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闫欢;刘渠;于碧鲲;刘保峰;崔鹂;赵淑岚;曾强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婴幼儿急性腹泻病例5种腹泻相关病毒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集北京地区哨点医院2016年1~12月< 60月龄急性腹泻患儿便标本,用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进行检测;同时用巢式PCR检测人博卡病毒.结果 共采集354份粪便标本,A组轮状病毒检出率13.84%,诺如病毒检出率10.45%,肠道腺病毒检出率4.52%,星状病毒检出率3.95%,人博卡病毒检出率7.34%.混合感染18例,占5.08%.轮状病毒发病高峰为冬季,诺如病毒的发病高峰为春季,其他病毒感染无明显季节特征.2岁以内患儿5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81.63%、78.38%、81.25%、71.43%、84.62%.结论 北京地区急性腹泻患儿5种腹泻相关病毒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A组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人博卡病毒、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2岁以内患儿是病毒性腹泻的高发人群.
作者:吉彦莉;王永全;杨青俊;崔海洋;靳博;曹玮;刘潇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运用TOPSIS模型综合评价宜昌市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质量,检验和探索该法应用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综合评估的适用性和合理性.方法 收集汇总宜昌市2016年14个县市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资料,包括国家相关网络系统报告数据、262份用人单位台帐资料和17份日常监督检查资料文件,采取TOPSIS模型对全市各地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全面客观评价,验证排名情况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结果 TOPSIS方法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为X13、X12、X2三地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排名前3位,X4、X9、X11三地排名末3位,与实际情况相符. 结论 TOPSIS模型对于综合评估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效果具有科学、全面、客观、准确等优点,具备较好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和实用价值,对综合评估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勇;龚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铜陵市高温中暑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相关部门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16年铜陵市间高温中暑病例信息和同期天气逐日气温、湿度数据,采用SPSS 19.0分析高温中暑的流行特征,分析中暑人数与气温、湿度的相关性.结果 2012-2016年铜陵市共报告155例中暑病例,其中,轻症中暑132例(85.16%),重症中暑23例(14.84%),男性121例(78.06%),女性34例(21.94%),<40岁48例(30.97%),≥40~<60岁73例(47.10%),≥60岁34例(21.93%),7月16日至8月15日共发生中暑112例(72.26%),为中暑高发期.轻症中暑人数和重症中暑人数均与日高气温、日低气温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湿度无明显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铜陵市高温中暑病例以中年男性、轻症为主,多发生于7月16日至8月15日,中暑人数与气温呈正相关.
作者:吴成峰;张乾驰;丁士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分布特点及其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儿科住院患儿469例,分析其临床分布特点及季节与患儿发病年龄、年份、下呼吸道感染(LRTI)、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结果 年龄<3岁、3~7岁、7~ 14岁患儿构成比分别为23.03%(108/469)、58.00%(272/469)、18.98%(89/469).春、夏、秋、冬季患儿构成比分别为18.12%(85/469)、23.45% (110/469)、29.00%(136/469)、29.42%(138/469).不同年龄段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季节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秋、冬季患儿并发LRTI率依次为29.41%(25/85)、34.55%(38/110)、40.44%(55/136)、38.41%(53/1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岁、3~7岁、7~ 14岁患儿并发LRTI率依次为45.37%(49/108),40.07%(109/272),14.61%(1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春、夏、秋、冬季MP-IgM阳性率分别为5.88% (5/85)、5.45%(6/110)、20.59%(28/136)、13.04%(18/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好发于学龄前期,年龄较小患儿较易并发LRTI,与季节有一定相关性,秋冬季节是其发病高峰,季节分布与年龄无关、与年份有关,秋冬季节较易感染MP.
作者:龙勋华;吉训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总硒的试验参数与工作条件,改进样品消化方式,优化测定参数与条件,建立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食品总硒的佳测定方法.方法 通过微波消解与湿法消化对照试验,测定加标回收率和样品重复性,选择佳样品消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设计表L9(3 ×3),对载流浓度5.00%、10.00%、15.00%;浓盐酸加入量1.0mL、2.0mL、3.0mL;硼氢化钠浓度1.00%、1.50%、2.00%三因素三水平分别进行试验,测定标准溶液系列荧光值,根据标准系列线性相关结果,选择佳载流浓度、浓盐酸加入量、硼氢化钠还原剂浓度.结果 样品处理微波消解法与湿法消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解法样品加标回收率92.00% ~ 97.00%,相对标准偏差1.80% ~ 3.40%,湿法消化样品加标回收率89.30% ~ 93.00%,相对标准偏差4.20% ~6.10%.反应体系佳载流浓度10.00%、浓盐酸加入量3.0mL、硼氢化钠还原剂浓度1.00%,标准溶液系列线性相关系数r=0.999 9,2个标准点5.00μg/L、30.00μ g/L测试结果准确度98.00%、97.30%,连续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1.10%、1.70%.结论 微波消解法优于湿法消化,选择微波消解法为本法样品消化方法;选择载流浓度10.00%、浓盐酸加入量3.0mL、硼氢化钠浓度1.00%为佳反应酸度和还原剂浓度.此法样品消化比好,无污染,回收率高,变异系数优,可操作性强,标准曲线线性好,满足检测要求.
作者:章亚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长江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重金属健康风险.方法 采集长江中游荆江航道工程水域地表水、取水口水源水和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检测铅(Pb)、镉(Cd)、砷(As)、铬(Cr)、铝(Al)、锰(Mn)、铁(Fe)、铜(Cu)、锌(Zn)含量,利用健康风险评价法(HRA)评价水质重金属健康风险.结果 荆江航道工程水域地表水、取水口水源水和工程船舶饮用水Pb、A1、Mn、Fe、Cu、Zn非致癌风险(危害商,HQ)<1,Cd、Cr致癌风险水平(CR)在10-9~ 10-6/a范围,处于可接受水平;As的CR水平在8.05×10-8/a~ 8.49×10-5/a,部分超过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可接受值(5.0×10-5/a),但低于美国、WHO和中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As限值10μg/L,视为安全.结论 长江航道工程船舶饮用水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但应加强水质风险评价;制备和储存的饮用水中发现危险因素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保障船员饮用水安全.
作者:刘燕婕;万迎春;吴中乔;杨顺益;吕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南昌市MSM异性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进一步探讨风险人群的特征.方法 采用QQ及QQ群网络招募的方式对南昌市常住MSM进行网络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吸烟、饮酒和吸毒行为等.率之间的比较用x2检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433人,平均年龄(28.67 ±6.71)岁,74.60%为未婚,395人(91.22%)性取向为同性恋,34人(7.85%)为双性恋.96名MSM(22.17%)近6个月发生过异性性行为,其中14.00%发生异性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仅36.50%每次都使用安全套.在MSM中,在婚/同居者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可能性是未婚/离异者的9.171(95%CI:5.377~15.641)倍,在本地居住时间>2年的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可能性是在本地居住时间为7~12个月的3.426(95%CI:1.097~10.699)倍,吸食过新型毒品者发生异性性行为的可能性是未吸食过新型毒品者的2.952(95%CI:1.236~7.050)倍.结论 南昌市MSM异性性行为的发生与其婚姻状况、在本地居住时间及是否吸食新型毒品有关,且发生异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在对MSM进行HIV的预防和干预时,其配偶/伴侣的感染状况也不容忽视.
作者:路亮;刘明斌;刘薇;徐丹;周显凤;王黎;刘云;李十月;燕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14-2016年武汉市手足口病病原构成和流行特征,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武汉市各城区临床诊断病例咽拭和肛试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RT-PCR检测肠道病毒(EVs),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对其他肠道病毒进行核酸序列测定并用在线分型工具比对病毒型别.结果 2 520病例中EVs、EV71和CVA 16检出率分别为68.65% (1 730/2 520),11.98% (302/2 520)和22.06%(556/2 520);4岁及以下患儿占92.72%(1 604/1 730);夏季和冬季为检出高峰.重症病例中EV71检出率为56.14% (32/57).序列分析表明其他肠道病毒病原为CVA6 91.08%(296/325),Rhino 2.46%(8/325),Echo9 1.54%(5/325),CVA4 1.23% (4/325)等共9个型.CVA6,CVA10,CVA2,CVA5和CVA9与温州流行株核酸同源性>96.00%;Rhino,CVA4,Echo9和Echo24与济南,上海,山东,云南,江苏,澳大利亚流行株同源性> 97.00%.2014年和2016年优势病原为CVA16,2015年优势病原为CVA6.结论 CVA16和CVA6作为2014-2016年武汉市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交替流行.应适当调整检测策略,加强非EV71非CVA16肠道病原尤其是CVA6的检测和监测.
作者:庞蓓蓓;孔德广;周璇;王永红;汪鹏;王远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运用数据模型开展传染病的预测预警一直是研究前沿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数据模型中的时间模型、空间模型和时空模型三大类分析方法,着重分析了几种典型的数据模型及应用,比较各模型的优缺点,旨在加深对时-空数据模型的认识,为传染病预测预警模型的选择和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陈红缨;李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居民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癌症患者健康管理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依托于北京市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现场评估居民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并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模型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居民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与年龄、患癌风险呈负相关,与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类别呈正相关,医保类型也是一个独立影响因素,此外,伴侣支持是老年人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结论 患癌风险是人群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应落实关口前移策略,以提高全人群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
作者:刘立煌;丁晗玥;严晓玲;邱五七;董佩;李静;李新超;毛阿燕 刊期: 2017年第05期
2013年湖北省启动了健康管理试点改革.近年来,各地出台了很多有特色的政策,有力地推进了湖北省健康管理的试点工作,阶段性地取得了多方共赢的效果,同时也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并推进新一轮健康湖北全民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健康管理职能的拓展、筹资保障、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衔接、健康服务产业链的整合、社区网格化健康管理以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等方面对这些政策做了一定的阐述,期望对湖北省各地健康管理的实践提供一些政策的借鉴,也为相关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跟进一步深化当前的健康管理试点改革.
作者:宋涛;柳东如;黄希宝;祝淑珍;李俊琳;刘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无戒烟意愿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愿意戒烟的原因.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住院的ACS患者进行戒烟意愿评估,并对320例无戒烟意愿的患者进行面对面访谈,了解其不愿意戒烟的原因,调查患者对尼古丁依赖及奖赏机制认知情况,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吸烟和戒烟的信念冲突.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7.99±10.37)岁,94.38%为男性.不认可吸烟危害及戒烟获益、吸烟环境或生活习惯、压力或享受型以及重度尼古丁依赖及戒断症状、曾戒烟失败等为ACS患者拒绝戒烟的重要原因.68.75%患者认可尼古丁依赖为慢性疾病.30.63%患者初步了解尼古丁依赖机制.4.69%患者明确了解尼古丁奖赏机制.51.88%的患者存在吸烟行为及应该戒烟的信念冲突.结论 对吸烟危害及尼古丁依赖本质认识不足,戒烟动机不足是ACS患者不愿意戒烟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的无戒烟意愿冠心病患者存在吸烟行为的信念冲突.
作者:骆景光;韩凌;陈立伟;陈欣;胡文泽;高赟;马铮;辛筱茗;贾叶;杨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解2011-2015年湖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国家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系统,收集2011-2015年接受艾滋病免费抗病毒治疗的年龄15岁及以上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绘接受抗病毒治疗患者CD4+T淋巴细胞恢复曲线,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成功抑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有8 237例对象纳入研究,平均年龄(40.76±14.17)岁,主要以性途径传播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39.61%,异性性传播55.78%,所有治疗患者的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M(QR)为227(100~323)个/μL,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恢复成功的有32.17%,统计分析显示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治疗后成功恢复的比例越高(x2=1 251.09,P<0.000 1),不同基线CD4 +T淋巴细胞分组的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恢复成功的中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 120.45,P <0.000 1),8 237例研究对象接受治疗后,病毒学抑制样本数(≤400拷贝/mL)占87.3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情况、感染途径、文化程度、基线CD4值、初始治疗方案、CD4+T淋巴细胞恢复情况是病毒载量成功抑制的因素.结论 湖北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开展对患者免疫重建、病毒载量的抑制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影响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因素较多,建议继续采取扩大检测、扩大治疗、加强服药依从性教育等政策,进一步提高全省的抗病毒治疗效果.
作者:郑武;汤恒;笪琴;彭国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铜陵市近10年来职业健康监护情况,为铜陵市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06-2015年通过《职业病与职业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职业健康检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职业健康监护企业数和监护工人数逐年增加;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企业以中小型、私有经济、制造业和采矿业企业为主;健康监护人数以大型、国有经济、制造业和采矿业以及接触粉尘类作业工人的人数多;疑似职业病检出率高的为微型或不详、集体经济、采矿业企业以及接触粉尘类作业工人,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疑似职业病平均检出率为0.88%、职业禁忌证平均检出率0.4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集体经济、小型企业以及接触物理因素的作业工人职业禁忌证检出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铜陵市职业健康监护重点企业应为小、微型集体、私有经济所有制企业;重点行业为采矿业和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和物理因素.
作者:丁士旵;吴成峰;王兰英;胡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2007-2016年泉州市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6年泉州市登革热疫情相关资料,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7-2016年泉州市共累计报告106例登革热病例,其中输入性病例100例,因输入性病例继发的本地病例6例.全年均有登革热病例发生,其中8~10月占56.60%,本地感染病例主要发生在9月(1例),10月(2例)、11月(3例).各年龄组均有登革热病例,其中20 ~49岁为主.输入性病例主要来自东南亚,其中菲律宾66例占66.00%,印度尼西亚15例占15.00%.经Wileoxon秩和检验,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和本地登革热病例在发病至诊断时间、发病至报告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泉州市登革热病例以输入性为主,存在发生本地暴发风险,20~49岁年龄组人群是高危人群.
作者:潘欢欢;李锋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评估常州市武进区居民的总体碘营养状况,了解不同人群之间碘营养状况差异,探讨碘营养状况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该市武进区14个乡镇社区292个家庭食盐样本,以及每位研究者的空腹尿液样本,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尿碘浓度,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这些研究者的血清甲状腺功能.结果 武进地区成年人碘营养适量,但学龄儿童处于超足量范围,孕妇则碘营养不足;武进地区男性女性居民之间尿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甲功异常居民尿碘水平(218.53±133.26 μg/L)明显高于甲功正常者尿碘水平(188.18±110.91 μg/L)(P<0.05).结论 常州武进地区不同人群之间碘营养存在个体差异,碘盐标准的制定需考虑不同地区环境的碘含量差异及不同人群对碘需求不同等因素个体化科学补碘.
作者:薛冰霜;杨奇超;宗菁;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LC-MS/MS)测定动物源性食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评定,分析其不确定度来源,控制克伦特罗结果的质量.方法 依据GB/T22286-2008对肉制品中克伦特罗残留量进行检测,按检测过程依据JJF1059.1-2012,对克伦特罗残留量各分量进行不确定度分析.结果 单次测定不确定度达0.62μg/kg,其主要分量是待测液在标准曲线上求值所引入的分量和重复性分量,分别为70.00%和30.00%,相对不确定度达28.00%,以6次平均值报告结果为p=(2.18 ±0.25) μg/kg,相对不确定度11.50%.结论 液质质法测定克伦特罗残留量不确定度较大,根据待测液浓度制备跨度较小标准曲线和多次重复测定是减小不确定度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云玲;周志成;周妍;刘潇;闻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学校结核病疫情中的病例特点,为进一步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2016年北京市西城区发生的5起学校结核病疫情的病例资料.结果 5起疫情中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2例,其中首发病例5例、续发病例37例.在校学生36例,教师6例.首发病例均为涂阳肺结核患者,均有咳嗽、咳痰>2周的症状.续发病例中学生占89.19%,肺结核占91.89%,菌阴患者占83.78%.无症状者占83.78%,病变局限在单侧肺的占89.19%,无空洞者占83.78%.结论 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涂阳肺结核患者是学校结核病疫情发生的主要来源.要重视对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早期发现潜在的肺结核患者,避免疫情蔓延.
作者:孟炜丽;王芳华;王春梅;胡京坤;孟宪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酪酸梭菌在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降低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常用数据库中酪酸梭菌联合传统疗法(三联、四联疗法)与单独传统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RCT研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RCT,由两位评价员按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独立进行资料提取、质量评价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 5.35软件进行Meta分析.分析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效率、根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RR值及发表偏倚.结果 共9项RCT研究符合纳入标准,酪酸梭菌联合传统疗法与单独传统疗法相比,治疗有效率、根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合并RR值及95% CI分别为2.91(1.81 ~4.68)、3.52(2.49 ~4.97)和0.27 (0.17 ~0.45).结论 酪酸梭菌联合传统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道溃疡合并幽门螺杆菌的有效率、根治率及降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效果均优于单一传统疗法.
作者:段华容;付强强;翟玉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职业接触二氯甲烷的生物接触限值.方法 以50名职业接触二氯甲烷工人为接触组,另选择同一企业43名行政人员为对照组,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水平,以及作业工人班末尿中的二氯甲烷水平,并进行两者间的相关分析,制订二氯甲烷的生物接触限值.结果 班末尿中二氯甲烷水平与工作场所空气中二氯甲烷时间加权平均浓度具有相关性(决定系数为0.962,P<0.05),回归方程为(y)=0.001 1x+0.0388(P<0.001).结论 劳动者职业接触二氯甲烷后尿中内暴露与外暴露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为制定我国职业接触二氯甲烷的生物限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张明;闫欢;刘渠;于碧鲲;刘保峰;崔鹂;赵淑岚;曾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