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良;樊宝林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本组5例患者既往无显性糖尿病病史和家族史.临床以高渗高糖及细胞内脱水为重要特征,以精神神经症状及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主要诱因是感染及脱水.近几年来HFRS并发NHDC屡见报道,现将我院1994年5月至2001年11月收治的5例HFRS并发NHDC的重型患者,就其临床资料作简要回顾,旨在引起同道们重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王世林;周春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现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大于400ml,胎盘剥离面出血,采用肠线8字缝合,并用浸有立止血的纱布压迫止血治疗26例,效果满意,现作一介绍.
作者:史丰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疥疮结节是疥疮病人的一种常见皮损,疥疮病人经常规治疗后,往往遗留疥疮结节,经久不愈.为探讨疥疮结节的有效治疗方法,作者对90例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
作者:邵现周;王娟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倍欣对于使用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倍欣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1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倍欣组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水平均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1);而2组的空腹血糖均有显著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倍欣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的降糖药物.
作者:刘长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咯血是肺科急症,常见于肺结核,大咯血指每日咯血量在500m以上.由于咯血可导致窒息,失血性休克及结核病灶播散等严重并发症,故严密观察积极护理尤为重要.1999~2001年我科共收治肺结核大咯血病人36例,经抢救护理均获痊愈,现总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段修英;范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辅酶Q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辅酶Q10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Q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周红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是新形势下医院工作整体推进的重要保证.为此,本文从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医院感染制度化管理、医院感染监测、反馈和统计、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消毒隔离等环节阐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思路,以及使该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的相关经验.
作者:沈桂欣;吕桂萍;夏爱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8年12月~2001年1月,我们用卡托普利及硫氮(艹卓)酮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常慧宽;赵瑞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弓形虫体广泛寄生于人和多种动物体内,使多种脏器和组织受累,并能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可直接影响胎儿发育,造成流产、胎死宫内、胎儿先天性畸形,或生后智力低下等等.我站自1999年1月~2001年12月,对有生育计划的4966例已婚育龄妇女在孕前进行优生监测,检查Tox-Igm阳性且愿意接受治疗者402例,将402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复方新诺明配伍叶酸及乙酰螺旋霉素给予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雅;杜小飞;范玲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近10年来CHF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本文从干预CHF对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与醛固酮(Ald)拮抗剂螺旋内酯治疗CHF,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在发现时已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目前肺癌的灌注化疗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1],此法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我科2001年9月~2002年10月对32例肺癌病人行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洪梅;董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验证苯那普利(洛丁新)预防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82例,对照组7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苯那普利10mg/d,观察19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尿白蛋白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试验结束时尿白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01.结论:早期应用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蒋庆耀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医学愈被人们重视.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而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变、死亡率高.本文收集了我院1995~2000年6年间老年人心肌梗塞75例,其中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34例,非糖尿病性心肌梗塞4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选择性颈动脉内溶栓,同时联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用药剂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并和川芎嗪、维脑路通进行比较,应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比较其凝血酶原时间(PT)、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治疗后第一天即出现明显效果.在治疗第3、7天的CT扫描,治疗组的低密度缺血灶体积(10.27±2.36m1,7.82±1.73ml),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组(92%)优于对照组(68%),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选择性颈动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志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鼻咽部的温湿度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患病时,机体抵抗力低,特别是建立人工气道后,病人失去了排除鼻咽部分泌物的功能,常常引起鼻咽部分泌物聚集,导致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临床治疗.资料显示建立人工气道两周后,肺炎发病率为70%以上.因此,对建立人工气道的患者进行鼻咽部的护理是必要的.我ICU通过对146例病人进行鼻咽部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建立人工气道两周后,肺炎发病率为38%.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范向丹;陈春英;杨冰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寻红外热图技术在病毒性肝炎疾病诊断及普查中的应用.方法:应用红外热图技术对6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进行红外热像检查,获取红外热图资料.结果:63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红外热图均出现异常改变.结论:红外热图技术作为一种无损伤的检查手段,对于慢性肝炎在群体普查、病例筛选、早期发现方面无疑有其独特作用.
作者:宋朝阳;巩凌彩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水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阿昔洛韦与维生素B12联用,对照组42例单用病毒唑.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1%,有显著性差异(X2=6.8,P<0.01).结论:维生素B12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水痘效果显著.
作者:郭云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自2000年开始应用利多卡因治疗顽固性哮喘4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德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东菱克栓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卒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93例急性进展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东菱克栓酶10BU,连用3天,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小时1次,连用1周.对照组(41例)给予706代血浆、维脑路通治疗1周,1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显效率69.2%;对照组总有效率83.0%,显效率48.8%,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东菱克栓酶、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应用治疗进展型脑卒中,疗效确切,安全,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鹏飞;王晓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原发性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急剧上升,加之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治疗中往往被忽略.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错过有效的手术治疗机会.介入治疗作为介入放射学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优点,为更好地进行介入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护理配合非常重要.现就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秀菊;李艳丽;侯爱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