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即食凉拌食品中微生物污染调查分析及大肠菌群限量探讨

李秀桂;唐振柱;黄彦;黄兆勇;王红;吕素玲;黄立嵘;诸葛石养;车光

关键词:即食凉拌食品, 微生物污染, 大肠菌群限量
摘要:目的 了解即食凉拌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制定即食凉拌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监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GB/T4789-2003)检测凉拌食品中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O157:H7/NM、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和大肠菌群.结果 29家零售加工单位即食凉拌食品受大肠菌群污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0,P>0.05),其零售的76份即食凉拌食品样品中均未检出目的 致病菌.大肠菌群是主要污染菌,阳性率为71.05%,其中中式凉拌菜阳性率为70.23%,高于西式沙拉的6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P>0.05),菌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P>0.05).超市零售加工的中式凉拌菜大肠菌群阳性率高于普通饭店和中高级饭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0,P<0.05),平均菌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06,P<0.01).结论 大肠菌群是凉拌食品主要的污染菌,应尽快出台即食凉拌食品卫生标准,建议即食凉拌食品大肠菌群限量≤100 MPN/g.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泰兴市2006~2008年食品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食品卫生安全与公众身体健康、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为了解泰兴市食品卫生状况,进一步提高食品卫生质量,泰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6~2008年度对市售的各类食品进行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富国;范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红光照射促进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近年肥胖患者逐年增多,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也日趋增加[1-2].尤其是生育过后的妇女,其脂肪的分布大多集中于下腹部,该处脂肪组织厚,血运少,创伤后易出现脂肪细胞破裂,脂肪外逸,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甚至继发感染.200r7年1月至2009年1月,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对6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对手术切口行红光照射,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继荣;周红;项红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绵竹市地震后板房区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级强烈地震,绵竹市是地震重灾区之一.震后社会各界对受灾群众给予了各方面的资助,但膳食营养干预方面的资助还需完善.营养是生命与健康的物质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保障灾民顺利重建家园的首要条件.

    作者:杜秀德;卢政;李开波;王宏图;徐良;苗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武汉市汉阳区8825例动物致伤患者特征与狂犬病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 了解动物致伤人群特征,评价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为预防控制狂犬病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统一调查问卷,了解2005~2007年就诊者动物致伤情况,对疫苗免疫后抗体进行检测,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共调查8 825人,男4 672人、女4 153人;致伤动物以犬为主(5 937例)占67.28%,猫(2 035例)占23.06%,鼠伤(730例)占8.27%,其他动物致伤(123例)占1.40%;受伤程度,Ⅲ度伤(4 714例)占53.42%,Ⅱ度伤(3 844例)占43.56%,Ⅰ度伤(267例)占3.02%;受伤部位,一处伤(7 239例)占82.03%,多处伤(1 586例)占17.97%;伤后自行处理伤口者(930例)占10.54%;伤者在伤后24 h内进行狂苗接种的7 957人占90.16%;其中863例致伤者狂犬疫苗免疫后抗体检测阳性率为88.30%;流行病学追踪结果,狂犬病发病率均为0.结论 汉阳区动物致伤者以犬和猫致伤为主,应加强犬和猫管理,按规范处理伤口和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干预狂犬病的效果是可靠的.

    作者:艾运生;李林;唐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环境因素与传染病流行

    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传播是病原体和宿主、病原体和外界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斗争的结果.传染病在人群中的流行过程,即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体内排出,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形成新的感染造成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张振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气污染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尤其是城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并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害,严重污染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

    作者:殷文军;彭晓武;宋世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遗传算法在医学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医学影像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医学图像处理主要是对已获得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便于临床诊断.在基于影像的医学诊断中,当图像因为设备及系统等原因而降质时,利用灰度及其跳变信息从背景中有效地分割出整个图像将会很困难,这直接影响后续的医学诊断的准确性,为了改善医学图像的视觉效果,以利于后续的分析诊断工作,有必要对其进行增强处理.

    作者:钟晨晖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湖北省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湖北省土源性线虫感染情况及分布特点,为土源性线虫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统一方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10个县(市)30个调查点,每个点调查人数≥5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土源性线虫卵,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12岁以下儿童蛲虫卵.结果 共调查15524人,土源性线虫感染4761人,总感染率为30.67%.其中蛔虫、鞭虫、钩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6.86%、7.38%、2.89%和2.67%.不同县(市)感染率差异显著(P<0.01),三类地区(41.60%)高于一类地区和二类地区(19.03%和33.33%);女性感染率(31.75%)高于男性(29.67%);总感染率和鞭虫感染率5~9岁年龄组高,钩虫感染率45~69岁年龄组高,蛔虫感染率50~54岁年龄组高.结论 湖北省农村居民中土源性线虫的感染率仍相当高.除了加强寄生虫病防治知识宣教外,还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重点人群集体驱虫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作者:陈建设;黄光全;张华勋;陈辉;林文;余品红;袁方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65例AIDS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MDS)病例以来,HIV感染者及AIDS患者逐年呈增长趋势,中国2007年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1]指出,到2007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23 501人,其中艾滋病病人62 838例,死亡22205例.文章对市传染病医院2004年至2008年6月收治的65例AIDS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武汉市2008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开展血吸虫病监测,以掌握该年度武汉市血吸虫病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以行政村为单位,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确定监测点.对远城区监测点进行人群病情监测、耕牛病情监测及螺情监测;对中心城区监测点进行沿江居民(或沿江中小学校学生)以及流动人口病情监测.结果 全市30个监测点,共调查居民19 012人,耕牛1622头,调查有螺及可疑环境34处1330.73万m2.居民粪检阳性率为0.32%,较2007年0.76%下降了57.89%.耕牛粪阳率为0.86%,较2007年1.33%下降了35.34%.垸内有螺面积4.20万m2,活螺平均密度0.0310~0.352 9只/0.11 m2,钉螺感染率为0;垸外有螺面积742.13万m2,活螺平均密度0.006 5~1.140 0只/0.11 m2,钉螺感染率为0.59%.结论 采取的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明显的防治成效.

    作者:徐明星;杨燕;罗华堂;周水茂;程忠跃;胡来林;王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门诊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干预研究

    我国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居世界首位,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心健康《'[1]》.由于该病具有传染性强且病情反复迁延等特性,故患者需要反复就医,坚持遵医嘱服药,并配合做好生活起居等各方面的调理,才能使病情保持稳定,防止病情发展和恶化.由于门诊患者就医时与医务人员接触的时间短,在就医时获得的肝炎相关知识有限,为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映珍;潘柳文;罗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一起学校伤寒疫情暴发的调查分析

    2008年12月,湖北省恩施市某中学校内发生一起伤寒暴发疫情,芭蕉卫生院医务人员在短时间内发现恩施市某中学学生因高热副本院就诊人数增多,及时向上级报告,市卫生局立即组织市疾控中心、市人民医院相关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处理,经核实累计发病70人,12月21日市政府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Ⅳ级响应,疫情得到全面控制.现对本次疫情特点和处理效果进行分析.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东莞市某医院3~7岁就诊儿童伤害状况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伤害与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并列为三大公共卫生问题[1].儿童伤害是我国儿童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几乎每天都有儿童因可预防的损伤而死亡或残疾,我国伤害所致的死亡是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死亡率高达658/10万~941/10万[2].

    作者:李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新县2007~2008年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状况分析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1].

    作者:方小红;李长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北京市郊区中学生AIDS认知现状调查与干预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郊区中学生对艾滋病认知情况,为今后学生艾滋病宣传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运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北京市顺义区两所中学400名学生,收集学生艾滋病认知情况.结果 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9.00%,传播途径知晓率较高,均在93%以上;有46.75%的学生表示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共同学习或近距离接触的认同率较低.结论 对中学生艾滋病反歧视教育应进一步加强,同时应加强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及其他性传播疾病教育.

    作者:刘云慧;闫丽;李长青;刘小翠;管文齐;胡英;苏金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峡库区湖北段2008年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血吸虫病监测结果,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免疫学和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三峡库区传染源及钉螺情况.间接血凝试验(IHA)筛查库区居民440人(其中外出打工返乡人员36人)及流动人口45人;在监测点调查耕牛并对全部耕牛进行间接血凝检测;在库区长江支流、两岸洲滩、沟渠等适合钉螺孳生的危险环境进行查螺;调查钉螺输入情况.结果 监测点未发现血吸虫病病人和病牛;未发现钉螺孳生及输入.结论 针对可能引起三峡库区血吸虫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监测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防止血吸虫病在库区发生和流行.

    作者:余凤苹;马蓓蓓;李晓明;望开宇;崔雪峰;梅立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9例小儿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护理

    Masquelet以及Bertelli[1,2]等首次报道了皮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生理和病理的特殊性,小儿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成为临床治疗的难题之一,全文对运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小儿皮肤、软组织缺损29例的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作者:閤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咸宁市咸安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儿童死亡率是评价一个国家、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和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受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为探讨咸安区儿童保健工作发展趋势和工作重点,有效提高保健工作质量,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该地区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

    作者:李炜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性病感染者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服务的利用和需求分析

    目的 评价性病感染者对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的利用和需求,研究VCT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82名性病感染者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取得性病感染者对VCT服务的利用和需求等相关资料,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性病感染者利用VCT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 282名性病感染者中,75.53%的人既往未利用过VCT服务,30.14%的人不知道VCT服务,90.14%的人担心自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89.72%的人认为有必要做HIV检测,96.45%认为开展VCT服务有必要;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医务人员的干预、担心感染HIV等,是影响性病感染者寻求VCT服务的主要因素.结论 性病感染者对VCT服务有较大的需求,但利用率低;充分利用性病门诊开展VCT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刚;张万宏;石卫东;徐业华;杨涛;朱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虫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病毒传染病

    虫媒传播的人畜共患病毒(Arthropod-borne virus)传染病是指能在敏感的节肢动物,包括蚊、蜱、白蛉、蠓等吸血昆虫体内繁殖但不致病,而通过吸血昆虫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畜,引起人畜疾病流行的一组病毒性传染病,虫媒病毒在自然界的传播是靠媒介昆虫来维持,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Disease of natural focus).

    作者:袁方玉;黄光全;张华勋;裴速建;刘井元;胡乐群;陈建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