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省农村地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

王迎;许智;谭晓东;叶建君;张迟;赵明江;占发先

关键词:麻疹, 强化免疫, 接种率, 麻疹疫苗
摘要:目的 评估湖北省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农村实施的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6个郊区(县)8月龄~4岁儿童共474人,采用自编的调查表,以现况调查的方式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6.6%,集中接种后,补种率为50%;家长对于接种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接种点环境、接种组织情况满意者分别为97.2%、96.7%、97.8%;麻疹疫苗接种零剂次者3人,占调查样本的6‰.结论 湖北省农村地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了95%的目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湖北省农村地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结果分析

    目的 评估湖北省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农村实施的情况.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6个郊区(县)8月龄~4岁儿童共474人,采用自编的调查表,以现况调查的方式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为96.6%,集中接种后,补种率为50%;家长对于接种时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接种点环境、接种组织情况满意者分别为97.2%、96.7%、97.8%;麻疹疫苗接种零剂次者3人,占调查样本的6‰.结论 湖北省农村地区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接种率达到了95%的目标.

    作者:王迎;许智;谭晓东;叶建君;张迟;赵明江;占发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研究

    目的 分析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来源、资金使用和受益等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信息.方法 利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003-2009年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及资金使用情况.结果 2003年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总额为3.488亿元,2009年增加到39.4亿元.政府财政补助2003年为0.197亿元,2009年增加到31.9亿元.农民个人缴费占筹资总额的比重由2003年的43.52%,下降为2009年的19.03%.资金主要投入于住院和门诊费用,2009年二者之和占费用总额的97.83%以上.结论 政府财政补助是湖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筹资来源,继续加大政府财政补助、优化资金支出结构是实现全覆盖目标的重要保证.

    作者:殷继国;魏安琪;贺富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黄石市中、小学生狂犬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我国每年狂犬病病例均超过2 000例,位居全球第二位,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狂犬病的流行不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从人群分布上看,可概括为“三多”: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较多.

    作者:艾仁裕;柏世堂;罗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湖北省2009-2011年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 对湖北省2009-2011年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湖北省疟疾流行形势,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为横断面研究.应用相关统计分析软件,对湖北省2009-2011年疟疾人群发病率、地区分布、季节分布、年龄分布、职业分布、输入性疟疾分布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湖北省2009 -2011年共报告疟疾1 308例,年发病率为0.03/万 ~0.12/万,下降幅度45.15%.其中输入性疟疾158例(间日疟55例、恶性疟100例、卵形疟2例、三日疟1例),占疟疾发病的12.08%,嗜人按蚊分布区发病占全省病例的71.25%,中华按蚊分布区占28.75%.流行季节6~9月份649例,占全年病例49.62%.发病较高的年龄组为40~65岁676例,占51.68%.结论 全省疟疾发病呈下降趋势,但输入性疟疾逐年上升,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抗疟措施有效,应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杜绝继发病例.

    作者:林文;毛宗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010年鄂州市食品卫生监测情况分析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行动计划》,鄂州市连续11年参加了全国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工作,对鄂州市食品中的重要污染物进行动态、连续的监测,及时为广大群众提出食品风险预警信息.2010年的食品安全监测内容包括常规监测和食品生产经营过程和特定危害因素的专项监测.

    作者:余双;孙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江汉油田2008-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童,以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溃疡为特征,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炎等并发症,导致婴幼儿死亡.江汉油田自成立以来,手足口病时有发生,以零星散发为主,因属非法定传染病,未引起重视.

    作者:张照英;高再发;李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襄阳市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价

    为有效落实《襄阳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全面完成规划的各项任务目标,2002年3月,襄阳市引进了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项目覆盖全市8个县(市)、区578.8万人,项目执行期8年(2002-2009年),通过全面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项目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作者:向丽群;秦道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湖北省2010年城乡居民吸烟现状比较研究

    大量的科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吸烟是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对吸烟行为和被动吸烟暴露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烟草流行的状况及对控烟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作者:韩胜红;张岚;潘敬菊;李俊琳;杨树旺;齐俊锋;张庆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生活方式和膳食因素与高尿酸血症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及膳食因素中存在的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高尿酸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豆类、鱼虾类、奶类、汤类、坚果类这5大类是高尿酸发病的危险因素,饮酒史OR=3.972,甜食OR=2.011,维生素C OR=0.657、饮茶OR =0.409,这4个因素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有关系.其中饮茶、补充维生素C与高尿酸的发病成负相关.结论 减少饮酒,少食海鲜类和豆类富含嘌吟的食物,补充维生素C,多饮茶可以预防或者减少高尿酸血症的发生.

    作者:马巧兰;蒋卓勤;邓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我国卫生应急决策机制研究现状(二)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何应对此类事件,提高卫生应急决策能力等问题就摆在了决策者面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水平正迅速提高,已成功地处置了不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1998年长江中下游的特大洪水、2003年春天的SARS危机[1]、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积累了相当多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也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2].

    作者:聂绍发;吴亚琼;黄淑琼;甘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四氢化硅的健康危害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四氢化硅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原料,是一种提供硅组分的重要气体源,可用于制造高纯度单晶硅、多晶硅、异质硅、微晶硅、非晶硅、氮化硅、氧化硅等各种硅化物.四氢化硅在临界温度256℃)和极高的压力下(96和120 GPa)可作为超导体使用[1].由于四氢化硅的高纯度和能实现精细控制,已经成为许多其他硅源无法取代的重要特种气体[2-3].四氢化硅的主要毒性是刺激作用,有研究显示它可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强烈刺激作用,造成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4-5],因此,需要评价工作场所空气中四氢化硅的水平和采取措施保护作业者的健康.本文就四氢化硅的理化性质、毒性及健康危害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古娜利;史廷明;孙刚涛;邵生文;陈卫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四例输入性恶性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比较分析

    文章对四例输入性恶性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4 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人的基本情况1.1.1 病例1男,51岁,农民,于2010年10月27日赴刚果金务工,2011年2月回国,同年3月21日发病,临床症状酷似重症流行性感冒,在当地村卫生室以感冒治疗3天无效,于3月23日,鄂州市疾控中心对外出务工回国人员进行疟原虫带虫检查时发现其厚、薄血膜中均有大量疟原虫的环状体,未见其它期形态,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恶性疟,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遂被诊断为恶性疟,即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 mg,磷酸哌喹320 mg),首剂2片,首剂后6~8h、24h、32 h各2片;另加服伯氨喹45 mg,分2天服,每天1次,每次22.5 mg,病人症状消失,疟原虫镜检转阴,出院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燃.

    作者:吴三明;李元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长江航务系统湖北地区职工食品安全与健康KAP调查分析

    为调查长江航务系统湖北地区职工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程度、饮食习惯、健康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并为制定食品与健康宣传计划提供依据,长江航务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9~10月进行了现状调查.

    作者:郭润正;吴春江;张艳;李正;窦法欣;胡晶;王群;王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鄂州市2008-2010年乙肝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乙肝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位居前列.乙肝给病人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并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我国现阶段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王黎明;廖学舟;赵敏;王焕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室内空气消毒和净化方法的应用进展

    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重装修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继而引入室内污染治理行业兴起,其产业产品名目繁多,治理效果各异,又无行业规范,产品宣传夸大、误导多.究其治污产品和方法主要有:遮盖法产品:利用掩蔽手段来抑制污染源从家具及装修材料中释放出,可以有效地抑制甲醛、苯等污染物的扩散.

    作者:陈俐侃;马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随州市2002-2010年传染性肺结核发现情况分析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空气传播的疾病[1],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是当前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2].自2002年以来,随州市实施世行贷款和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X项目),加大了患者发现力度,提高了患者发现率,现将随州市2002-2010年传染性肺结核发现登记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佘冬梅;殷继国;贺富春;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感染乙肝病毒母亲所生婴儿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动态观察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高流行国家,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为9%,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50%[1].由于我国HBV感染率高,慢性病毒携带者数量多,乙肝发病率高,肝癌发病率高(80%以上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2]),因此,乙肝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作者:任群慧;潘会明;陈宏平;汪玉纯;姜长俊;李钰;刘萍;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宜昌市伍家岗区2006-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因分析

    目的 了解宜昌市伍家岗区居民2002-2010年恶性肿瘤死亡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及人口统计方法对2006-2010年死因监测点死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宜昌市伍家岗区居民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为208.59/10万,居全死因第1位,男性标化死亡率为299.18/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126.43/10万,男女死亡率比为2.37.恶性肿瘤排名前5位是肺癌、肝癌、结肠癌、胃癌、食管癌.不同类别恶性肿瘤变化趋势不同,结肠癌呈上升趋势,而肺癌、肝癌等死亡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0-4岁组白血病为唯一恶性肿瘤死因,其他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结论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因素,应进一步加强恶性肿瘤综合防治力度.

    作者:吴婵;汪艳平;苏拥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上海市三所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KAP调查与分析

    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对上海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进行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食品安全饮食行为.方法 通过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比较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以及不同类别专业学生的差异.结果 (1)上海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偏低(5.61±2.69),其中医学院学生得分较高.各类专业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得分高,同时学习过食品安全相关课程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学过相关课程的学生(P<0.01).(2)75%以上的高校学生认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几乎全部的高校学生愿意学习和接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3)高校学生自身饮食行为存在偏差,70%的学生经常食用不健康或不卫生食品.结论 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不够,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有待改善.

    作者:左群;王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武汉市居民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调查分析研究

    室内空气质量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长期生活在不良的空气环境中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近几年我国因使用室内装饰材料而诱发和发生相关疾病的事件急剧增加,特别是甲醛已被证实为现代不良建筑综合症明确的危险因素之一[1,2].

    作者:王怀记;孙芳;陈文革;胡迅;石斌;曹美龄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