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福;李焕珍;沈丽华;王艳萍
目的:探讨滴耳剂鼓室压入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对136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成治疗组74例96耳采用滴耳剂鼓室压入法,对照组62例88耳采用耳浴法,用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67%.结论:滴耳剂鼓室压入法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具有疗效高,复发率低的优点.
作者:班统焕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综合治疗相关因素的认识.方法:对239例肺心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9例肺心病人进行有效控制肺部感染,长时间给氧以提高血液氧分压,强心利尿及营养的支持可提高疾病治愈率和好转率.结论:肺心病人综合治疗的方案是有效、切实可行的.
作者:江清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血清唾液酸(SA)是恶性肿瘤的参考标志物,虽不是特异性的指标,如各种感染、胶源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等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如能结合临床,正确运用、科学分析,在肿瘤普查、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术后的疗效及预后监测等方面仍有其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应用上做了一些工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祥朝;马凤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结核性腹膜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使得一些年轻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警惕性不够,且因该病大多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常易造成漏诊和误诊.现就44例误诊病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
作者:余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胎膜早破是分娩常见并发症之一[1].我院1998年5月~1999年7月共分娩1005例,其中胎膜早破121例,占同期分娩总数的12.03%.为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现将胎膜早破病人与同期对照组作比较分析,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作者:张明珊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贲门癌病人进行术前空腹血糖测定来判断贲门癌外浸胰腺的程度,由此来判断其切除率及根治切除的可能性.方法:对临床确诊的贲门癌病人(无糖尿病痛史)首先进行术前空腹血糖测定,高于5.88mmol·L-1为血糖值升高,低于此值为正常;然后术中探查贲门癌外浸胰腺情况并作详细记录,后将贲门癌病人空腹血糖值的升高与正常同癌外浸胰腺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104例贲门癌病人术前空腹血糖升高39例,正常65例.升高的39例中有27例外浸胰腺,甚至浸润固定,根治切除率为零.血糖正常的65例中未浸润胰腺,根治切除率为75.4%,两者的根治切除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32.35,P<0.001),两者的切除率(根治切除+姑息切除)比较差异非常显著(X2=11.64,P<0.001).结论:賁门癌病人空腹血糖值升高预示已属晚期,癌外浸润胰腺较重,手术切除特别是根治切除率极低.它可作为术前判断贲门癌切除可能性较可靠的量化指标.
作者:杨玉;单铭铭;胡玉兰;孙书鹏;李明山;冀华逊;邓金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异烟肼(INH)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在化疗过程中,常见兴奋、头晕、周围神经炎和肝脏损害等毒副反应,但一般症状轻微.然而,临床逐年发现INH引起多种少见不良反应.现将国内有关文献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韦立功;覃江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维生素D肌注突击治疗小儿佝偻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8例随机分为3组,第1组35例于肌注维生素D3前3天口服或静脉补充钙剂,第2组63例于肌注维生素D3的同时口服或静脉补充钙剂,第3组30例肌注维生素D3前后均不补充钙剂.结果:全部患儿佝偻病症状得到改善,未发生抽搐和中毒表现,有效安全.
作者:周春;郑尧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降纤酶是我国新研制的高纯度单一组分的蛋白酶,已被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但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临床报道较少,根据其药理作用及基础研究的成果[1,2],笔者将其用于UA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并研究其对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作者:孙习明;崔莉娟;黄彦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介绍Twin Block功能矫正器的结构、制作、作用机理及临床应用.结论:该矫正器适用于生长发育快速期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工分类错(牙合)畸形,具有制作简单,戴用舒适,疗程短的特点,值得在国内推广应用.
作者:李达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围麻醉期及术后加强医疗中的一些问题.方法:对80例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重症胰腺炎发病急、病程发展快、病理变化广泛,术前访视时应重视高龄、并存疾病、感染性休克、弥漫性腹膜炎等高危因素,争取尽快手术及早清除炎性病灶以控制感染,围麻醉期重视支持呼吸循环功能、恢复组织氧输送.围麻醉期采用全麻气管插管为好,围麻醉期应重视呼吸、循环功能的支持,术后注重代谢营养的治疗.
作者:朱健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尼莫地平属钙离子拮抗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偏头痛、高血压等疾病,在用药治疗过程中,发现本药致浮肿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武玉响;田相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我院自1997~2000年共收治严重胸外伤连枷胸伤员共17例,采用机械通气并及时处理多发伤及休克,使全组患者均获痊愈.
作者:龚泽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冠心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及致死原因,因而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冠心病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文就消渴丸在治疗糖尿病的同时对冠心病的影响进行临床观察.
作者:刘瑞芳;孟昭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为适应护理改革的需要,与国际先进护理水平接轨,我院于1997年5月率先在我市开展了整体护理模式病房建设,几年来我们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改进,使整体护理工作的卓有成效.但在开展过程中也遇到很多问题与难点,由于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问题得以解决,工作开展顺利,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胸腔积液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在诊断原发病的基础上常导致误诊或难以确诊.我院于1982年1月~1998年6月收治有胸腔积液的患者135例,现将其分析整理如下:
作者:王宪英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了解良性颅内压增高的婴儿可以出现硬膜下的积液.方法:对我科1997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26例良性颅内压增高的婴儿进行头部CT检查.结果:发现26例良性颅内压增高的婴儿可以出硬膜下积液.
作者:李宇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脑梗死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急性脑梗死是中老年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增长,脑血管病发病因素的不断增加,脑梗死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及经济负担,所以应当对脑梗死病加以预防,发病后及时医治,做到分秒必争,不失时机地抢救.
作者:孙少曾;孙松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近年来多年不见的传染病又有流行趋势,并且病毒,细菌变异较大,临床表现不典行.我们在200余例流行性腮腺炎中,发现3例以低热嗜睡一周为前驱症状的流行腮腺炎病例.3例均有厌食,无头痛,无呕吐,无脑膜刺激征.
作者:程一民;张俊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儿童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麻疹患儿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20例麻疹患儿,作为治疗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200~400mg/kg次静滴,一日疗法,滴速8~12滴/分.结果:治疗组体温消退、皮疹消退、肺部体征消失、胸片阴影吸收时间、平均住院日的缩短均优于对照组.IVIG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IVIG治疗麻疹安全、可靠,可缩短住院日,提高治愈率,为治疗本病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刘丹;张帮杰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