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建成;范红燕
近几十年来,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P),多重耐药肺炎链球菌(MDRP)菌株逐渐增多,因此掌握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动态,合理用药,成为治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关键.本文就我院50株肺炎链球菌耐药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姜领;翟福英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咳嗽、流涕、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及全身斑丘疹.自1965年普遍接种麻疹减毒疫苗以来,已基本控制了麻疹的流行.我科自2000年2月以来,收治了20例麻疹病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42岁.并于2000年3月15日收治了1例临床罕见的重型出血性麻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丽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采用中药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胃下垂98例,均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振;周东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肠运动功能紊乱性疾病,往往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本研究收集我院消化门诊2001年11月~2002年9月IBS患者38例,用多虑平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李长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乳突炎的HR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耳)慢性中耳乳突炎的HRCT表现(其中单纯型6例,肉芽肿型21例,胆脂瘤型29例).结果:单纯型慢性中耳乳突炎HRCT表现为鼓膜增厚,鼓室、鼓窦密度增高,气房骨壁增厚、硬化,可有听小骨部分破坏.肉芽肿型及胆脂瘤型慢性中耳乳突炎HRCT表现:①鼓室、鼓窦内软组织影及骨质破坏.②听小骨移位、破坏.③鼓膜增厚、内陷.④严重者可破坏乙状窦壁、天盖、半规管及面神经管结构.结论:HRCT对慢性中耳乳突炎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肉芽肿型及胆脂瘤型慢性中耳乳突炎分型正确率不高.
作者:慕建成;范红燕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经积极救治,在急性胆碱能危象后至迟发性周围神经病变出现之前,发生的一组以肌无力为突出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因呼吸肌麻痹而致死.现将我院收治的14例IMS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作者:仵婉杰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食道、胃手术后出血是手术后一个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呕血、黑便和/或周围循环衰竭.出血可发生在食道、胃手术后近期内(1~20天),亦可发生在手术后远期.一旦发生,若诊断、处理不当,可能危及病人生命.笔者根据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食道、胃手术后出血病例的诊疗体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结合有关文献报道,指出引起食道、胃手术后出血的有关原因及处理原则,以减少其术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刘付铭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院从2002年5月开始采用后穹窿穿刺注药加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8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景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自2001年12月至今,我们采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2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训海;陈仲川;崔友福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目的:为探讨婴幼儿腹泻病的佳治疗方案.方法:应用叶酸、非那根、思密达联合治疗.叶酸0.5~1mg·kg·次,每日3次口服,非那根0.5~1mg·kg·次,每日3次口服,思密达冲剂1.5~3.0g/d,分2~3次冲服.结果:治疗组病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有效率达91.1%,P<0.01.结论:联合治疗,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素梅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我国人口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糖尿病(DM)发病呈上升趋势.DM演变几年后,几乎均有肾脏受累,可累及肾脏所有成分,从肾小球、肾小管到间质.一旦发生肾脏损害,出现持续性蛋白尿,病情不可逆转,往往进行性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进行有效的治疗是非常必要的[1].作者应用黄芪和藻酸双酯钠对2型DM并发早期DN微量白蛋白尿期的病人进行治疗,以判定其疗效.
作者:张春荣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随着医院模式的转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而心理护理在整体护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肺结核是常见的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之一[1].为探讨育龄期女性患者的心理特点,为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对30例未婚女性患者进行有关心理方面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萃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泰利必妥滴眼液每毫升含泰利必妥3mg,泰利必妥具有广谱抗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活性,用以预防和治疗各种细菌引起的眼部感染性疾病.现将我院用泰利必妥滴眼液治疗细菌性角膜炎、结膜炎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陶黎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自1984年瑞典国际专题学术会议上正式命名[1].我们基层医院并不少见,常发生在生育妇女阴道内,现将近10年内所遇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崔晓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2000年2月~2002年6月间,我科应用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呼吸衰竭20例,现将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董子云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新生儿颅内出血多是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是新生儿致死率较高的病因之一,好发于早产儿.2001年6月~2002年8月我院共收治此类患儿196例.其中治愈178例,好转8例,死亡10例,现将护理要点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 刊期: 2003年第19期
临床上经常遇到脑溢血、农药中毒的昏迷病人,笔者自1996年元月~2002年12月共遇120例浅昏迷病人,经临床护理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提文侠 刊期: 2003年第19期
神经衰弱是临床上常见病,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50例,取得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程华 刊期: 2003年第19期
我科应用苦黄注射液,对30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文华;冯鸽 刊期: 2003年第19期
非穿透性创伤性膈疝是临床上少见的疾患,急性期病人多因伴随伤情复杂和严重而影响其诊断,延误治疗,现将我院1992~2002年共收治的15例诊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东红 刊期: 2003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