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溶剂中油酸对LO2和HepG2细胞生长和活力的影响

陈莉;汪春红;黄邵鑫;段纯喆;金丽娜;王红

关键词:DMSO, BSA, LO2细胞, HepG2细胞, 油酸
摘要:目的 探讨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溶解的油酸(OA)对人正常肝细胞(LO2)株和人肝癌细胞( HepG2)株的影响,寻找合适的脂肪酸溶剂以及体外研究脂代谢的肝细胞系.方法 LO2和HepG2细胞均分为:空白组,DMSO组,DMSO+不同浓度油酸组,BSA组,BSA+不同浓度油酸组.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油红O染色观察活细胞数目和胞内脂滴变化;甘油-3-磷酸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 以DMSO溶解的(0.4~6.4) μg/ml油酸分别处理的LO2和HepG2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1.6μg/ml浓度组LO2细胞生长接近空白对照组外,其它组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以BSA溶解的(0.4~6.4) μg/ml油酸分别处理LO2和HepG2细胞,各组细胞活力均高于空白组,呈上升趋势(P<0.01).油红O染色显示两细胞株在DMSO溶解OA处理后,与空白组比较,油酸组细胞内脂滴增多,但细胞数目减少;而在BSA溶解下,细胞内脂滴和活细胞数目均随OA浓度增加而增加,各组细胞内TG含量变化趋势与油红O染色结果类似,以LO2细胞株更为敏感.结论 作为OA溶剂,BSA较DMSO合适;LO2较HepG2细胞更适合作为体外研究脂代谢的细胞株.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监管方式对个体诊所消毒质量的影响

    个体诊所条件简陋、丛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数量多、分布广,对其管理相对薄弱,是医源性感染的高危环节.为了解个体诊所消毒质量及存在的问题,探索提高个体诊所消毒质量的监督管理方法,促进消毒工作,降低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于2009-2010年采取不同干预措施进行了效果比较.

    作者:江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溶剂中油酸对LO2和HepG2细胞生长和活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二甲基亚砜(DMSO)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分别溶解的油酸(OA)对人正常肝细胞(LO2)株和人肝癌细胞( HepG2)株的影响,寻找合适的脂肪酸溶剂以及体外研究脂代谢的肝细胞系.方法 LO2和HepG2细胞均分为:空白组,DMSO组,DMSO+不同浓度油酸组,BSA组,BSA+不同浓度油酸组.培养48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油红O染色观察活细胞数目和胞内脂滴变化;甘油-3-磷酸氧化酶法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的含量.结果 以DMSO溶解的(0.4~6.4) μg/ml油酸分别处理的LO2和HepG2细胞,细胞生长曲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除1.6μg/ml浓度组LO2细胞生长接近空白对照组外,其它组细胞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样以BSA溶解的(0.4~6.4) μg/ml油酸分别处理LO2和HepG2细胞,各组细胞活力均高于空白组,呈上升趋势(P<0.01).油红O染色显示两细胞株在DMSO溶解OA处理后,与空白组比较,油酸组细胞内脂滴增多,但细胞数目减少;而在BSA溶解下,细胞内脂滴和活细胞数目均随OA浓度增加而增加,各组细胞内TG含量变化趋势与油红O染色结果类似,以LO2细胞株更为敏感.结论 作为OA溶剂,BSA较DMSO合适;LO2较HepG2细胞更适合作为体外研究脂代谢的细胞株.

    作者:陈莉;汪春红;黄邵鑫;段纯喆;金丽娜;王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上海市金山区2006-2010年急性腹泻患者沙门氏菌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和掌握金山区急性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感染情况、菌型分布.方法 对区内监测点医院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采集标本检测沙门氏菌,阳性患者进一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监测4 105例急性腹泻患者中,沙门氏菌阳性181例,阳性率4.41%;实验室分型以肠炎沙门氏菌为主,占33.15%,其次鼠伤寒沙门氏菌占28.73%,伦敦沙门氏菌等其他20种血清型均有检出;181例阳性患者中107例有可疑饮食史,占62.57%.结论 辖区应加强对腹泻门诊腹泻患者沙门氏菌的监测,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肉制品等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作者:曹志城;宋灿磊;叶玉龙;张媛媛;李澜;钟海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职业院校学生艾滋病知晓率与相关态度的调查

    艾滋病流行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青少年已经成为艾滋病大的受害人群[1].职业院校学生毕业后即进入社会,了解该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和相关行为倾向,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对于预防HIV的传播有重要作用.为此,2010年对黄石市2所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了调查.

    作者:毛弟军;叶菁;严子桂;柯贤州;熊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肺炎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联合疫苗研究进展

    肺炎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感染是引起婴幼儿肺炎、化脓性脑膜炎及爆发性败血症的主要致病菌[1].目前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感染为有效的方法.1938年研究人员首次进行了1型和2型肺炎球菌荚膜多糖双价疫苗大规模接种临床试验;1978年14价肺炎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在美国正式上市;我国从1966年开始研制流脑疫苗,1980年卫生部正式批准生产流脑多糖疫苗[2-4].研究证明,肺炎球菌和脑膜炎球菌疫苗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接种次数多.如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标准接种程序是出生后第2,3,4月龄各接种一针,一周岁后加强免疫一针.

    作者:姚海燕;李黎;黄仕和;杨晓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卫生行政干预对肺结核病人转诊追踪影响分析

    落实转诊和追踪工作是实施肺结核病人归口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实施现代结核病控制DOTS策略的基础[1].长阳县为了探索提高肺结核病人转诊和追踪到位率的方法,自2009年9月起在全县实施卫生行政干预,促进了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对肺结核/疑似肺结核病人网报、转诊及结防机构对转诊未到位病人的追踪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作者:余文波;刘荣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五氯酚钠原药对大鼠致畸性的试验研究

    目的 实验旨在通过经口染毒大鼠,检测妊娠动物接触五氯酚钠原药后引起致畸的可能性和致畸危害程度.方法 依据《GB 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选用的大鼠按雄、雌2∶1比例同笼交配,次日清晨阴道涂片检查雌鼠,发现精子即确定为受孕第0d.设计3个剂量组、1个阴性对照组和1个阳性对照组,高剂量为26.10 mg/kg,中剂量为5.22 mg/kg,低剂量为1.04 mg/kg,阳性对照为维生素A.在雌鼠受孕第6~15 d灌胃给予受试物,连续共10d,在妊娠第20d,腹腔注射麻醉后剖腹检查胎鼠是否畸形;将每窝胎鼠的1/2置于Bouins液中固定,检查内脏是否有畸形;另1/2胎鼠剥皮去内脏和脂肪,经染色,透明后检查骨骼是否有畸形.结果 高剂量组:大鼠孕期体重增重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吸收胎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鼠的体长和体重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胎鼠骨骼及内脏畸形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胎鼠骨骼及内脏畸形例数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剂量组:未观察到明显的孕鼠、胎鼠毒性,未发现致畸作用.结论 五氯酚钠原药大鼠致畸试验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AEL)为1.04 mg/kg,小致畸剂量为5.22mg/kg;致畸指数为50,根据致畸指数初步评价该受试物具有致畸危害.

    作者:刘春霞;喻超;王成;刘瑶;唐晓荞;孙凡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IHA与ELISA法在检测慢性日本血吸虫病中的应用比较

    诊断在血吸虫病防治工作中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可为防治活动的计划、实施和效果评价等各个环节提供必要的信息和科学依据.在血吸虫病诊断技术研究方面,我国常用的诊断方法可分为血清免疫学诊断方法和病原学诊断方法,其中病原学诊断方法包括尼龙绢集卵孵化法和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

    作者:陈玲;江仁华;范宏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五峰县58所中小学校、托幼机构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

    学校卫生是公共卫生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0%发生在学校[1].掌握和了解土家族地区的学校(园)饮用水卫生安全是衡量我国社会进步,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学生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2],也是保证学生安全的重中之重.2011年3月对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学校及托幼机构的学生饮用水卫生现状进行了调查.

    作者:付庆玲;田耕百;史林谦;王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层医疗机构在慢病管理-高血压防治中心的对策

    建国以来3次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1]和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2]表明,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呈持续增长态势.卫生部近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显示,目前我国包括冠心病、脑卒中、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在内的心血管病病人估计已达2.3亿,其中高血压患者已达2亿,相比2002年的统计,6年激增4 000万.

    作者:惠亚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随州市性病门诊人群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我国自1985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以来,疫情逐渐蔓延,截止2011年底,估计我国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病人( PLWHA) 78万人,其中经性传播达到了63.9%[1].随州市2003-2005年是艾滋病报告疫情的高峰期[2],随着既往卖血人群中PLWHA的逐年减少,经性接触感染的比例呈逐年上升,在2007-2009年新发现的PLWHA中,经性途径传播比例达61.42%,提示随州市艾滋病传播模式由血液传播转为以性传播为主[3].因此,针对性病门诊就诊人群进行高危行为干预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作者:周沛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酸碱滴定法测定戊二醛含量应注意的问题与方法

    消毒剂戊二醛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1],包括医院手术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传染病疫源地和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处理等.消毒剂戊二醛化学名是1,5-戊二醛,是一种5碳双缩醛化合物,分子式为C5H802,分子量为100.13.由于消毒剂戊二醛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质量的检测显得十分的重要.

    作者:徐芳;何忠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漆包线工人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

    目的 了解漆包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调查整群抽取的319名漆包线作业工人的职业任务、职业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采用生命质量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评价.结果 职业紧张各问卷得分高低两组间,生命质量各领域及总得分差异都有显著性(P<0.01).职业任务及各子项(责任感除外)、紧张反应及各子项与生命质量各领域及总得分呈负相关(P<0.01),应对资源及各子项与生命质量各领域及总得分呈正相关(P<0.01),职业紧张各问卷与生理、心理领域的相关性强于与社会、环境领域,与生理、心理领域2者的相关性相近.职业任务、紧张反应和应对资源3者对生理、心理领域都有预测作用,生理、心理领域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了职业紧张各问卷,其子项有任务不适、任务模糊、工作环境、责任感、躯体紧张反应、心理紧张反应、理性处事、社会支持、娱乐休闲和自我保健.结论 漆包线作业工人职业紧张可影响其生命质量.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的增高可降低漆包线工人的生命质量,应对资源的增多可提高工人的生命质量,在研究职业紧张对健康的影响时,既要重视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要重视对生理健康的影响.在制订提高漆包线工人健康水平的措施时,既要重视减轻任务不适、任务模糊等职业紧张因素,也要重视躯体和心理紧张反应,更要重视提高应对资源.

    作者:胡志平;吴成峰;韦宁凯;王勇;丁士旵;张乾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治疗的研究

    乙型肝炎病毒(HBV)、病毒感染的肝细胞及机体免疫应答三者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慢性乙肝患者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其中机体的免疫应答是影响疾病进展和抗乙肝病毒治疗疗效的关键.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调节治疗,可以恢复及提高机体抗病毒免疫应答能力,从而达到控制及清除病毒的目的.

    作者:熊颖;房志刚;胡云毅;曾凡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宝鸡市2010年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评价

    宝鸡市2004年在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实现网络直报,2005年网络直报的覆盖范围由初的县级以上医疗单位延伸到了乡镇卫生院,初步建立了连接乡镇、县(区)、市三级传染病信息网络平台,宝鸡市262个医院机构(112个医院,150个乡镇卫生院)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辖区内发现的39种传染病个案进行报告.根据宝鸡市2010年网络报告数据,对网络直报系统总体运行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初步评价.

    作者:陈小英;梁文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柳州市2004-2010年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分析

    近年来学校传染病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据统计,2004年全国各类学校共报告突发事件670起,占全年突发事件总数的40%,其中在学校发生的传染病突发事件占传染病突发事件的64%[1].为了解柳州市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对柳州市2004-2010年全市报告的学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沈潘燕;钟柳青;余东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武汉市福利院老年人生命质量与抑郁关系研究

    生命质量(QOL)是一个多维概念,包括身体机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能全面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1].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高低对中国生命质量总体水平、社会稳定情况等方面影响加大.另一方面,城市福利院有望成为新时期城市老年人安度晚年场所的重要选择,因此,对城市福利院老年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评价武汉市福利院老年人生命质量,研究生命质量与抑郁发生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提高福利院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政策依据.

    作者:白涛;武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四川震灾重建后学校水与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 通过在地震灾区重建后开展学校水与环境卫生现状调查研究,了解灾后重建学校水与环境卫生现状,为灾区学校开展水与环境卫生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调查在10个重灾县中选取3个县,共9所已经重建的农村学校,对供水情况及饮用水水质、厕所及粪便处理、垃圾收集及处理、污水排放及处理以及上述水与环境卫生设施的维护和管理情况,食品安全等进行调查.结果 学校环境卫生基本情况较好,在食品卫生方面持健康证上岗工作人员比例为95%,卫生厕所比例较高.饮用水合格率为66.67%,只有11.11%的学校设有医务室.结论与地震之前的其他乡镇学校相比,学校环境卫生基本情况较好,但饮用水的合格率较低,医务室较少,学校存在卫生安全隐患.因此建议教育和卫生部门应加强联系、加大卫生监督、监测力度,切实保障灾后学生的身体健康.

    作者:刘保华;臧照芳;付彦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急诊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1].是由急性、持续性的缺血和缺氧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胸骨后的持续和剧烈的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均不能完全缓解.若治疗不及时,常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者心力衰竭等而危及生命[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心肌梗塞亦不断增加,是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由于其起病急、进展快、因此早期快速、有效的急救治疗是提高心肌梗塞疗效的关键[3].院前急救与护理已成为急救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4].本文回顾性分析急性心肌梗塞患者97例救治效果.

    作者:吴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广州市某区2007-2011年流动人口肺结核病流行特征分析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在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所有传染病首位,移民,耐药,HIV感染是21世纪全球结合部控制项目面临的三大难题[1].为了进一步掌握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外来人口肺结核发病状况,提高肺结核的发现率和治疗率,现将2007-2011年广州市永平街肺结核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1].

    作者:姜汝武;姜一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