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金利民;余凌
目的 了解湖北省2008-2010年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报告发病情况.方法 对湖北省2008-2010年乙肝网络报告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乙肝报告发病率与前两年相比略有下降.1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占乙肝发病总数的2.04%,20 ~59岁成人发病占乙肝报告发病总数的77.34%,2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从2008年的12.13%下降到2010年的6.64%.发病人群职业以农民为主,占总病例的48.69%.各年龄组中,乙肝发病率均是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湖北省2008-2010年乙肝报告病例总体呈先升后降趋势;农村发病高于城市;乙肝无明显的季节高峰,多为散发病例;乙肝病例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20岁以下人群发病率下降明显.
作者:黄淑琼;徐静东;陈红缨;洪希成;张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近几年,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劳动强度下降,体力活动减少,膳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肥胖人数明显增加[1].WHO研究表明,肥胖不仅是一种危害健康的慢性病,也是导致早死、致残、影响生命质量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症是一种多因素引起慢性代谢性疾病,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其列入疾病名单,并认为是高血压、高血脂及2型糖尿病、心血管病、中风和多种癌症的危险因素[2-6].作为关系到铁路运输安全的特殊群体——机车乘务员,其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大动脉铁路的发展,和广大乘客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体质指数(B Ml)是临床较易检测,并且是具备较好预测性的指标.通过分析机车乘务员的临床资料,分析了高血压、高血脂与BMI的关系,为及早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指导机车乘务员调整饮食结构、科学安排其工作和休息时间,保护铁路运输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爱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05-2010年,武汉市江夏区血防所等单位用中药化瘀汤[1]为基本方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变腹水60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对象经临床诊断,确定为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变腹水患者60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小17岁,大65岁;农民52例,教师5例,工人3例;腹水史长者12年,短者2年;曾有1次治疗史者11例,2~5次治疗史者48例,无治疗史1例.
作者:蒋萍;毛官祥;万燕;帅勤然;杨嗣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我国结核病发病率高,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2位,患者人数仅次于印度,属于结核病高发国家[1].加强全民健康教育,提高全民结核病知晓率,是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的重要措施之一[2].《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中明确要求,到2005年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到2010年达到80%[3].为了解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的现状,于2010年对武汉市洪山区流调点内1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了结核病知识核心信息知晓率现况调查.
作者:刘亦新;李新跃;李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新生儿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新生几脐部引起的新生儿急性感染性疾病[1].近些年其发病率有回升趋势,应予以重视.为进一步了解其感染途径与临床特征,现将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2002-2010年收治的32例新生儿破伤风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陈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一个检测结果的准确表达一般应包含数值、计量单位以及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检测结果数值的位数即有效数字在卫生检测工作中十分重要,应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这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分析测试工作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检测数据只有一定的准确度,在分析结果中无论写多少位数字,绝不可能使准确程度超过测定条件所能达到的范围.反之,记录测定数据和表述分析结果时所写的数值位数过少,不能反映测定条件能够达到的准确程度.
作者:周红雨;马蓓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湖北省于1988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经过传人期(1988-1992年)、扩散期(1993-1997年)后,1998年以后进入了快速增长期.目前疫情报告数据显示,按照现住址统计,2005 -2009年底湖北省报告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的感染途径构成分别是:经性途径传播(含异性、同性)占49.49%,经血传播(含注射吸毒、既往输血、既往卖血)占31.61%,母婴传播占1.36%:传播途径不详和其他占17.54%.1
作者:张芬;杨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艾滋病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1],截至2010年10月31日,湖北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人6 430例,其中,艾滋病人3 904例,死亡1993例.2006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北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对全省15 ~49岁人口中的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流动人口、校内青少年、被监管人员及女性性工作者6类人群的知晓率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为了解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为下一步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于2010年11月对湖北省15 ~49岁人群艾滋病知识进行了调查分析.
作者:马丽娜;宋涛;余思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应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特点,探讨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为制定防治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应城市2007 -2010年居民死亡监测数据,用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统计,分析人群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结果 应城市2007-2010年居民年均死亡率为501.68/10万,标化死亡率为498.57/10万.5种主要死亡原因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结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与中毒已经成为应城市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积极开展相应的伤害干预措施和慢性病的监测、防治工作.
作者:徐宝利;王称;曹威;陈兄兄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为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的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消毒 质量和消毒效果,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维护医疗质量、改 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保障患者与医护人员安全.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医 院感染管理办法》、《全国医院感染一消毒监测工作方案》以 及相关标准,有计划、连续、系统地开展医院感染卫生学与消 毒灭菌效果制度化监测有效性研究势在必行.现将近3年 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汪波;杜宏山;黄选忠;吕全勇;郑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宜昌市自2001年报告第1例经注射吸毒途径感染HIV病例,截至2010年12月31日累计报告19例经注射吸毒感染病例,感染构成比为6.71%( 19/283),是现今继经性途径和采血(浆)感染之后又一主要传播途径.而注射吸毒者往往会因为社会经济和家庭情感问题发生性乱,是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对于吸毒者开展监管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及针具交换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王早霞;张慧琦;杜立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汉阳区结核病防治规划(200l-20l0)实施效果,为制定结核病控制政策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9年规划季报、年报及有关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评价.结果 DOTS策略覆盖到街、乡,流动人口、农民工、学校、监狱均已纳入规划管理.2001-2009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8 307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 048例,新涂阳登记率由23.75/10万上升到48.57/10万.新涂阳治愈率达93.5%.结论 汉阳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工作.
作者:周利;徐焜;张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2010年4月,襄阳市某中学高三学生在体检中发现有肺结核病例集中发病,为了解学校肺结核疫情实际发病情况,有效控制学校肺结核病疫情,襄阳市疾控中心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1基本情况该学校现有36个教学班,教职工202人,在校学生2 600人,其中走读946人,寄宿1 654人.高一10个班780人,高二12个班870人,高三14个班950人.高一、高二教室面积为70 m2,高三教室面积为54 m2,高一和高二人均教室面积均为1 m2左右,高三人均教室面积0.81 m2.宿舍面积约为15 m2,每间住12人.该校寝室、教室、食堂通风情况尚可.通过学生体检、筛查和回顾性调查、市结核病院确诊和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统计,2007年以来该中学共报告肺结核病人60名,其中2007年发病10例,2008年发病6人,2009年发病10人,此次新报告发病34人.
作者:柳絮;吴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苄嘧磺隆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方法 采用水浴染毒法,将受精后2h内的斑马鱼卵分别暴露于浓度为20、40、60、80、100及120 mg·L-1的苄嘧磺隆作为6个染毒组,同时设置0 mg·L-1为对照组.通过统计累积死亡率、孵化率、发育畸形及丙二醛(MDA)含量等评价指标研究苄嘧磺隆对斑马鱼的胚胎发育毒性.结果 苄嘧磺隆的浓度≥100 mg·L-1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且观察到了斑马鱼幼鱼脊柱弯曲、心包囊水肿、连体等畸形现象.苄嘧磺隆的浓度≥80 mg·L-1时,斑马鱼的胚胎孵化率显著降低.苄嘧磺隆的浓度≥60mg·L-1时,斑马鱼胚胎致死率明显升高.108 hpf时,斑马鱼幼鱼体内MDA含量随着染毒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且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苄嘧磺隆对斑马鱼早期生命发育阶段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作者:胡传禄;玉晓微;赵占克;袁均林;杨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活动场所MSM人群一般特征、艾滋病知识及相关高危性行为状况.方法 采用现况调查对酒吧/会所、浴池/公园、网络招募、其它来源型四类不同活动场所MSM人群,进行一对一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活动场所MSM人群在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网络招募型MSM多为“单一固定性伴”(65.4%),“多数为不固定性伴”比例高的为浴池/公园型(26.8%),场所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4%的MSM在调查前6个月有同性性行为,这一行为在不同场所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3%的MSM有异性性行为,且不同场所间的M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浴池/公园型高,为47.1%;不同场所MSM人群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异性性行为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活动场所MSM具有不同的特征,其知识知晓率及艾滋病高危行为亦有差异.
作者:陶桃;曹越;殷维;李十月;燕虹;刘家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1基本情况3月23日13时至24日17时,五峰县公安局接到报案,有4人疑似酒精中毒死亡.公安、质监、卫生等部门赶到现场调查取证,初步检验结果表明酒中甲醇超标[1].据公安部门初步调查,4名死者所饮用的白酒均来自五峰镇万马池11号宏斌酒水批发部,该店业主王某已被警方控制,据其交代,2009年3月15日,他从宜都市聚能日用品商店购进工业甲醇3.74t,共勾兑假酒6 500 kg,已售出500余kg,主要销往五峰镇、采花乡宋家河、长乐坪镇白鹿庄.至3月24日上午,相关部门追回嫌疑人所交代的问题酒4 288 kg.截止目前,全县已查封散装白酒76 832 kg,封存甲醇2 970 kg.
作者:田耕百;杨慧;陈义锋;赵吉亮;杨子丹;熊斌;冯胜高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溴酸盐的体外低剂量下的适应性效应.方法 以人脐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用0.1 mM溴酸钾做预处理与不做预处理,再毒性浓度处理24h,两组比较观察微核率的变化.结果 预处理组较未预处理组的淋巴细胞微核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低浓度溴酸钾预处理的脐血淋巴细胞对毒性剂量处理存在一定的适应性,认为溴酸钾在体外条件下可能存在适应性反应.
作者:胡慧文;余从年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流行性腮腺炎是近年来危害儿童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还能侵犯神经系统和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腮腺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为了解仙桃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水平、流行特征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现将仙桃市2004-2010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根据WHO报告,全球因淋巴丝虫病而导致4 300万人永久或长期致残,淋巴丝虫病被列为第二大致残的病因.中国防治前(1950-1960年)调查结果推算当时全国有淋巴丝虫病人3099.4万,其中微丝蚴血症者2 559.4万人,慢性丝虫病病人540万人(班氏丝虫病456.4万人,马来丝虫病83.6万人),慢性丝虫病患病率为1.98%.随着我国淋巴丝虫病大规模防治工作的开展,淋巴丝虫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大幅度下降,慢性丝虫病患病率逐年降低,2001-2005年调查,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已降为0.04%[1].中国丝虫病的防治工作历经50余年,经过了准备、防治和监测三个主要阶段,至2006年实现了全国消除丝虫病的目标.但目前我国在原淋巴丝虫病流行区仍然遗留约40万慢性丝虫病患者[2].
作者:董小蓉;陈建设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武汉地区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表,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到企业进行现场调查.结果 共调查企业2 891家,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有1 369家,占被调查企业数的47.35%;调查企业工人604 892人,接触职业危害的为147 612人,占职工总数的24.40%.接触职业危害因素女工人数占接触职业危害总人数的19.03%,接触职业危害农民工人数占35.58%.C类制造业有42.39%的企业存在职业危害,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及物理因素危害的人数多,E类建筑业有66.46%的企业存在职业危害,接触粉尘、化学毒物及物理因素危害的人数处于第二位.40.31%的企业未设置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监测覆盖率仅为19.4%.岗前体检率为28.34%,岗中体检率为72.36%.结论 武汉地区企业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多、涉及面广,接触职业危害的女工和农民工比例较高,职业病危害监测覆盖率以及部分行业的职业健康体检率未达到国家有关规定.
作者:李乐;李松汉;李济超;易桂林;陈振龙;毛革诗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