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省15~49岁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马丽娜;宋涛;余思义

关键词:湖北省, 不同人群, 艾滋病人, 知识知晓率,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女性性工作者, 健康教育工作, 政府办公厅, 防治艾滋病, 艾滋病知识, 艾滋病防治, 行动计划, 流动人口, 农村居民, 监管人员, 调查分析, 城市居民, 青少年, 威胁, 死亡
摘要:艾滋病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截至2010年10月31日,湖北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6 430例,其中,艾滋病人3 904例,死亡1993例.200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对全省15 ~49岁人口中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校内青少年、被监管人员及女性性工作者6类人群的知晓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了解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下一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于2010年11月对湖北省15 ~49岁人群艾滋病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天门市2010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分析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死亡谱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总体发病情况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死亡率也急剧上升.对2010年天门市居民恶性肿瘤死亡情况进行分析,为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和调整肿瘤的防治对策与措施,评价居民的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人口资料来源于2010年天门市年鉴,死亡资料来源于天门市30个死因监测点上报的2010年死亡医学证明书,且各地每月与公安部门户口登记、殡葬管理部门进行核对,确保死亡登记资料完整、准确.

    作者:李华;罗芬;金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武汉市洪山区2010年居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我国结核病发病率高,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2位,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属于结核病高发国家[1].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结核病知晓率,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措施之一[2].《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要求,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3].为了解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的现状,于2010年对武汉市洪山区流调点内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结核病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现况调查.

    作者:刘亦新;李新跃;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宜昌市1995-2010年HIV/AIDS疫情特征分析

    宜昌市自199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开始,截至2010年12月31日共累计报告HIV/AIDS 284例.为了解近年来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为有效的控制艾滋病在宜昌市的流行提供理论依据,现将宜昌市1995 - 2010年HIV/AIDS疫情相关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张慧琦;吴周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恩施市258所中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隐患调查结果分析

    近几年来恩施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上升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绝大多数发生在学校.为了解恩施市各类学校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探讨如何指导各类学校做好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工作,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几率,建立和完善常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机制.根据湖北省卫生厅、教育厅《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突发公共卫生风险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要求,2010年在全市开展了中小学和幼儿园突发公共卫生风险隐患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黄静;梁建华;王斌;谢慧;冯继军;周阳彬;刘力;申幸福;胡乐群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苄嘧磺隆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

    目的 研究苄嘧磺隆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方法 采用水浴染毒法,将受精后2h内的斑马鱼卵分别暴露于浓度为20、40、60、80、100及120 mg·L-1的苄嘧磺隆作为6个染毒组,同时设置0 mg·L-1为对照组.通过统计累积死亡率、孵化率、发育畸形及丙二醛(MDA)含量等评价指标研究苄嘧磺隆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毒性.结果 苄嘧磺隆的浓度≥100 mg·L-1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观察到了斑马鱼幼鱼脊柱弯曲、心包囊水肿、连体等畸形现象.苄嘧磺隆的浓度≥80 mg·L-1时,斑马鱼的胚胎孵化率显著降低.苄嘧磺隆的浓度≥60mg·L-1时,斑马鱼胚胎致死率明显升高.108 hpf时,斑马鱼幼鱼体内MDA含量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苄嘧磺隆对斑马鱼早期生命发育阶段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作者:胡传禄;玉晓微;赵占克;袁均林;杨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武汉地区企业职业危害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掌握武汉地区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到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共调查企业2 891家,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有1 369家,占被调查企业数的47.35%;调查企业工人604 892人,接触职业危害的为147 612人,占职工总数的24.40%.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女工人数占接触职业危害总人数的19.03%,接触职业危害农民工人数占35.58%.C类制造业有42.39%的企业存在职业危害,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及物理因素危害的人数多,E类建筑业有66.46%的企业存在职业危害,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及物理因素危害的人数处于第二位.40.31%的企业未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监测覆盖率仅为19.4%.岗前体检率为28.34%,岗中体检率为72.36%.结论 武汉地区企业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多、涉及面广,接触职业危害的女工和农民工比例较高,职业病危害监测覆盖率以及部分行业的职业健康体检率未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作者:李乐;李松汉;李济超;易桂林;陈振龙;毛革诗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天门市2008-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分析

    流行性出血热(EHF)属于病毒性出血热中的肾综合征 出血热.为自然疫源性疾病,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 我国为重疫区[1].2008-2010年疫情统计数据表明流行性出 血热是天门市法定报告传染病中病死率居于前10位的病 种,对患者生命威胁较大.为了能更好掌握其流行态势,指导疾病防控工作,对本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资料来自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天门市现住居民2008年1月-2010年12月流行性出血热的传染病个案卡,病例包括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人口资料来源于2009年天门市统计年鉴[2].

    作者:罗志平;吴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电话追访反馈模式在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质量中的效果评价

    传染病患者的管理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基本的职责,能够做到传染病患者的科学有效管理就能够阻断传播链,降低散发疫情处理不善而出现暴发疫情的风险,进而控制疾病的蔓延.本研究通过每月向传染病患者电话了解基层医疗机构防保人员传染病访视管理质量,并撰写简报向基层医疗机构反馈,同时将传染病管理情况纳入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绩效考核的管理方式,大幅提高了我区传染病管理质量,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松建;冀国强;王风双;冯冉;肖雷;唐莹;吴殚;石玮;史继新;张文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北省2008-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报告病例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08-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情况.方法 对湖北省2008-2010年乙肝网络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与前两年相比略有下降.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占乙肝发病总数的2.04%,20 ~59岁成人发病占乙肝报告发病总数的77.34%,2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从2008年的12.13%下降到2010年的6.64%.发病人群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的48.69%.各年龄组中,乙肝发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湖北省2008-2010年乙肝报告病例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农村发病高于城市;乙肝无明显的季节高峰,多为散发病例;乙肝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2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下降明显.

    作者:黄淑琼;徐静东;陈红缨;洪希成;张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长托宁用于全麻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丙泊酚用于全麻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和优点已被临床肯定,也受广大术者接受.但是丙泊酚药理副作用给病人造成一定的伤害,丙泊酚减少交感传出冲动34%以上[1],镇痛药也抑制交感神经,使血压下降,支气管收缩,通气功能下降[2].为了降低丙泊酚对人体的副作用,湖北省妇保院用长托宁作为人工流产手术的术前用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明;金利民;余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北省15~49岁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

    艾滋病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截至2010年10月31日,湖北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6 430例,其中,艾滋病人3 904例,死亡1993例.200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对全省15 ~49岁人口中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校内青少年、被监管人员及女性性工作者6类人群的知晓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了解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下一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于2010年11月对湖北省15 ~49岁人群艾滋病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马丽娜;宋涛;余思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低剂量溴酸钾诱导脐血淋巴细胞适应性反应研究

    目的 探讨溴酸盐的体外低剂量下的适应性效应.方法 以人脐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用0.1 mM溴酸钾做预处理与不做预处理,再毒性浓度处理24h,两组比较观察微核率的变化.结果 预处理组较未预处理组的淋巴细胞微核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低浓度溴酸钾预处理的脐血淋巴细胞对毒性剂量处理存在一定的适应性,认为溴酸钾在体外条件下可能存在适应性反应.

    作者:胡慧文;余从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襄阳市一起学校聚集性肺结核疫情调查分析

    2010年4月,襄阳市某中学高三学生在体检中发现有肺结核病例集中发病,为了解学校肺结核疫情实际发病情况,有效控制学校肺结核病疫情,襄阳市疾控中心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1基本情况该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教职工202人,在校学生2 600人,其中走读946人,寄宿1 654人.高一10个班780人,高二12个班870人,高三14个班950人.高一、高二教室面积为70 m2,高三教室面积为54 m2,高一和高二人均教室面积均为1 m2左右,高三人均教室面积0.81 m2.宿舍面积约为15 m2,每间住12人.该校寝室、教室、食堂通风情况尚可.通过学生体检、筛查和回顾性调查、市结核病院确诊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统计,2007年以来该中学共报告肺结核病人60名,其中2007年发病10例,2008年发病6人,2009年发病10人,此次新报告发病34人.

    作者:柳絮;吴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2009-2011年鄂州市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长期以来,鄂州市始终坚持全民食用合格碘盐达到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这一主导措施.为了掌握鄂州市碘盐市场的供应和碘含量的情况,按照《湖北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连续3年在全市3个区采盐样进行监测,现将2009-2011鄂州市碘盐监测结果分析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抽样方法居民用户食用盐采用LQAS方法进行抽样监测[1].鄂城区、华容区、梁子湖区各抽5个乡镇,按东、西、南、北、中随机抽取1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村抽15户居民盐样,共采样2700份.

    作者:周丛刚;陈秋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武汉市汉阳区2001-2009年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汉阳区结核病防治规划(200l-20l0)实施效果,为制定结核病控制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9年规划季报、年报及有关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评价.结果 DOTS策略覆盖到街、乡,流动人口、农民工、学校、监狱均已纳入规划管理.2001-2009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8 307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 048例,新涂阳登记率由23.75/10万上升到48.57/10万.新涂阳治愈率达93.5%.结论 汉阳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周利;徐焜;张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荆州市城区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知识培训效果分析

    为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糖尿病的科学防治和社区糖尿病的三级预防,开展患者管理,促进早诊早治,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按照《2010年湖北省糖尿病防治项目继续教育实施方案》要求,荆州市疾控中心慢病所举办了荆州市城区医务人员糖尿病防治项目继续教育培训班.按照全省统一要求,对学员在培训前、后进行了问卷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班的110名学员来自荆州市城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二级以下医疗机构、疾控及其它机构的防保人员、内科医生及全科医生.

    作者:袁梅枝;王加松;胡于泽;何亮才;彭孝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宜昌市2010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分析

    尘肺是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粉尘发生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是目前我国严重的职业病,2010年,全国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87.42%.由于粉尘所致的肺组织纤维化是不可逆性的,故一旦患上尘肺病,患者将无法根治,这严重威胁着粉尘作业工人的健康.宜昌地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磷矿资源就占了全国磷矿的13.36%[1].与此同时,也拥有数量众多的矿山企业和粉尘作业工人.为及时了解宜昌市尘肺病发病特点及流行特征,加强尘肺病防治和管理,对2010年宜昌市新诊断的尘肺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明小燕;李燕;杨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宜昌市不同体质指数人群健康状况调查

    肥胖已被世界卫生组织正式确定为疾病范畴[1,2],在健康体检中对于肥胖者的检查及其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相关性统计,对于临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总结分析了宜昌市疾控中心2010年健康体检者中不同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人群、常见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对比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向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北省宜昌市围绝经期妇女症状与保健需求调查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包括绝经前2~5年,绝经和绝经后1年,1994年WHO建议用围绝经期取代更年期.这个时段因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生理和心理变化,90%以上妇女会出现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组征侯群,称之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从围绝经期开始,月经紊乱、血管舒缩症状和神经精神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逐渐发生,这些不适症状均与雌激素的缺乏有关[1],常常困扰着围绝经期妇女,影响其生活质量.为了解宜昌市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和保健需求,于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对宜昌市城区围绝经期妇女进行了抽样调查,以探讨适宜宜昌市围绝经期妇女的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模式.

    作者:谭芳女;周林峰;周英;王琳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湖北省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

    目的 分析全省2010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1](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疫苗的安全性和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全省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的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全省2010年报告AEFI病例1 770例,县级报告覆盖率达到100%,其中55个县(53.40%)报告例数<10例.48 h内及时报告率88.76%,48 h内及时调查率97.74%,个案调查表完整率100%.1 770例AEFI中,男女性别比为1.41:1,≤2岁儿童占77.46%,9月报告发生数多.发生AEH前5位的疫苗为麻疹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流脑A群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第1剂次发生的占65.42%,接种≤1d发生的占84.18%.全省NIP疫苗异常反应估算报告发生率在0.28/100万剂~25.43/100万剂.AEFI分类诊断中,不良反应占96.10%,其他3.90%.临床损害前3位为过敏反应、无菌性脓肿、BCG淋巴结炎.结论 全省2010年AEFI监测的完整性和敏感性比往年提高,但仍需提高监测质量.AEFI主要发生在小年龄组NIP疫苗首剂接种后的0~1d,提示为其监测的重点.监测结果显示,全省NIP疫苗使用安全,预防接种服务质量较好.

    作者:李书华;赵明江;王兆;张迟;蔡碧;李琼;李宁;郑莉;杨北方;罗玉娥;唐险峰;王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