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丰玉
急诊科护士在紧张的护理工作中,在病人垂死和死亡的刺激下,在与病人及其家属之间的误解和冲突中,承受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和护理的工作质量.护士应正确对待工作压力,寻找放松技巧,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缓解心理压力.创造良好的急救环境,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减少心理压力.
作者:张彩霞;杨春香;宋俊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在临床护理中,常会发生一些护理并发症.如静脉输液并发静脉炎.我科自2000年应用静脉留置针以来,有16例病人发生了静脉炎.我们应用跌打丸外敷并用红花油外涂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吕英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原发性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是常见的肺部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急剧上升,加之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治疗中往往被忽略.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错过有效的手术治疗机会.介入治疗作为介入放射学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优点,为更好地进行介入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护理配合非常重要.现就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白秀菊;李艳丽;侯爱萍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疥疮结节是疥疮病人的一种常见皮损,疥疮病人经常规治疗后,往往遗留疥疮结节,经久不愈.为探讨疥疮结节的有效治疗方法,作者对90例病人进行了治疗观察.
作者:邵现周;王娟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现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大于400ml,胎盘剥离面出血,采用肠线8字缝合,并用浸有立止血的纱布压迫止血治疗26例,效果满意,现作一介绍.
作者:史丰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于2002年4月8日收治1例先天性阴道闭锁患者,行乙状结肠代阴道成形术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孙爱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自1996年5月~2001年10月,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药内服、外洗相结合的方法治疗足癣,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楼旭红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甲胎蛋白(AFP)目前仍是诊断原发性肝癌常用的标志.但肝癌中并不完全阳性,且病毒性肝炎亦可升高.为了正确评价甲胎蛋白检查结果,现对我院1999年3月~2002年5月收治的260例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淑娥;李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前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死亡率已占我国部分农村和城市的第一、二位,高发区研究结果表明90%有乙肝感染.虽然HCC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一直认为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长友;张惠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老年支气管哮喘指年龄超过60岁的哮喘病人.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体液量减少,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个体差异大,故老年支气管哮喘在诊断和治疗上存在其特殊性,现将我科2000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38例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韦泽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对西沙必利及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10例经过排除胃、十二指肠炎及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西沙必利、多虑平联合治疗,B组给予西沙必利治疗,疗程3周.结果:A组症状改善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西沙必利与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价廉、有效、安全.
作者:陈士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自1970年在我国上市以来,在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注射局部刺激和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但过敏性休克报道很少,现将我院急诊科收治1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风银;王瑞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其应用之广泛已为大家所熟知,原仅用于解除由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现适应范围已大为扩展,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头颈及胸腹部大手术的术前预防性切开及配合呼吸道异物的取出等,所以气管切开不仅临床医生要掌握,而且护理人员也要了解其手术方法并能良好的配合护理,现就笔者工作十余年参加的60例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鞠秀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1998年12月~2001年1月,我们用卡托普利及硫氮(艹卓)酮联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常慧宽;赵瑞青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大多数器质性心脏病进展的结局.近10年来CHF的治疗有了很大进展,本文从干预CHF对神经体液因素过度激活,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与醛固酮(Ald)拮抗剂螺旋内酯治疗CHF,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采用床边血液灌流(HP)佐治重症药物中毒21例,取得良好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围生期保健技术的进步,新生儿低钙血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呼吸暂停是新生儿疾病诊治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急诊之一.我们发现常与低钙有关,如处理不当易引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现将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的20例报道如下.
作者:张贵平;闫永省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基层医院开展糖尿病教育的可行性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对420例糖尿病患者采用多种形式教育,对其受教育前后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教育前后以及教育后糖尿病知识掌握好与差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以及检验血糖、尿糖等的主动性和胰岛素治疗顺从性.结果: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糖尿病教育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以及主动检验血糖、尿糖,胰岛素治疗顺从性明显改善,糖尿病知识掌握好者效果更好.结论:糖尿病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及自我管理能力,由被动变主动,效果是长期的、肯定的;基层医院开展糖尿病教育是可行的、有效的.
作者:蒋辉;刘泽兰;曹长安;李其军;史霄虹;王爱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医学愈被人们重视.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而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变、死亡率高.本文收集了我院1995~2000年6年间老年人心肌梗塞75例,其中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34例,非糖尿病性心肌梗塞4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尿激酶选择性颈动脉内溶栓,同时联合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用药剂量、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临床随机对照实验,并和川芎嗪、维脑路通进行比较,应用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及脑梗死体积进行疗效评价,同时比较其凝血酶原时间(PT)、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观察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治疗后第一天即出现明显效果.在治疗第3、7天的CT扫描,治疗组的低密度缺血灶体积(10.27±2.36m1,7.82±1.73ml),较对照组明显缩小(P<0.05),从总有效率比较显示:治疗组(92%)优于对照组(68%),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尿激酶选择性颈动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秦志慧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