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彩霞;杨春香;宋俊英
目的:研究纳洛酮(NAX)在新生儿窒息恢复中小剂量与大剂量使用的疗效.方法:对200例1min Apgar评分≤3分的重度窒息新生儿,按单双号随机分组对照.大剂量组100例,NAX用量0.1mg/kg;小剂量组100例,NAX用量0.02mg/kg.均静脉快速推注,若患儿无反应可在3~5min内重复使用.并对两组的5、10、15min Apgar评分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大剂量组在5、10、15min Apgar评分明显高于小剂量组,P均<0.05,有显著差异.大剂量组新生儿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NAX大剂量(0.1mg/kg)疗效明显优于小剂量组(0.02mg/kg).
作者:管美荣;郭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科自1999年6月开始应用多功能微波治疗仪对颌面部外伤患者进行微波照射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晁艳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假性胰腺囊肿是继发于胰腺炎或胰腺损伤后的并发症,大部分由急性胰腺炎引起,少数可发生于慢性胰腺炎、胰腺外伤或胰腺手术后,多需要手术治疗.1990年4月~2000年6月我院共收治假性胰腺囊肿19例,均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全良;樊宝林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NHDC)是本病死亡的重要原因,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本组5例患者既往无显性糖尿病病史和家族史.临床以高渗高糖及细胞内脱水为重要特征,以精神神经症状及循环衰竭为主要表现,主要诱因是感染及脱水.近几年来HFRS并发NHDC屡见报道,现将我院1994年5月至2001年11月收治的5例HFRS并发NHDC的重型患者,就其临床资料作简要回顾,旨在引起同道们重视,减少误诊误治.
作者:王世林;周春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辅酶Q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辅酶Q10治疗组40例;常规治疗组4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酶Q10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
作者:周红漫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检验按摩是否能有效缓解烧伤病人痛痒及心理症状.方法:选择20例处于烧伤愈合第三阶段的病人,10例一组为观察组与对比组.对对比组病人进行常规治疗,对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进行按摩治疗.每次30分钟,每周两次,治疗5周.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比组.每次按摩后症状立即缓解,并且效果可长时间保持.结论:按摩法是缓解烧伤病人痛痒及心理症状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爱军;孙丽莉;赵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对西沙必利及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方法:对110例经过排除胃、十二指肠炎及胆道疾病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给予西沙必利、多虑平联合治疗,B组给予西沙必利治疗,疗程3周.结果:A组症状改善效果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西沙必利与多虑平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价廉、有效、安全.
作者:陈士香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感染工作的认识是新形势下医院工作整体推进的重要保证.为此,本文从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网络、医院感染制度化管理、医院感染监测、反馈和统计、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消毒隔离等环节阐述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思路,以及使该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管理的相关经验.
作者:沈桂欣;吕桂萍;夏爱琴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肺结核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合并症.近年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明显增多,发病呈上升趋势,是非糖尿病人发病的2~4倍[1].两病共存,治疗难度加大,对患者预后不利.我们将本院1995~2001年收治的6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者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状况加以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刚;张秋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其应用之广泛已为大家所熟知,原仅用于解除由喉梗阻引起的呼吸困难,现适应范围已大为扩展,如各种原因引起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头颈及胸腹部大手术的术前预防性切开及配合呼吸道异物的取出等,所以气管切开不仅临床医生要掌握,而且护理人员也要了解其手术方法并能良好的配合护理,现就笔者工作十余年参加的60例气管切开的护理体会叙述如下:
作者:鞠秀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前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死亡率已占我国部分农村和城市的第一、二位,高发区研究结果表明90%有乙肝感染.虽然HCC的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了,但一直认为乙肝病毒(HBV)感染是本病发生的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王长友;张惠彬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B12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水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采用阿昔洛韦与维生素B12联用,对照组42例单用病毒唑.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对照组有效率71%,有显著性差异(X2=6.8,P<0.01).结论:维生素B12与阿昔洛韦联合治疗水痘效果显著.
作者:郭云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在发现时已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目前肺癌的灌注化疗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1],此法具有损伤小、操作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我科2001年9月~2002年10月对32例肺癌病人行动脉灌注化疗,取得一定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王洪梅;董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并设与环丙沙星作对照.方法:142例呼吸道感染病人分为观察组77例,予以左氧氟沙星0.1,静脉点滴,一日二次;对照组65例予以环丙沙星0.2,静脉点滴,一日二次,连用7~24天.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总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3.50%,94.74%;对照组临床有效率、总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6.92%,83.33%,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左氧氟沙星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左氧氟沙星对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马萍;王永锋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触摸疗法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一项新兴的医学心理学治疗方法.主要原因是触摸在护理中被视为人的基本需要,对老年病人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富有同情心,病人乐于接受的触摸通过心理、生理途径调解人的循环,使心率由快趋于正常,血压由高趋于平衡,还可起到良好的消烦解忧、促进放松的作用,同时它又是护士与病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通过我院自2000年元月~2001年6月对54例老年病人实施触摸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淑凤;贾丽枝;高秋凤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倍欣对于使用饮食疗法不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32例,随机分为倍欣组和二甲双胍组,治疗1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倍欣组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水平均明显低于二甲双胍组(P<0.01);而2组的空腹血糖均有显著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倍欣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优先选择的降糖药物.
作者:刘长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创伤性颊脂体疝系指口腔内颊粘膜戳伤或面颊部受创击后颊脂体疝入口腔,多见于幼儿及儿童.多因患儿口含汤匙,筷子,木棒及玩具摔倒后刺伤颊粘膜所致.1995~2001年我科诊治了13例患者.根据脱出时间长短,脱出物的临床表现不同,采取了复位或切除手术,术后效果满意,伤口全部一期愈合,未出现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文;李瑰琦;刘高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验证苯那普利(洛丁新)预防2型糖尿病无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脏并发症的作用.方法:159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苯那普利治疗组82例,对照组77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苯那普利10mg/d,观察19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尿白蛋白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患者试验结束时尿白蛋白明显升高,与治疗前相比P<0.001.结论:早期应用苯那普利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蒋庆耀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医学愈被人们重视.急性心肌梗塞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而糖尿病并发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更加复杂、多变、死亡率高.本文收集了我院1995~2000年6年间老年人心肌梗塞75例,其中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塞34例,非糖尿病性心肌梗塞41例,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陈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采用床边血液灌流(HP)佐治重症药物中毒21例,取得良好效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孙静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