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健;苏敏;萧亚景;刘秀芊;李鹏;唐静
经市卫生局组织专家评审及上海市卫生局批准,上海市核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正式成立。该中心主要承担以下职责:①负责制订专业质量控制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和质量考核方案,并组织实施。②负责全市专业队伍的业务培训工作,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水平。③对专业的设置规划、布局及特殊项目的开展、相关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使用等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为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依据。④负责收集国内外信息,组织开展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开发、推广和应用工作,促进专业整体水平的提高。⑤承担建立信息资料数据库,开发质控软件等工作。⑥承担市卫生行政部门交给的其他工作。质控中心挂靠于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由林祥通教授任主任,由马寄晓、刘健、朱承谟、许叔祥、吴靖川、陈绍亮、唐静芬、徐家麒、黄钢、黄天森、黄耀章、蒋长英、蒋茂松、潘文舟14位教授组成专家委员会(按姓氏笔划为序)。张锦明为秘书。联系电话:021-62489999转6477,传真:021-62497591,地址: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邮编:200040。 (张锦明)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第七届亚洲和大洋洲核医学和核生物学会议暨第四届国际核肿瘤学会议于2000年10月1~5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来自世界各国的与会代表400余人,以口头报告、壁报展示和展览的形式交流论文361篇。 交流论文按内容分布居前三位的是肿瘤、心脏和神经,占大会交流论文的48%。涉及肿瘤的论文为86篇,大幅度超过心脏(52篇)和神经(36篇),显示了潜在的发展趋势。会议的另一个特点是正电子的临床应用日益增多,PET和符合线路探测占论文数的6%,以肿瘤为多(14篇),后者大部分集中在肿瘤探测方面,神经和心脏等的应用尚少。 会议论文以东道主土耳其多,达100余篇,中国以49篇居第2位,科威特、日本、美国、印度等分居3~6位。此外,在ABDEL-DAYEM所作大会总结发言中引用论文以中国为多,会议期间。小西淳二、Wagner等特邀代表分别就核医学的新进展作了20余场专题学术报告。
作者:陈绍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188Re-硫化铼混悬液用于介入治疗肝癌的可能性。方法 30只荷人SMMC-7721肝癌细胞株的裸鼠肿瘤内分别注射188Re-硫化铼混悬液和188Re-NaReO4溶液,进行生物分布研究。另30只平均分成6组,其中4组分别注射0.1 mL的3.7、7.4、18.5、29.6 MBq的188Re-硫化铼混悬液;余下2组作为对照组注射非放射性硫化铼混悬液和生理盐水。6 d后重复注射。结果注射188Re-硫化铼混悬液的裸鼠,肿瘤内放射性摄取率(%ID)1 h为(90.96±6.63)%,24 h为(86.09±22.58)%,48 h为(87.62±13.97)%,高于正常组织。而注射188Re-NaReO4溶液的裸鼠,肿瘤内%ID 1 h为(1.66±0.35)%,24 h为(0.02±0.01)%,48 h为(0.01±0.01)%,和正常组织无多大区别。当肿瘤边缘(距肿瘤中心约0.5~0.6 cm)的吸收剂量为507.6 Gy时,肿瘤抑制率可达89%。结论 188Re-硫化铼混悬液是有希望的肝癌治疗剂。
作者:于俊峰;闵小锋;尹端沚;周伟;须剑鹰;汪勇先;张茹萍;戴信兰;谢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采用相位分布标准差(PSD)定量研究法洛四联症患者室壁运动的特点和评价矫正术的满意程度。方法正常对照者24例,法洛四联症患者59例。采用平衡法核素心室显像计算PSD。结果对照组左心室PSD(9.7±2.8)°,法洛四联症患者中86.4%(51例)手术前后左心室PSD分别为(20.5±15.5)°和(10.0±7.2)°,有明显改善。余8例患者手术前后的PSD分别为(11.2±7.8)°和(21.3±9.3)°,手术后PSD较术前增加。结论 PSD与法洛四联症患者手术后心室室壁运动和心功能的改善相一致,是反映矫正术满意程度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宪英;王治国;张国旭;张兆中;王凯庚;朱洪玉;李新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颈胸部组织结构复杂,易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囊性包块,且不易与甲状腺肿块区分,性质较难确定[1],鉴别诊断比较困难。笔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经甲状腺显像排除甲状腺疾患的颈胸部囊性包块患者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22~57岁。均行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血管瘤患者经手术证实,液性囊肿患者经病理检查证实。 2.检查方法。仪器为GZ-B型γ相机和Elscint Apex SPX Helix SPECT仪,配低能通用型准直器。患者行99TcmO-4(上海红旗制药厂)甲状腺常规显像排除甲状腺疾患1周后,行常规体内标记红细胞显像,在静脉注射新鲜99TcmO-4时以2 s/帧的速度行颈胸部动态血流显像,采集2 min,第40帧时嘱患者憋气约15 s,然后放松到结束。15~25 min后行延迟静态显像,采集计数300~500,常规及憋气各采集1帧。勾划颈胸部病变局部感兴趣区(ROI),得时间-放射性曲线。
作者:何津祥;刘纯;陈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3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全身骨显像和X线检查结果,探讨MM骨显像特点,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经实验室检查及骨髓穿刺证实的MM患者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40~74岁,平均57岁,其中12例于化疗前行全身骨显像检查,11例为再次住院的化疗患者。 2.仪器与方法。采用ADAC EPIC SPECT仪,配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患者于静脉注射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1 110 MBq 3 h后,排空小便,全身骨显像按常规操作,必要时加作局部放大静息像。患者均于显像前后1周内摄X线片。部位包括①头颅(正、侧位),②胸椎,③肋骨,④腰椎,⑤骨盆和有疼痛或怀疑骨折的四肢骨和局部骨骼。
作者:杨健;苏敏;萧亚景;刘秀芊;李鹏;唐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对国产血管内192Ir线源的剂量分布进行评价,为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Kodak X-omat V慢感光胶片,从平行和垂直于放射源长轴方向进行测量,径向测量时间为25、45、65和82 s,轴向测定时间为25 s,同时进行标准剂量的标定,通过胶片自动分析测量系统分析剂量分布和吸收剂量。参考AAPM TG No.60报告,采用Monte Carlo方法对放射源的辐射剂量进行理论计算,同时与采用AAPM TG No.43报告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国产血管内192Ir线源具有良好的剂量分布。AAPM TG No.43报告计算方法比Monte Carlo方法高估32%的辐射剂量。结论国产192Ir线源作为血管内放射源是可行的,采用慢感光胶片测定放射源的剂量分布是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何昆仑;王所亭;高焱章;周凯欣;冯宁远;邱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手术方式、术后131I治疗时间、131I剂量、TSH水平以及剩余甲状腺外转移灶是否同时摄碘等因素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首次131I清除剩余甲状腺的影响。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85例,手术治疗后,口服131I 1.11~5.55 GBq进行首次131I治疗,3~6个月后随访,以颈部剩余甲状腺显像与周围本底相比未见摄碘为成功清除的标准。结果85例中成功者58例,成功率68.2%。不同的131I剂量、手术方式、术后首次治疗时间、TSH水平的变化以及剩余甲状腺外转移灶是否同时摄碘分别与成功率有一定关系;其中术后首次治疗时间与成功率之间呈负相关(r=-1.108 4,r0.01(3)=0.959,P<0.01)。不同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与成功率之间无明显关系。结论适当的131I剂量、甲状腺全切手术、术后首次131I治疗时间3个月以内、50 mU/L以上的TSH水平以及仅有剩余甲状腺摄碘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疗效较好。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无关。
作者:季鸿;朱瑞森;余永利;陆汉魁;马寄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制一种新的SPECT脑灌注显像剂。方法将化学合成的N2S三齿配体2-巯基丙基-1,2-苯二胺(MPBDA)用99Tcm标记;25只昆明种小白鼠静脉注射100 μL 555~740 kBq 99Tcm-MPBDA,进行体内生物分布实验;2只健康恒河猴(4~6 kg)静脉快速注入218.3~333 MBq 99Tcm-MPBDA或99Tcm-双半胱乙脂(ECD)后分别即刻连续动态采集和给药后70 min行全身显像和脑断层显像;2组小鼠和3只家兔分别进行了急性毒理和热原实验。结果 99Tcm-MPBDA的产率和放化纯度分别大于95%和97%。小鼠体内分布实验结果表明99Tcm-MPBDA能在脑内浓聚并具有很好的脑滞留,血清除半衰期小于15 min。猴脑动态血流灌注显像示注药后2 min脑放射性达高峰,1 h脑放射性占2 min的83.0%,70 min后入脑量高达2.76%ID,略低于99Tcm-ECD(2.9%ID)。断层显像可见大脑灰白质对比度好,影像轮廓较清晰。小鼠和兔子注射99Tcm-MPBDA后均无毒副反应。结论研制的99Tcm-MPBDA具有与99Tcm-ECD相近的脑血流灌注显像性能,用于活体安全可靠。
作者:王荣福;张春丽;朱绍莉;苗玉斌;唐志刚;刘伯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女,48岁,因皮肤、巩膜黄染,腹胀伴双下肢肿胀1个月余,加重20余天入院。患者3年前曾在当地医院作“左乳癌改良根治术”。1个多月前因“黄疸”在当地以“药物性肝炎”予保肝、对症治疗,后经外院CT诊断为“肝胆管细胞癌伴肝内转移、脾转移”,遂转入本院肿瘤科。体格检查:巩膜、全身皮肤和粘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左乳缺如,右乳未扪及包块。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肝胆B超示:①弥漫性肝癌化疗后改变,胆囊萎缩;②大量腹水。上腹部CT示:①肝转移癌侵犯肝内胆管;②T11低密度灶考虑转移癌;③大量腹水。临床诊断:左乳癌术后伴肝转移。为证实和了解肿瘤骨转移情况,申请全身骨显像。
作者:朱虹;常林风;秦丽萍;冯宣;汪蔚南;陈龙邦;龚涌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半乳糖化链霉亲和素(SA-gal)在大肠癌预定位放免显像中对血中131I标记生物素化单抗(131I-Bt-McAb)的“促清除”作用。方法从荷瘤鼠的尾静脉内注射131I-Bt-McAb,预定位于肿瘤靶位,24 h后给予SA-gal促清除,0.5 h和6 h后分别进行体内分布测定和显像;对照组未给予SA-gal。结果给予SA-gal促清除后,血液本底水平明显降低,促清除前、促清除0.5 h和6 h的肿瘤/血比值分别为0.32、1.44、5.23,促清除6 h的肿瘤/血比值明显高于单纯给予131I-Bt-McAb后30 h值(对照2组肿瘤/血比值为0.41),且肿瘤显像清晰。SA-gal促清除0.5 h,在血中放射性水平明显降低的同时,肝内放射性水平明显增高。结论 SA-gal是一种良好的促清除剂,用于大肠癌预定位放免显像能使肿瘤/非肿瘤比值明显增高。
作者:吴湖炳;黄祖汉;彭武和;高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直接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支架置入和静脉溶栓疗法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42例急诊入院AMI患者,随机分为冠脉内支架组23例,静脉溶栓组19例。两组患者均于梗塞相关动脉(IRA)再通治疗前和后行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晴(MIBI)心肌SPECT显像。将左室心肌分为20个节段,并对心肌摄取99Tcm-MIBI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别计算治疗前心肌显像的总积分(SBS)、治疗后心肌显像的总积分(SAS)和两者相减的积分(SDS)。结果直接冠脉内支架组与溶栓组比较:SBS为41.3±9.8和39.4±7.9(t=1.2,P>0.05),SAS为17.8±6.4和27.3±6.7(t=5.8,P<0.01),SDS为24.5±4.2和12.2±2.3(t=7.3,P<0.01)。在冠脉内支架组的总共460个心肌节段中,IRA再通治疗前有193个3分和4分节段,治疗后有106个改善至0分(54.9%)。在溶栓组的总共380个心肌节段中,溶栓前有149个3分和4分节段,溶栓后有61个节段改善至0分(40.9%),两组间的完全改善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4)。结论在AMI的急诊治疗中,直接冠脉内支架置入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溶栓疗法;99Tcm-MIBI心肌SPECT显像可对AMI患者IRA再通治疗疗效进行可靠的无创性评价。
作者:王铁;武秀朵;胡大一;李田昌;贾三庆;陈方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各种肺疾患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HPO)的发生率、治疗后HPO的消失率以及骨显像与X线诊断HPO的价值。方法对703例各种肺疾患患者的骨显像作回顾性分析。显像剂为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结果①703例各种肺疾患患者HPO的发生率为7.4%,其中肺癌患者HPO发生率为7.6%。②41例肺癌经手术或化疗后HPO消失31例。③32例甲状腺癌和骨癌肺转移患者骨显像无1例发生HPO,但4例鼻咽癌肺转移患者3例为HPO。结论①骨显像出现HPO图像可提示肺疾患的发生;②鼻咽癌肺转移HPO发生率较高,临床上鼻咽癌患者骨显像出现HPO表现可提示发生肺转移。
作者:陶宝华;朱瑞森;陆汉魁;陈立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稀土元素(REE)La、Gd和Ce对培养大鼠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同位素示踪、质子激发X荧光分析(PIXE)结合生化及细胞学等技术观察La对细胞的生物学作用,La、Gd及Ce的亚细胞分布及Gd、Ce对细胞钙含量及钙内流的影响。结果 La3+在10-10(或10-9)~10-6mol/L时促进细胞蛋白质合成、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加、DNA合成以及S期细胞比率增加,但La3+在高剂量时(10-4~10-3mol/L)降低平滑肌细胞总蛋白质含量、抑制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以及S期细胞比率减少。通过PIXE发现La、Gd、Ce可进入细胞,且在核内含量高,其次为胞膜。Gd和Ce使细胞内钙含量增加,促进细胞钙内流。结论①La3+对细胞有明显剂量-效应关系,在10-10(或10-9)~10-6mol/L剂量范围内有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在10-4~10-3mol/L时有细胞毒性作用。②REE可进入细胞,且在核内富集。③REE可促进细胞外钙进入细胞。
作者:凤志慧;王玺;张孙曦;安丽芝;章净霞;姚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立体定向X刀对颅内病灶的单次大剂量照射,已被认为是治疗脑肿瘤尤其是颅内中线深部结构及其附近病灶的有效方法[1],但治疗后单纯应用CT复查假阳性较多[2]。笔者用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对脑肿瘤进行断层显像,以评估X刀治疗脑肿瘤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48~65岁,平均56.5岁。脑肿瘤患者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8~69岁,平均51.5岁。其中原发性脑肿瘤20例,转移性脑肿瘤29例;属单发病灶36例,多发病灶13例,共71个病灶。X刀治疗前均经头颅CT或MRI、立体定向活组织检查确诊。
作者:范义湘;彭武和;石卫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再注射201T1心肌显像与联合应用13N-NH3及18F-脱氧葡萄糖(FDG)心肌PET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心肌梗死患者,行201T1 SPECT负荷、再分布、再注射显像及13N-NH3、18F-FDG PET心肌显像。将左室分成9个节段,以视觉评价法对放射性分布进行4级评分。获得201T1 SPECT再分布、再注射像及18F-FDG PET显像的局部心肌摄取率(%ID)。结果 PET判定为存活心肌的48个节段中,45个节段(93.8%)201T1再注射像也判定为存活心肌。在201T1再分布像示放射性分布严重低下的24个节段,201T1再注射像与PET显像判定存活心肌的一致率为87.5%,其中37.5%为存活心肌节段,50%为无存活心肌节段。2种显像方法的%ID无明显差异,且呈显著正相关(r=0.722)。结论再注射201T1心肌显像判断存活心肌的准确性与PET心肌显像相似,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丽娟;齐国先;胡健;曾定尹;山岸広幸;秋岗要;越智宏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癫痫患者发作间期脑PET显像示致痫灶局部皮质葡萄糖代谢及颞叶同侧丘脑代谢均减低,丘脑在癫痫发作及播散中起重要作用[1-2]。笔者采用SPECT脑灌注显像对此进行研究,获得了与PET代谢显像类似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1997年9月~1999年6月间临床诊断原发性癫痫患者103例,男63例,女40例,年龄(3~65,26.74±13.99)岁,病程6个月~30年。依据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标准[3],其中部分性发作65例,全身性发作35例,不能分类3例。均进行发作间期99Tcm-双半胱乙脂(ECD) SPECT显像和头皮EEG检查,其中47例在2周内行MRI或CT检查。
作者:张成君;溪宝珊;林琛;关楚文;欧阳亮;郑俊忠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OPCA患者行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和头颅MRI检查,并对各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OPCA患者的SPECT显像异常表现为脑局部血流低灌注,以脑干、小脑及基底节为主,也可累及大脑各叶;与MRI比较,SPECT显示病变范围更广泛;SPECT和MRI的异常率分别为95%和75%。结论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为诊断OPCA提供了新方法,灵敏度优于MRI;SPECT与 MRI相结合,有助于提高OPCA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江泓;唐北沙;许宏伟;沈璐;梁昌华;李新辉;段华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随着乳腺癌发病率的上升,对淋巴结体检阴性的乳腺癌患者其前哨淋巴结(SLN)的研究更加重视。尽管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可防止肿瘤进一步扩散,但可导致上肢疼痛,麻木,水肿等一系列术后并发症,直接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SLN活检不仅可用于乳腺癌准确分期,而且可避免腋窝淋巴结的盲目清扫,这使乳腺癌的治疗向前迈出了一步[1-3]。 一、SLN及其定位 1.关于SLN。SLN是肿瘤淋巴引流的第一站淋巴结,也是先出现转移的淋巴结。目前研究乳腺癌的SLN多是腋窝淋巴结。1993年Alex等[4]用99Tcm标记硫胶体进行乳腺癌淋巴显像,在手术中用手持γ探针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随后许多学者运用此技术和其他方法进行乳腺癌的SLN研究。
作者:徐敏;陈盛祖;郑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18F-fluorouracil(FU)作为肿瘤阳性显像剂的可能性。方法标记与合成了18F-FU,研究其在正常与荷瘤裸鼠中的生物分布,进行正常与荷瘤兔的PET显像。结果 HPLC及其他质控分析结果均证实18F-FU动物实验与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生物分布及显像研究表明它在肿瘤组织中有较多的摄取。结论 18F-FU是一种有潜力的肿瘤阳性显像剂。
作者:袁志斌;朱瑞森;Tomiyoshi Katsumi;Inoue Tomio;Endo Keigo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