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仙桃市1989-2011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赵淑军;赵球平;边三才

关键词:
摘要:为全面评价仙桃市实施USI前后IDD防治效果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科学实施IDD防治十二五规划,现对湖北省仙桃市1989-2011年IDD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1年妊娠妇女尿碘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顺义区妊娠妇女碘营养状况,为碘缺乏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妊娠期妇女尿样检测尿碘值,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年份、年龄和孕期尿碘值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妊娠妇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86.08 μg/L、169.27 μg/L和184.64 μg/L;3年来尿碘值<150 μg/L的占总调查人数的37.30%,150 ~249 μg/L占38.70%,250 ~499μg/L占20.70%,≥500 μ/L占3.30%.结论 顺义区妊娠妇女总体上碘营养状况良好,但部分妊娠妇女存在碘缺乏或摄入过量的风险,提示我们应加强妊娠妇女尿碘水平监测,并指导妊娠妇女科学补碘.

    作者:马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消除麻疹面临的挑战

    随着世界性天花的消灭以及无脊灰状态在多数地区的实现,麻疹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烈性传染病,得到了很多国家的关注.在WHO的呼吁下,多国开始进行麻疹的防控工作并取得不小的进展,截止2010年,WHO美洲地区已经消除了麻疹[1],其余5个地区中有4个正在采取消除麻疹的措施或在2020年前达到消除麻疹[2],我国也将麻疹列入下一个消除的传染病,但任务仍十分艰巨.

    作者:黄彩虹;王伊雯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早期浸润癌及隐匿型宫颈癌的诊断

    近年来,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阴道镜在CIN和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临床上常有阴道镜下活检为CIN的病例,锥切或全宫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早浸癌或浸润癌的病例,术后因为手术范围不足,又需要补充治疗,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近年收治的高级别CIN病例常规先行LEEP(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锥切术或CKC术(cold knife conization),待病理诊断后,再综合考虑治疗方案.

    作者:夏晓红;吴绪峰;高晗;蔡鸿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北鹤峰县老年人自报慢性病现状调查分析

    当前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快,老年人健康状况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但对于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的研究报道较少.2011年对湖北省鹤峰县≥60岁老年人进行了慢性病患病现状抽样调查,旨在研究者贫困地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预防和控制慢性病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进而降低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

    作者:汤健;向娅妮;沈杰;王银洲;覃仕慧;林玉翠;林坤平;张腊英;徐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两种方法结果比较探讨

    目的 得到较为准确的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推算数.方法 以“历史累计新发病人数”为容量变量,采取分层整群结合容量比例概率法(PPS)抽样,从武汉市265个血吸虫病4类村,抽取46个样本村,加上全部3类村(44个),总计90个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抽样村(简称市抽样村);湖北省按地区分层抽样,分配武汉市22个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抽样村(简称省抽样村),对以上抽样村开展人群查病,血检阳性者进行粪检,计算各区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推算数,汇总得到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推算总数,比较两种方法推算患者数的差异.结果 市抽样村和省抽样村推算武汉市血吸虫病患者数分别为2 811人(其中3类村464人,4类村1 994人)和2 344人(其中3类村482人,4类村1 509人),两类样本推算3类村和4类村患者数,其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8,P=0.000).结论 以“历史累计新发病数”指导PPS抽样,可以使抽样检出患者的效率提高,得到的血吸虫病患者数推算结果较为准确,其对血吸虫病低流行区人群查病工作也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者:王浩;李群英;罗华堂;程忠跃;徐明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北省荆门市蚊类分布及季节变化调查

    目的 了解荆门地区蚊虫种类、季节消长、夜间活动规律以及不同生态环境对蚊类的影响.方法 选取了4种不同生境的采样点,使用紫外诱蚊灯诱集蚊类,并在蚊类活动高峰期进行夜间分时段诱集.所得蚊类样本经实验室分类鉴定、数据统计.结果 7月下旬蚊类密度高,达到693只/(台·夜);夜间21∶00 ~23∶00和03∶00~05∶00蚊类密度较高,分别达到12只/(台·h)和10.5只/(台·h);调查所得1科5属13种蚊种中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致倦库蚊(Culex pipiens quinquefasciatus))、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骚扰阿蚊(Armigeres obturbans)、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4种密度比较高;平原农村高峰期三带喙库蚊占82.57%,山区农村高峰期中华按蚊占64.33%.结论 荆门地区优势蚊种为淡色库蚊、中华按蚊、骚扰阿蚊、三带喙库蚊;蚊类活动高峰期为7月上旬到8月上旬;蚊类夜间活动有两个高峰期,分别为:21∶00~23∶00和03∶00 ~05∶00;平原农村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山区农村优势蚊种为中华按蚊.

    作者:叶斌;蔡云峰;谭梁飞;鲁方琴;倪建伟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社区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糖尿病的治疗中,健康教育(DHE)在糖尿病治疗中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1-2].为了解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开展了研究.

    作者:阮细河;杨燕群;仰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建设推进,国有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个体企业蓬勃发展,由于个别企业不依法履行职业病防治规定,劳动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上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法律体系调整和职业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等原因,导致劳动者健康危害问题日益突出,各种职业病的发生居高不下.

    作者:裴松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疾控机构建设的规划与布局探讨

    2003年以来,国家启动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央和地方共安排投资105亿元,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在东部地区,各地政府也高度重视,投入大量经费,使疾控机构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卫生部也正在进行调研,拟启动第二轮疾控中心建设投资计划.为了能够让疾控机构提前做好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规划设计方案等先期准备工作,收集有关资料和在建设工作中获得的些许感悟供同仁共享,便于在建设工作需要时参考.

    作者:温新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艾滋病母婴阻断知识调查

    我国艾滋病(AIDS)已进入快速增长期[1],艾滋病的流行规律是在高危人群中流行一定时间后向一般人群中扩散蔓延并波及妇女和经母婴垂直传播造成新生儿感染[2].基层妇产科医护人员对艾滋病母婴阻断知识知晓程度,对于实施母婴阻断干预措施、减少母婴垂直传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北省麻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1~3月对25所医院妇产科医护人员进行了HIV/AIDS母婴阻断知识的现况调查.

    作者:喻同琦;徐胜平;鲁爱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北当阳市2011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情况分析

    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是指人们在经过咨询后,在知情和保密的情况下,对是否作HIV检测自愿做出选择的过程[1].通过对有危险行为的人进行艾滋病咨询检测,使人们及时了解自己的感染状况,有利于改变危险行为,避免HIV感染.通过开展广泛、有效的VCT服务,对于及早发现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及时治疗病人,为求询者提供行为干预措施,降低感染HIV的危险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2].

    作者:任群慧;陈发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策略

    健康教育旨在帮助对象人群或个体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系统的社会活动.健康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实现基本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1].

    作者:张鄂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利用加权秩和比法评价甘肃省各市州2011年医疗服务质量

    目的 分析甘肃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现状,为政府部门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专家咨询等方法筛选12个医疗服务指标,采用加权秩和比法对甘肃省14个州市医疗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济较发达的兰州市、天水市、武威市医疗服务质量较高,经济欠发达的甘南藏族自治区医疗服务质量较差.经济较发达的银川市由于其管理模式的限制,医疗服务质量也较差.结论 甘肃省各市州医疗服务质量不仅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而且与各地区医疗管理模式相关.政府需加大卫生投入,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模式,提高各地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作者:马永红;曹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六氟化硫及其副产物的健康危害与现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六氟化硫(SF6)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缘性和灭弧性,并具有无毒、难氧化及抗电强度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气等行业的产品中[1].SF6是1997年《京都议定书》中规定减少排放的6种温室气体之一,其单位重量的增温潜力能力是CO2的23 900倍.SF6在电弧作用下会分解为其他物质,且大部分分解产物有毒性,少量泄露即可导致接触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症状[2].就六氟化硫的理化性质、自身及分解产物毒性、健康危害和现场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张海;曾小科;陈卫红;史廷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湖北省2008-2011年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来自13个市(州)、3个省直管市、1个林区、103个县(区),共报告187 905例,其中重症347例,死亡51例;常年均有发病,发病时间呈双流行高峰(4~7月为主高峰,占62.11%;11 ~12月为次高峰,占16.42%);病例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共172 159例,占91.62%;男女发病数比为1.8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4.86,df=3,P<0.01);病原学检测结果显示普通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为52.18%(2 667/5 111),科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率为27.27%(1 394/5 111),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为20.54%(1 050/5 111);死亡和重症病例EV71阳性率分别为78.32%及94.87%.暴发疫情共18起(1 875例),以托幼和散居儿童为主(90.03%).结论 湖北省手足口病的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应重点关注4~7月份的疫情,4岁以下的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及EV71感染者是重点防控的对象.

    作者:王晓南;郭彦萍;邢学森;刘力;蒋晓清;林凤荣;官旭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四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效益

    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显示: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短期内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利于保护残存的β细胞功能,可延缓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1,2].控制好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又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一直是研究热点.研究旨在初步分析初诊2型糖尿病4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短期血糖控制效果及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初步比较2型糖尿病4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的经济负担及其治疗效果.

    作者:徐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宜昌市艾滋病感染者与患者死亡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掌握HIV/AIDS死亡病例特征,了解HIV感染者的生存时间,分析HIV/AIDS病死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1995-2011年)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作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以既往经有偿供血感染HIV人员为主,医疗机构开展HIV检测是发现HIV/AIDS的重要途径;44.86%的死亡发生在诊断后的前3个月;年病死率呈波浪式下降趋势,但累计病死率居高不下.结论 需要进一步加大宣教,扩大检测,早期发现病人,延长病人生命.

    作者:黄文婷;陈宏平;张慧琦;雷雯;肖杨;王冬明;韦威全;王增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呼吸道感染IgM联检试剂盒临床应用评价

    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繁多,一种病原体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同一临床表现又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当临床出现呼吸道感染时,往往很难确诊病原体来进行治疗.[1-3]快速准确的呼吸道联检试剂,对于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4].西班牙VIRCELL公司生产的Pneumo-slide试剂盒可同时检测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血清1,2,3型九种病原体,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胡英会;张景亮;杨继红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恩施州2011年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评价

    2004年1月1日,我国启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1].恩施州网络直报单位共140家,直报率达100.00%.为全面、系统评估全州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发现影响报告质量的因素,恩施州每年均组织开展两次以上的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督导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恩施州传染病管理工作质量,现对恩施州2011年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了评价.

    作者:张慈枝;孙敏红;黄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 妊娠晚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感染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外阴阴道引起的常见妇科炎症,主要由白色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据报道,在美国发生率为39.00%[1].我国妊娠期VVC感染的阳性率为38.40%,发病率为18.11%[2].为了解孕妇妊娠晚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后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对1012例该病病倒进行了研究.

    作者:陆大春;刘爱萍;蔡秀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