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年制学生医学微生物学考试形式分析

苏琦华;訾自强;李晓眠

关键词:考试, 面试, 笔试, 微生物学
摘要:考试成绩在选拔人才中有重要的作用,但如果考试题目不合理,过于简单、呆板,无需分析、综合、归纳及推理,也不能考核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会使一些只会死记硬背,分析综合问题能力较差的学生取得较高分数.所以考试制度的改革不是取消考试而是要优化考试内容和形式,使考试分数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为了全面地反映学生的能力,我们不断进行考试形式和内容的改革,在期末医学微生物学理论考试中,分别在不同的班级进行笔试和面试,现将这两种形式的内容及结果进行总结.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口腔正畸学教学特点及教学手段的探索

    口腔正畸学是口腔医学的一个重要临床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等因素所致的牙齿、颌骨、颅面畸形的病因机制、诊断分析及其预防和治疗.在大学阶段,口腔正畸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结合讲课、临床见习和初步实习,以及实验室和技工室的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毕业后的口腔正畸学深造和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作者:郑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情景教学法在眼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将认知与情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教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注重直观、形象、生动的知识表现和丰富、深刻、具体的实践锻炼,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状况.将之应用于眼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围绕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创设多媒体情景、实验情景和模拟情景,充分发挥学生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提高了专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作者:厉瑛;张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8年回顾

    微生物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它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微生物学实验课的教学约占该门课程总学时的40%.因此,实验教学的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医学生微生物学的质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微生物学实验的形式和内容也必须作相应调整[1~3].我们在指导思想、课时安排、实习指导的修订和实验考核方法等方面,于近8年作了一系列的调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如下,并对今后微生物实验改革方向,提出粗浅想法.

    作者:邓维秀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论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标

    为了深入发展高等医学教育改革,提高病理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在医学生物学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有必要重新认识病理生理学在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地位和任务,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病理生理学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并提出我们对病生教学改革的基本观点.

    作者:张启良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将素质教育引入七年制生理课教学

    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关键,高素质人才是科技队伍的主要来源.为了尽快培养医学高等人才,提高医学生的素质,我校引入七年制医学生培养计划,在前5年实施本科生教学,后2年攻读硕士学位.这几十名优等生首先开始医学基础科学的学习,如何针对他们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基础课教学是培养高质量科技人才的首要保证.素质教育是巨大的系统工程,要加强医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理论、娴熟的专业技能、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我教研室对七年制学员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作者:张庆红;胡玉珍;曹军;周京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实验诊断学教学法调查研究

    实验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和临床之间的桥梁学科,其教学法的研究对于提高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分析,提出了提高实验诊断学教学质量的具体对策.

    作者:李鹏;李海英;邢杰;魏亚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大学生担任班干部情况及其影响作用的调查分析

    为了解大学生在担任班干部期间对学业及其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笔者于2002年底收集了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99级生物技术专业大学生3年来每学年的智育成绩和综合成绩,并用焦虑量表(SAS)、抑郁量表(SDS)对他们进行测评,同时包括基本情况的调查.99级生物技术专业2个小班共59人,4年来一直由同一名辅导员带班,而且班委成员10人一直未变动.此项调查属历史性队列研究,调查结果真实可靠.

    作者:谢宜鹏;王静;宗琴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新时期实验技术人员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当前高校进行教育改革的工作之一,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主力军,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需要,实验技术队伍面临新的挑战.

    作者:张丽芸;童丽;朱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在人体寄生虫学教学中引入进化论思想的尝试

    以进化论指导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好人体寄生虫学,对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也有一定的益处.

    作者:刘军;薛采芳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病理学研究生进行临床病理诊断能力基本训练的探讨

    临床诊断病理学在病理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就病理学研究生临床病理诊断能力基本训练进行了实践,科研能力的培养和临床病理诊断基本训练并举,有利于新世纪病理学人才基本素质的提高.

    作者:赵涌;曹友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在组织胚胎学理论考试中增加开卷试题的尝试

    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在组胚理论考试中增加开卷试题的尝试.开卷试题为论述题,重点考察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结果表明,开卷试题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闭卷考试的局限性,使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在考卷中得到较明确的体现;而且也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从而使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更大的原动力;同时也将给教师增加了压力,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改革以适应培养创新能力的需要.

    作者:张庭深;韩笑宁;于永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英语课堂写作技能与培养

    通过预设写作情景、明确任务,以关键词为基础,以教科书为依托,以必写与选写为教学策略,采取读、说、写相结合的模拟写作方法,有效地开展交互式说、写活动,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来带动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

    作者:魏菊红;吴爱慧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机能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我校(原山东医科大学)遵照教育部、卫生部基础实验教育的改革精神,于1999年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医用心理学四门相关学科的实验室重组合并,建立了机能学实验室.在体制上完成了重大变革的机能学实验室,改变了实验室为单一课程服务,分散管理的模式[1],实现了综合管理,优化投资,资源共享.改革研究的基本措施是:将四门学科的实验有机的融合为一体,终形成一门集系统性、综合性于一身并有明显特色的全新实验教学课程,并编写出版了<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2001年开始在医学专业七年制、六年制、五年制的学生中全面实施了机能学综合实验.与此同时参与教育部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和省科委课题<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改革研究.目前,此项课题正在机能学教学实验室中实施.

    作者:徐红岩;曹吉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科院校开设单片机课程教学的探讨

    计算机是20世纪发展快的一门科学,它以超出人们想象的速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医学领域,计算机成像技术、诊断技术、治疗仪器中都包含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现在医科院校开设了一些有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课程,但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开设微处理器原理这门课,而它对医科学生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陈国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现代医学模式与口腔正畸治疗

    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正畸医务工作者不仅要使患者牙齿、牙弓、颌骨和颅颌面间关系协调一致,还要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解除心理障碍,成为健康社会人.口腔正畸医生应在正畸治疗的全过程中贯彻现代医学模式的要求,使正畸治疗取得令患者、家长、医师共同满意的结果.

    作者:赵洪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成人专升本基础医学教育的改革思路

    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讨论了成人专升本基础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设想,可供从事成人基础医学教学的同行参考.

    作者:谷兆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医学物理学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反映教与学水平的客观量度.而科学地进行考试成绩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教学内容安排和考试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我校2001级649名五年制学生医学物理学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提高试题质量,确保考试职能的有效发挥.

    作者:谭小红;张佃中;李旭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根据近年来在指导学生课外科研活动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探讨了课外科研活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并从以下几方面对如何开展课外科研活动展开了讨论:①做好课外科研活动的动员,让学生充分了解课外科研活动的意义.②在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注意的几个方面.③课外科研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探讨.

    作者:彭鸿娟;陈晓光;周晓红;卢晓昭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应用

    自2001年以来,我们采用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方法应用于外科手术学教学,将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融为一体,通过声、光效果及互动互换的界面,使学生通过各种感觉获取信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笔者就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外科手术学教学中的实践和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祥;刘润花;范宇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妇产科网络课程内容结构框架概述

    概述了妇产科网络课程内容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其中横向结构包括:教学信息、研究动态、素材库、授课点播、名词解释、专业词汇、典型手术、技能训练、病例讨论、学科进展、相关资源和实习手册;较详细地介绍了妇产科网络课程的功能设置:在线测试、辅导答疑、学习记录、笔记本、书签、专业词汇轮显和论坛;并简述了课程内容的维护和管理.

    作者:杨红;李梅;辛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基础医学教育杂志

主管:山西医科大学

主办:山西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