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省中老年居民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研究

宋毅;龚晨睿;李骏;刘爽;程茅伟

关键词:体质指数, 营养不良, 超重, 肥胖
摘要:目的 观察体质指数的动态变化,为卫生研究和政策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抽取的观察户连续观察测量.结果 1991~2006年BMI小于18.5的百分率呈下降趋势,1991年为13.6%,2006年为4.7%.超重和肥胖的百分率呈增加的趋势,超重从1991年的18.O%增加到2006年的28.0%,平均每年增加0.7;肥胖则从从1991年的7.4%增加到2006年的11.7%,平均每年增加了0.3.2006年BMI<18.5的百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农村、郊区、城市和县城,分别为为6.7%、3.5%、2.8%和2.4%;超重百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郊区、县城和农村,分别为35.9%、33.7%、27.7%和22.6%,肥胖百分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城市、县城、郊区和农村,分别为18.9%、16.9%、12.8%和6.3%.结论 提示过去15年间,湖北省城乡居民的营养不良率大幅度下降,尤其是郊区和农村,但农村BMI<18.5的百分率仍相对较高.超重肥胖率较高,增加较快,应列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认真研究对待.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当代认知疗法述评

    认知治疗兴起于二十世纪中叶.不同认知疗法各有其不同的理论观点、治疗过程和方法,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认为人的思维对其情感和行为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各种治疗技术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方式来达到消除或减轻各种心理问题及障碍的目的.认知疗法在当今被广泛应用和研究.其治疗范围已扩大至自杀干预领域及部分慢性精神障碍.但是对于认知疗法与认知学派的关系、与其他心理疗法甚至与药物治疗的关系仍未十分明晰.

    作者:谢博;林举达;焦桂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结核性脑膜炎87例诊治分析

    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是肺外结核中的重症结核病,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的常见的形式.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实质和脑血管的病变.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通常与结核感染成正比.现将荆州市传染病医院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87例结核性脑膜炎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颜学德;曾玮;刘金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纳米Zn/Al-水滑石对Hela细胞中的ROS及SOD的影响

    目的 探讨纳米Zn/Al-水滑石颗粒对Hela细胞的氧化作用.方法 采用不同浓度的纳米Zn/Al-水滑石颗粒(50、100、200,400、800μg·ml-1)对Hela细胞进行12 h染毒,染毒后对其活性氧(ROS)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浓度的纳米Zn/Al-水滑石染毒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比较,细胞中ROS水平随纳米水滑石浓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纳米水滑石浓度较低时(50μg·ml-1),ROS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浓度较高时(100、200μg·ml-1)纳米水滑石的ROS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当纳米水滑石浓度为400、800μg·ml-1时,其ROS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纳米水滑石浓度的逐渐升高,SOD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纳米水滑石浓度较低时(50、100μg·ml-1),SOD值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浓度较高时(200、400、800μg·ml-1)纳米水滑石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SOD值显著降低.结论 纳米Zn/Al-水滑石可抑制Hela细胞内超氧化歧化酶活性,使过氧化物增多.

    作者:关蕾;辛芳;艾汉华;李岩;常青;杨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目的 建立简便、灵敏、低成本的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套式PCR检测方法,并探讨应用于间日疟原虫实验室检测的效果.方法 制备抗凝静脉血的干滤纸血滴标本,采用干滤纸5%Chelex-100煮沸法提取疟原虫DNA,并进行套式PCR反应;通过比较PCR检测结果与疟原虫镜检结果,评价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方法的效果.结果 在42份样本中,有34份血样PCR检测结果与镜检结果一致,占81%;5份镜检结果无法判断的血样,PCR检测为阳性或阴性;2份镜检结果为阴性的血样,套式PCR检测为阳性.结论 套式PCR检测恶性疟原虫与间日疟原虫结果可靠,比镜检方法灵敏,有望在疟疾的实验室诊断中得到应用.

    作者:徐军强;袁方玉;詹发先;黄光全;江永忠;陈丽;陈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江苏省仪征市城乡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分析

    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而消毒效果监测是评价医疗机构消毒灭菌效果的重要手段[1].为了加强对医院消毒效果的监督、监测,防止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流行,2008年1~12月,江苏省仪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辖区内的6家市级医疗机构和23家乡镇医疗机构进行了消毒质量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戴坤富;曾茹萍;焦洁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恩施山区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自1995年发现第l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疫情已波及全州8个县市,目前共发现了HIV感染者453例,艾滋病(AIDS)病人268人,死亡182人.主要是通过外出有偿输血途径感染,部分是通过性接触和母婴传播,MDS的3种传播途径目前在恩施州并存.全州8个县市均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大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给AIDS防治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解恩施州AIDS的流行形势,分析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参考资料,对恩施州近几年AIDS疫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彭再生;蒋庆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湖北省荆州市2008年血吸虫病疫情分析

    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根据<湖北省卫生厅关于开展血防疫情控制达标考核评估的通知>精神,在全市9个血吸虫病疫区县(市、区),以村为单位开展了血吸虫病疫情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并认真核对全年疫情及防治工作资料.由荆州市血防办组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所、市血吸虫病防治专科医院、市畜牧局和市动物血吸虫病防治站共同负责审核全市疫情资料,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现将2008年全市血吸虫病疫情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卢显辉;董娟;袁枚;王锦文;王加松;艾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检测

    三聚氰胺(melamine),学名三氨三嗪,简称三胺,别名蜜胺、氰尿酰胺.分子式:C3N3(NH2)3,分子量:126.12.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类有机化工原料.白色粉末状,无味,是常用的防火材料原料,被用于生产塑料、厨具、防火纤维、胶水和阻燃剂.动物食用后可发生肾衰竭并导致死亡[2].

    作者:王洋;王一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遂川县2003-2006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遂川县结核病控制项目从2003年开始执行,4年来在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领导的支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绩,现将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剑;胡丽华;彭恢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武昌区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2005年武汉市武昌区发生麻疹暴发流行,2006年发病数急剧下降,2007年又有回升势头.为了解武昌区2007年麻疹发病情况,促进麻疹预防控制工作开展,现将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鲁迎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装修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变化的监测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装饰材料在室内装修中被大量使用,如各类人造板材及其制品、内墙涂料、胶粘剂、壁纸等.其中相当一部分属于高甲醛释放物质,由于甲醛具有极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公认的变态反应源,因此甲醛就被公认为具有代表性的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化学物质.为了解兰州市居室装修后室内甲醛污染的现状,掌握甲醛的消涨规律,以便为居民住宅、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的装修提供必要的卫生指导,兰州铁路局预防控制所对86户不同装修类型的新居民住宅进行了调查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2007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强、传播范围广泛,常会引起暴发流行.为了解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水平及其流行特征,给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今后流行性腮腺炎防治策略和规划提供参考依据,现将2007年湖北省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郑莉;张发香;叶建君;张迟;蔡碧;李斌;李琼;唐险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武汉市青少年MSM人群艾滋病认知现状及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了解武汉市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oung 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YMSM)的艾滋病(AJDS)知识、态度与行为(Knowledge,attitude and practice,KAP)现状,对目标人群进行AIDS健康干预,为制定YMSM防艾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雪球抽样方法,对武汉市部分YMSM进行AJDs健康干预和追踪调查,并进行近期效果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艾滋病/性病(AIDS/STD)知识方面,大部分内容在干预后有明显提高(P<0.05);安全套相关知识干预效果明显(P<0.05);但是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却没有明显的改善(P>0.05);避免感染AIDS采取的措施,干预前后略有不同.结论 YMSM艾滋病KAP存在着明显的知识行为分离,较短时期内,健康干预对目标人群AJDS认知方面改变较易,但行为方面的改变却不明显,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收到实际效果.

    作者:王梅;吴炽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空气净化系统对医院手术部空气净化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南平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部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性能及其对空气的净化效果.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方法对洁净手术部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沉降菌、换气次数、静压差及其他微小气候等进行检测.结果 创 建初期,5所医院的洁净手术部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应等级的国家标准.使用2年后,Ⅰ级洁净手术室平均尘埃粒子数合格率为80.0%,相对湿度合格率为60.0%,其它项目合格率为100%.所有房间的沉降菌和温度的合格率为100%,尘埃粒子数合格率为85.7%,换气次数合格率为78.4%,相对湿度合格率为89.3%,噪声合格率为91.1%,照度合格率为75.0%,静压差合格率为89.3%.结论 南平市部分医院洁净手术部存在空气净化系统综合性能减弱,部分技术指标不合格,管理不到位等情况,必须加强对空气净化系统的日常维护和管理,才能确保其对洁净手术部空气的净化效果.

    作者:朱红梅;杨铭建;卓鸣莺;黄家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沈阳市沈河区中小学周围小饭桌的卫生状况调查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学生中午在校外就餐、购买食品的现象很普遍,而且绝大多数的学生是在学校周围的小饭桌就餐,因此中小学校周围的小饭桌食品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全面掌握沈河区中小学周围小饭桌卫生状况,区CDC对全区部分中小学校周围的216户小饭桌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卫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谷岭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襄樊市新生儿疾病筛查流程管理效果和筛查结果分析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早期应用实验检测方法对先天性遗传代谢缺陷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防治干预,使缺陷儿避免发生或减少发生智能性残疾,是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襄樊市于1997年10月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并开始对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CH)和苯丙酮尿症(PKU)疾病筛查工作,逐步形成和完善了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系统,建立了4个模块管理模式,第一模块:各级助产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第二模块: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管理;第三模块:筛查中心诊断治疗管理;第四模块:新生儿

    作者:武红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武穴市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结果分析

    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防止传染性疾病传播、维护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周青谷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小学校园欺负事件及其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欺负在小学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不良行为,它对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学习均产生不良影响[1].Olweus论述了学校情景中儿童侵犯行为的主要形式-欺负,并将其定义为:受害者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或者身体的伤害或不适应[2,3].许多研究表明,受欺负对受欺负者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伤害性[4].研究表明,在调查的学生中,40%的学生在欺负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至少有23%的学生被欺负过[5].甚至被欺负的学生所产生的某些不良现象与欺负有关[6,7].目前学术界对欺负或受欺负的研究大多仅局限于学校环境中的欺负现象,而很少关注学生受欺负后出现的一些症状是否与受欺负有关,该文从学生被欺负的发生率和出现的一些症状进行前瞻性问卷调查,分析发生率和这些症状的相关性,为学生

    作者:张国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绵阳市涪城区2005~2008年腮腺炎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丙类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成人中也有发病.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也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关节等几乎所有的器官,可引起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等[1].5.12汶川大地震后,绵阳市流动人群及免疫空白人群显著增加,为有效管理、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发生与流行,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将绵阳市涪城区2005~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分析如下.

    作者:王成科;杨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厦门市2008年225家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餐具消毒是防止食源性疾病的传播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措施,是餐饮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1].为了解厦门市餐饮业餐具消毒效果状况,进一步加强餐具消毒工作指导,厦门市CDG于2008年对225家餐饮单位餐具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洪华荣;白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