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双;孙强
为调查长江航务系统湖北地区职工对食品安全知识了解程度、饮食习惯、健康状态等方面的信息,并为制定食品与健康宣传计划提供依据,长江航务管理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11年9~10月进行了现状调查.
作者:郭润正;吴春江;张艳;李正;窦法欣;胡晶;王群;王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2000年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重装修所带来的环境污染现象日趋严重,继而引入室内污染治理行业兴起,其产业产品名目繁多,治理效果各异,又无行业规范,产品宣传夸大、误导多.究其治污产品和方法主要有:遮盖法产品:利用掩蔽手段来抑制污染源从家具及装修材料中释放出,可以有效地抑制甲醛、苯等污染物的扩散.
作者:陈俐侃;马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湖北省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痰涂片检查工作现况.方法 对29家综合医院开展痰涂与检查工作情况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期间,29家综合医院共有9 928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就诊,可疑症状者查痰率为51.29%,涂阳检出率为14.69%,而发现的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中86.76%是新发病人.结论 综合性医疗机构开展痰涂片检查是提高涂阳病人发现率,特别是新发涂阳患者发现率的有效手段.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控制至关重要,是提高阳性检出率的基础.
作者:周纯辉;谭晓东;杨成凤;王小靖;赵丁源;王鸣秋;张玉;皮琦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听力障碍(hearing disorder)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国外报道其发生率约在1‰~3‰[1],其影响的不仅是患儿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而且还对其智力、心理以及家庭和社会等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如果能在新生儿或婴儿早期及时发现听力障碍并给予人工干预,帮助其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以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2].
作者:唐安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由于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结核分支杆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B/HIV)双重感染者急剧增加,已成为当前结核病控制的一大障碍.为有效控制TB/HIV双重感染者的结核病发病,襄阳市结核病防治院于2006年开始在TB/HIV感染者中开展了结核病预防性治疗.
作者:冯卫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分析烧结行业卫生防护距离与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差异,为制定合理卫生防护距离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对烧结企业的特征污染物进行无组织排放源源强的监测,分别采用地面浓度反推法和点源大气扩散模型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结果 悬浮颗粒物是烧结行业无组织排放源的主要特征污染物;在当地近5年平均风速为<2 m/s、2至4 m/s及>4 m/s时,烧结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推荐值分别为1000、900、800 m;在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一类区和二类区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推荐值分别为800与400 m.结论 通过对1989年标准的修订和完善,推荐的烧结行业卫生防护距离对敏感区居民健康的保护是合理可行的.
作者:向安莉;张玲;吴磊;梅勇;朱长才;叶方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α病毒(Alphavirus)属于被膜病毒科,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家族多个成员已经被用作表达载体,广泛地应用于基因治疗和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全文就α病毒载体生物学特性及其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作一阐述.
作者:占艳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乙肝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位居前列.乙肝给病人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问题,并给病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是我国现阶段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作者:王黎明;廖学舟;赵敏;王焕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国是世界上碘缺乏病(IDD)流行严重的国家之一[1],碘缺乏病不仅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多种疾病,还影响胎儿和婴幼儿的脑发育,成为导致人类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2],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作者:姜德生;王剑;朱道国;张大亮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手足口病(HFMD)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童,以发热及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溃疡为特征,严重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炎等并发症,导致婴幼儿死亡.江汉油田自成立以来,手足口病时有发生,以零星散发为主,因属非法定传染病,未引起重视.
作者:张照英;高再发;李俊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2011年南阳市食品中重金属铅、镉、汞的污染状况.方法 在全市主要农贸市场和超市随机采集(购买)127份,共11类食品进行铅、镉、汞检测.结果 11类食品分别受到不同重金属污染,其中铅、镉污染普遍,检出率分别为88.2%和80.3%.铅超标率高的食品为水果47.6%.淡水鱼中受汞污染普遍,检出率为87.5%,平均值为0.072 mg/kg.结论 南阳市食品中重金属污染水平较高,需采取措施加强检测,查找污染源头.
作者:宋鹏;陈德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按照《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 -2010年)》[1]和《湖北省重点地方病防治“十一五”规划》[2]要求,到2010年底,全省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为考核评估武汉市各区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情况,根据湖北省《关于转发卫生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部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县级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和武汉市《关于印发武汉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考核评估方案的通知》要求,武汉市卫生局、武汉市疾控中心和湖北省盐务管理局武汉分局等单位组成武汉市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区级考核评估小组,于2009年11月27日-12月9日,对所辖13个行政区进行了消除碘缺乏病目标区级考核评估.
作者:杨燕;徐明星;吴凯;毛重喜;王重新;姚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潜江市现有乡镇水厂28个,供水覆盖人口575 065人,农村总人口775 305人,覆盖率为74.17%.为了解全市农村集中式供水水质现状,保证全市人民喝上卫生、安全的自来水,2009-2011年在全市28个乡镇水厂中抽取了20个水厂(其中地表水厂11个,地下水厂9个)进行了水质监测,分别在丰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分批采集各水厂的出厂水和末稍水各1份进行了相关项目的检测.
作者:陈晓勇;陈梅;邓琴;黄先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国每年狂犬病病例均超过2 000例,位居全球第二位,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狂犬病的流行不但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影响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从人群分布上看,可概括为“三多”:农村地区病例较多、男性病例较多、15岁以下儿童较多.
作者:艾仁裕;柏世堂;罗春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调查问卷对上海市3所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KAP)进行调查,了解高校大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食品安全饮食行为.方法 通过知识-态度-行为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比较高校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以及不同类别专业学生的差异.结果 (1)上海市大学生食品安全知识得分偏低(5.61±2.69),其中医学院学生得分较高.各类专业中,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得分高,同时学习过食品安全相关课程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学过相关课程的学生(P<0.01).(2)75%以上的高校学生认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几乎全部的高校学生愿意学习和接受更多的食品安全知识.(3)高校学生自身饮食行为存在偏差,70%的学生经常食用不健康或不卫生食品.结论 上海市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不够,食品安全态度行为有待改善.
作者:左群;王忆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我国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高流行国家,全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约为9%,乙肝病毒(HBV)感染率为50%[1].由于我国HBV感染率高,慢性病毒携带者数量多,乙肝发病率高,肝癌发病率高(80%以上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2]),因此,乙肝是我国重点防治的传染病.
作者:任群慧;潘会明;陈宏平;汪玉纯;姜长俊;李钰;刘萍;姚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文章对四例输入性恶性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4 例输入性恶性疟疾病人的基本情况1.1.1 病例1男,51岁,农民,于2010年10月27日赴刚果金务工,2011年2月回国,同年3月21日发病,临床症状酷似重症流行性感冒,在当地村卫生室以感冒治疗3天无效,于3月23日,鄂州市疾控中心对外出务工回国人员进行疟原虫带虫检查时发现其厚、薄血膜中均有大量疟原虫的环状体,未见其它期形态,胶体金法检测结果为恶性疟,结合病人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遂被诊断为恶性疟,即给予双氢青蒿素哌喹(每片含双氢青蒿素40 mg,磷酸哌喹320 mg),首剂2片,首剂后6~8h、24h、32 h各2片;另加服伯氨喹45 mg,分2天服,每天1次,每次22.5 mg,病人症状消失,疟原虫镜检转阴,出院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燃.
作者:吴三明;李元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空气传播的疾病[1],发现和治愈肺结核患者是当前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2].自2002年以来,随州市实施世行贷款和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X项目),加大了患者发现力度,提高了患者发现率,现将随州市2002-2010年传染性肺结核发现登记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佘冬梅;殷继国;贺富春;王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量的科学研究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吸烟是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冠心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生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1].对吸烟行为和被动吸烟暴露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烟草流行的状况及对控烟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
作者:韩胜红;张岚;潘敬菊;李俊琳;杨树旺;齐俊锋;张庆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如何应对此类事件,提高卫生应急决策能力等问题就摆在了决策者面前.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政府改革的日益深入,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水平正迅速提高,已成功地处置了不少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1998年长江中下游的特大洪水、2003年春天的SARS危机[1]、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等,积累了相当多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也为进一步完善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奠定了基础[2].
作者:聂绍发;吴亚琼;黄淑琼;甘秀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