丁国英;孙荣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化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医学院校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正确思维、技能训练和灵活运用知识通往科研和临床的桥梁,搞好实验教学,一方面能加深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生化的教学质量[1~4].现就实验教学中的体会及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成凡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而科学地进行考试成绩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教学内容安排和考试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我校2001级649名五年制学生医学物理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试题质量,确保考试职能的有效发挥.
作者:谭小红;张佃中;李旭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了深入发展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在医学生物学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认识病理生理学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并提出我们对病生教学改革的基本观点.
作者:张启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他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高,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学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作者:刘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生理学是研究和阐述人体正常机能的学科,对医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在其后续学科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研究方法和知识的获得上说,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因此生理学实验是生理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这一技术在医学教育领域逐步应用,教育的思想、内容、方式、手段乃至一些基本概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恰当利用这一先进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医学生的整体素质成为医学教育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周颖虹;张光毅;吕和平;徐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研究生的德育工作是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当前研究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思想状况和表现特征,提出了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加强研究生的德育工作,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德育工作队伍;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强调导师言传身教;研究生应树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倡导开拓创新和献身进取的精神.
作者:徐爱萍;张岩波;郭小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为适应医学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成立了分子医学教学实验室,充分实现了资源共享,教学科研工作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为进行实验室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
作者:肖颖;马超;阎世坤;曹倩;王琳琳 刊期: 200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